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华东医院专利>正文

一种下肢肌力训练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671242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4-11 10: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下肢肌力训练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设有用于站立的底板,所述底座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一个竖向的支架,所述支架上分别设有一根前后方向的横梁,两个横梁相平行;两个支架的前端之间设有高度可调的座板,所述座板上设有靠背,所述座板的下方设有固定在底座上的台阶,两个支架的后端之间连有保护网;所述座板、保护网和两个支架围成一个训练空间。本装置为患者提供了安全、独立的训练环境,极大地提高了患者运动训练的有效性、安全性及舒适度,为提升患者的训练效果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A muscle strength training device for lower extremity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lower limb muscle strength training device, which comprises a base, the base is provided with a bottom bracket for standing, the left and right sides of the base are respectively provided with a vertical beam, wherein the bracket are respectively provided with a front and rear direction, two beams are parallel; a height adjustable seat plate between the two front bracket, wherein the base plate is provided with a backrest, below the seat plate is provided with a fixed base level, with protective net even between two the back end of the bracket; the base plate, a protective net and two stents in a training space. This device provides a safe and independent training environment for patients. It greatly improves the effectiveness, safety and comfort of patients' sports training, and plays an extremely important role in improving the training effect of patient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下肢肌力训练装置
本技术涉及康复训练辅助器具,尤其涉及一种下肢肌力训练装置。
技术介绍
肌力训练是任何一种有效性运动训练的基础,没有肌力,一切训练都无从开始。目前,在医疗康复领域,国外已经把肌力训练融入于各种训练环节之中,国内关于肌力训练的研究还停留在让患者被动收缩及借助运动阻力带来辅助训练。主动训练如起坐、弓步压腿、踏台阶训练及抬腿、踮脚尖、踮脚跟、串联站立训练等对改善患者的肌力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因此,需要让患者多进行主动训练而不是被动训练。但是,在指导患者进行肌力的主动训练过程中,发现存在以下问题:(1)动作不到位。(2)动作要点记忆不清。(3)发放的宣教手册、运动记录纸易丢失。(4)支撑、保护器具简单、安全性低、舒适度差。如以普通椅背作为支撑和保护,则用力后椅子不稳;如以墙壁、玻璃门作为支撑和保护,则着力点欠佳、舒适度低,因为姿势不稳、容易跌倒,患者运动幅度或次数降低,影响训练的效果。目前,针对以上问题,采用专人在旁陪伴、监督提醒的方式,在训练过程中达到了一定的效果,但在居家训练过程中难以保证运动安全和运动质量,因此迫切需要一种辅助患者安全、有效、简便地完成下肢运动训练的器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训练有效性高、安全性好的下肢肌力训练装置,以克服现有技术上的缺陷。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下肢肌力训练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设有用于站立的底板,所述底座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一个竖向的支架,所述支架上分别设有一根前后方向的横梁,两个横梁相平行;两个支架的前端之间设有高度可调的座板,所述座板上设有靠背,所述座板的下方设有固定在底座上的台阶,两个支架的后端之间连有保护网;所述座板、保护网和两个支架围成一个训练空间。优选地,所述支架包括两个前后方向设置的立柱,横梁连接在两个支柱上。进一步地,两个支架前端的立柱上分别设有可上下移动的套管,所述座板与两个套管固定连接,所述两个支架前端的立柱上分别开有插孔,所述套管沿竖向开有多个定位孔,插孔和定位孔通过插销配合定位。优选地,所述横梁上分别设有防滑套。优选地,所述底板上设有串联站立标识。优选地,所述横梁均从前到后向下倾斜设置。优选地,所述支架上设有挂钩。优选地,所述支架上设有杯套。如上所述,本技术一种下肢肌力训练装置,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装置通过横梁和保护网来提高训练时的安全性;通过可上下调节的座板满足不同患者的抬腿高度训练需要,保证了训练的有效性、实用性;在靠背和底板上设置训练图片和相关提示,便于患者更好的完成训练内容。本装置的训练区域也可作为休息的区域,一旦患者有任何不适,可原地休息。综合以上,本装置为患者提供了安全、独立的训练环境,极大地提高了患者运动训练的有效性、安全性及舒适度,为提升患者的训练效果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俯视立体图。图2为本技术的仰视立体图。图3为本技术的侧视图。图中:1底座2底板3支架4座板5台阶6保护网7套管21串联站立标识31横梁311防滑套41靠背具体实施方式说明书附图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技术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落在本技术所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所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前”、“后”、“中间”等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
技术实现思路
下,当亦视为本技术可实施的范畴。本技术是一种下肢肌力训练装置,其适用于需要进行下肢肌力训练的患者使用,如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周围血管病变患者,膝骨关节炎患者,脑卒中功能恢复期患者等。本装置在医院、社区、家庭均可使用,具体陈述如下。如图1-图3所示,本装置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上设有用于站立的底板2,所述底座1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一个竖向的支架3,所述支架3上分别设有一根前后方向的横梁31,两个横梁31相平行。两个支架3的前端之间设有高度可调的座板4,当座板4向上调节并定位时,可用于抬腿训练,训练时每次抬腿必须碰到座板下方4,保证训练效果;当座板4向下调节并定位时,可用于起坐训练及原地坐下休息。所述座板4上设有靠背41,靠背41上粘贴训练图示和相关内容,可以对患者起到训练提示作用。为了提高舒适性,座板4和靠背41上均设有软质垫。在所述座板4的下方设有固定在底座1上的台阶5,所述台阶5的高度为25-30cm。如图1和图2所示,两个支架3的后端之间连有保护网6,保护网6还可以在患者踮脚跟后仰时起到承接、保护作用。所述座板4、保护网6和两个支架3围成一个训练空间,患者在站立空间中做肌力训练。参考图1-图3,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支架3包括两个前后方向设置的立柱,横梁31连接在两个支柱上。进一步的,两个支架3前端的立柱上分别设有可上下移动的套管7,所述座板4与两个套管7固定连接,所述两个支架3前端的立柱上分别开有插孔,所述套管7沿竖向开有多个定位孔,插孔和定位孔通过插销配合定位。套管7上下移动时实现座板4的上下位置调整。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座板4也可以通过安装在底座1上的油缸实现上下可调。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横梁31上分别设有防滑套311,所述防滑套311为海绵材料或橡胶材料。本装置中的防滑套311和保护网6为训练提供了安全性,消除患者恐惧、使其更有信心将踮脚尖、踮脚跟等动作做到位,提高训练效果。如图1所示,所述底板2上设有串联站立标识21,从而辅助患者完成相关动作。此外,在底板2上也粘贴训练图示和相关内容,可以对患者起到训练提示作用。如图3所示,所述横梁31均从前到后向下倾斜设置,这种形式更符合人体结构的需要,从而提高患者在使用时的舒适性和便利性。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支架3上设有挂钩(图中未表示),挂钩可以悬挂随身物品或拐杖。此外,所述支架3上还可以设有杯套(图中未表示),其可以放置水杯。进一步为患者提供方便。结合图1-图3,使用本装置时,将随身物品或拐杖挂在挂钩上,水杯放于杯套中,打开保护网6进入训练空间,然后关闭保护网6;根据靠背41和底板2上的内容开始训练:(1)将座板4高度调节至抬腿90度时刚好触碰座板4下方的高度,进行抬腿训练;(2)利用台阶5进行踏板、弓步压腿训练;(3)将座板4横板高度调节至舒适坐姿高度,进行起坐训练;(4)利用串联站立标识21进行串联站立训练;(5)在训练空间中央进行踮脚尖、踮脚跟训练。在患者做肌力训练的过程中,横梁31是辅助完成相关训练,并且起到安全防范的作用,而且患者在训练时不可倚靠保护网6,保护网6仅用于提供安全感及发生意外时的保护,如果感觉疲劳或不适,可以直接坐在座板4上休息。综上所述,本技术一种下肢肌力训练装置,辅助患者安全、有效、简便地完成下肢运动训练。所以,本技术有效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一些实际问题从而有很高的利用价值和使用意义。上述实施方式仅例示性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技术。本技术还有许多方面可以在不违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下肢肌力训练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下肢肌力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上设有用于站立的底板(2),所述底座(1)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一个竖向的支架(3),所述支架(3)上分别设有一根前后方向的横梁(31),两个横梁(31)相平行;两个支架(3)的前端之间设有高度可调的座板(4),所述座板(4)上设有靠背(41),所述座板(4)的下方设有固定在底座(1)上的台阶(5),两个支架(3)的后端之间连有保护网(6);所述座板(4)、保护网(6)和两个支架(3)围成一个训练空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下肢肌力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上设有用于站立的底板(2),所述底座(1)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一个竖向的支架(3),所述支架(3)上分别设有一根前后方向的横梁(31),两个横梁(31)相平行;两个支架(3)的前端之间设有高度可调的座板(4),所述座板(4)上设有靠背(41),所述座板(4)的下方设有固定在底座(1)上的台阶(5),两个支架(3)的后端之间连有保护网(6);所述座板(4)、保护网(6)和两个支架(3)围成一个训练空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下肢肌力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3)包括两个前后方向设置的立柱,横梁(31)连接在两个支柱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下肢肌力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支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怡白姣姣卢小艳臧娴
申请(专利权)人:华东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