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注塑模具及其脱模机构和斜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640531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4-07 22: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注塑模具的脱模机构及其斜顶,包括底端用于与顶针板连接的斜顶杆体,以及顶端用于与成型产品直接接触的斜顶头,所述斜顶杆体和所述斜顶头可拆卸连接;将斜顶设置为由斜顶杆体和斜顶头可拆卸连接的分离式结构,则可以分开加工斜顶杆体和斜顶头,之后再组成一个整体装配入注塑模具,分开加工可以节省材料,降低加工难度和加工工序,提高加工质量,另外,在斜顶局部损坏时,更换相应的斜顶杆体或斜顶头即可,无需整根更换,可以降低更换成本。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包括上述脱模机构的注塑模具。

An injection mold and its ejection mechanism and skew top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demoulding mechanism of injection mold and the inclined roof, including the bottom for inclined push rod body is connected with the ejector plate, and the top head for oblique direct contact with the product, the inclined push rod body and the cable plug is detachably connected; inclined top is set by the oblique top the rod body and the cable plug detachable separating type connection structure, can be processed separately inclined push rod body and cable plug, and then form a whole assembly into the injection mold, separate processing can save materials, reduce the difficulty of processing and processing procedures, improve the processing quality, in addition, the partial damage of inclined roof, replace the corresponding the inclined push rod body or oblique plug can, without root replacement, the replacement cost can be reduced. The utility model also discloses an injection mold including the above demoulding mechanis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注塑模具及其脱模机构和斜顶
本技术涉及斜顶脱模
,特别是涉及一种注塑模具的脱模机构及其斜顶。此外,本技术还涉及一种包括上述脱模机构的注塑模具。
技术介绍
随着工业的不断发展,产品不断推陈出新,产品结构相应地也越来越复杂。目前大多注塑产品上都有或多或少的内倒扣结构,这种内倒扣的出模一般都采用斜顶出模。请参考图1,图1为现有技术中斜顶的结构示意图;现有技术中注塑模具的斜顶1通常都是一体成型的结构形式,加工难度大,加工时间长,加工质量和装配精度不易保证,且浪费材料;另外,一体式斜顶1在损坏时,需要更换整个斜顶1,不易更换,且成本高。因此如何解决注塑模具斜顶不易加工、更换成本高等问题,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目前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注塑模具的脱模机构及其斜顶,其结构设计能够解决注塑模具斜顶不易加工、更换成本高等问题。本技术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包括上述脱模机构的注塑模具。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注塑模具的斜顶,包括底端用于与顶针板连接的斜顶杆体,以及顶端用于与成型产品直接接触的斜顶头,所述斜顶杆体和所述斜顶头可拆卸连接。优选地,所述斜顶杆体的顶端和所述斜顶头的底端螺丝连接。优选地,所述斜顶头的底端一侧开有卡槽,所述斜顶杆体的顶部一侧设有用于与所述卡槽镶嵌配合的卡块。优选地,所述卡槽为四方槽,所述卡块为四方块。优选地,所述斜顶头斜顶封胶面的倾斜角度大于所述斜顶杆体的倾斜面的倾斜角度。优选地,所述斜顶头的倾斜面与所述斜顶杆体的倾斜面之间的夹角为2°。本技术还提供一种注塑模具的脱模机构,包括顶针板以及安装于所述顶针板上的斜顶,所述斜顶具体为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斜顶。本技术还提供一种注塑模具,包括成型部件、浇注系统以及脱模机构,所述脱模机构具体为上述所述的脱模机构。本技术提供的注塑模具的斜顶,包括底端用于与顶针板连接的斜顶杆体,以及顶端用于与成型产品直接接触的斜顶头,所述斜顶杆体和所述斜顶头可拆卸连接;将斜顶设置为由斜顶杆体和斜顶头可拆卸连接的分离式结构,则可以分开加工斜顶杆体和斜顶头,之后再组成一个整体装配入注塑模具,分开加工可以节省材料,降低加工难度和加工工序,提高加工质量,另外,在斜顶局部损坏时,更换相应的斜顶杆体或斜顶头即可,无需整根更换,可以降低更换成本。本技术提供的脱模机构包括上述斜顶,由于上述斜顶具有上述技术效果,上述脱模机构也应具有同样的技术效果,在此不再详细介绍。本技术提供的注塑模具包括上述脱模机构,由于上述脱模机构具有上述技术效果,上述注塑模具也应具有同样的技术效果,在此不再详细介绍。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技术中斜顶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所提供的脱模机构及其斜顶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中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的核心是提供一种注塑模具的脱模机构及其斜顶,其结构设计能够解决注塑模具斜顶不易加工、更换成本高等问题。本技术的另一核心是提供一种包括上述脱模机构的注塑模具。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请参考图2和图3,图2为本技术所提供的脱模机构及其斜顶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中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注塑模具的斜顶,包括底端用于与顶针板3连接的斜顶杆体12,以及顶端用于与成型产品2直接接触的斜顶头11,其中斜顶杆体12和斜顶头11可拆卸连接。将斜顶1设置为由斜顶杆体12和斜顶头11可拆卸连接的分离式结构,则可以分开加工斜顶杆体12和斜顶头11,之后再组成一个整体装配入注塑模具,分开加工可以节省材料,降低加工难度和加工工序,提高加工质量,另外,在斜顶1局部损坏时,更换相应的斜顶杆体12或斜顶头11即可,无需整根更换,可以降低更换成本。进一步地,斜顶杆体12和斜顶头11可拆卸连接,具体有多种连接方式可以实现,具体地,斜顶杆体12的顶端和斜顶头11的底端可以螺丝连接,螺丝连接简单可靠,方便安装与拆卸,且螺丝可以拧入连接部位,不会影响斜顶1的顶出或复位。进一步地,斜顶杆体12和斜顶头11还可以采用镶嵌卡接的连接方式,也可以同时采用螺丝连接和镶嵌卡接,以增加连接稳定性。具体地,在斜顶头11的底端一侧可以开有卡槽13,在斜顶杆体12的顶部一侧可以设有卡块14,且卡块14与卡槽13能够镶嵌配合连接;当然,也可以将卡槽13开在斜顶杆体12上,将卡块14设在斜顶头11上,也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进一步地,卡槽13可以为四方槽,卡块14为与之配合的四方块,方便加工,且能够防止运行过程中斜顶头11发生偏斜,增加运行稳定性。卡槽13和卡块14的结构形状并不限于此,只要能够保证斜顶杆体12和斜顶头11的连接稳定性,均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在上述各具体实施方式的基础上,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注塑模具的斜顶,斜顶头11的斜顶1封胶面的倾斜角度α优选大于斜顶杆体12上倾斜面的倾斜角度β,这样可以使斜顶1在顶出和复位过程中,磨损较少,可以延长斜顶1的寿命。其中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倾斜角度指的是相应部件或平面相对模具开模方向(一般为竖直方向)所夹的角;斜顶1通常用于成型产品2的倒扣结构,并用于将成型产品2顶出模具型腔,在注塑模具上设有用于斜顶杆体12穿过的导向孔和用于放置斜顶头11的安装槽,配模时,斜顶杆体12与导向孔滑动连接,斜顶头11与安装槽滑动匹配连接;斜顶头11上与产品倒扣结构对应的侧面为成型面,斜顶头11上与成型面相对的侧面为斜顶1封胶面,安装槽上与斜顶1封胶面配合的侧面为模具封胶面,斜顶杆体12上与斜顶1封胶面位于一侧的侧面为倾斜面,导向孔上与倾斜面滑动配合的侧面为滑动面;若斜顶头11斜顶1封胶面的倾斜角度α大于斜顶杆体12上倾斜面的倾斜角度β,则相应地,模具封胶面的倾斜角度大于导向孔上滑动面的倾斜角度。脱模时,顶针板3带动斜顶杆体12沿导向孔向上顶出,导向孔为顶出动作导向,由于斜顶杆体12与斜顶头11连接为一体,则斜顶头11与斜顶杆体12同步同上顶出,且斜顶头11的顶出方向与斜顶杆体12相同,由于斜顶头11斜顶1封胶面的倾斜角度α大于斜顶杆体12倾斜面的倾斜角度β,则在顶出过程中,斜顶头11的斜顶1封胶面脱离模具封胶面,斜顶1封胶面不再与模具封胶面接触,且斜顶杆体12也不与模具封胶面直接接触,因此可以减少斜顶1的磨损。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的基础上,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注塑模具的斜顶,斜顶头11的斜顶1封胶面与斜顶杆体12的倾斜面之间的夹角可以设置为2°,即斜顶头11的斜顶1封胶面的倾斜角度α比斜顶杆体12上倾斜面的倾斜角度β大2°;具体地,斜顶头11的斜顶1封胶面与斜顶杆体12的倾斜面之间的夹角大小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在1°至3°范围内调整,均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除了上述斜顶1,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还提供一种包括上述斜顶1的脱模机构,该脱模机构还包括顶针板3,斜顶1安装在顶针板3上,该脱模机构其他各部分的结构请参考现有技术,本文不再赘述。另外,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还提供一种包括上述脱模机构的注塑模具,该注塑模具其他各部分的结构请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注塑模具及其脱模机构和斜顶

【技术保护点】
一种注塑模具的斜顶,其特征在于,包括底端用于与顶针板连接的斜顶杆体,以及顶端用于与成型产品直接接触的斜顶头,所述斜顶杆体和所述斜顶头可拆卸连接;所述斜顶头的底端一侧开有卡槽,所述斜顶杆体的顶部一侧设有用于与所述卡槽镶嵌配合的卡块;所述斜顶头斜顶封胶面的倾斜角度大于所述斜顶杆体的倾斜面的倾斜角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注塑模具的斜顶,其特征在于,包括底端用于与顶针板连接的斜顶杆体,以及顶端用于与成型产品直接接触的斜顶头,所述斜顶杆体和所述斜顶头可拆卸连接;所述斜顶头的底端一侧开有卡槽,所述斜顶杆体的顶部一侧设有用于与所述卡槽镶嵌配合的卡块;所述斜顶头斜顶封胶面的倾斜角度大于所述斜顶杆体的倾斜面的倾斜角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斜顶,其特征在于,所述斜顶杆体的顶端和所述斜顶头的底端螺丝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杰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快科精密模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