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门固定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649537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4-08 04: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车门固定机构,安装在一车体上并与一车门闩锁。车门固定机构包括一锁扣总成及一固定结构。锁扣总成具有一本体、从本体一侧表面垂直延伸的一锁扣及位于本体相对应的二个平台,其中各平台位于锁扣二侧。固定结构包含罩盖本体并露出锁扣的一护盖及设置于各平台与护盖之间的多个弹性滚动组件。各弹性滚动组件弹性的在护盖与各平台间位移并相对护盖转动。藉此各弹性滚动组件弹性的抵接所述车门板,以提升车辆刚性,并优化其操控性与稳定性。

Door fixed mechanis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门固定机构
本技术是有关一种车门固定机构,特别是一种提升车辆刚性,并优化其操控性与稳定性的车门固定机构。
技术介绍
现有车辆为了增加操控性(ImprovedManeuverability),主要仰赖底盘悬吊系统的设定。由于车身结构为一单独结构体,车辆的悬吊系统搭载于车身的结构体上。当悬吊系统作用时,所承受的应力相对会造成车体的负荷,故支撑悬吊系统的车体要刚性愈佳愈好,使扭曲变形量愈小愈好。当悬吊系统作用愈大,越需要高刚性车体结构,使悬吊系统能够完美充分的工作,并使驾驶对车身动态的掌握更完整。此外,车辆研究报告进一步指出,车辆在过弯、变换车道,甚至行驶山路时,车门会产生惯性力而增加方向盘转动幅度,进而影响车辆的操控性与稳定性。虽然车门扣钩会与车体的锁钩形成锁定状态,使车门成为车体的一部份,但实质上车门与车体锁定后仍存在有缝隙。因此车辆在转弯等行驶状态时,车门会偏移而无法与车体完全密合,造成方向盘偏转幅度增加,进而降低车辆的操控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各弹性滚动组件弹性的抵接所述车门板,以提升车辆刚性,并优化其操控性与稳定性的车门固定机构。为达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车门固定机构,安装在一车体上并与一车门闩锁,所述车门设有一车门板及开设于所述车门板的一闩锁槽及位于所述车门板内的一门锁组件。锁扣总成具有一本体、从本体一侧表面垂直延伸的一锁扣及位于本体相对应的二个平台,其中各平台位于锁扣二侧。固定结构包含罩盖本体并露出锁扣的一护盖及设置于各平台与护盖之间的多个弹性滚动组件,其中各弹性滚动组件弹性的在护盖与各平台间位移并相对护盖转动。进一步地,每一所述弹性滚动组件包含一支座及安装于所述支座上的一滚动件。进一步地,所述滚动件具有一滚轮及穿接所述滚轮的一支轴,所述支座具有一承板、垂直设置于所述承板相对应的二个支撑部及位于各所述支撑部的一凹部,所述支轴架设于各所述支撑部的所述凹部上,且所述滚轮相对所述承板转动。进一步地,各所述滚动件为一滚珠。进一步地,各所述支座及各所述滚动件全部或一部分为弹性体,且材质为三元乙丙橡胶。进一步地,所述本体还开设有二个定位孔及二个组装孔,各所述定位孔及各所述组装孔分别形成于各所述平台。进一步地,还包含穿接各所述定位孔的二个组装钉,所述护盖对应各所述组装钉则具有二个凸柱,使所述护盖固定于所述本体上。进一步地,各所述组装钉为弹性体,且材料为三元乙丙橡胶。进一步地,所述护盖开设有供所述锁扣穿出的一锁扣孔、供各所述弹性滚动组件露出的多个定位孔及凸设于所述护盖内表面的多个对挡板,各所述对挡板设置于各所述定位孔的相对二侧。进一步地,所述锁扣孔形状为一十字孔。进一步地,所述车门板邻近所述闩锁槽还安装有至少一个锁附饰盖,所述锁附饰盖对应每一所述弹性滚动组件抵接。进一步地,所述锁扣铆接的固定于所述本体上,且所述锁扣位于所述二个平台之间。本技术还具有以下的优点,利用本技术的各弹性滚动组件消弥(填补)了所述车体与所述车门之间可能存在的间隙,使车体与车门更加密合而成为一结构体。每一弹性滚动组件包含一支座及安装于支座上的一滚动件。滚动件具有一滚轮及穿接滚轮的一支轴。支座具有一承板及垂直设置于承板相对应的二个支撑部。支轴架设于各支撑部上,且滚轮相对承板转动,使滚轮能够弹性的在支座上位移。本实施例的各支座及各滚动件的全部或一部分为弹性体,使支座及滚轮能够提供双重的弹性和复位效果,并同时具有较佳的吸收碰撞力量,减少关门异音等效果。护盖开设有供锁扣穿出的一锁扣孔、供各弹性滚动组件露出的多个定位孔及凸设于护盖内表面的多个对挡板,各对挡板设置于各定位孔的相对二侧。当各滚动件的滚轮受碰撞力量时,滚轮本身及二个支撑部均能够提供弹性并回复力,使滚动件在护盖及平台之间移动,以吸收所述车门关门时的冲击/碰撞力量。此外,各滚轮的转动也能够进一步抵销车门关门时的碰撞或敲击力量,进而减少与车门间的摩擦。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车门固定机构的分解图;图2为本技术的车门固定机构的组合图;图3为本技术的车门固定机构的剖视图;图4为本技术的车门固定机构的另一角度剖视图;图5为本技术的车门固定机构的又一角度剖视图;图6为本技术的车门板安装一锁附饰盖而与车门固定机构抵接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的车门板安装锁附饰盖而与车门固定机构抵接的另一示意图。图中标记说明:10车门;20车门板;30闩锁槽;100车门固定机构;110锁扣总成;112本体;114加强肋;120锁扣;130平台;132定位孔;134组装孔;140固定结构;150护盖;152锁扣孔;154定位孔;156挡板;158凸柱;160弹性滚动组件;170支座;172承板;174支撑部;176凹部;180滚动件;182滚轮;184支轴;190组装钉;200锁附饰盖。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的理解本技术并能予以实施,但所举实施例不作为对本技术的限定。如图1至图5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车门固定机构100,安装在一车体(图略)上并与一车门10闩锁,所述车门10设有一车门板20及开设于所述车门板20的一闩锁槽30,以令安装于车体上的锁扣120通过而与设置于所述车门10内的门锁组件(图略)锁定,如此让车门保持在例如完全关闭的状态。车门固定机构100包括一锁扣总成110及一固定结构140。锁扣总成110具有一本体112、从本体112一侧表面垂直延伸的一锁扣120及位于本体112相对应的二个平台130,其中各平台130位于锁扣120的二侧。如图1所示的本体112形状较佳成类似一矩形状;然而在其他不同的实施例中,本体112的形状亦可为圆形、菱形或其他适合的形状,并不限定。固定结构140包含罩盖本体112并露出锁扣120的一护盖150及设置于各平台130与护盖150之间的多个弹性滚动组件160。如图1所示的护盖150形状较佳同样为类似矩形状,以对应本体112罩盖固定;在其他不同的实施例中,护盖150可视本体112的形状对应改变。各弹性滚动组件160弹性的在护盖150与各平台130间位移并相对护盖150转动。在本实施例中,锁扣120较佳成一马蹄形,并例如以铆接或其他适合的方式固定于本体112的一加强肋114上,其中加强肋114为略从本体112中间处凸起的结构,用以加强本体112的刚性。此外,本体112还开设有二个定位孔132及二个组装孔134,各定位孔132及各组装孔134分别形成于各平台130中。各组装孔134例如以螺栓等固定元件螺固于所述车体(图略)上。关于定位孔132与组装孔134的数量,视需要增减,并不限定。如图1及图3所示的实施例中,还包含穿接各定位孔132的二个组装钉190。护盖150对应各组装钉190则具有二个凸柱158,使护盖150固定于本体112上。各组装钉190较佳为类似螺钉的橡胶钉,其材料例如为EPDM(EthylenePropyleneDieneMonomerrubber;三元乙丙橡胶)或其他适合的材料。关于EPDM橡胶的特性是在一定的负荷下会产生弹性变形,当负荷消除后,则会恢复原始形状。每一弹性滚动组件160包含一支座170及安装于支座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车门固定机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车门固定机构,安装在一车体上并与一车门闩锁,所述车门设有一车门板及开设于所述车门板的一闩锁槽,其特征在于,所述车门固定机构包括:一锁扣总成,所述锁扣总成具有一本体、从所述本体一侧表面垂直延伸的一锁扣及位于所述本体相对应的二个平台,其中各所述平台位于所述锁扣二侧;及一固定结构,包含罩盖所述本体并露出所述锁扣的一护盖及设置于各所述平台与所述护盖之间的多个弹性滚动组件,其中各所述弹性滚动组件弹性的在所述护盖与各所述平台间位移并相对所述护盖转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门固定机构,安装在一车体上并与一车门闩锁,所述车门设有一车门板及开设于所述车门板的一闩锁槽,其特征在于,所述车门固定机构包括:一锁扣总成,所述锁扣总成具有一本体、从所述本体一侧表面垂直延伸的一锁扣及位于所述本体相对应的二个平台,其中各所述平台位于所述锁扣二侧;及一固定结构,包含罩盖所述本体并露出所述锁扣的一护盖及设置于各所述平台与所述护盖之间的多个弹性滚动组件,其中各所述弹性滚动组件弹性的在所述护盖与各所述平台间位移并相对所述护盖转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门固定机构,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弹性滚动组件包含一支座及安装于所述支座上的一滚动件。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门固定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滚动件具有一滚轮及穿接所述滚轮的一支轴,所述支座具有一承板、垂直设置于所述承板相对应的二个支撑部及位于各所述支撑部的一凹部,所述支轴架设于各所述支撑部的所述凹部上,且所述滚轮相对所述承板转动。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门固定机构,其特征在于,各所述滚动件为一滚珠。5.如权利要求2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车门固定机构,其特征在于,各所述支座及各所述滚动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奚仲强
申请(专利权)人:福州明芳汽车部件工业有限公司信昌机械厂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