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机车防溜车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642305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4-07 23: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机车防溜车装置,包括制动杆受力座、制动杆支座、制动杆钩、制动拉手和制动杆;制动杆钩枢轴连接在制动杆支座上;制动杆钩包括钩状结构,钩状结构被设置成钩住制动杆,以使制动杆悬挂在制动体的上方;制动拉手与制动杆钩连接;制动拉手用于在制动时被拉动,以带动制动杆钩绕枢轴连接的转动轴线转动,从而使得制动杆能够从钩状结构中掉落;制动杆受力座固定设置在电机车上,并且位于制动杆支座的下方;从钩状结构中掉落的制动杆被设置成卡在制动杆受力座中,并且下端与制动体接触,从而实现制动过程。该电机车防溜车装置可在电机车的刹车系统失灵时由操作人员手动控制,来实现紧急制动过程。

An anti sliding device for motor vehic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机车防溜车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机车防溜车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在盾构隧道施工中,电机车已成为主要的水平运输设备之一,承担着运送材料和设备的任务。电机车作为轨道车辆运输中的一种牵引设备,其动力主要是利用牵引电机驱动车轮转动,借助车轮与轨面间的摩擦力,使机车在轨道上行驶。但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经常由于人为原因或机械故障而出现溜车。例如,由于机械部件或电气部件发生故障,导致电机车无法有效制动,发生溜车等。本领域需要一种在电机车发生溜车时能够紧急制动的电机车防溜车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机车防溜车装置,所述电机车防溜车装置能够在电机车发生溜车时紧急制动。为实现所述目的的电机车防溜车装置,用于在电机车发生溜车时紧急制动,所述电机车防溜车装置包括制动杆受力座、制动杆支座、制动杆钩、制动拉手和制动杆;所述制动杆钩枢轴连接在所述制动杆支座上;所述制动杆钩包括钩状结构,所述钩状结构被设置成钩住所述制动杆,以使所述制动杆悬挂在制动体的上方;所述制动拉手与所述制动杆钩连接;所述制动拉手用于在制动时被拉动,以带动所述制动杆钩绕所述枢轴连接的转动轴线转动,从而使得所述制动杆能够从所述钩状结构中掉落;所述制动杆受力座固定设置在所述电机车上,并且位于所述制动杆支座的下方;从所述钩状结构中掉落的所述制动杆被设置成卡在所述制动杆受力座中,并且所述制动杆的下端与所述制动体接触,从而实现制动过程。所述的箱梁移动系统,其进一步的特点是,所述制动杆支座为下端开口的筒状结构,所述制动杆受力座为两端开口的筒状结构,所述制动杆受力座的上端与所述制动杆支座的下端固定连接;所述制动杆受力座的中心线与所述制动杆支座的中心线重合;所述制动杆的上端被所述钩状结构悬挂在所述制动杆支座内,所述制动杆的下端位于所述制动杆受力座内;从所述钩状结构中掉落的所述制动杆的所述下端被设置成凸出于所述制动杆受力座,以与所述制动体接触。所述的箱梁移动系统,其进一步的特点是,所述制动杆的上端包括可自由转动的滑轮,所述滑轮的转动轴线水平设置并且与所述制动杆的中心线垂直相交,所述钩状结构被设置成钩住所述制动杆的所述滑轮,以使所述制动杆悬挂在所述制动体的上方;所述滑轮与所述钩状结构之间为滚动接触,以使得所述制动杆钩在绕所述枢轴连接的轴线转动时,所述滑轮能够相对于所述钩状结构发生滚动,从而使得所述制动杆能够从所述钩状结构中掉落。所述的箱梁移动系统,其进一步的特点是,所述电机车防溜车装置还包括弹性件,所述弹性件一端连接所述制动杆支座,另一端连接所述制动杆钩,以固定所述制动杆钩。所述的箱梁移动系统,其进一步的特点是,所述制动杆钩的形状为平板状,平板状的所述制动杆钩一侧的边缘向内凹陷,形成所述钩状结构;平板状的所述制动杆钩上开设有销孔,所述销孔被设置成由两端固定在所述制动杆支座上的销子穿过,从而使所述制动杆钩枢轴连接在所述制动杆支座上;所述制动杆的中心线与所述枢轴连接的转动轴线垂直相交。所述的箱梁移动系统,其进一步的特点是,所述制动杆支座的侧壁开设有条形活动槽,所述条形活动槽被枢轴连接在所述制动杆支座上的平板状的所述制动杆钩穿过,以使得所述制动杆钩能够在所述条形活动槽中绕所述枢轴连接的转动轴线转动。所述的箱梁移动系统,其进一步的特点是,所述制动杆被设置成与所述制动杆受力座的内壁可滑动地贴合。所述的箱梁移动系统,其进一步的特点是,所述制动杆受力座的上端与所述制动杆支座的下端法兰连接,所述制动杆受力座的内径小于所述制动杆支座的内径。所述的箱梁移动系统,其进一步的特点是,所述制动杆具有沿径向凸出的环状凸缘,所述环状凸缘用于在所述制动杆下落时被凸出于所述制动杆支座内壁的环状限位板的上端面阻挡,以实现限位功能。所述的箱梁移动系统,其进一步的特点是,所述环状限位板的下端面被所述制动杆受力座的上端支撑。本技术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本技术提供的电机车防溜车装置,包括制动杆受力座、制动杆支座、制动杆钩、制动拉手和制动杆;制动杆钩枢轴连接在制动杆支座上;制动杆钩包括钩状结构,钩状结构被设置成钩住制动杆,以使制动杆悬挂在制动体的上方;制动拉手与制动杆钩连接;制动拉手用于在制动时被拉动,以带动制动杆钩绕枢轴连接的转动轴线转动,从而使得制动杆能够从钩状结构中掉落;制动杆受力座固定设置在电机车上,并且位于制动杆支座的下方;从钩状结构中掉落的制动杆被设置成卡在制动杆受力座中,并且下端与制动体接触,从而实现制动过程。该电机车防溜车装置可在电机车的刹车系统失灵时由操作人员手动控制,来实现紧急制动,从而进一步提高了电机车的安全性。附图说明本技术的上述的以及其他的特征、性质和优势将通过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的描述而变得更加明显,其中:图1为本技术中电机车防溜车装置处于未制动状态时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电机车防溜车装置处于制动状态时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中制动杆钩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中条形活动槽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中制动杆钩工作状态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在以下的描述中阐述了更多的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术,但是本技术显然能够以多种不同于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技术内涵的情况下根据实际应用情况作类似推广、演绎,因此不应以此具体实施例的内容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需要注意的是,图1至图5仅作为示例,其并非是按照等比例的条件绘制的,并且不应该以此作为对本技术实际要求的保护范围构成限制。在盾构隧道施工中,电机车已成为主要的水平运输设备之一。电机车类似于火车,在铺设好的铁轨上行驶,以起到运输功能。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经常由于人为原因或机械故障而出现刹车失灵的现象,从而导致溜车。因此,本领域需要一种在电机车发生溜车时能够紧急制动的电机车防溜车装置。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能起到上述作用的电机车防溜车装置。如图1、2、5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本技术提供的电机车防溜车装置包括制动杆受力座1、制动杆支座2、制动杆钩3、制动拉手5、制动杆4、弹性件7和受力座连接件6。制动杆支座2为下端开口的筒状结构,制动杆受力座1为两端开口的筒状结构,制动杆受力座1的上端与制动杆支座2的下端固定连接;制动杆受力座1的中心线与制动杆支座2的中心线重合;制动杆受力座1通过受力座连接件6固定设置在电机车上。制动杆受力座1与制动杆支座2均处于竖直状态。制动杆钩3枢轴连接在制动杆支座2上;制动杆钩3具有钩状结构301,制动杆4的上端被钩状结构301悬挂在制动杆支座2内,制动杆4的下端位于制动杆受力座1内;制动拉手5与制动杆钩3连接;制动拉手5用于在制动时被拉动,以带动制动杆钩3绕枢轴连接的转动轴线转动,从而使得制动杆4能够从钩状结构301上掉落。制动拉手5被拉动的过程中,制动杆钩3以枢轴连接的转动轴线为支点形成了一个杠杆,从而使得制动拉手5被拉动的过程相对于其他使制动杆4下落的方式比较省力。如图3所示,制动杆钩3的形状为平板状,平板状的制动杆钩3一侧的边缘向内凹陷,形成钩状结构301;平板状的制动杆钩3上开设有销孔302,销孔302被设置成由两端固定在制动杆支座2上的销子201穿过,从而使制动杆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电机车防溜车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机车防溜车装置,用于在电机车发生溜车时紧急制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车防溜车装置包括制动杆受力座(1)、制动杆支座(2)、制动杆钩(3)、制动拉手(5)和制动杆(4);所述制动杆钩(3)枢轴连接在所述制动杆支座(2)上;所述制动杆钩(3)具有钩状结构(301),所述钩状结构(301)被设置成钩住所述制动杆(4),以使所述制动杆(4)悬挂在制动体的上方;所述制动拉手(5)与所述制动杆钩(3)连接;所述制动拉手(5)用于在制动时被拉动,以带动所述制动杆钩(3)绕所述枢轴连接的转动轴线转动,从而使得所述制动杆(4)能够从所述钩状结构(301)上掉落;所述制动杆受力座(1)固定设置在所述电机车上,并且位于所述制动杆支座(2)的下方;从所述钩状结构(301)中掉落的所述制动杆(4)被设置成卡在所述制动杆受力座(1)中,并且所述制动杆(4)的下端与所述制动体接触,从而实现制动过程。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机车防溜车装置,用于在电机车发生溜车时紧急制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车防溜车装置包括制动杆受力座(1)、制动杆支座(2)、制动杆钩(3)、制动拉手(5)和制动杆(4);所述制动杆钩(3)枢轴连接在所述制动杆支座(2)上;所述制动杆钩(3)具有钩状结构(301),所述钩状结构(301)被设置成钩住所述制动杆(4),以使所述制动杆(4)悬挂在制动体的上方;所述制动拉手(5)与所述制动杆钩(3)连接;所述制动拉手(5)用于在制动时被拉动,以带动所述制动杆钩(3)绕所述枢轴连接的转动轴线转动,从而使得所述制动杆(4)能够从所述钩状结构(301)上掉落;所述制动杆受力座(1)固定设置在所述电机车上,并且位于所述制动杆支座(2)的下方;从所述钩状结构(301)中掉落的所述制动杆(4)被设置成卡在所述制动杆受力座(1)中,并且所述制动杆(4)的下端与所述制动体接触,从而实现制动过程。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车防溜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动杆支座(2)为下端开口的筒状结构,所述制动杆受力座(1)为两端开口的筒状结构,所述制动杆受力座(1)的上端与所述制动杆支座(2)的下端固定连接;所述制动杆受力座(1)的中心线与所述制动杆支座(2)的中心线重合;所述制动杆(4)的上端被所述钩状结构(301)悬挂在所述制动杆支座(2)内,所述制动杆(4)的下端位于所述制动杆受力座(1)内;从所述钩状结构(301)中掉落的所述制动杆(4)的所述下端被设置成凸出于所述制动杆受力座(1),以与所述制动体接触。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车防溜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动杆(4)的上端包括可自由转动的滑轮(401),所述滑轮(401)的转动轴线水平设置并且与所述制动杆(4)的中心线垂直相交,所述钩状结构(301)被设置成钩住所述制动杆(4)的所述滑轮(401),以使所述制动杆(4)悬挂在所述制动体的上方;所述滑轮(401)与所述钩状结构(301)之间为滚动接触,以使得所述制动杆钩(3)在绕所述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贤清熊忠飞张吉会辛庆坤郝明亮郑海俞海波宋福中
申请(专利权)人:宏润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