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微藻培养工程领域与环保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微藻产业化生产装置及生产微藻的方法,气推式光生物反应器单元装置为砖块和混凝土砌筑的环状浅水池,池中砌有一道两端开放的隔离墙,气推式光生物反应器设有排液管与补液管,反应器中部的隔离墙上固定有进气管,进气管与多根L型的支管连接,支管的横管侧壁开有许多微喷气孔,整个反应器用农用薄膜完整地覆盖并设天窗,形成封闭式光生物反应器。本发明专利技术结合开放式与封闭式光生物反应器各自优点,利用工业废气与富营养化地表水或工业废水为主要原料,进行大规模培养微藻,特别是培养含油率高的微藻,为大中型生物柴油厂提供原料油,同时实现二氧化碳的减排及对污染水体的治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微藻培养工程领域与环保
,具体地说是一种微藻 产业化生产装置及生产微藻的方法。 微藻能有效利用光能、二氧化碳和无机盐,合成脂肪、蛋白质、多糖 以及多种高附加值的生物活性物质。随着人类对微藻认识的不断加深,开 发和研制新型高效光生物反应器及其培养方法,已成为微藻生物工程技术 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微藻培养主要有开放式和封闭式两种光生物反应器。开放式光 生物反应器主要有四种类型浅水池、循环池、跑道池式、池塘。其中,最典型、最常用的开放池培养系统是Oswald (1969)设计的跑道池反应 器,该类培养系统实际上就是占地面积上千平方米,培养液深度为20厘米 左右的环形浅池;以自然光为光源和热源,依靠桨轮(paddle wheel)或者 旋转臂(rotating arm)的转动,使培养液在池内混合、循环,防止藻体沉 淀并提高藻体细胞的光能利用率。开放式光生物反应器虽然构建简单、成 本低廉、操作简便,但其存在易受污染、培养条件不稳定等缺点,只能用 于螺旋藻、小球藻及盐藻等少数能耐受极端环境的微藻培养。而封闭式反应器培养条件稳定,可无菌操作,易进行高密度培养,已成为今后的发展 方向。与开放式光生物反应器相比,封闭式光生物反应器具有以下优点 ①无污染,能实现单种、纯种培养;②培养条件易于控制;③培养密度 高,易收获;④适合于所有微藻的光自养培养,尤其适合于微藻代谢产物 的生产;⑤有较高的光照面积与培养体积之比,光能和二氧化碳利用率较 高。因此,近年来在国内外封闭式光生物反应器的研制和开发利用较快, 有些已实现了微藻的高密度商业化培养。目前封闭式光生物反应器有:管 道式、平板式、柱状气升式、搅拌式发酵罐、立式吊袋、浮式薄膜袋等。 虽然封闭式光生物反应器的型式繁多,但用于大规模生产的目前仅见报道 的为年产上百吨藻粉的管道式光生物反应器,并且该设备的造价及维修成 本很高,很难普及。另一方面,微藻培养的生产成本也居高不下,首先是原料成本,其次 是采收成本。要降低微藻培养的原料成本,必须改变目前常用的以碳酸氢 钠、葡萄糖等为主的碳源,采用以烟道气、其它富含二氧化碳的工厂废气 作为主要碳源的原料供应方式,同时实现二氧化碳的减排。而微藻生长所 需的氮、磷供应也应尽可能采用富营养化的地表水或工业废水中已有的 氮、磷,不足的营养成分只需少量添加,从而大幅度降低微藻培养的原料 .成本。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在技术存在的缺陷及不足,开发一种投 资少、操作简单,能充分利用太阳光能,以及工业废气、富营养化地表水 或工业废水为主要原料,进行大规模培养微藻的生产装置及其生产方法, 同时实现二氧化碳的减排以及对污染水体的治理。 一种微藻产业化生产装 置,包括气推式光生物反应器、供气总管、补液总管、藻液总管,每一个气推式光生物反应器设有环状浅水池1、隔离墙2、排液管3、补液管4、 进气管5、支管6、农用薄膜7、透光板8、遮光膜9,其特征在于气推式光 生物反应器按行和列整齐排列,所有气推式光生物反应器均为并联连接。 每个气推式光生物反应器单元装置采用砖块和混凝土砌筑的环状浅水池1, 对于将来可能用于耕种的土地,用复合土工膜建水池。环状浅水池1中砌 有一道两端开放的隔离墙2,池的宽度为1 4米,长度为6 80米,深度 为30 50厘米。气推式光生物反应器底部设有排液管3,气推式光生物反 应器上部设有补液管4,气推式光生物反应器中部的隔离墙上固定有进气管 5,进气管5上与至少四根L型的支管6连接,支管的横管与池底平行,并 与池壁垂直;横管的侧壁开有许多微喷气孔或管等;整个气推式光生物反 应器采用农用薄膜7完整地覆盖,在农用薄膜7的中部设有天窗,天窗上盖 有透光板8。横管上微孔喷气的气流方向均为水平向前,由此,反应器中水 体在无数根推进方向一致的微小气流的推动下,形成顺时针方向的藻液主 体流动。同时,每一股气体微射流都能在一定范围内产生巻吸混合,使上 下层藻液进行混合,而气泡的上浮强化了藻液中溶氧的解析,氧气被气泡带至液面而释放;此时气体微射流中的二氧化碳也同时溶解在藻液中,为 徼藻的生长提供碳源。在本专利技术中,进气管支管的横管与竖管为弯头连 接,横管的另一端由螺帽封住,这样的结构在喷气孔或管被微藻堵塞时, 能够把横管拆下来方便地进行清理。由于本专利技术培养微藻的生产装置依靠喷气实现水体流动以及微藻培养 中的气体交换,省去了庞大的桨轮或旋转臂,整个反应器能够方便地用农 用薄膜7完整地覆盖,形成封闭式光生物反应器。这里的农用薄膜选用有 利于光合作用的薄膜,例如能防止在薄膜上形成雾滴而降低透光率的无滴 薄膜,以及利用光学原理将光转换成对微藻光合作用有利的转光膜等。在农用薄膜7的中部留有1 3个天窗,天窗上盖有透光板8,所用的透光板 采用钢化玻璃板或有机玻璃板或聚碳酸酯板等。当气推式光生物反应器中 积累的氧气浓度达到一定水平时,移开透光板进行一段时间的通风及散 热。开窗通风时,应临时加大反应器进气管的进气量,以加快排出氧气的 速度,同时保证反应器中微小的正压,防止外界空气中的微生物及灰尘进 入反应器。在炎热的夏天,可在透光膜上再覆盖一层遮光膜9,防止光照过 强而抑制甚至损害微藻的生长,同时降低反应器内温度。本气推式光生物反应器装有pH电极、溶氧电极、温度传感器、液位 计,通过变送器把信号送至计算机中进行显示。同时,反应器的进气管、 补液管、排液管上都装有手动及自动阀门,反应器天窗上的透光盖板也装 有手动及自动移动装置,在计算机对输入信号进行处理后,根据微藻的培养工艺,可自动调节各阀门及天窗的开度。另外,藻液浓度的检测既可以从反应器的天窗口对藻液取样分析其OD值,也可以在反应器内部的藻液中 安装OD传感器,自动连续检测OD值。本专利技术微藻产业化生产装置所用的碳源气为电厂、钢铁厂、水泥厂、 砖窑厂、发酵厂等提供的富含二氧化碳的烟道气或生产废气,当该气体中 二氧化碳浓度高于5%时,先用空气稀释至1 5%,然后通入气推式光生 物反应器中。由于所用的碳源气通常为热源,可以用来调节微藻的培养温 度。通常气推式光生物反应器中微藻的培养温度为10 40°C,视不同藻种 适宜的生长温度而定。本专利技术微藻产业化生产装置所用的培养液主要为含氮、磷污染的能生 长水生植物的富营养化地表水,如农村的河水、湖水、浅海水等,以及养 殖场、酒厂、酒精厂、药厂等产生的有机废水,等等。根据所用富营养化 水体的水质,以及所选藻种适宜生长的营养配比,计算并添加少量必需的 营养成分,构成微藻的培养液。另外,可以加入合适的植物生长调节剂、 光合作用促进剂等,以促进微藻的生长。本专利技术中所述微藻包括来自淡水微藻、咸湖水微藻、海水微藻等,类 别为金藻、绿藻、硅藻、蓝藻、红藻等,优选为含脂高的微藻,如葡萄 藻、小球藻、球等鞭金藻3011、绿色巴夫藻等。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生产微藻的方法,包括首先对含氮、磷的富营养化水体 进行过滤和消毒,然后加入少量必需的营养成分,以及植物生长调节剂、光合作用促进剂等,配成培养液。随后将二级扩种后的藻种液接种到反应器中,液位深度达到5 20毫米,然后逐步加入培养液使液位达到20厘 米。在白天连续通入富含二氧化碳的烟道气或生产废气保证微藻的生长所 需的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微藻产业化生产装置,包括气推式光生物反应器、供气总管、补液总管、藻液总管,每一个气推式光生物反应器设有环状浅水池(1)、隔离墙(2)、排液管(3)、补液管(4)、进气管(5)、支管(6)、农用薄膜(7)、透光板(8)、遮光膜(9),其特征在于气推式光生物反应器按行和列整齐排列,所有气推式光生物反应器均为并联连接;每个气推式光生物反应器单元装置采用砖块和混凝土砌筑的环状浅水池(1)或采用复合土工膜建水池;环状浅水池(1)中砌有一道两端开放的隔离墙(2),气推式光生物反应器底部设有排液管(3),气推式光生物反应器上部设有补液管(4),气推式光生物反应器中部的隔离墙上固定有进气管(5),进气管(5)与L型的支管(6)连接,支管的横管与池底平行,并与池壁垂直;横管的侧壁开有微喷气孔;整个气推式光生物反应器采用农用薄膜(7)完整地覆盖,在农用薄膜(7)的中部设有天窗,天窗上盖有透光板(8);气推式光生物反应器设有pH电极、溶氧电极、温度传感器、液位计,其进气管(5)、补液管(4)、排液管(3)上都设有手动及自动阀门,气推式光生物反应器天窗上的透光板(8)设有手动及自动移动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志武,
申请(专利权)人:蔡志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