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用高强植筋胶及其制备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693509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4-14 10:04
一种建筑用高强植筋胶,由以下原料制备而成:环氧树脂80‑100份、火山灰6‑8份、活性增塑剂2‑4份、缓凝剂2‑4份、碳酸钙6‑8份、石英砂3‑5份、氧化铝2‑4份、活性硅藻土3‑5份、甲羟基纤维素1‑3份、偏高岭土粉6‑8份、重钙粉8‑10份、石英砂6‑8份、膨胀剂5‑7份、聚乙烯醇60‑80份、邻苯二甲酸二丁酯30‑40份。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专利技术加工工艺简单,科学规范,且配方合理,制备后的植筋胶,在建筑建设中使用,可以实现更加广泛及深度的渗透粘接,固化效果显著,粘接性能强,使用效果明显。

A kind of high strength rebar adhesive for building and its preparation technolog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用高强植筋胶及其制备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植筋胶加工
,具体涉及一种建筑用高强植筋胶及其制备工艺。
技术介绍
植筋胶具有粘接强度高、如同预埋,常温固化、硬化过程收缩小,耐温性能好、可在埋筋后焊接,耐久性、耐候性好,抗老化、耐介质(酸、碱、水)性能好,固化后韧性、抗冲击能力优异,不含挥发性溶剂、无毒环保;植筋胶室温固化、强度高、粘接力强、耐久性好,抗老化及耐酸碱性好,耐水、耐其它介质性能优良,甲,乙组份配胶比例宽、便于现场操作,如同预埋,后置钢筋具有优越的荷载一位移特性,耐热性好,可埋筋后进行焊接。植筋胶其实际的产品玲珑满目,针对于不同应用环境有着不同的成分,而其应用最为广泛的领域即为基建建筑使用,为了实现混凝土块之间的充分有效粘接,但是植筋胶由于其实际的性能有限,粘稠度较高,而建筑混凝土块在进行粘接之前会涉及到植筋胶使用时渗透不够的影响,因此实际使用时,在有限的时间内,即会造成混凝土块整体脱落,引起整体粘接失效。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原料配方配比合理,加工工艺科学规范,使用效果显著,渗透力强的建筑用高强植筋胶及其制备工艺。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建筑用高强植筋胶,其特征在于,由以下原料制备而成:环氧树脂80-100份、火山灰6-8份、活性增塑剂2-4份、缓凝剂2-4份、碳酸钙6-8份、石英砂3-5份、氧化铝2-4份、活性硅藻土3-5份、甲羟基纤维素1-3份、偏高岭土粉6-8份、重钙粉8-10份、石英砂6-8份、膨胀剂5-7份、聚乙烯醇60-80份、邻苯二甲酸二丁酯30-40份;上述原料的优选组分为:环氧树脂90份、火山灰7份、活性增塑剂3份、缓凝剂3份、碳酸钙7份、石英砂4份、氧化铝3份、活性硅藻土4份、甲羟基纤维素2份、偏高岭土粉7份、重钙粉9份、石英砂7份、膨胀剂6份、聚乙烯醇70份、邻苯二甲酸二丁酯35份;上述原料中活性硅藻土制备方法为:①、将硅藻土原料经水洗后凉干;②、将硅藻土原料总量2-3%的工业盐均匀撒于硅藻土原料表面或混合于燃料煤中;③、将硅藻土原料与燃料煤分别送入间接煅烧炉的煅烧室和燃烧室,间接对硅藻土原料进行加热煅烧,煅烧温度900-1000℃,煅烧时间80-85min;④、当经过高温煅烧的石灰石原料进入温度为300-400℃的降温段时通入氧气,氧气流量为8-10ml/min,通氧时间为6-8min;⑤、煅烧后的硅藻土经冷却、检验后,再经破碎、筛分后即可得到;上述原料中的活性增塑剂采用脂肪酸甲酯和大豆油混合配置而成,且脂肪酸甲酯与大豆油的质量比为8:1;上述原料中的膨胀剂采用以下原料制备而成:水硫铝酸钙20-28份,硫酸钙10-12份、氧化钙2-4份、高铝水泥15-17份、聚丙烯纤维6-8份;制备上述建筑用高强植筋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述步骤:1)将原料中的环氧树脂、火山灰、活性增塑剂、缓凝剂、碳酸钙、石英砂、氧化铝和聚乙烯醇依次放入捏合机中混合,然后开启搅拌,并且搅拌时温度为120-130℃,时间为25-30min,物料A,备用;2)将原料中的活性硅藻土、甲羟基纤维素、偏高岭土粉、重钙粉和石英砂加入球磨机中,开启球磨至颗粒细度为15-25um后,获得物料B,备用;3)将原料中的膨胀剂和邻苯二甲酸二丁酯置于反应釜中,在温度25-35℃,压力0.5-0.6Mpa下,反应6-8小时,获得物料C备用;4)将上述物料A、物料B和物料C全部投入一搅拌罐中,加热至60-80℃,持续搅拌35-45min后,冷却出料,即可得到。本专利技术中,采用环氧树脂作为基础原料进行植筋胶制备时,保证产品的粘接性能,同时在原料中采用活性硅藻土进行使用,保证了制备后成品的粘稠度,均质度高,在进行加工时,采用活性增塑剂的使用,使得制备后的胶在不缺乏粘性的前提下,流挂性能及渗透性能更强,保证了混凝土间进行粘合时,可以更广泛的渗透与混凝土中,从而实现混凝土间的充分有效的粘接,不会造成后续的整体脱落,且可以迅速固化,保证粘接紧固。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专利技术加工工艺简单,科学规范,且配方合理,制备后的植筋胶,在建筑建设中使用,可以实现更加广泛及深度的渗透粘接,固化效果显著,粘接性能强,使用效果明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一种建筑用高强植筋胶,其特征在于,由以下原料制备而成:环氧树脂80kg、火山灰6kg、活性增塑剂2kg、缓凝剂2kg、碳酸钙6kg、石英砂3kg、氧化铝2kg、活性硅藻土3kg、甲羟基纤维素1kg、偏高岭土粉6kg、重钙粉8kg、石英砂6kg、膨胀剂5kg、聚乙烯醇60kg、邻苯二甲酸二丁酯30kg;上述原料中活性硅藻土制备方法为:①、将硅藻土原料经水洗后凉干;②、将硅藻土原料总量3%的工业盐均匀撒于硅藻土原料表面或混合于燃料煤中;③、将硅藻土原料与燃料煤分别送入间接煅烧炉的煅烧室和燃烧室,间接对硅藻土原料进行加热煅烧,煅烧温度1000℃,煅烧时间85min;④、当经过高温煅烧的石灰石原料进入温度为400℃的降温段时通入氧气,氧气流量为10ml/min,通氧时间为8min;⑤、煅烧后的硅藻土经冷却、检验后,再经破碎、筛分后即可得到;上述原料中的活性增塑剂采用脂肪酸甲酯和大豆油混合配置而成,且脂肪酸甲酯与大豆油的质量比为8:1;上述原料中的膨胀剂采用以下原料制备而成:水硫铝酸钙28份,硫酸钙12份、氧化钙4份、高铝水泥17份、聚丙烯纤维8份;制备上述建筑用高强植筋胶的方法,包括下述步骤:1)将原料中的环氧树脂、火山灰、活性增塑剂、缓凝剂、碳酸钙、石英砂、氧化铝和聚乙烯醇依次放入捏合机中混合,然后开启搅拌,并且搅拌时温度为130℃,时间为30min,物料A,备用;2)将原料中的活性硅藻土、甲羟基纤维素、偏高岭土粉、重钙粉和石英砂加入球磨机中,开启球磨至颗粒细度为25um后,获得物料B,备用;3)将原料中的膨胀剂和邻苯二甲酸二丁酯置于反应釜中,在温度35℃,压力0.6Mpa下,反应8小时,获得物料C备用;4)将上述物料A、物料B和物料C全部投入一搅拌罐中,加热至80℃,持续搅拌45min后,冷却出料,即可得到。实施例2一种建筑用高强植筋胶,由以下原料制备而成:环氧树脂90kg、火山灰7kg、活性增塑剂3kg、缓凝剂3kg、碳酸钙7kg、石英砂4kg、氧化铝3kg、活性硅藻土4kg、甲羟基纤维素2kg、偏高岭土粉7kg、重钙粉9kg、石英砂7kg、膨胀剂6kg、聚乙烯醇70kg、邻苯二甲酸二丁酯35kg;上述原料中活性硅藻土制备方法为:①、将硅藻土原料经水洗后凉干;②、将硅藻土原料总量2%的工业盐均匀撒于硅藻土原料表面或混合于燃料煤中;③、将硅藻土原料与燃料煤分别送入间接煅烧炉的煅烧室和燃烧室,间接对硅藻土原料进行加热煅烧,煅烧温度900℃,煅烧时间80min;④、当经过高温煅烧的石灰石原料进入温度为300℃的降温段时通入氧气,氧气流量为8ml/min,通氧时间为6min;⑤、煅烧后的硅藻土经冷却、检验后,再经破碎、筛分后即可得到;上述原料中的活性增塑剂采用脂肪酸甲酯和大豆油混合配置而成,且脂肪酸甲酯与大豆油的质量比为8:1;上述原料中的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建筑用高强植筋胶,其特征在于,由以下原料制备而成:环氧树脂80‑100份、火山灰6‑8份、活性增塑剂2‑4份、缓凝剂2‑4份、碳酸钙6‑8份、石英砂3‑5份、氧化铝2‑4份、活性硅藻土3‑5份、甲羟基纤维素1‑3份、偏高岭土粉6‑8份、重钙粉8‑10份、石英砂6‑8份、膨胀剂5‑7份、聚乙烯醇60‑80份、邻苯二甲酸二丁酯30‑40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用高强植筋胶,其特征在于,由以下原料制备而成:环氧树脂80-100份、火山灰6-8份、活性增塑剂2-4份、缓凝剂2-4份、碳酸钙6-8份、石英砂3-5份、氧化铝2-4份、活性硅藻土3-5份、甲羟基纤维素1-3份、偏高岭土粉6-8份、重钙粉8-10份、石英砂6-8份、膨胀剂5-7份、聚乙烯醇60-80份、邻苯二甲酸二丁酯30-40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用高强植筋胶,其特征在于:各原料的优选分量为:环氧树脂90份、火山灰7份、活性增塑剂3份、缓凝剂3份、碳酸钙7份、石英砂4份、氧化铝3份、活性硅藻土4份、甲羟基纤维素2份、偏高岭土粉7份、重钙粉9份、石英砂7份、膨胀剂6份、聚乙烯醇70份、邻苯二甲酸二丁酯35份。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用高强植筋胶,其特征在于:上述原料中活性硅藻土制备方法为:①、将硅藻土原料经水洗后凉干;②、将硅藻土原料总量2-3%的工业盐均匀撒于硅藻土原料表面或混合于燃料煤中;③、将硅藻土原料与燃料煤分别送入间接煅烧炉的煅烧室和燃烧室,间接对硅藻土原料进行加热煅烧,煅烧温度900-1000℃,煅烧时间80-85min;④、当经过高温煅烧的石灰石原料进入温度为300-400℃的降温段时通入氧气,氧气流量为8-10ml/m...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国坤朱良坤赵庆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坤大化学锚固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