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装配锚式天然复合基础小型立交桥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678780 阅读:8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4-11 20: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全装配锚式天然复合基础小型立交桥,包括桥跨、主梁、支座、盖梁、桥墩、墩台和锚式天然复合基础,所述桥跨、主梁、支座、盖梁、桥墩、墩台均为预制,采用锚式天然复合基础作为整个立交桥的基础,现场完成组装。所述立交桥可在原有道路基础上改造建设,不破坏原有路面,占地面积小,施工简便快捷,社会经济效益显著。

A fully assembled anchored natural composite foundation small Flyov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全装配锚式天然复合基础小型立交桥
本技术涉及一种立交桥,尤其涉及一种全装配锚式天然复合基础小型立交桥。
技术介绍
随着城市建设和车辆的快速发展,现有的道路已难以解决交通拥堵压力。一方面,道路交叉路口多,影响车辆的通行;另一方面,车辆尤其是家用小型车的快速增加,导致红绿灯等待时间过长,造成拥堵。基于统计学调查,城市道路小型车数量远多于大型车,交叉路口直行车辆远多于左转弯车辆,因此,保证小型车的直行通畅,可以大大缓解城市道路交通拥堵问题。为了解决交通拥堵问题,各种立交桥应运而生。立交桥的施工通常需要较长的周期,虽然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国家经济的发展,商品的工业化生产程度越来越高,立交桥的施工周期已经大大缩短,但是仍然不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出行需求。在桥梁施工中追求短时、高效、高质量成为新的发展趋势,同时人们对施工的环保要求也有所提高。目前,在我国城市高架桥建设中,上部结构多采用预制构件,下部结构仍多采用现场浇筑的方法,且各部位的连接需要现浇混凝土,这种在城市市区大规模现场施工的建桥方式,施工周期较长,容易造成交通拥堵、环境污染等问题。因此,需要一种更加方便高效的新型立交桥。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为了解决日益严重的交通拥堵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交叉路口的全装配锚式天然复合基础小型立交桥,可以架设在交叉路口。为此,本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全装配锚式天然复合基础小型立交桥,包括桥跨、主梁、支座、盖梁、桥墩、墩台和锚式天然复合基础,所述桥跨、主梁、支座、盖梁、桥墩、墩台均为预制,采用锚式天然复合基础作为整个立交桥的基础,现场完成组装。进一步地,所述主梁通过支座与盖梁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盖梁与桥墩、桥墩与墩台之间均通过法兰盘和螺栓连接。进一步地,所述锚式天然复合基础包括一定数量的锚杆,所述锚杆采用钢管中灌浆的方式形成。进一步地,所述墩台采用一定厚度的钢板制作,钢板上开有一定数量的孔,开孔的数量与锚杆的数量相等。进一步地,施工路面开有一定数量的孔,开孔的数量与锚杆的数量相等,开孔的位置与墩台钢板开孔的位置相对应,所述锚杆一端插入路面的孔中,另一端插入墩台钢板的孔中并与钢板焊接。进一步地,所述钢板墩台与原有路面之间留有一定的空隙,在预留空隙间灌浆。作为一种优选,所述立交桥主跨处梁下净高为4.5~5.5米。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本技术采用装配式的施工方法,立交桥基础采用装配锚式天然复合基础,利用原有路面的承载力,不需要进行基础的土方开挖,仅需打一定数量的小孔制作锚杆。盖梁与桥墩、桥墩与墩台之间通过法兰盘和螺栓连接,无需再进行注浆处理,此建桥方法缩短了施工工期,加快了建桥速度。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提供的全装配锚式天然复合基础小型立交桥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提供的全装配锚式天然复合基础小型立交桥的墩台与锚杆的连接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盖梁;2.桥墩;3.承台;4.锚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其中的具体实施例以及说明仅用来解释本技术,但并不作为对本技术的限定。本技术提供一种全装配锚式天然复合基础小型立交桥,包括桥跨、主梁、支座、盖梁、桥墩、墩台和锚式天然复合基础,所述桥跨、主梁、支座、盖梁、桥墩、墩台均在工厂预制,预制墩台事先根据锚杆的位置开好孔,在施工现场将锚杆与墩台进行焊接。在进行立交桥施工时,首先需要计算出所需要的锚杆根数,然后根据计算所需的锚杆根数确定锚杆的位置,接下来根据确定好的锚杆位置在原有路面上打孔,孔打完后将钢板墩台吊装到位,墩台底部与原有路面预留一定的间隙,然后将锚杆的一端插入地面的孔中,另一端插入墩台的开孔中并与墩台焊接。在墩台与原有地面的预留间隙处灌浆,以保证墩台与原有地面的良好接触。待注浆材料达到设计强度后将桥墩吊装入位与墩台连接,接下来将盖梁和桥墩进行连接。最后按照预制桥梁施工方法安装上部结构以及附属设备。实施例一一种本技术所述的直行立交桥,直行立交桥设在相互垂直的双向四车道路口,架设在主干道上,桥上设有雨棚。整个立交桥桥长156m,共有7跨;中间主跨长度为16m,梁下净高为4.5m;边跨长度分别为13m,两边各有3跨,坡度为6%;桥面的宽度为8m,设有双向车道。桥墩下钢板承台尺寸为6000mm×2000mm×100mm,钢板承台下设有10根锚杆,每根锚杆长度2.5m。在距十字路口95m处,主干道(双向)右边两车道变为三车道,其中,最右边车道(占用花坛)为右拐弯车道,中间车道为大车直行和左拐弯车道。路面设有箭头引导小车左拐进入桥下,等待左转弯。十字路口设有人行斑马线,右边桥下直行道设有红绿灯。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范围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全装配锚式天然复合基础小型立交桥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全装配锚式天然复合基础小型立交桥,包括桥跨、主梁、支座、盖梁、桥墩、墩台和锚式天然复合基础,其特征在于:所述桥跨、主梁、支座、盖梁、桥墩、墩台均为预制件,采用锚式天然复合基础作为整个立交桥的基础;所述主梁通过支座与盖梁连接;所述盖梁与桥墩、桥墩与墩台之间均通过法兰盘和螺栓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全装配锚式天然复合基础小型立交桥,包括桥跨、主梁、支座、盖梁、桥墩、墩台和锚式天然复合基础,其特征在于:所述桥跨、主梁、支座、盖梁、桥墩、墩台均为预制件,采用锚式天然复合基础作为整个立交桥的基础;所述主梁通过支座与盖梁连接;所述盖梁与桥墩、桥墩与墩台之间均通过法兰盘和螺栓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装配锚式天然复合基础小型立交桥,其特征在于:所述锚式天然复合基础包括一定数量的锚杆,所述锚杆采用钢管中灌浆的方式形成。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全装配锚式天然复合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柯昌君何四春陈娟李昊洋刘鸿伟朱凌云
申请(专利权)人:荆州市华升新型材料股份有限公司长江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