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OLED像素结构及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658085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4-08 10:2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AMOLED像素结构及显示装置。AMOLED像素结构包括若干第一子像素、第二子像素及第三子像素,且第三子像素为B子像素。位于第二子像素发光区周围的两个第一子像素发光区和两个第三子像素发光区的中心连线构成虚拟等腰梯形。第二子像素发光区的中心位于其周围两个第一子像素发光区的中心连线的中垂线和周围两个第三子像素发光区的中心连线的中垂线的交点处。第二子像素发光区周围的各第一子像素发光区的中心、各第三子像素发光区的中心分别与虚拟等腰梯形的各顶点重合。本发明专利技术可减小第一子像素发光区与对应过孔的距离,增大第三子像素发光区与对应过孔的距离,使第一子像素发光区、第三子像素发光区分别与其对应过孔的距离相等,增加了工艺余裕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AMOLED像素结构及显示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AMOLED显示
,特别是涉及一种AMOLED像素结构及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高分辨率显示装置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对显示装置的分辨率要求也越来越高。在传统的AMOLED(Active-matrixorganiclightemittingdiode,有源矩阵有机发光二极体)显示装置中,通常采用三个子像素:R子像素、G子像素、B子像素,来构成一个像素。同时,各子像素的阳极分别通过平坦层中的过孔与对应的薄膜晶体管电连接。其中,过孔通常以阵列的方式排布,且均位于各自对应的子像素非发光区的相同位置。然而在传统的AMOLED显示装置中,由于B子像素发光区的面积较大,从而使得B子像素发光区与过孔的距离非常近,因此工艺偏差容易使过孔进入相应的B子像素发光区,从而影响显示效果,造成不良;或者为了避开此问题而减小像素发光面积,从而限制了像素的开口设计,影响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本专利技术针对如何改善传统AMOLED显示装置中工艺偏差容易使过孔进入相应的B子像素发光区的问题,提供一种AMOLED像素结构及显示装置。一种AMOLED像素结构,包括若干第一子像素、第二子像素及第三子像素,且第三子像素为B子像素;各子像素的阳极分别通过平坦层中的过孔与对应的薄膜晶体管电连接,且所有所述过孔排列构成第一阵列;位于所述第二子像素发光区周围的两个所述第一子像素发光区和两个所述第三子像素发光区的中心连线构成虚拟等腰梯形;所述第二子像素发光区的中心位于其周围所述两个第一子像素发光区的中心连线的中垂线和周围所述两个第三子像素发光区的中心连线的中垂线的交点处;所述第二子像素发光区周围的各所述第一子像素发光区的中心、各所述第三子像素发光区的中心分别与所述虚拟等腰梯形的各顶点重合。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有所述虚拟等腰梯形构成第二阵列,且所述第二阵列的行、列分别与所述第一阵列的行、列平行。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虚拟等腰梯形的上底和下底均与所述第二阵列的列平行。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沿所述第二阵列的行方向相邻的两个所述虚拟等腰梯形轴对称。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虚拟等腰梯形的上底与沿所述第二阵列的列方向相邻的另一所述虚拟等腰梯形的下底连接;所述虚拟等腰梯形的下底与沿所述第二阵列的列方向相邻的另一虚拟等腰梯形的上底连接。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虚拟等腰梯形的上底和下底均与所述第二阵列的行平行。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沿所述第二阵列的列方向相邻的两个所述虚拟等腰梯形轴对称。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虚拟等腰梯形的上底与沿所述第二阵列的行方向相邻的另一所述虚拟等腰梯形的下底连接;所述虚拟等腰梯形的下底与沿所述第二阵列的行方向相邻的另一虚拟等腰梯形的上底连接。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有所述虚拟等腰梯形的形状和面积均相同。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述AMOLED像素结构。上述AMOLED像素结构及显示装置具有的有益效果为:其中,位于第二子像素发光区周围的两个第一子像素发光区和两个第三子像素发光区的中心连线构成虚拟等腰梯形。第二子像素发光区的中心位于其周围两个第一子像素发光区的中心连线的中垂线和周围两个第三子像素发光区的中心连线的中垂线的交点处。第一子像素发光区的中心和第三子像素发光区的中心分别与虚拟等腰梯形的各顶点重合。因此,基于上述虚拟等腰梯形的设计方式,可以使第一子像素发光区与对应过孔的距离等于第三子像素发光区与对应过孔的距离,例如使第一子像素发光区靠近对应的过孔,第三子像素发光区远离对应的过孔,从而可以增大第三子像素发光区与对应过孔之间的距离,增加了工艺余裕度(margin),改善了传统AMOLED显示装置中工艺偏差容易使过孔进入相应的B子像素发光区的问题,提高了生产良率。同时,也避免了为避开此问题而减小像素发光面积,从而限制了像素的开口设计,影响寿命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实施例的附图。图1为一实施例提供的AMOLED像素结构中虚拟等腰梯形的构成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实施例的AMOLED像素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所示实施例的AMOLED像素结构中虚拟等腰梯形包括的第一子像素、第二子像素及第三子像素中心点位置示意图;图4为另一实施例提供的AMOLED像素结构中虚拟等腰梯形的构成示意图;图5为图4所示实施例的AMOLED像素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4所示实施例的AMOLED像素结构中虚拟等腰梯形包括的第一子像素、第二子像素及第三子像素中心点位置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理解本专利技术,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但是,本专利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专利技术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专利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专利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限制本专利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如图1所示,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AMOLED像素结构。该AMOLED像素结构包括若干第一子像素、第二子像素及第三子像素。其中,第一子像素、第二子像素及第三子像素分别以矩阵的形式排列。第三子像素为B子像素,第一子像素、第二子像素可以为R子像素或G子像素。任一第二子像素周围均设有若干第一子像素及第三子像素。同时,各子像素的阳极分别通过平坦层中的过孔150与对应的薄膜晶体管电连接,从而通过薄膜晶体管来驱动各子像素。其中,各过孔150均位于各子像素非发光区中的相同位置。同时,所有过孔150排列构成第一阵列。本实施例中,第二子像素发光区110、第一子像素发光区120和第三子像素发光区130的形状均为菱形。位于第二子像素发光区110周围的两个第一子像素发光区120和两个第三子像素发光区130的中心连线构成虚拟等腰梯形140。换言之,对于任一第二子像素发光区110来说,其周围任意相邻的两个子像素发光区的中心均连接从而构成的图形为虚拟等腰梯形140。其中,子像素发光区为第一子像素发光区120或第三子像素发光区130。同时,第二子像素发光区110的中心位于其周围两个第一子像素发光区120的中心连线的中垂线和周围两个第三子像素发光区130的中心连线的中垂线的交点处。其中,不同的第二子像素发光区110分别位于不同的虚拟等腰梯形140内,且各第二子像素发光区110的中心分别位于将自己包围在内的周围两个第一子像素发光区120的中心连线的中垂线和两个第三子像素发光区130的中心连线的中垂线的交点处。第二子像素发光区110周围的各第一子像素发光区120的中心、各第三子像素发光区130的中心分别与虚拟等腰梯形140的各顶点重合。其中,虚拟等腰梯形140的两个顶点分别与两个第一子像素发光区120的中心重合,且该第一子像素发光区120与第三子像素发光区130彼此间隔。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AMOLED像素结构及显示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AMOLED像素结构,包括若干第一子像素、第二子像素及第三子像素,且第三子像素为B子像素;各子像素的阳极分别通过平坦层中的过孔与对应的薄膜晶体管电连接,且所有所述过孔排列构成第一阵列;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第二子像素发光区周围的两个所述第一子像素发光区和两个所述第三子像素发光区的中心连线构成虚拟等腰梯形;所述第二子像素发光区的中心位于其周围所述两个第一子像素发光区的中心连线的中垂线和周围所述两个第三子像素发光区的中心连线的中垂线的交点处;位于所述第二子像素发光区周围的各所述第一子像素发光区的中心、各所述第三子像素发光区的中心分别与所述虚拟等腰梯形的各顶点重合。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AMOLED像素结构,包括若干第一子像素、第二子像素及第三子像素,且第三子像素为B子像素;各子像素的阳极分别通过平坦层中的过孔与对应的薄膜晶体管电连接,且所有所述过孔排列构成第一阵列;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第二子像素发光区周围的两个所述第一子像素发光区和两个所述第三子像素发光区的中心连线构成虚拟等腰梯形;所述第二子像素发光区的中心位于其周围所述两个第一子像素发光区的中心连线的中垂线和周围所述两个第三子像素发光区的中心连线的中垂线的交点处;位于所述第二子像素发光区周围的各所述第一子像素发光区的中心、各所述第三子像素发光区的中心分别与所述虚拟等腰梯形的各顶点重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AMOLED像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有所述虚拟等腰梯形构成第二阵列,且所述第二阵列的行、列分别与所述第一阵列的行、列平行。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AMOLED像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虚拟等腰梯形的上底和下底均与所述第二阵列的列平行。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AMOLED像素结构,其特征在于,沿所述第二阵列的行方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露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