高效折叠式膜分离器内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721367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4-18 04: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高效折叠式膜分离器内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分离器内件包括空腔结构的导流板1,导流板1的一端连接有连接管2,导流板1两侧的侧壁上均开设有多条渗透气导流槽3,同时导流板1的两侧还设置有支撑板4,且支撑板4的轴向与导流板1的轴向平行,在支撑板4的上下两面分别设置有多个叠摞设置的分离膜袋5,相邻的两个分离膜袋5之间都设置有进气导流网6,每个分离膜袋5内都设置有渗透气导流网7,且所有分离膜袋5的开口均与渗透气导流槽3相接,并且在分离膜袋5的开口与渗透气导流槽3的连接处还打有密封胶。

High efficiency foldable membrane separator inner part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high-efficiency separator membrane, which is characterized in that the inner part of the separator plate 1 includes a cavity structure, guide plate 1 is connected with one end of the connecting pipe 2, side wall on both sides of the guide plate 1 is provided with a plurality of permeability guide groove 3, and both sides of the diversion the 1 plate is also provided with a support plate 4, and the axial support plate 4 and guide plate 1 is parallel to the axial direction, the support plate 4 of the upper and lower surfaces are respectively provided with a plurality of stacked membrane bag set 5, two membrane adjacent bags are arranged between the 5 inlet guide network 6, each membrane bag 5 is provided with a permeable inner diversion net 7, and all 5 of the membrane bag openings and permeate gas guide groove 3 is connected and in membrane bag 5 openings and 3 permeability gas guide groove is provided on seala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高效折叠式膜分离器内件
本技术涉及一种膜分离器组件,特别是一种高效折叠式膜分离器内件。
技术介绍
当前工业上用平板膜制备的气体膜分离器常见的结构形式有以下几种:1)螺旋卷式膜分离器。这种分离器的分离膜元件主要由分离膜片、渗透气导流布、进水导流布、中心集水管以及密封胶水构成;生产的时候按照尺寸要求,裁切好所需的原材料,将分离膜片切割为数页(从2页到100页不等),然后用密封胶水将除与中心集水管接触一端外的另外三个方向密封,并卷在中心集水管上,这样每个膜页都必须在其三个方向上密封,而一整张膜片也被切割成多个膜页,每个膜页密封后形成一个膜袋,所以通常的螺旋卷式膜元件为多膜页多膜袋结构。常用的有效膜面积1平米以上的螺旋卷式膜元件均采用多膜页多膜袋结构。这样的螺旋卷式膜元件需要使用很多的密封胶并且膜片使用率和有效膜面积比较低,渗透气量不高;同时由于膜的纵向流道长(一般为400-800mm),很容易形成浓差极化,严重影响膜的分离性能,导致分离效率降低。而传统的螺旋卷式膜又无法制作短流道膜分离器。2)碟片式膜分离器。这种膜分离器由多个膜袋组成,膜袋的中心开有中心孔,多个膜袋之间以密封圈间隔后重叠在一起,重叠后的多个膜袋的中心形成中心通道;中心通道的两端分别设有连接管;所述的膜袋依次由平板膜、无纺布支撑片、支撑导流网、无纺布支撑片和平板膜共五层组成,其中的支撑导流网在中心孔处设有垫片,膜袋的边缘将五层材料热压成密封边。这种碟片式膜分离器的膜片利用率低,通过平板膜切割制作圆形膜片单元,膜片的边角损失量很大,同时膜片粘接过程中每一片膜片均需要内外粘接,损失很多有效膜面积;同时进气与渗透气流动方向部分为顺流流动、部分为逆流流动,而其中的顺流流动部分会降低膜的分离效率。因此导致整体的分离效率的降低。综上所述,现在需要一种能够解决上述问题的方法或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不足,提出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巧妙,可避免分离过程中的浓差极化、并大幅度提高分离效率的折叠式膜分离器内件。本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高效折叠式膜分离器内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分离器内件包括空腔结构的导流板1,导流板1的一端设置有连接管2,导流板1两侧的侧壁上均开设有多条渗透气导流槽3,同时导流板1的两侧还设置有支撑板4,且支撑板4的轴向与导流板1的轴向平行,在支撑板4的上下两面分别设置有多个叠摞设置的分离膜袋5,相邻的两个分离膜袋5之间都设置有进气导流网6,每个分离膜袋5内都设置有渗透气导流网7,且所有分离膜袋5的开口均与渗透气导流槽3相接,并且在分离膜袋5的开口与渗透气导流槽3的连接处还打有密封胶。本技术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本种结构形式的高效折叠式膜分离器内件,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膜分离器核心内件的结构,采用多个相互叠摞的分离膜袋的形式,能够大大缩短渗透侧气体在膜袋中行走的路程,从而避免分离过程中产生的浓差极化问题,同时气体可直接通过任意一个分离膜袋进行分离处理,能够有效提高膜片的利用率、有效膜面积和渗透气量,大大提高气体分离效率。并且它的制作工艺简单,制造成本低廉,因此可以说它具备了多种优点,特别适合于在本领域中推广应用,其市场前景十分广阔。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主视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的侧视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中叠摞状态的分离膜袋的局部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说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图2、图3所示:一种高效折叠式膜分离器内件,它包括一个作为基础的导流板1,这个导流板1的内部为空腔结构,在导流板1的一端设置有连接管2,同时导流板1两侧的侧壁上均开设有多条渗透气导流槽3,且导流板1的两侧还设置有支撑板4,这两个支撑板4水平布置,且其轴向与导流板1的轴向平行,在支撑板4的上下两面分别设置有多个叠摞设置的分离膜袋5,相邻的两个分离膜袋5之间设置有进气导流网6,并且每个分离膜袋5内都设置有渗透气导流网7,而所有分离膜袋5的开口均与渗透气导流槽3相接,在分离膜袋5的开口与渗透气导流槽3的连接处还打有密封胶。本技术实施例的高效折叠式膜分离器内件的工作过程如下:将本装置安装在膜分离器中,对气体进行膜分离处理,分离膜袋5外侧的混合气体与分离膜袋5的表面接触后,在形成分离膜袋5的分离膜的作用下,混合气体中的目标气体会进入分离膜袋5的内部,而其余的气体则被阻挡在分离膜袋5外,由于相邻的分离膜袋5之间的间隙依靠进气导流网7撑起,因此能够保证所有的分离膜袋5都能够充分与混合气体进行接触,从而保证了有效膜面积;同时在每个分离膜袋5的内腔中也都设置有渗透气导流网8,将分离膜袋5充分撑起,从而保证气体流动的效果;这种结构形式,能够有效提高膜片的利用率、增大有效膜面积,增加渗透气量;进入分离膜袋5后的目标气体会通过渗透气导流槽3进入导流板1的内腔中,并最终通过连接管2排出,收集在目标气体的容器中;在本装置中,对每一个分离膜袋5来说,进入分离膜袋5后气体需要走行的最大距离即为分离膜袋5的宽度,本装置与传统分离器内件相比,其最大的特点就是大大缩短了渗透侧气体的行走距离,因此可以从根本上防止分离过程中产生的浓差极化问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高效折叠式膜分离器内件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效折叠式膜分离器内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分离器内件包括空腔结构的导流板(1),导流板(1)的一端连设置有连接管(2),导流板(1)两侧的侧壁上均开设有多条渗透气导流槽(3),同时导流板(1)的两侧还设置有支撑板(4),且支撑板(4)的轴向与导流板(1)的轴向平行,在支撑板(4)的上下两面分别设置有多个叠摞设置的分离膜袋(5),相邻的两个分离膜袋(5)之间都设置有进气导流网(6),每个分离膜袋(5)内都设置有渗透气导流网(7),且所有分离膜袋(5)的开口均与渗透气导流槽(3)相接,并且在分离膜袋(5)的开口与渗透气导流槽(3)的连接处还打有密封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效折叠式膜分离器内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分离器内件包括空腔结构的导流板(1),导流板(1)的一端连设置有连接管(2),导流板(1)两侧的侧壁上均开设有多条渗透气导流槽(3),同时导流板(1)的两侧还设置有支撑板(4),且支撑板(4)的轴向与导流板(1)的轴向平行,在支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钟如
申请(专利权)人:大连迈泰克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