钠盐发酵电渗析提取乳酸新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65993 阅读:246 留言:1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钠盐发酵电渗析提取乳酸新工艺,它采用一种全新的中和剂进行发酵,在发酵的过程中可调节PH值,乳酸在自动控制系统作用下得到中和,生成乳酸钠,经膜过滤,除杂净化,再经双极膜电渗析装置产生乳酸和氢氧化钠,氢氧化钠返回发酵循环利用,利用淀粉质原料或其它含葡萄糖原料经粉碎、调浆,搅拌,浸泡,加淀粉酶后喷射液化,将喷射液化的液体糖化后立即过滤、调PH值,灭菌,调温度后糖化,搅拌均匀,进入发酵工序;灭菌后接入耐高渗L-乳酸菌种培养液,接种,发酵,搅拌均匀,发酵,超滤,过滤后的乳酸钠溶液进入下道工序,经过滤后的乳酸钠溶液,进入双析膜层进行电渗析,乳酸经浓缩制成所需浓度的产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乳酸生产的新方法,尤其涉及一种有别于转盐法的中和剂 中和发酵过程产生乳酸的钠盐发酵电渗析提取乳酸新工艺,该方法采用一定浓 度的氢氧化钠作中和剂,并采用流加方式对发酵过程进行控制,根据发酵过程 对PH值进行精确控制,可以完全进行自动化操作的发酵新工艺。
技术介绍
目前乳酸发酵公开使用的发酵中和剂,主要是采用碳酸钙,也有一些研究 机构采用氢氧化钙作为中和剂,用这种生产方式生产乳酸具有劳动强度大,有 大量的粉尘污染,无法对发酵PH值进行精确控制,无法实现生产自动化、生产 成本高、发酵过程容易染菌及产品收率低、后提取过程产生大量的工业"三废" 的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上述生产工艺的缺点,而提供一种钠盐发酵电渗析提 敢乳酸新工艺,该专利技术采用一种全新的中和剂进行发酵,在发酵的过程中可调 节PH值,乳酸在自动控制系统作用下得到中和,生成乳酸钠,经膜过滤,除杂 净化,再经双极膜电渗析装置产生乳酸和氢氧化钠,氢氧化钠返回发酵循环利 用;本专利技术不仅解决了困扰乳酸发酵行业多年的劳动强度大、粉尘污染严重、 无法精确控制发酵PH值的缺点,而且大大的提高了生产自动化水平,使原材料 的使用处于可操控水平,为工业上的精细化操作提供了可能。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第一步、利用淀粉质原料或其它含葡萄糖原料,粉碎、调桨(水料比1:4,控制PH值在5.5-6.5),在充分搅拌的情况下,浸泡30分钟,加淀粉酶在温 度为105°C—110。C条件下喷射液化30分钟,碘试显本色、DE值为25yo—35。/。, 立即过滤、将滤液调PH值为4.0—4.5,调温度60。C糖化(也可以先液化,然后在发酵过程中边发酵,边糖化,调节发酵PH值为5—5.5),时间为15—25个小 时,立即降温,配制糖水葡萄糖含量在13%—16%,添加1%—2%的玉米浆、0.5% 一1%的酵母膏、0. 02%—0. 05%乳酸镁、0.005%—0.01%磷酸氢二钠,制为发酵营 养液,发酵营养液灭菌在105'C—115'C温度下灭菌30分钟,急剧降温、调节料 液温库为55卩一65°C,搅拌均匀,进入发酵工序;第二步、发酵营养液接入耐高渗L一乳酸菌种培养液,接种量为8%—15%, 发酵温度为49'C—51°C,搅拌均匀,先静止培养7—9小时,然后利用配制好的 浓度在15%—25%之间的氢氧化钠,流加控制发酵液的PH值,维持发酵营养液的 PH值在5.2—6.3之间,制得乳酸钠溶液,发酵结束可以使发酵残留的还原糖在 0.1%视为发酵终点;第三步、发酵完成后的乳酸钠溶液,经过超滤分离出的菌体和大分子蛋白 及纳滤分离出残留的还原糖、色素、高价离子等,并返回到预发酵罐内,达到 营养综合利用、再利用的目的,精滤后的乳酸钠溶液进入下道工序; 一般运行3 天洗膜一次,用水量每吨乳酸0.3吨水,洗膜水外排(COD《600mg/L、 B0D《 400mg/L);第四步、经过滤后的乳酸钠溶液,进入电渗析装置,在电场推动下,使用 选择性透过的离子交换膜替代传统的钙盐法酸解工艺,乳酸钠中的钠离子可透 过阳离子交换膜运动,直到双极膜阴离子交换膜时被截留,反之,阴离子交换 膜可以让乳酸根阴离子进行交换和穿过,直到被双极膜的阳离子交换膜截留, 乳酸根离子、钠离子分别通过多级阴膜、阳膜组成的膜堆,其他离子相对截留, 再进入多级电渗析膜系统的双析膜层,双极膜阴阳复合膜位于电渗析膜的两侧, 双极膜靠电解提供氢氧根离子和氢离子,这样一个膜堆就形成三个料液通道, 乳酸钠料液从中间进入,在电场的作用下,使氢离子与乳酸根离子结合成乳酸; 氢氧根离子与钠离子结合成氢氧化钠,分别从左右两个通道流出,从而达到了 乳酸提取精制和氢氧化钠的回用,最后,乳酸经浓縮制成所需浓度的产品。本专利技术可以是这样实现的所述的淀粉质原料可以采用大米、玉米、小麦、 薯干、土豆、木薯或精制葡萄糖。本专利技术还可以是这样实现的淀粉质原料的粉碎粒度为80—100目。本专利技术还可以是这样实现的加淀粉酶在温度为108。C条件下喷射液化30 分钟,调节料液温度为6(TC 。本专利技术还可以是这样实现的发酵营养液的灭菌温度在iicrc。牢专利技术还可以是这样实现的发酵营养液接入耐高渗L一乳酸菌种培养液,接种量为10%,发酵营养液的发酵温度为50'C,接种后保持接种液静止放置8 小时,0D,至少为2。本专利技术还可以是这样实现的氢氧化钠的浓度为20%,流加控制发酵营养液的PH值,维持发酵营养液的PH值为6.0。本专利技术还可以是这样实现的发酵营养液残糖O. 1%为发酵终点。 本专利技术的积极效果是1、 本专利技术具有自动化程度高、污染小、生产成本低、不易染菌和可精确控制发酵PH值及设备利用率高的优点。2、 本专利技术大大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了劳动生产效率,减少环境污染。3、 本专利技术能提升乳酸生产技术水平,推动了发酵行业的技术革命。4、 氢氧化钠的回用补充了发酵过程中的中和剂,节约了成本,且整个提取 乳酸过程为闭路循环,基本达到了零排放,保护了环境。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实施例一第一步、利用淀粉质原料玉米,粉碎粒度为90目、调浆(水料比1: 4,控制PH值在5.5-6.5),在充分搅拌的情况下,浸泡30分钟,加淀粉酶在温度 为108'C条件下喷射液化30分钟,碘试显本色、DE值为309&,立即过滤、将滤 液调PH值为4.5,调温度6(TC糖化(也可以先液化,然后在发酵过程中边发酵, 边糖化,调节发酵PH值为5.0),时间为20个小时,立即降温,配制糖水葡萄糖 含量在16%,添加1.5%的玉米浆、0.5%的酵母膏、0.02%的乳酸镁、0.005%的磷 酸氢二钠,在11(TC温度下灭菌30分钟,急剧降温、调节料液温度为6(TC,搅拌均匀,进入发酵工序;第二步、发酵营养液接入耐高渗L一乳酸菌种培养液,接种量为10%,发酵温度为5(TC,搅拌均匀,先静止培养8小时,然后利用配制好的浓度在20%之 间的氢氧化钠,流加控制发酵液的PH值,维持发酵液的PH值在6.0,制得乳酸 钠溶艰,发酵结束可以使发酵残糖在O. 1%视为发酵终点;第三步、发酵完成后的乳酸钠溶液,经过超滤分离出的菌体和大分子蛋白 及纳滤分离出残留的还原糖、色素、高价离子等,并返回到预发酵罐内,达到 营养综合利用、再利用的目的;精滤后的乳酸钠溶液进入下道工序; 一般运行3 天洗膜一次,用水量每吨乳酸0.3吨水,洗膜水外排(COD《600mg/L、 B0D《 400mg/L);第四步、经过滤后的乳酸钠溶液,进入电渗析装置;在电场推动下,使用 选择性透过的离子交换膜替代传统的钙盐法酸解工艺,乳酸钠中的钠离子可透 过阳离子交换膜运动,直到双极膜阴离子交换膜时被截留;反之,阴离子交换 膜可以让乳酸根阴离子进行交换和穿过,直到被双极膜的阳离子交换膜截留; 乳酸根离子、钠离子分别通过多级阴膜、阳膜组成的膜堆,其他离子相对截留; 再进入多级电渗析膜系统的双析膜层,双极膜阴阳复合膜位于电渗析膜的两侧, 双极膜靠电解提供氢氧根离子和氢离子,这样一个膜堆就形成三个料液通道, 乳酸钠料液从中间进入,在电场的作用下,使氢离子与乳酸根离子结合成乳酸; 氢氧根离子与钠离子结合成氢氧化钠,分别从左右两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钠盐发酵电渗析提取乳酸新工艺,其特征在于:    第一步、利用淀粉质原料或其它含葡萄糖原料,粉碎、调浆(水料比:1∶4,控制PH值在5.5-6.5),在充分搅拌的情况下,浸泡30分钟,加淀粉酶在温度为105℃-110℃条件下喷射液化30分钟,碘试显本色、DE值为25%-35%,立即过滤、将滤液调PH值为4.0-4.5,调温度60℃糖化(也可以先液化,然后在发酵过程中边发酵,边糖化,调节发酵PH值为5-5.5),时间为15-25个小时,立即降温,配制糖水葡萄糖含量在13%-16%,添加1%-2%的玉米浆、0.5%-1%的酵母膏、0.02%-0.05%乳酸镁、0.005%-0.01%磷酸氢二钠,制为发酵营养液,发酵营养液灭菌在105℃-115℃温度下灭菌30分钟,急剧降温、调节料液温度为55℃-65℃,搅拌均匀,进入发酵工序;    第二步、发酵营养液接入耐高渗L-乳酸菌种培养液,接种量为8%-15%,发酵温度为49℃-51℃,搅拌均匀,先静止培养7-9小时,然后利用配制好的浓度在15%-25%之间的氢氧化钠,流加控制发酵液的PH值,维持发酵液的PH值在5.2-6.3之间,制得乳酸钠溶液,发酵结束可以使发酵残留的还原糖在0.1%视为发酵终点;    第三步、发酵完成后的乳酸钠溶液,经过超滤分离出的菌体和大分子蛋白及纳滤分离出残留的还原糖、色素、高价离子等,并返回到预发酵罐内,达到营养综合利用、再利用的目的,精滤后的乳酸钠溶液进入下道工序;一般运行3天洗膜一次,用水量每吨乳酸0.3吨水,洗膜水外排(COD≤600mg/L、BOD≤400mg/L);    第四步、经过滤后的乳酸钠溶液,进入电渗析装置,在电场推动下,使用选择性透过的离子交换膜替代传统的钙盐法酸解工艺,乳酸钠中的钠离子可透过阳离子交换膜运动,直到双极膜阴离子交换膜时被截留,反之,阴离子交换膜可以让乳酸根阴离子进行交换和穿过,直到被双极膜的阳离子交换膜截留,乳酸根离子、钠离子分别通过多级阴膜、阳膜组成的膜堆,其他离子相对截留,再进入多级电渗析膜系统的双析膜层,双极膜阴阳复合膜位于电渗析膜的两侧,双极膜靠电解提供氢氧根离子和氢离子,这样一个膜堆就形成三个料液通道,乳酸钠料液从中间进入,在电场的作用下,使氢离子与乳酸根离子结合成乳酸;氢氧根离子与钠离子结合成氢氧化钠,分别从左右两个通道流出,从而达到了乳酸提取精制和氢氧化钠的回用,最后,乳酸经浓缩制成所需浓...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然明于培星李冰王洪林张国宣郭廷王静张健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金丹乳酸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41[中国|河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1条评论
  • 来自[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圣克拉拉县山景市谷歌公司] 2015年01月18日 21:33
    乳酸(IUPAC学名:2-羟基丙酸)是一种化合物,它在多种生物化学过程中起作用。它是一种羧酸,分子式是C3H6O3。它是一个含有羟基的羧酸,因此是一个α-羟酸(AHA)。在水溶液中它的羧基释放出一个质子,而产生乳酸根离子CH3CHOHCOO−。在发酵过程中乳酸脱氢酶将丙酮酸转换为左旋乳酸。在一般的新陈代谢和运动中乳酸不断被产生,但是其浓度一般不会上升。[1]
    0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