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增减重量的负重鞋底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718956 阅读:8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4-18 03: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可增减重量的负重鞋底,包括大底、上底及若干钢珠,大底上设有螺纹套、调节杆、容置槽及相对容置槽由内及外依次同轴连通设置的调节珠槽和安装槽,调节珠槽的径向截面呈直径与单个钢珠相当的圆形,螺纹套结合于安装槽内,调节杆由与螺纹套相适配的螺纹杆及可伸入调节珠槽内的伸缩节组成,若干钢珠呈独立个体且密实填充设在容置槽和调节珠槽内,上底的外周缘通过胶水与大底相粘接且上底的底面与钢珠顶端相抵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打开螺纹杆与螺纹套的螺接关系即可向外抽拉调节杆,继而完成钢珠的增减,通过调整调节杆的伸入长度以补偿或适应钢珠空间的变化,达到增减钢珠后仍密室填充而不会在运动中随意滚动而影响穿着舒适度。

Weight negative so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增减重量的负重鞋底
本技术涉及鞋底
,特别是涉及一种可增减重量的负重鞋底。
技术介绍
如今社会人们越来越注意身体健康,为了达到健身强体的作用,人们常常通过跑步时在腿上捆绑沙袋或者负重物的方式增加运动量,提高锻炼效率。利用捆绑负重物的方式,一方面会压迫腿部,造成腿部被束缚处血液循环不流畅,肌肉紧绷,产生勒痕,影响腿部运动;另一方面运动起来负重物固定不牢,容易掉落,达不到预期效果,而且在脱完鞋后,尚需再拆卸固定于腿上的载重物,相当不便,也不美观。中国专利公开文献(CN2509898Y)公开了一种体能负重鞋,它包括鞋底、鞋面和设在鞋底、鞋面夹层内的负重体,该负重体可以是钢、铅、铜、铁等较重金属块状体,也可以是钢、铅、铜、铁等较重金属颗粒状体。其特点是穿着方便、牢固、舒适,而不会发生脱落、伤及皮肤的现象,经常穿用会提高身体素质、增强体能,提高训练效果,但是这种负重鞋的重量不变,不能够根据情况改变鞋子的重量。中国专利公开文献(CN205267112U)公开了一种新型重力鞋,包括鞋底、鞋垫和鞋身,所述鞋底从下到上依次由底层、增重层和缓冲层构成,所述底层的上表面设有防水膜,所述增重层包括黏胶和钢珠,所述钢珠通过黏胶均匀设置在增重层上,所述缓冲层内设有软垫。采用该技术方案可使人在平时的走路过程中就可以达到负重锻炼的效果,但是鞋子重量固定,也不能够根据情况改变鞋子的重量。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缺陷,本技术提供一种可增减重量的负重鞋底,锻炼性强,且增减重量后钢珠仍密室填充。本技术采用的技术解决方案是:可增减重量的负重鞋底,包括大底、上底及若干钢珠,所述大底的顶面凹设有容置槽,所述大底内还设有调节机构,所述调节机构包括螺纹套、调节杆及相对容置槽由内及外依次同轴连通设置的调节珠槽和安装槽,所述调节珠槽与容置槽相连通且径向截面呈直径与单个钢珠相当的圆形,所述螺纹套结合于安装槽内,所述调节杆由与螺纹套相适配的螺纹杆及连接在螺纹杆末端且可伸入调节珠槽内的伸缩节组成,所述若干钢珠呈独立个体且密实填充设置在容置槽和调节珠槽内,所述上底的外周缘通过胶水与大底相粘接且上底的底面与钢珠顶端相抵接。优选地,所述调节珠槽内侧的底壁与容置槽的底壁在同一水平面上。优选地,所述伸缩节由与螺纹杆相连接的第一杆部及与第一杆部轴向可伸缩连接的第二杆部组成。优选地,所述第一杆部的末端设有弹力凸珠,所述第二杆部内设有中空轴孔及多个轴向间隔且分别与中空轴孔相连通的径向孔,所述弹力凸珠与其一径向孔选择配合。优选地,所述容置槽的开口处一体成型有朝向容置槽中心水平凸伸设置的内凸台,所述容置槽外围的大底顶面一体成型有相对内凸台顶面向上凸伸设置的外围墙,所述上底的外周缘通过胶水适配粘接在外围墙内壁面、内凸台顶面和内凸台内周面上,所述上底的底面与钢珠顶端相抵接。优选地,所述内凸台顶面与上底相结合面之间设有抗拉组件。优选地,所述抗拉组件由径向间隔设置在内凸台顶面上的抗拉槽圈及对应设置在上底结合面上的抗拉凸圈组成。优选地,所述调节机构设有两组,一组位于大底的前端,另一组位于大底的后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的钢珠是放置在容置槽和调节珠槽内并与上底底面相抵接,调节杆的螺纹杆与安装槽处的螺纹套相螺接而伸缩节伸入调节珠槽内,通过打开螺纹杆与螺纹套的螺接关系即可向外抽拉调节杆,继而完成钢珠的增减,通过调整调节杆的伸入长度以补偿或适应钢珠空间的变化,达到增减钢珠后仍密室填充而不会在运动中随意滚动而影响穿着舒适度,另外通过上底在脚底与钢珠之间增加缓冲层,脚感舒适。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一俯视图。图2为图1中所示A-A的剖视图。图3为图1中所示B-B的剖视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一俯视图。附图标记说明:10、大底;11、容置槽;12、调节珠槽;13、安装槽;20、上底;30、钢珠;40、螺纹套;51、螺纹杆;52、伸缩节;521、中空轴孔;522、径向孔;523、弹力凸珠;101、内凸台;102、外围墙;103、抗拉组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实施例一:如图1-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可增减重量的负重鞋底,包括大底10、上底20及若干钢珠30。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大底10的顶面凹设有容置槽11,所述大底10的前端或后端内还设有一组调节机构,所述调节机构包括螺纹套40、调节杆、调节珠槽12及安装槽13,所述调节珠槽12和安装槽13相对容置槽11由内及外依次同轴连通设置,所述调节珠槽12内侧的底壁与容置槽11的底壁在同一水平面上,所述调节珠槽12与容置槽11相连通且径向截面呈直径与单个钢珠30相当的圆形,所述若干钢珠30呈独立个体且密实填充设置在容置槽11和调节珠槽12内。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螺纹套40在大底10注塑成型时作为镶件直接结合于安装槽13内,所述调节杆由与螺纹套40相适配的螺纹杆51及连接在螺纹杆51末端且可伸入调节珠槽12内的伸缩节52组成,优选地所述螺纹杆51的外径大于伸缩节52的最大外径,通过螺纹杆51螺纹连接在螺纹套40内而伸缩节52穿入调节珠槽12内,通过调整伸缩节52的长度完成钢珠30数量的调节并保证钢珠30密实填充在容置槽11和调节珠槽12内:增减鞋底重量时,先打开螺纹杆51与螺纹套40的螺接关系,向外抽出调节杆,然后经调节珠槽12和安装槽13取出或装入适当数量的钢珠30,再调整伸缩节52至适当长度并重新装入调节杆,使得调节杆的末端与钢珠30相抵。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伸缩节52由与螺纹杆51相连接的第一杆部及与第一杆部轴向可伸缩连接的第二杆部组成,所述第一杆部的末端设有弹力凸珠523,所述第二杆部内设有中空轴孔521及多个轴向间隔且分别与中空轴孔521相连通的径向孔522,所述弹力凸珠523与其一径向孔522选择配合,相邻两径向孔522的轴向距离相当于单个钢珠30的直径,通过调整弹力凸珠523与不同位置处的径向孔522相结合实现本实施例伸缩节52的长度变化。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上底20的外周缘通过胶水与大底10相粘接且上底20的底面与钢珠30顶端相抵接。优选地,所述容置槽11的开口处一体成型有朝向容置槽11中心水平凸伸设置的内凸台101,所述容置槽11外围的大底10顶面一体成型有相对内凸台101顶面向上凸伸设置的外围墙102,所述上底20的外周缘通过胶水适配粘接在外围墙102内壁面、内凸台101顶面和内凸台101内周面上,采用这种结构可增加上底20的厚度,增强缓冲性和提升脚感舒适。进一步地,所述内凸台101顶面与上底20相结合面之间设有抗拉组件103,所述抗拉组件103由径向间隔设置在内凸台101顶面上的抗拉槽圈及对应设置在上底20结合面上的抗拉凸圈组成,通过抗拉组件103增强本实施例鞋底的支撑强度、耐穿稳定性能及上底20与大底10之间的结合力,避免上底20与大底10脱层。实施例二: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可增减重量的负重鞋底,包括大底10、上底20及若干钢珠30。本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一所述技术方案的区别在于:本实施例的所述调节机构设有两组,一组位于大底10的前端,另一组位于大底10的后端,各调节机构的构造参照上述实施例一的调节机构。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专利技术创造的基本原理和主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可增减重量的负重鞋底

【技术保护点】
可增减重量的负重鞋底,包括大底、上底及若干钢珠,所述大底的顶面凹设有容置槽,其特征在于,所述大底内还设有调节机构,所述调节机构包括螺纹套、调节杆及相对容置槽由内及外依次同轴连通设置的调节珠槽和安装槽,所述调节珠槽与容置槽相连通且径向截面呈直径与单个钢珠相当的圆形,所述螺纹套结合于安装槽内,所述调节杆由与螺纹套相适配的螺纹杆及连接在螺纹杆末端且可伸入调节珠槽内的伸缩节组成,所述若干钢珠呈独立个体且密实填充设置在容置槽和调节珠槽内,所述上底的外周缘通过胶水与大底相粘接且上底的底面与钢珠顶端相抵接。

【技术特征摘要】
1.可增减重量的负重鞋底,包括大底、上底及若干钢珠,所述大底的顶面凹设有容置槽,其特征在于,所述大底内还设有调节机构,所述调节机构包括螺纹套、调节杆及相对容置槽由内及外依次同轴连通设置的调节珠槽和安装槽,所述调节珠槽与容置槽相连通且径向截面呈直径与单个钢珠相当的圆形,所述螺纹套结合于安装槽内,所述调节杆由与螺纹套相适配的螺纹杆及连接在螺纹杆末端且可伸入调节珠槽内的伸缩节组成,所述若干钢珠呈独立个体且密实填充设置在容置槽和调节珠槽内,所述上底的外周缘通过胶水与大底相粘接且上底的底面与钢珠顶端相抵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增减重量的负重鞋底,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珠槽内侧的底壁与容置槽的底壁在同一水平面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增减重量的负重鞋底,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节由与螺纹杆相连接的第一杆部及与第一杆部轴向可伸缩连接的第二杆部组成。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增减重量的负重鞋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萧宗源
申请(专利权)人:惠安伟盛鞋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