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方形电芯通用模组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685141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4-12 05: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方形电芯通用模组结构,包括壳体、若干横向布置在所述壳体内的电芯、绝缘支架和与所述电芯的极柱焊接的铝镀镍片,若干所述电芯的极柱均朝向所述壳体的前侧设置;所述绝缘支架设置在所述壳体内并在所述壳体内限定出若干独立且相互连通的安装空间,若干所述电芯一一对应的布置在若干所述安装空间内且压接在所述绝缘支架上,任意相邻的两个所述电芯之间留有膨胀间隙。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将电芯横向布置,有效提高了壳体内的空间利用率,采用铝镀镍片进行电连接可有效节约成本;通过采用绝缘支架将电芯和电芯之间隔开,使任意两个电芯之间留有膨胀间隙,可有效防止电芯鼓胀而导致安装尺寸不准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方形电芯通用模组结构
本技术涉及电动汽车
,具体涉及一种方形电芯通用模组结构。
技术介绍
当前全球汽车工业面临着能源与环境问题的巨大挑战,由于电动汽车具有结构简单,维修方便,操作性好,与传统燃油汽车相比具有无振动、无噪音、无排放污染等优点,已成为近年来汽车工业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动力电池作为纯电动汽车的唯一能量来源,其性能直接影响到纯电动汽车的整车性能。由于单颗锂离子电芯的电量较小,为了满足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要求,需要将多个锂离子电芯进行串并联成组,以达到所需的电量和电压要求。一套电池系统一般采用集成式、模块化设计成多个电池模组,以提高电池系统的可靠性、工艺性和安全性。传统动力电池模组长度尺寸取决于箱体的长度尺寸,由于结构限制,电池模组的通用性和互换性较差,物料种类较多,成本较高。传统动力电池模组一般在电芯底部放置有导热垫,由于电芯堆叠而中间部位的电芯温度较高,进而对电芯性能造成较大影响,降低了电池的使用性能、循环寿命及安全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方形电芯通用模组结构。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方形电芯通用模组结构,包括壳体、若干横向布置在所述壳体内的电芯、绝缘支架和与所述电芯的极柱焊接的铝镀镍片,若干所述电芯的极柱均朝向所述壳体的前侧设置;所述绝缘支架设置在所述壳体内并在所述壳体内限定出若干独立且相互连通的安装空间,若干所述电芯一一对应的布置在若干所述安装空间内且压接在所述绝缘支架上,任意相邻的两个所述电芯之间留有膨胀间隙。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通过将电芯横向布置,有效提高了壳体内的空间利用率,采用铝镀镍片进行电连接可有效节约成本;通过采用绝缘支架将电芯和电芯之间隔开,使任意两个电芯之间留有膨胀间隙,可有效防止电芯鼓胀而导致安装尺寸不准确。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技术还可以做如下改进。进一步,所述绝缘支架包括若干纵向隔框以及分别设置在壳体内左右两侧的两个绝缘隔板,所述绝缘隔板靠近所述电芯一侧固定有多组上下等间距排布的横向隔板,所述纵向隔框的左右两侧各固定有多组上下等间距排布的横向隔板;所述绝缘隔板与相邻的纵向隔框之间以及相邻的两个纵向隔框之间形成多列竖直的安装通道,每个所述安装通道由位于其内的横向隔板限定出上下排布的若干安装空间。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纵向隔框、绝缘隔板以及横向隔板,将现有技术的框体和托盘集成一体化设计,可将电芯之间有效隔离开,且减少了物料种类,降低了成本。进一步,所述纵向隔框为由两根竖杆和若干横杆连接而成的方形框体,若干所述横杆的两端分别与两根竖杆垂直固定连接;每个所述横杆的左右两侧各设有一组所述横向隔板,所述纵向隔框上相邻的两个横杆之间的左右两侧各对应压接一个电芯。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竖杆和横杆的设置,使得电芯的边沿都抵接在竖杆或横杆上,横杆和竖杆之间的空间即形成了左右相邻电芯之间的膨胀间隙。进一步,每组所述横向隔板均包括两个水平布置的板本体,两个所述板本体设置在所述横杆靠近两端的位置上。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两个靠近横杆两端的板本体,即形成了上下电芯之间的膨胀间隙。进一步,所述横杆的前后两端各垂直固定有一个定位板,每个所述电芯的前后两侧的四个角上各抵接有一块所述定位板,设置在所述电芯前侧的所述定位板远离所述横杆的一侧面上设有定位销和卡线结构;所述铝镀镍片上开设有定位孔和卡线孔,所述铝镀镍片压接在所述定位板上,所述定位销从所述定位孔适配穿出,所述卡线结构从所述卡线孔适配穿出。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定位板,对电芯的前方方向进行了限位,安装结构更加紧凑;通过设置定位销和卡线结构,方便铝镀镍片的安装定位和防呆。进一步,所述壳体呈由上侧板、下侧板、前盖板以及两块采用铝合金材料挤压成型的端板围成一立方体结构,两块所述端板分别压接在两块所述绝缘隔板的外侧,所述上侧板采用激光侧缝焊接在两块端板的上端,所述下侧板采用激光侧缝焊接在两块端板的下端,所述前盖板卡接在所述横杆前端的定位板上;所述端板内具有一空腔,所述端板的上端开设有与所述空腔相连通的模组安装孔,所述端板远离所述电芯的一侧壁上开设有与所述空腔相连通的起吊工装夹持孔,所述端板靠近所述电芯的一侧壁上开设有与所述空腔相连通的卡接孔,所述绝缘隔板上靠近所述端板的一侧形成有卡接筋,所述卡接筋适配插接在所述卡接孔内。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采用激光侧缝焊接,使电芯稳固的夹持在两块端板和上下侧板之间,整体结构更加稳定。进一步,所述前盖板的上下两端均向靠近所述电芯的方向弯折形成第一上卡钩和第一下卡钩;所述纵向隔框上位于最上方的横杆前端的定位板上设有第二上卡钩,位于最下方的横杆前端的定位板上设有第二下卡钩;所述第一上卡钩适配卡接在所述第二上卡钩上,所述第一下卡钩适配卡接在所述第二下卡钩上。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使前盖板通过卡钩连接横杆前端的定位板上,方便拆装和检修。进一步,还包括吸塑盖板,所述吸塑盖板压接在所述前盖板和所述电芯之间,所述吸塑盖板上开设有卡线避位孔和采集线焊接避位孔,所述卡线结构从所述卡线孔穿出后再从所述卡线避位孔穿出。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吸塑盖板,可对采集线束起到承接作用,卡线避位孔的设置方便了卡线结构的穿出,采集线焊接避位孔的设置方便了采集线的焊接。进一步,还包括若干石墨片,所述横向隔板上形成有插接槽,所述纵向隔框左右两侧的多组横向隔板的插接槽上下对应且贯通形成两个插接通槽,所述石墨片竖直插接在所述插接通槽内。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石墨片,有利于电芯中间的热量及时导出,使得电芯温度分布更加均匀,提高了电芯的使用寿命。进一步,所述石墨片的上下两端分别向相反的方向垂直折弯形成上压板和下压板,所述上压板和下压板分别压接在相邻两列电芯的上端和下端;所述上压板和下压板紧贴所述壳体的内壁设置,且与所述壳体的接触面上涂覆有导热硅脂。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上压板和下压板,使得石墨片与横向隔板的卡接更加稳固,与壳体接触面上涂覆导热硅脂,减少了热阻,提高了导热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模组结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部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模组结构的立体爆炸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中B部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3中C部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3中D部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的绝缘支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一;图8为图6中E部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技术的绝缘支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二;图10为本技术的吸塑盖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11为本技术的石墨片的立体结构示意图。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100、电芯;200、铝镀镍片;201、定位孔;202、卡线孔;300、吸塑盖板;301、卡线避位孔;302、采集线焊接避位孔;400、纵向隔框;401、板本体;402、横杆;403、竖杆;404、定位板;405、定位销;406、卡勾;407、第二上卡钩;408、第二下卡钩;409、插接槽;500、绝缘隔板;600、壳体;601、上侧板;602、下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方形电芯通用模组结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方形电芯通用模组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600)、若干横向布置在所述壳体(600)内的电芯(100)、绝缘支架和与所述电芯(100)的极柱焊接的铝镀镍片(200),若干所述电芯(100)的极柱均朝向所述壳体(600)的前侧设置;所述绝缘支架设置在所述壳体(600)内并在所述壳体(600)内限定出若干独立且相互连通的安装空间,若干所述电芯(100)一一对应的布置在若干所述安装空间内且压接在所述绝缘支架上,任意相邻的两个所述电芯(100)之间留有膨胀间隙。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方形电芯通用模组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600)、若干横向布置在所述壳体(600)内的电芯(100)、绝缘支架和与所述电芯(100)的极柱焊接的铝镀镍片(200),若干所述电芯(100)的极柱均朝向所述壳体(600)的前侧设置;所述绝缘支架设置在所述壳体(600)内并在所述壳体(600)内限定出若干独立且相互连通的安装空间,若干所述电芯(100)一一对应的布置在若干所述安装空间内且压接在所述绝缘支架上,任意相邻的两个所述电芯(100)之间留有膨胀间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方形电芯通用模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支架包括若干纵向隔框(400)以及分别设置在壳体(600)内左右两侧的两个绝缘隔板(500),所述绝缘隔板(500)靠近所述电芯(100)一侧固定有多组上下等间距排布的横向隔板,所述纵向隔框(400)的左右两侧各固定有多组上下等间距排布的横向隔板;所述绝缘隔板(500)与相邻的纵向隔框(400)之间以及相邻的两个纵向隔框(400)之间形成多列竖直的安装通道,每个所述安装通道由位于其内的横向隔板限定出上下排布的若干安装空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方形电芯通用模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向隔框(400)为由两根竖杆(403)和若干横杆(402)连接而成的方形框体,若干所述横杆(402)的两端分别与两根竖杆(403)垂直固定连接;每个所述横杆(402)的左右两侧各设有一组所述横向隔板,所述纵向隔框(400)上相邻的两个横杆(402)之间的左右两侧各对应压接一个电芯(100)。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方形电芯通用模组结构,其特征在于,每组所述横向隔板均包括两个水平布置的板本体(401),两个所述板本体(401)设置在所述横杆(402)靠近两端的位置上。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方形电芯通用模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杆(402)的前后两端各垂直固定有一个定位板(404),每个所述电芯(100)的前后两侧的四个角上各抵接有一块所述定位板(404),设置在所述电芯(100)前侧的所述定位板(404)远离所述横杆(402)的一侧面上设有定位销(405)和卡线结构;所述铝镀镍片(200)上开设有定位孔(201)和卡线孔(202),所述铝镀镍片(200)压接在所述定位板(404)上,所述定位销(405)从所述定位孔(201)适配穿出,所述卡线结构从所述卡线孔(202)适配穿出。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一种方形电芯通用模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600)呈由上侧板(601)、下侧板(602)、前盖板(603)以及两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武星柴成广盛力杨槐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普莱德新能源电池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