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油管头转换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699490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4-14 14:08
一种新型油管头转换连接器,包括连接器本体、设置于所述连接器本体上的试压接头、设置于所述连接器本体上的适配件、适配法兰,所述适配件包括楔形块、推杆压盖及推杆,所述推杆压盖与连接本体螺纹连接,所述推杆的一端与所述楔形块固定连接,所述推杆与所述推杆压盖螺纹连接,所述连接器本体上设有位于其上表面的第一凹槽及位于其下表面第二凹槽。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将适配件设置成楔形块、推杆压盖及推杆,使得适配件可以稳定安装在本发明专利技术上,并且可以使得楔形块稳定的顶靠在井口装置上,实现本发明专利技术与井口装置稳定连接,减小施加的扭矩,安装维修便利,且连接的稳固,保证整体的稳定性。

A new type of tubing head conversion connect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油管头转换连接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石油机械
,尤其是涉及一种新型油管头转换连接器。
技术介绍
在石油
,采油/采气井口装置是控制油气生产的重要装置,可用于陆地、海洋钻井平台和采油/采气平台,如图1所示,它主要由套管头装置3、油管头装置2、采油/采气树1三大部分组成,其中套管头装置3和油管头装置2构成井口装置,把防喷器安装在井口装置上,就构成了钻井井口装置,卸去防喷器,把采油/采气树1安装在井口装置上,就构成了采油/采气井口装置。在钻完井作业、油气测试、油气开采中,必须安装安全可靠的井口装置、防喷器组、采油/采气树,井口装置与防喷器之间、井口装置与采油/采气树之间需要有一个油管头转换法兰装置4作为过渡连接。然而,在海洋钻井平台和采油/采气平台依然采用陆地用的油管头转换法兰,在实际的连接中,费时费力,并且具有以下不足:1)如图2-3所示,传统的油管头转换法兰5包括转换法兰本体51、注脂接头52、管堵53、双头螺栓54及螺母55,其中转换法兰本体51的下部与井口装置通过法兰连接,其上部与采油/采气树通过载丝法兰连接,所述油管头转换法兰下部的直径大且大于上部的直径,其下部占地面积大,从而在有限的海上井位甲板上安装不了几台,成本高,不适合推广;2)并且传统的油管头转换法兰的侧面上设有若干通孔,其中包括管线孔或者电缆穿越器的穿越孔,从而导致整个油管头转换法兰的密封性较差,容易引起油气泄露;3)由于油管头转换法兰与井口装置或者采油/采气树之间通过法兰连接,法兰与法兰之间通过R型垫环、RX型垫环、BX型垫环密封,要得到有效的密封作用需要使得密封件变形,因此需要施加在螺栓与螺母很大的扭矩,操作不便;4)传统的油管头转换法兰无法适应不同的井口装置及采油/采气树,并且相互之间不能互换,需要制备很多种油管头转换法兰,不便于库房管理和售后管理;5)传统的油管头转换法兰与井口装置连接的不稳固,影响整体结构的稳定性。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技术方案以克服上述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有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新型油管头转换连接器。为达到本专利技术之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油管头转换连接器,包括连接器本体、设置于所述连接器本体上的试压接头,所述新型油管头转换连接器还包括设置于所述连接器本体上的适配件、适配法兰,所述适配件包括楔形块、推杆压盖及推杆,所述推杆压盖与连接本体螺纹连接,所述推杆的一端与所述楔形块固定连接,所述推杆与所述推杆压盖螺纹连接,所述连接器本体上设有位于其上表面的第一凹槽及位于其下表面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的圆周面上设有容纳槽,所述楔形块收容于所述容纳槽内。所述连接器本体呈圆柱体,所述连接器本体上设有位于所述连接器本体一侧面上部的第一螺纹孔、位于所述第一螺纹孔下方的第二螺纹孔、位于所述连接器本体另一侧面上的第三螺纹孔。所述适配法兰的下端收容于所述第一凹槽内且与所述连接器本体螺纹连接,所述适配法兰上设有若干螺栓及设置于所述螺栓上的螺母。所述螺栓的下端与所述适配法兰螺纹连接,所述螺栓与所述螺母固定连接。所述试压接头的一端收容于所述第二螺纹孔内且与所述连接器本体螺纹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新型油管头转换连接器密封效果好,占地面积小,可以在面积有限的井位平台上设置多个井位,从而可以大大降低成本,提高油气开采的效率,同时通用性强,通过更换适配法兰可以与任意采油/采气树连接,而无需更换连接器本体,使用范围广,操作简单,并且只要少量的连接器本体即可,方便库房管理及售后管理,同时适配件通过设置成楔形块、推杆压盖及推杆,使得适配件可以稳定安装在本专利技术上,并且可以使得楔形块稳定的顶靠在井口装置上,实现本专利技术与井口装置稳定连接,减小施加的扭矩,安装维修便利,且连接的稳固,保证整体的稳定性。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的采油/采气井口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现有的油管头转换法兰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所示现有的油管头转换法兰的另一角度的局部放大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新型油管头转换连接器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所示本专利技术新型油管头转换连接器与井口装置的连接关系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4-5对本专利技术新型油管头转换连接器做出清楚完整的说明。如图4-5所示,本专利技术新型油管头转换连接器6包括连接器本体61、设置于所述连接器本体61上的适配件、适配法兰65、试压接头69。如图4-5所示,所述连接器本体61呈圆柱体,所述连接器本体61上设有位于其上表面的第一凹槽、位于其下表面的第二凹槽、位于所述连接器本体61一侧面上部的第一螺纹孔68、位于所述第一螺纹孔68下方的第二螺纹孔、位于所述连接器本体61另一侧面上的第三螺纹孔。所述第一凹槽及第二凹槽的内侧面设有内螺纹,井口装置7的上端收容于第二凹槽内且与所述连接器本体61螺纹连接,从而可以将连接器本体61固定在井口装置7上,所述第一凹槽与所述第二凹槽相通,所述第二凹槽的圆周面上设有容纳槽60,所述容纳槽60呈环状。所述第一螺纹孔68与所述第一凹槽相通,所述第一螺纹孔68可供定位螺钉穿过,且定位螺钉的端部穿过第一螺纹孔顶靠在伸入到第一凹槽内的适配法兰65的侧面上,从而可以将适配法兰65固定住,并且可以将第一螺纹孔68密封住。所述第二螺纹孔与容纳槽60相通。所述第三螺纹孔与所述第二凹槽相通,所述第二螺纹孔与所述第三螺纹孔左右相对设置。如图1所示,所述适配件包括楔形块62、推杆压盖63及推杆64。所述楔形块62收容于所述安装槽60内,所述楔形块62可以顶靠在伸入到第二凹槽内的井口装置7上端的侧面上,以便将连接器本体61固定在井口装置7上。所述推杆压盖63的一端收容于所述第三螺纹孔内且与所述连接器本体61螺纹连接,并且由于推杆压盖63的纵截面呈“凸”字形,从而可以将推杆压盖63顶靠在连接本体61的侧面上以便实现推杆压盖63固定在连接器本体61上。所述推杆64的一端与所述楔形块62固定连接,所述推杆64贯穿所述推杆压盖63的左右表面且与其螺纹连接,使得所述推杆64旋转时可以左右移动,进而可以带动楔形块62移动。如图4-5所示,所述适配法兰65的下端呈圆柱体,且其上端呈圆台状,所述适配法兰65的下端收容于所述第一凹槽内且与所述连接器本体61螺纹连接,从而可以固定在连接器本体61上,所述适配法兰65上设有若干螺栓66及设置于所述螺栓66上的螺母67,所述螺栓66的下端与所述适配法兰65螺纹连接,所述螺栓66与所述螺母67固定连接,所述螺栓66可以将采油/采气树固定在适配法兰65上。如图4-5所示,所述试压接头69的一端收容于所述第二螺纹孔内且与所述连接器本体61螺纹连接,从而可以将试压接头69固定在连接器本体61上,并且由于第二螺纹孔与第二凹槽相通,从而可以方便监测连接器本体61内压力的大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新型油管头转换连接器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油管头转换连接器,包括连接器本体、设置于所述连接器本体上的试压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新型油管头转换连接器还包括设置于所述连接器本体上的适配件、适配法兰,所述适配件包括楔形块、推杆压盖及推杆,所述推杆压盖与连接本体螺纹连接,所述推杆的一端与所述楔形块固定连接,所述推杆与所述推杆压盖螺纹连接,所述连接器本体上设有位于其上表面的第一凹槽及位于其下表面第二凹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油管头转换连接器,包括连接器本体、设置于所述连接器本体上的试压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新型油管头转换连接器还包括设置于所述连接器本体上的适配件、适配法兰,所述适配件包括楔形块、推杆压盖及推杆,所述推杆压盖与连接本体螺纹连接,所述推杆的一端与所述楔形块固定连接,所述推杆与所述推杆压盖螺纹连接,所述连接器本体上设有位于其上表面的第一凹槽及位于其下表面第二凹槽。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油管头转换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凹槽的圆周面上设有容纳槽,所述楔形块收容于所述容纳槽内。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油管头转换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器本体呈圆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建勇孙国安孙聚才刘丽佳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优力克流体控制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