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织带切口厚度检验量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682741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4-12 02: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织带切口厚度检验量具,属于织带切割技术领域。该织带切口厚度检验量具包括量具本体,所述量具本体上设置有贯穿所述量具本体的通腔,所述通腔包括检验槽,所述检验槽开设于所述通腔的出口端,且所述槽口长度方向上的距离大于被测织带的宽度,其宽度方向上的距离等于被测织带所允许的最大厚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量具本体上设置检验槽来检验织带是否能够顺利通过,用于判断织带的切口厚度是否符合标准,以解决织带切口厚度检验速度慢、效率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织带切口厚度检验量具
本技术涉及织带切割
,尤其涉及一种织带切口厚度检验量具。
技术介绍
在织带加工完成后需要对织带的尺寸进行测量,以检验产品是否符合图纸要求。传统的检验方法是使用游标卡尺一件一件地测量,这种方法存在多个缺陷。首先,由于需要对同一根织带的两端分别进行测量,使用游标卡尺测量速度慢,效率低下;其次,由于织带是柔性材质,对单独的某一个位置使用游标卡尺测量时,该处织带容易产生变形,导致测量不准确,容易测量错误;再次,游标卡尺只能选取某些位置进行测量,并不能保证织带上每一处的厚度均满足要求。此外,也有使用厚度仪测量厚度的方法,与使用游标卡尺的方法类似,均具有检验速度慢、效率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织带切口厚度检验量具,以解决织带切口厚度检验速度慢、效率低的问题。为达此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织带切口厚度检验量具,包括量具本体,所述量具本体上设置有贯穿所述量具本体的通腔,所述通腔包括检验槽,所述检验槽开设于所述通腔的出口端,且所述检验槽长度方向上的距离大于被测织带的宽度,其宽度方向上的距离等于被测织带所允许的最大厚度。作为优选,所述检验槽的槽口小于或等于所述通腔的入口。作为优选,所述检验槽的槽深小于或等于所述通腔的深度。作为优选,所述通腔还包括织带导入区,所述织带导入区开设于所述通腔的入口端,且与所述检验槽衔接并贯通,用于将织带从所述通腔的入口导入所述检验槽。作为优选,所述织带导入区的入口大于与所述检验槽衔接处的大小。作为优选,所述织带导入区由四个内壁围成,所述织带导入区的横截面积由所述通腔的入口到出口逐渐减小。作为优选,一个或相邻两个所述内壁与所述通腔的端面垂直。作为优选,所述量具本体由亚克力板制成。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通过设置贯穿量具本体的通腔,并在通腔的出口端设置检验槽,其槽口长度方向上的距离大于被测织带的宽度,其宽度方向上的距离等于被测织带所允许的最大厚度,因此,切口厚度合格的织带可以顺利通过该槽口,操作方便。另外,在检验时,织带一端通过后可直接将整条织带全部拉过检验槽,以检验另一端的切口厚度是否合格,一次可检验织带的两端是否都合格,检验速度快。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提供的织带厚度检验量具的一种结构的俯视图;图2是图1中A-A处的剖面图;图3是图1中B-B处的剖面图;图4是本技术提供的织带厚度检验夹具的另一种结构的俯视图;图5是图4中A-A处的剖面图;图6是图4中B-B处的剖面图。图中:1-量具本体;2-通腔;21-检验槽;22-织带导入区。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图1-图3为织带厚度检验量具的一种结构的示意图。该织带切口厚度检验量具由量具本体1组成,量具本体1上设置有贯穿其自身的通腔2,用于容纳待检验织带。通腔2分为检验槽21和织带导入区22,检验槽21开设于通腔2的出口端,用于检验织带能否通过。为使检验槽21可以将合格的织带与过厚的织带区分开,检验槽21必须保证能通过合格的织带而不能通过过厚的织带。因此,检验槽21宽度方向上的距离等于被测织带所允许的最大厚度。长度方向上的距离大于被测织带的宽度,以保证所有待检测织带的宽度均不是能否通过检验槽21的限制因素。织带切口厚度符合要求的即可通过,过厚的则不能通过。由于该织带切口厚度检验量具仅通过检验槽21即可完成检验目的,因此,贯穿量具本体1的通腔2可以仅包括检验槽21,此时,检验槽21的槽深等于通腔2的深度,其槽口大小等于通腔2的入口。为使织带可以更方便地进入检验槽21,通腔2还可以包括织带导入区22,织带导入区22开设于通腔2的入口端,且与检验槽21衔接并贯通,用于将织带从通腔2的入口导入检验槽21。此时,检验槽21的槽深小于通腔2的深度,检验槽21的槽口小于通腔2的入口。织带导入区22的入口大于与检验槽21衔接处的大小,方便织带伸入通腔2内。织带导入区22由四个内壁围成,织带导入区22的横截面积由通腔2的入口到出口逐渐减小。由此,织带可以方便地进入织带导入区22的入口,并沿其内壁逐渐滑到检验槽21处。作为一种优选方案,织带导入区22的四个内壁中,一个或相邻两个内壁可以与通腔2的端面垂直。图4-图6是织带厚度检验量具的另一种结构的示意图。这种结构的四个内壁中,有两个相邻的内壁与通腔2的端面垂直。通过这种设置,与通腔2的端面垂直的内壁可以与检验槽21的槽壁平滑连接,织带可以更顺利地进入检验槽21。本实施例中孔织带检验量具优选由亚克力板制成,亚克力板具有便于加工、轻便的特点。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孔织带检验量具也可以由其他材料制成。显然,本技术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了清楚说明本技术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织带切口厚度检验量具

【技术保护点】
一种织带切口厚度检验量具,其特征在于,包括量具本体(1),所述量具本体(1)上设置有贯穿所述量具本体(1)的通腔(2),所述通腔(2)包括检验槽(21),所述检验槽(21)开设于所述通腔(2)的出口端,且所述检验槽(21)长度方向上的距离大于被测织带的宽度,其宽度方向上的距离等于被测织带所允许的最大厚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织带切口厚度检验量具,其特征在于,包括量具本体(1),所述量具本体(1)上设置有贯穿所述量具本体(1)的通腔(2),所述通腔(2)包括检验槽(21),所述检验槽(21)开设于所述通腔(2)的出口端,且所述检验槽(21)长度方向上的距离大于被测织带的宽度,其宽度方向上的距离等于被测织带所允许的最大厚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织带切口厚度检验量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检验槽(21)的槽口小于或等于所述通腔(2)的入口。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织带切口厚度检验量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检验槽(21)的槽深小于或等于所述通腔(2)的深度。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织带切口厚度检验量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腔(2)还包括织带导入区(22),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荣
申请(专利权)人:澳帕曼织带昆山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