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活动鞋后掌,属于与皮、塑鞋底相配套的鞋后掌。现有的鞋后掌,一般与鞋底为一体,这种鞋掌,经长期走路的磨损,极易磨偏,磨薄,所以,只好在鞋后掌上再钉一层掌,走起路来不太方便。为了克服这些弊病,出现了旋转鞋后掌,这种鞋后掌的中间带一轴,旋转后掌通过轴安装在鞋跟部,后掌随轴旋转,尽管此种后掌提供了诸多方便,但由于其制作工艺比较复杂,并且需要一定的辅助设备,成本比较高。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制作工艺简单,不需要辅助设备,成本低廉的活动鞋后掌。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该活动鞋后掌由A、B两块组成,A块固定在鞋后跟上,A块的中间部位开有燕尾槽。B块的中间部位带有与A块的燕尾槽相配合的燕尾销,A、B两块配合使用。本技术的目的还可以通过以下措施来达到A块直接浇铸在鞋后跟上。为了达到减轻重量,节约原料之目的,A、B块上均设有备用凹。附图图面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A块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A块的剖视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B块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B块的剖视示意图。图中燕尾槽(1),燕尾销(2),备用凹(3)。活动鞋后掌的A块直接浇铸在鞋后跟上,A块的大小依鞋后跟的大小设计,A块的中间开有燕尾槽(1),燕尾槽(1)的前部宽3cm,后部宽2.1cm,长7cm,深5mm。B块的正面与地面相接触,为一平面,反面的中间部位有一燕尾销(2),燕尾销(2)的长、宽、高与A块的燕尾槽(1)相吻合。本技术燕尾销(2)长7cm,高4.5cm,前部宽2.7cm,后部宽1.8cm,B块一次压模成型。使用时,将B块的燕尾销(2)插入到A块的燕尾槽(1)内。为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活动鞋后掌,其特征在于活动鞋后掌由A、B两块组成,A块固定在鞋后跟上,其中间带有燕尾槽,B块的中间部位带有燕尾销,燕尾销与燕尾槽相配合。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活动鞋后掌,其特征在于活动鞋后掌由A、B两块组成,A块固定在鞋后跟上,其中间带有燕尾槽,B块的中间部位带有燕尾销,燕尾销与燕尾槽相配合...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