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屠存兵专利>正文

一种建筑管材夹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638239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4-07 21: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建筑管材夹持装置,包括固定底座、压力传感器、控制器、直线电机,所述固定底座上一侧安装有所述控制器,所述固定底座上端另一侧安装有底部夹持座,所述底部夹持座表面设置有底部夹持凹槽,所述底部夹持凹槽上端安装有所述压力传感器;所述固定底座上端一侧安装有所述直线电机;所述固定底座上端中部安装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内侧安装有旋转轴,所述旋转轴端部安装有旋转施压板。有益效果在于:能够实现管材的自动夹持,采用弧形夹持,夹持牢固可靠,同时能够根据管材直径进行调节,以满足不同直径管材的夹持,夹持时能够检测夹持压力,保证夹持效果的同时避免对管材表面造成损伤。

A clamping device for building pipe material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construction pipe clamping device comprises a fixing base, a pressure sensor, controller, linear motor, the fixed base is arranged at one side of the controller, the other side is fixed at the upper end of the base is installed at the bottom of the clamping seat, the clamping seat is arranged at the bottom surface of the bottom of the clamping groove. The bottom of the clamping groove is arranged on the upper end of the pressure sensor; the fixed seat is installed on one side of the linear motor; the fixed seat is arranged in the middle part of the supporting frame, the supporting frame is provided with a rotary shaft, a rotary pressure plate installed the rotating shaft end. The invention has the advantages that the automatic clamping can be realized by curved pipe, clamping, clamping reliable, and can be adjusted according to the pipe diameter, pipe diameter to meet different clamping, clamping is capable of detecting the clamping pressure, ensure clamping effect and avoid damage to the pipe surfa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管材夹持装置
本技术涉及管材施工辅助装置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建筑管材夹持装置。
技术介绍
管材就是用于做管件的材料。不同的管件要用不同的管材,管材的好坏直接决定了管件的质量。建筑工程、电厂、化工厂等多用此类管材。在建筑施工中需要用到各种管材,需要对这些管材进行焊接、切割等处理。在对管材进行处理时,多采用手动夹持。本申请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以下技术问题:采用手动夹持,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低,同时无法检测夹持压力,容易对管材表面造成损伤,甚至造成管材变形。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建筑管材夹持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采用手动夹持,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低,同时无法检测夹持压力,容易对管材表面造成损伤,甚至造成管材变形等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诸多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技术方案能够实现管材的自动夹持,采用弧形夹持,夹持牢固可靠,同时能够根据管材直径进行调节,以满足不同直径管材的夹持,夹持时能够检测夹持压力,保证夹持效果的同时避免对管材表面造成损伤等技术效果,详见下文阐述。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下技术方案: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建筑管材夹持装置,包括固定底座、压力传感器、控制器、直线电机,所述固定底座上一侧安装有所述控制器,所述固定底座上另一侧安装有底部夹持座,所述底部夹持座表面设置有底部夹持凹槽,所述底部夹持凹槽上端安装有所述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所述固定底座上端一侧安装有所述直线电机,所述直线电机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所述固定底座上端中部安装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内侧安装有旋转轴,所述旋转轴端部安装有旋转施压板;所述旋转施压板一端设置有调节槽,所述调节槽一侧通过紧固螺栓安装有第一可调上部夹持块,所述调节槽另一侧通过所述紧固螺栓安装有第二可调上部夹持块,所述第一可调上部夹持块和所述第二可调上部夹持块底部设置有上部夹持凹槽。采用上述一种建筑管材夹持装置,将需要处理的管材放置在所述底部夹持座上端的所述底部夹持凹槽内部,辅助实现管材的夹持,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直线电机工作,带动所述旋转施压板一端向上移动,所述支撑架、所述旋转轴和所述旋转施压板构成杠杆结构,所述旋转施压板在所述直线电机的带动下,通过所述旋转轴围绕所述支撑架旋转,从而带动所述第一可调上部夹持块和所述第二可调上部夹持块向下运动,直至接触管材上端,实现对管材的自动夹持,在夹持过程中,所述压力传感器能够实时检测夹持压力,并将检测信号传递给所述控制器,当夹持压力到达预设值时,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直线电机停止工作,并保持原位,实现对管材夹持压力的检测和控制,在保证夹持效果的同时,防止夹持压力过大对管材表面造成损伤,通过所述紧固螺栓能够调整所述第一可调上部夹持块与所述第二可调上部夹持块之间的距离,从而满足不同直径的管材的夹持,扩大了装置的适用范围。作为优选,所述控制器通过电子底座固定安装在所述固定底座上,所述直线电机通过螺栓底座固定安装在所述固定底座上端一侧。作为优选,所述底部夹持座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所述固定底座上端一侧,所述底部夹持凹槽通过机加工的方式成型在所述底部夹持座表面,所述底部夹持凹槽为弧形结构,所述底部夹持凹槽贯穿整个所述底部夹持座,所述压力传感器通过电子底座固定安装在所述底部夹持凹槽上端。作为优选,所述支撑架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所述固定底座上端中部,所述旋转轴通过轴承固定安装在所述支撑架内侧。作为优选,所述旋转施压板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所述旋转轴端部,所述旋转施压板一端延伸至所述底部夹持座上方,所述旋转施压板另一端延伸至所述直线电机上方,并通过铰链与所述直线电机相连接。作为优选,所述调节槽通过机加工的方式成型在所述旋转施压板一端,所述调节槽为通槽,所述紧固螺栓与所述调节槽滑动连接。作为优选,所述上部夹持凹槽通过机加工的方式成型在所述第一可调上部夹持块和所述第二可调上部夹持块底部,所述上部夹持凹槽为弧形结构,所述第一可调上部夹持块与所述第二可调上部夹持块对向安装。有益效果在于:能够实现管材的自动夹持,采用弧形夹持,夹持牢固可靠,同时能够根据管材直径进行调节,以满足不同直径管材的夹持,夹持时能够检测夹持压力,保证夹持效果的同时避免对管材表面造成损伤。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控制系统框图。附图标记说明如下:1、控制器;2、固定底座;3、支撑架;4、底部夹持座;5、底部夹持凹槽;6、压力传感器;7、第一可调上部夹持块;8、紧固螺栓;9、第二可调上部夹持块;10、旋转施压板;11、上部夹持凹槽;12、直线电机;13、调节槽;14、旋转轴。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技术所保护的范围。参见图1-图4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建筑管材夹持装置,包括固定底座2、压力传感器6、控制器1、直线电机12,固定底座2上一侧安装有控制器1,固定底座2上端另一侧安装有底部夹持座4,底部夹持座4表面设置有底部夹持凹槽5,底部夹持凹槽5上端安装有压力传感器6,压力传感器6与控制器1电连接;固定底座2上端一侧安装有直线电机12,直线电机12与控制器1电连接;固定底座2上端中部安装有支撑架3,支撑架3内侧安装有旋转轴14,旋转轴14端部安装有旋转施压板10;旋转施压板10一端设置有调节槽13,调节槽13一侧通过紧固螺栓8安装有第一可调上部夹持块7,调节槽13另一侧通过紧固螺栓8安装有第二可调上部夹持块9,第一可调上部夹持块7和第二可调上部夹持块9底部设置有上部夹持凹槽11。作为可选的实施方式,控制器1通过电子底座固定安装在固定底座2上,直线电机12通过螺栓底座固定安装在固定底座2上端一侧,用于实现对管材的自动夹持;底部夹持座4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固定底座2上端一侧,底部夹持凹槽5通过机加工的方式成型在底部夹持座4表面,底部夹持凹槽5为弧形结构,底部夹持凹槽5贯穿整个底部夹持座4,压力传感器6通过电子底座固定安装在底部夹持凹槽5上端,采用弧形结构,能保证与管材的接触面积,提高夹持效果,同时压力传感器6实时检测夹持压力,并将检测结果传递给控制器1;支撑架3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固定底座2上端中部,旋转轴14通过轴承固定安装在支撑架3内侧,构成杠杆结构,保证力的传递,实现力的放大,减轻直线电机12的载荷;旋转施压板10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旋转轴14端部,旋转施压板10一端延伸至底部夹持座4上方,旋转施压板10另一端延伸至直线电机12上方,并通过铰链与直线电机12相连接,辅助构成杠杆结构,便于实现对管材的自动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建筑管材夹持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建筑管材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底座(2)、压力传感器(6)、控制器(1)、直线电机(12),所述固定底座(2)上一侧安装有所述控制器(1),所述固定底座(2)上另一侧安装有底部夹持座(4),所述底部夹持座(4)表面设置有底部夹持凹槽(5),所述底部夹持凹槽(5)上端安装有所述压力传感器(6),所述压力传感器(6)与所述控制器(1)电连接;所述固定底座(2)上端一侧安装有所述直线电机(12),所述直线电机(12)与所述控制器(1)电连接;所述固定底座(2)上端中部安装有支撑架(3),所述支撑架(3)内侧安装有旋转轴(14),所述旋转轴(14)端部安装有旋转施压板(10);所述旋转施压板(10)一端设置有调节槽(13),所述调节槽(13)一侧通过紧固螺栓(8)安装有第一可调上部夹持块(7),所述调节槽(13)另一侧通过所述紧固螺栓(8)安装有第二可调上部夹持块(9),所述第一可调上部夹持块(7)和所述第二可调上部夹持块(9)底部设置有上部夹持凹槽(1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管材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底座(2)、压力传感器(6)、控制器(1)、直线电机(12),所述固定底座(2)上一侧安装有所述控制器(1),所述固定底座(2)上另一侧安装有底部夹持座(4),所述底部夹持座(4)表面设置有底部夹持凹槽(5),所述底部夹持凹槽(5)上端安装有所述压力传感器(6),所述压力传感器(6)与所述控制器(1)电连接;所述固定底座(2)上端一侧安装有所述直线电机(12),所述直线电机(12)与所述控制器(1)电连接;所述固定底座(2)上端中部安装有支撑架(3),所述支撑架(3)内侧安装有旋转轴(14),所述旋转轴(14)端部安装有旋转施压板(10);所述旋转施压板(10)一端设置有调节槽(13),所述调节槽(13)一侧通过紧固螺栓(8)安装有第一可调上部夹持块(7),所述调节槽(13)另一侧通过所述紧固螺栓(8)安装有第二可调上部夹持块(9),所述第一可调上部夹持块(7)和所述第二可调上部夹持块(9)底部设置有上部夹持凹槽(1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建筑管材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1)通过电子底座固定安装在所述固定底座(2)上端,所述直线电机(12)通过螺栓底座固定安装在所述固定底座(2)上端一侧。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建筑管材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夹持座(4)通过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屠存兵
申请(专利权)人:屠存兵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