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低收缩率模具的加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7646404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4-08 02:4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低收缩率模具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方面:(1)清洗,将金属模具浸入水中进行清洗处理;(2)加热处理,将金属模具放入感应线圈中进行加热处理,分别在3‑5kHz和10‑15kHz频率下处理;(3)电离渗碳,将加热金属模具置于电离罐中通入甲烷,进行电离处理;(4)火焰加热,使用天然气火焰对金属模具处理淬化处理26‑30min;(5)氧化,将淬化金属模具浸入高锰酸钾溶液中进行浸渍处理。

A processing method of low shrinkage die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method for processing low mold shrinkage, which is characterized as follows: (1) cleaning, metal mold will be immersed in water for cleaning treatment; (2) heating treatment, the metal mold in the induction coil heating, respectively in the 3 5kHz and 10 15kHz frequency; (3) ionization carburizing, heating metal mould is arranged in the tank into methane ionization, ionization treatment; (4) the use of natural gas flame heating, flame treatment quenching treatment 26 30min for metal mould; (5) the oxidation, quenching of the metal mold impregnated with Potassium Permanganate immersion solu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低收缩率模具的加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模具加工
,具体涉及一种低收缩率模具的加工方法。
技术介绍
模具,用以注塑、吹塑、挤出、压铸或锻压成型、冶炼、冲压等方法得到所需产品的模子,其主要用于各种零部件的加工,通过对原材料加工中外形的物理性塑造,达到产品的使用性能和精密度要求,被称为“工业之母”。而金属模具主要应用于塑料制品注塑、机械零部件加工、精密仪器加工等重要领域,具有较高的硬度、表面光滑度和精密度。模具在使用过程中需要经历长时间高温处理,温差过大,受热胀冷缩影响会导致金属模具出现收缩率较大,导致所加工产品精密度偏差大、外形出现变形等不良现象,所加工产品不能达到使用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针对现有的问题:模具在使用过程中需要经历长时间高温处理,温差过大,受热胀冷缩影响会导致金属模具出现收缩率较大,导致所加工产品精密度偏差大、外形出现变形等不良现象,所加工产品不能达到使用要求。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低收缩率模具的加工方法。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低收缩率模具的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清洗:将金属模具浸入水中进行清洗处理,得清洗金属模具;(2)加热处理:将金属模具放入感应线圈中进行加热处理,分别在3-5kHz和10-15kHz频率下处理34-38min,制得加热金属模具;(3)电离渗碳:将加热金属模具置于电离罐中通入甲烷,进行电离处理,温度为123-126℃,先电离频率24-30kHz条件下电离30-35min,再在电离频率40-45kHz条件下电离20-24min,制得渗碳金属模具;(4)火焰加热:使用天然气火焰对金属模具处理淬化处理26-30min,制得淬化金属模具;(5)氧化:将淬化金属模具浸入高锰酸钾溶液中进行浸渍处理,温度65-67℃,时间17-20min,制得成品金属模具。步骤(1)所述的清洗处理,其温度为73-77℃,时间21-24min。步骤(2)所述的甲烷,其通入量为电离罐体积的54%-57%。步骤(5)所述的高锰酸钾溶液,其质量浓度为4%-5%。本专利技术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加热处理方法,通过感应线圈在金属模具表层产生的高温,可提高金属模具表层结构紧密度,降低加热中的收缩比例;而使用两中频率处理,可对模具不能深度进行淬火处理,降低模具不同层次间温差收缩比例,提高模具的精密度。电离渗碳方法,在高频电离作用下甲烷成离子状态,其具有较高的能量和渗透作用,可提高C对金属模具的渗透效果,渗透至金属内的C与金属成分相互结合,提高了金属成分的稳定性,降低其受热活动性,从而降低金属模具的收缩率。而火焰加热和氧化处理,可促进加工后金属成分、碳元素相互作用,提高金属膜的结构的稳定性,降低收缩率,并且可提高金属模具的耐热性能。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一种低收缩率模具的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清洗:将金属模具浸入水中进行清洗处理,得清洗金属模具;(2)加热处理:将金属模具放入感应线圈中进行加热处理,分别在3.2kHz和11kHz频率下处理35min,制得加热金属模具;(3)电离渗碳:将加热金属模具置于电离罐中通入甲烷,进行电离处理,温度为124℃,先电离频率25kHz条件下电离31min,再在电离频率42kHz条件下电离21min,制得渗碳金属模具;(4)火焰加热:使用天然气火焰对金属模具处理淬化处理27min,制得淬化金属模具;(5)氧化:将淬化金属模具浸入高锰酸钾溶液中进行浸渍处理,温度66℃,时间18min,制得成品金属模具。步骤(1)所述的清洗处理,其温度为74℃,时间22min。步骤(2)所述的甲烷,其通入量为电离罐体积的55%。步骤(5)所述的高锰酸钾溶液,其质量浓度为4.3%。实施例2:一种低收缩率模具的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清洗:将金属模具浸入水中进行清洗处理,得清洗金属模具;(2)加热处理:将金属模具放入感应线圈中进行加热处理,分别在4.6kHz和14kHz频率下处理37min,制得加热金属模具;(3)电离渗碳:将加热金属模具置于电离罐中通入甲烷,进行电离处理,温度为125℃,先电离频率28kHz条件下电离34min,再在电离频率44kHz条件下电离23min,制得渗碳金属模具;(4)火焰加热:使用天然气火焰对金属模具处理淬化处理28min,制得淬化金属模具;(5)氧化:将淬化金属模具浸入高锰酸钾溶液中进行浸渍处理,温度67℃,时间19min,制得成品金属模具。步骤(1)所述的清洗处理,其温度为76℃,时间23min。步骤(2)所述的甲烷,其通入量为电离罐体积的56%。步骤(5)所述的高锰酸钾溶液,其质量浓度为4.8%。对照组:对照组以未加工金属膜为参照。实验结果:通过对实施例1、实施例2和对照组所制的金属模具测试收缩率,相对于对照组,实施例1和实施例2金属模具收缩率下降32%以上,并且其耐热性能提高24%以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低收缩率模具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清洗:将金属模具浸入水中进行清洗处理,得清洗金属模具;(2)加热处理:将金属模具放入感应线圈中进行加热处理,分别在3‑5kHz和10‑15kHz频率下处理34‑38min,制得加热金属模具;(3)电离渗碳:将加热金属模具置于电离罐中通入甲烷,进行电离处理,温度为123‑126℃,先电离频率24‑30kHz条件下电离30‑35min,再在电离频率40‑45kHz条件下电离20‑24min,制得渗碳金属模具;(4)火焰加热:使用天然气火焰对金属模具处理淬化处理26‑30min,制得淬化金属模具;(5)氧化:将淬化金属模具浸入高锰酸钾溶液中进行浸渍处理,温度65‑67℃,时间17‑20min,制得成品金属模具。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低收缩率模具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清洗:将金属模具浸入水中进行清洗处理,得清洗金属模具;(2)加热处理:将金属模具放入感应线圈中进行加热处理,分别在3-5kHz和10-15kHz频率下处理34-38min,制得加热金属模具;(3)电离渗碳:将加热金属模具置于电离罐中通入甲烷,进行电离处理,温度为123-126℃,先电离频率24-30kHz条件下电离30-35min,再在电离频率40-45kHz条件下电离20-24min,制得渗碳金属模具;(4)火焰加热:使用天然气火焰对金属模具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大鹏
申请(专利权)人:蚌埠市嘉实机电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