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邱雄专利>正文

高效生物饲料调制剂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69120 阅读:1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是一种以农村常见稿秆植物粉为原料,加入纤维素分解菌株、氨盐、果糖、钾盐、小苏打、某些微量原素,载体、水转化而成的高效生物饲料的制备方法。本方法运用的是微生物工程技术,所配制的生物饲料资源丰富,生物效能高,抗病免疫力强,易于制作,价格低廉,可喂养单胃和复胃畜禽及水产动物,代替粮食,降低养殖成本,经济效益高,适合在农村中推广运用。(*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以稿秆植物粉为源料,采用微生物工程技术,制备高效生物饲料的制备方法,用以制作可喂养单胃和复胃畜禽及水产动物的高效生物饲料。全世界每年大约有一千至二千亿吨稿秆植物,其中有一半是纤维素物质,我国每年也有四亿吨纤维性稿秆植物,通常90%以上的纤维性稿秆植物不能作饲料利用,只能作柴烧或腐烂在田野里作低效肥。我国是个人多耕地少,粮产不足的大国,人与家畜禽争粮的矛盾非常突出,且用粮食养殖的成本非常高,养殖行业多年来都处于亏损状态。国内外科学家都在寻找利用廉价的稿秆纤维植物转化成高效饲料的方法,但收效都不很理想,有的只有实验室水平,实际工业生产时,工艺复杂,产量产质不稳定,生产成本高。1981年,美国提出纤维素酶发酵生物工程设想,大量处理各种稿秆纤维,但也仅仅是在实验室内进行,技术很不成熟;澳大利亚研究人员曾研究过“人工模拟瘤胃”功能的可能性,也因模拟工艺复杂,成本高,产质不稳而未能推广;国内研究人员研究较多的主要是碱化纤维素技术,即用化学碱性物质将植物中的粗纤维软化,或在家禽所需的粗纤维饲料中加入某些微量元素,如中国专利申请CN1052774A、CN1034314A、CN1084359A等这类技术都仅能软化或部分软化植物中的粗纤维,并未真正将纤维素分解转化成畜禽完全吸收的营养物质,因此养殖效能低,推广困难。由于上述原因,本专利技术提出的是利用人工培养的纤维素分解菌株,将植物粗纤维分解成糖,同时存在于植物粉中的野生有益菌种,大量利用纤维分解菌群分解产生的糖源,作定向对数繁殖与有益微生物被催动,分必出有催化作用的有益酶类,并储存下大量的营养成份,植物粉中的氮糖份与成对数增长的菌群繁殖促成蛋白质增加。微量元素的合理使用促使植物粉加快转化成高效生物饲料。高效生物饲料及其调制工艺(1)取碳酸氢氨6g、甲糖8g、碳酸钾2g、磷酸钾1g、氧化锰60mg、氧化锌10mg、氧化钒30mg、氯化钴15mg、硫酸镁10mg、硫酸铜10mg、碳酸氧钠30g、氯化钙10mg、氢氧化钾10mg、共溶于50kg水拌均。(2)取载体物质可为生石灰粉、食盐、碳酸氢钙溶于100kg水(载体量占调制剂总量的75-85%)。(3)将(1)、(2)两种溶液混搅拌均匀,再加入150kg水,并缓慢加入稿秆植物粉100kg拌均。(4)将菌株粉剂溶于100kg水拌均,再将其倒入(3)内充分搅拌均匀。(5)配好后测定PH值为7-8。(6)最后以塑料袋装好上述生物饲料于常温下(8-39℃)密封存放转化12-20天。以上制备方法通常在常温常压下进行。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主要是利用纤维素分解菌在厌氧常温常压条件下分解植物中的粗纤维,使之产生大量的糖源,催动野生有益菌群在微生态条件下作定向对数繁殖,产生出畜禽所需的菌体蛋白、氨基酸;同时,有益菌可使畜禽消化道内的致病微生物杀灭或仰制,使畜禽消化道内的群菌生态平衡更加合理,以提高畜禽的抗病免疫力,降低发病及死亡率,从而达到节约粮食,降低养殖成本的效果,农村中各种农作物的副产品,如藤类、稿秆类、壳类、草类、叶类、蕊类都可经风干粉碎为植物粉,作为生物饲料的原料,简便易制,适合在农村中大力推广。权利要求1.一种用生物饲料调制剂调制稿秆植物粉,通过发酵转化而制成高效生物饲料的调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调制剂的组份比例是菌种1%碳酸氢氨6×10-2-12×10-2%果糖6×10-2-8×10-2%碳酸钾 2×10-1%-4×10-1%磷酸钾 5×10-2%-1×10-1%氧化锰2×10-5%-6×10-5%氧化锌 1×10-5%-4×10-5%氧化钒 2×10-4%-3×10-4%氯化钴 1×10-5%-4×10-5%磁酸镁 1×10-5%-5×10-5%硫酸铜 1×10-5%-5×10-5%碳酸氢钠2×10-1%-3×10-1%氯化钙 1×10-5%-2×10-5%氢氧化钾1×10-5%-5×10-5%载体 75-8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制剂配制方法,纤维分解菌株含有嗜中温杆菌、旦子菌、假丝菌;钾盐合有碳酸钾、磷酸钾,微量原素含有氧化锰、氧化锌、氧化钒、氯化钴、硫酸镁、硫酸铜、氯化钙;载体可为生石灰粉、食盐、碳酸氢钙。3.高效生物饲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下述步骤进行(1)取碳酸氢氨6g、甲糖8g、碳酸钾2g、磷酸钾1g、氧化锰60mg、氧化锌10mg、氧化铡30mg、氯化钴15mg、硫酸镁10mg、硫酸铜10mg、碳酸氢钠30g、氯化钙10mg、氢氧化钾10mg、共溶于50kg水拌均。(2)取载体物质可为生石灰粉、食盐、碳酸氢钙溶于100kg水(载体量占调制剂总量的75-85%)。(3)将(1)、(2)两种溶液混搅拌均匀,再加入150kg水,并缓慢加入稿秆植物粉粉100kg拌均。(4)将菌株粉剂溶于100kg水拌均,再将其倒入(3)内充分搅拌均匀。(5)配好后测定PH值为7-8。(6)最后以塑料袋装好上述生物饲料于常温下(8-39℃)密封存放转化12-20天。以上所述的制备方法通常在常温常压下进行。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是一种以农村常见稿秆植物粉为原料,加入纤维素分解菌株、氨盐、果糖、钾盐、小苏打、某些微量原素,载体、水转化而成的高效生物饲料的制备方法。本方法运用的是微生物工程技术,所配制的生物饲料资源丰富,生物效能高,抗病免疫力强,易于制作,价格低廉,可喂养单胃和复胃畜禽及水产动物,代替粮食,降低养殖成本,经济效益高,适合在农村中推广运用。文档编号A23K1/12GK1153604SQ9611740公开日1997年7月9日 申请日期1996年1月3日 优先权日1996年1月3日专利技术者邱雄, 元建民 申请人:邱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生物饲料调制剂调制稿秆植物粉,通过发酵转化而制成高效生物饲料的调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调制剂的组份比例是:菌种: 1%碳酸氢氨: 6×10↑[-2]-12×10↑[-2]%果糖: 6×10↑[-2]-8×10↑[-2]% 碳酸钾: 2×10↑[-1]%-4×10↑[-1]%磷酸钾: 5×10↑[-2]%-1×10↑[-1]%氧化锰: 2×10↑[-5]%-6×10↑[-5]%氧化锌: 1×10↑[-5]%-4×10↑[-5]%氧化钒: 2× 10↑[-4]%-3×10↑[-4]%氯化钴: 1×10↑[-5]%-4×10↑[-5]%硫酸镁: 1×10↑[-5]%-5×10↑[-5]%硫酸铜: 1×10↑[-5]%-5×10↑[-5]%碳酸氢钠: 2×10↑[-1] %-3×10↑[-1]%氯化钙: 1×10↑[-5]%-2×10↑[-5]%氢氧化钾: 1×10↑[-5]%-5×10↑[-5]%载体: 75-85%。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邱雄元建民
申请(专利权)人:邱雄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51[中国|四川]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