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施工模拟装置技术领域的一种通过BIM进行施工模拟的装置,该通过BIM进行施工模拟的装置包括:数据采集端、数据转换模块、存储器、处理中心、数据库、建模系统、数据填充模块、数据调控模块和显示器;所述数据采集端用于对施工现场的参数进行采集,采集的对象包括地理位置、施工点、施工进行图像,所述数据采集端的输出端与数据转换模块的输入端耦合;该通过BIM进行施工模拟的装置能够在不影响正常模拟的同时能够进行后续调整、输入操作,通过数据的调整、输入,使得其实时状态更加准确,能够预期工程工期,通过对物料的使用情况进行计量,使得其用量准确,并能够实时补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通过BIM进行施工模拟的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施工模拟装置
,具体为一种通过BIM进行施工模拟的装置。
技术介绍
BIM(BuildingInformationModeling,即建筑信息模型)是继CAD(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后出现在工程建设行业又一重要的计算机应用技术,正在引发建筑行业一次史无前例的彻底革命。该技术利用数字建模软件,提高项目设计、建造和管理的效率,并给采用该技术的建筑企业带来极大的新增价值,原有的模拟方式对于原料的用量监控、工期和工程内的变化难以修改,导致其与实际情况有所偏差,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通过BIM进行施工模拟的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过BIM进行施工模拟的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原有的模拟方式对于原料的用量监控、工期和工程内的变化难以修改,导致其与实际情况有所偏差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通过BIM进行施工模拟的装置,该通过BIM进行施工模拟的装置包括:数据采集端、数据转换模块、存储器、处理中心、数据库、建模系统、数据填充模块、数据调控模块和显示器;所述数据采集端用于对施工现场的参数进行采集,采集的对象包括地理位置、施工点、施工进行图像,所述数据采集端的输出端与数据转换模块的输入端耦合;所述数据转换模块将数据采集端采集的数据转换为系统识别的电信号,所述数据转换模块将电信号传输至存储器;所述存储器的数据端通过数据线与处理中心的传输端口连接,所述处理中心通过对存储器的接收电信号进行获取并进行处理,所述处理中心通过将接收的电信号与数据库中的预存数据对比;所述数据库内预存对该施工方案的信息,通过将获取的信息与预存的信息进行对照,找出与预存信息偏差的位置,并进行反馈调整;所述建模系统为BIM仿真软件,将采集的数据进行建设数据模型,并进行立体填充,所述建模系统为实时运行系统,所述数据采集端的信息发生变化时,建模系统作出相应的调整;所述数据填充模块根据需要对建模系统的一些空间进行模块填充,填充对象为后期添加施工物或者删减未将进行的施工对象,添加施工对象后通过信息反馈的方式反馈至施工端;所述数据调控模块包括施工进程数据计量端、用料量数据计量端和剩余工期提醒模块,所述数据调控模块对建模系统的数据进行调控,增加建模系统的显示方式或者根据现实进展情况微调其数据参数;所述显示器将建模后的图样现实,并将其添加信息、修改信息和建设实样均显示。优选的,所述数据采集端包括GPS定位模块、高清夜视摄像模块和通信模块。优选的,所述处理中心为人工操作的控制端。优选的,所述处理中心的输出端还连接有报警设备。优选的,所述显示器为LED显示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通过BIM进行施工模拟的装置能够在不影响正常模拟的同时能够进行后续调整、输入操作,通过数据的调整、输入,使得其实时状态更加准确,能够预期工程工期,通过对物料的使用情况进行计量,使得其用量准确,并能够实时补仓。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系统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数据调控模块的系统框图。图中:1数据采集端、2数据转换模块、3存储器、4处理中心、5数据库、6建模系统、7数据填充模块、8数据调控模块、81施工进程数据计量端、82用料量数据计量端、83剩余工期提醒模块、9显示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2,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通过BIM进行施工模拟的装置,该通过BIM进行施工模拟的装置包括:数据采集端1、数据转换模块2、存储器3、处理中心4、数据库5、建模系统6、数据填充模块7、数据调控模块8和显示器9;数据采集端1用于对施工现场的参数进行采集,采集的对象包括地理位置、施工点、施工进行图像,数据采集端1的输出端与数据转换模块2的输入端耦合;数据转换模块2将数据采集端1采集的数据转换为系统识别的电信号,数据转换模块2将电信号传输至存储器3;存储器3的数据端通过数据线与处理中心4的传输端口连接,处理中心4通过对存储器3的接收电信号进行获取并进行处理,处理中心4通过将接收的电信号与数据库5中的预存数据对比;数据库5内预存对该施工方案的信息,通过将获取的信息与预存的信息进行对照,找出与预存信息偏差的位置,并进行反馈调整;建模系统6为BIM仿真软件,将采集的数据进行建设数据模型,并进行立体填充,建模系统6为实时运行系统,数据采集端1的信息发生变化时,建模系统6作出相应的调整;数据填充模块7根据需要对建模系统6的一些空间进行模块填充,填充对象为后期添加施工物或者删减未将进行的施工对象,添加施工对象后通过信息反馈的方式反馈至施工端;数据调控模块8包括施工进程数据计量端81、用料量数据计量端82和剩余工期提醒模块83,数据调控模块8对建模系统6的数据进行调控,增加建模系统6的显示方式或者根据现实进展情况微调其数据参数;显示器9将建模后的图样现实,并将其添加信息、修改信息和建设实样均显示。其中,数据采集端1包括GPS定位模块、高清夜视摄像模块和通信模块,能够进行定位、图像采集和数据的传输,处理中心4为人工操作的控制端,能够进行自行数据对照的同时还能够通过人工的控制、计算,处理中心4的输出端还连接有报警设备,显示器9为LED显示器。工作原理:使用时,将数据采集端1安装在工程施工端,对工程施工点的位置信息、施工图像信息进行实时采集,将采集信息通过数据转换模块2转换为电信号,在数据库5内预存需要建造的位置信息,并将位置信息与采集的信息进行对照,若出现偏差则通过反馈的方式反馈到施工点进行修正,将获取的信息输出至建模系统6进行建模,通过数据填充模块7、数据调控模块8和进行添加、删除和修正,从而达到与实际应用相同的效果,最后将建模后的模型通过显示器9显示,通过施工进程数据计量端81、用料量数据计量端82、剩余工期提醒模块83进行工时计算和原料用量计量,当出现原料用量过多的情况,处理中心4通过报警设备进行提醒,并对施工点进行要求。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专利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通过BIM进行施工模拟的装置](https://img.jigao616.com/upload/patent/2018/4/14/181559546.gif)
【技术保护点】
一种通过BIM进行施工模拟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通过BIM进行施工模拟的装置包括:数据采集端(1)、数据转换模块(2)、存储器(3)、处理中心(4)、数据库(5)、建模系统(6)、数据填充模块(7)、数据调控模块(8)和显示器(9);所述数据采集端(1)用于对施工现场的参数进行采集,采集的对象包括地理位置、施工点、施工进行图像,所述数据采集端(1)的输出端与数据转换模块(2)的输入端耦合;所述数据转换模块(2)将数据采集端(1)采集的数据转换为系统识别的电信号,所述数据转换模块(2)将电信号传输至存储器(3);所述存储器(3)的数据端通过数据线与处理中心(4)的传输端口连接,所述处理中心(4)通过对存储器(3)的接收电信号进行获取并进行处理,所述处理中心(4)通过将接收的电信号与数据库(5)中的预存数据对比;所述数据库(5)内预存对该施工方案的信息,通过将获取的信息与预存的信息进行对照,找出与预存信息偏差的位置,并进行反馈调整;所述建模系统(6)为BIM仿真软件,将采集的数据进行建设数据模型,并进行立体填充,所述建模系统(6)为实时运行系统,所述数据采集端(1)的信息发生变化时,建模系统(6)作出相应的调整;所述数据填充模块(7)根据需要对建模系统(6)的一些空间进行模块填充,填充对象为后期添加施工物或者删减未将进行的施工对象,添加施工对象后通过信息反馈的方式反馈至施工端;所述数据调控模块(8)包括施工进程数据计量端(81)、用料量数据计量端(82)和剩余工期提醒模块(83),所述数据调控模块(8)对建模系统(6)的数据进行调控,增加建模系统(6)的显示方式或者根据现实进展情况微调其数据参数;所述显示器(9)将建模后的图样现实,并将其添加信息、修改信息和建设实样均显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通过BIM进行施工模拟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通过BIM进行施工模拟的装置包括:数据采集端(1)、数据转换模块(2)、存储器(3)、处理中心(4)、数据库(5)、建模系统(6)、数据填充模块(7)、数据调控模块(8)和显示器(9);所述数据采集端(1)用于对施工现场的参数进行采集,采集的对象包括地理位置、施工点、施工进行图像,所述数据采集端(1)的输出端与数据转换模块(2)的输入端耦合;所述数据转换模块(2)将数据采集端(1)采集的数据转换为系统识别的电信号,所述数据转换模块(2)将电信号传输至存储器(3);所述存储器(3)的数据端通过数据线与处理中心(4)的传输端口连接,所述处理中心(4)通过对存储器(3)的接收电信号进行获取并进行处理,所述处理中心(4)通过将接收的电信号与数据库(5)中的预存数据对比;所述数据库(5)内预存对该施工方案的信息,通过将获取的信息与预存的信息进行对照,找出与预存信息偏差的位置,并进行反馈调整;所述建模系统(6)为BIM仿真软件,将采集的数据进行建设数据模型,并进行立体填充,所述建模系统(6)为实时运行系统,所述数据采集端(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振华,胡明华,顾连胜,汤蒂莲,
申请(专利权)人:东华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西,36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