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沙发质量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沙发耐久性试验机,包括机架,所述机架的顶端设置有机架驱动电机,所述机架驱动电机的动力输出端驱动连接有驱动丝杆,所述驱动丝杆连接有可上下移动的沙发检测框架,所述沙发检测框架向靠近机架的方向依次设置有靠背测试机构、座面测试机构和扶手测试机构,所述沙发检测框架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变形量检测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对沙发的靠背、座面和扶手的耐久性和灵活性进行综合性智能检测,自动化控制程度高,确保沙发具有良好的产品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沙发耐久性试验机
本技术涉及沙发质量检测
,尤其涉及一种沙发耐久性试验机。
技术介绍
沙发在居家、办公等环境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因此沙发质量检测的优劣就显得尤为重要。目前市场上的沙发检测设备也很多,但是大多都不能实现一体式的系统性测试操作,使用这样的设备检测沙发质量,这需要人工操作来完成,不仅劳动强度大,耗费大量时间与人力物力,而且工作效率低下,人工检测误差大,不能满足实际应用的操作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沙发耐久性试验机,对沙发的靠背、座面和扶手的耐久性和灵活性进行综合性智能检测,自动化控制程度高,确保沙发具有良好的产品质量。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一种沙发耐久性试验机,包括机架,所述机架的顶端设置有机架驱动电机,所述机架驱动电机的动力输出端驱动连接有驱动丝杆,所述驱动丝杆连接有可上下移动的沙发检测框架,所述沙发检测框架向靠近机架的方向依次设置有靠背测试机构、座面测试机构和扶手测试机构,所述沙发检测框架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变形量检测机构。优选的,所述靠背测试机构设置有安装架,所述安装架装设有靠背驱动气缸,所述靠背驱动气缸的气缸轴通过第一力传感器与靠背撞击锤驱动连接,所述靠背撞击锤通过转动扣与第一力传感器转动连接,所述靠背驱动气缸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升降板,所述升降板设置有传动丝杆与设置于传动丝杆两侧的导向柱。优选的,所述座面测试机构设置有座面驱动气缸,所述座面驱动气缸的气缸轴通过连接块与推杆驱动连接,所述推杆沿气缸轴的移动方向相反的方向延伸且设置于座面驱动气缸的两侧,所述推杆的端部连接有座面撞击锤。优选的,所述扶手测试机构横向设置有第一扶手驱动气缸与第二扶手驱动气缸,所述第一扶手驱动气缸的气缸轴通过第二力传感器与第一扶手撞击锤驱动连接,所述第二扶手驱动气缸的气缸轴通过第三力传感器与第二扶手撞击锤驱动连接。优选的,所述沙发检测框架的一侧设置有第一手轮调节装置,所述沙发检测框架的另一侧设置有第二手轮调节装置与第三手轮调节装置,所述第一手轮调节装置包括第一手轮、连接杆和蜗杆传动件,所述第一手轮通过连接杆与蜗杆传动件转动连接,所述蜗杆传动件的涡轮与传动丝杆连接。优选的,所述第二手轮调节装置包括第二手轮、调节螺杆、固定块和移动块,所述第二手轮通过调节螺杆与移动块滑动连接,所述固定块设置于调节螺杆的一端,所述固定块与第一扶手驱动气缸连接,所述移动块与第二扶手驱动气缸连接。优选的,所述第三手轮调节装置包括第三手轮、水平连杆、斜齿轮组、垂直连杆和推动板,所述斜齿轮组包括至少两个斜齿轮且相互垂直啮合连接,所述斜齿轮组的一端通过水平连杆与第三手轮连接,所述斜齿轮组的另一端通过垂直连杆与推动板连接,所述推动板与第二手轮调节装置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变形量检测机构设置有驱动丝杠机构,所述驱动丝杠机构的安装板连接有导轨,所述导轨平行设置于驱动丝杠机构的上端,所述导轨的端部通过第四力传感器与变形量撞击锤连接。优选的,所述导轨通过滑块与L型板连接,所述L型板装设于导轨的上方,所述L型板的一侧与滑块固定连接,所述L型板的另一侧与沙发检测框架固定连接,所述L型板的内侧连接有加强板。优选的,所述机架的底部连接有用于摆放沙发的工作平台,所述工作平台设置有用于固定沙发位置的定位块与位移传感器。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的一种沙发耐久性试验机,包括机架,所述机架的顶端设置有机架驱动电机,所述机架驱动电机的动力输出端驱动连接有驱动丝杆,所述驱动丝杆连接有可上下移动的沙发检测框架,所述沙发检测框架向靠近机架的方向依次设置有靠背测试机构、座面测试机构和扶手测试机构,所述沙发检测框架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变形量检测机构。机架驱动电机通过驱动丝杆驱动沙发检测框架沿机架上下移动,同时也带动位于沙发检测框架下方的变形量检测机构上下移动对沙发坐垫的变形量进行测试,安装于沙发检测框架的靠背测试机构、座面测试机构和扶手测试机构分别对沙发的靠背、座面和扶手进行专业有针对性的耐久性测试。本技术结构紧凑,集成度高,使用性能好,试验时不需要挪动沙发,对沙发的全部试验项目可以在同一台设备上完成,大大降低了测试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自动化控制程度高,确保沙发具有良好的产品质量。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靠背测试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座面测试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正视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变形量检测机构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包括:1——机架11——机架驱动电机12——驱动丝杆2——沙发检测框架21——第一手轮调节装置211——第一手轮212——连接杆213——蜗杆传动件22——第二手轮调节装置221——第二手轮222——调节螺杆223——固定块224——移动块23——第三手轮调节装置231——第三手轮232——水平连杆233——斜齿轮组234——垂直连杆235——推动板3——靠背测试机构31——安装架32——靠背驱动气缸33——第一力传感器34——靠背撞击锤35——转动扣36——升降板37——传动丝杆38——导向柱4——座面测试机构41——座面驱动气缸42——连接块43——推杆44——座面撞击锤5——扶手测试机构51——第一扶手驱动气缸52——第二扶手驱动气缸53——第二力传感器54——第一扶手撞击锤55——第三力传感器56——第二扶手撞击锤6——变形量检测机构61——驱动丝杠机构62——导轨63——第四力传感器64——变形量撞击锤65——滑块66——L型板67——加强板7——工作平台71——定位块72——位移传感器。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详细的描述。如图1至图6所示,本技术的一种沙发耐久性试验机,包括机架1,所述机架1的顶端设置有机架驱动电机11,所述机架驱动电机11的动力输出端驱动连接有驱动丝杆12,所述驱动丝杆12连接有可上下移动的沙发检测框架2,所述沙发检测框架2向靠近机架1的方向依次设置有靠背测试机构3、座面测试机构4和扶手测试机构5,所述沙发检测框架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变形量检测机构6。机架驱动电机11通过驱动丝杆12驱动沙发检测框架2沿机架1上下移动,同时也带动位于沙发检测框架2下方的变形量检测机构6上下移动对沙发坐垫的变形量进行测试,安装于沙发检测框架2的靠背测试机构3、座面测试机构4和扶手测试机构5分别对沙发的靠背、座面和扶手进行专业有针对性的耐久性测试。本技术结构紧凑,集成度高,使用性能好,试验时不需要挪动沙发,对沙发的全部试验项目可以在同一台设备上完成,大大降低了测试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自动化控制程度高,确保沙发具有良好的产品质量。如图1和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靠背测试机构3设置有安装架31,所述安装架31装设有靠背驱动气缸32,所述靠背驱动气缸32的气缸轴通过第一力传感器33与靠背撞击锤34驱动连接,所述靠背撞击锤34通过转动扣35与第一力传感器33转动连接,所述靠背驱动气缸32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升降板36,所述升降板36设置有传动丝杆37与设置于传动丝杆37两侧的导向柱38。具体地,作为优选,靠背测试机构3平行设置有两个,升降板36通过传动丝杆37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沙发耐久性试验机](https://img.jigao616.com/upload/patent/2018/4/4/211549527.gif)
【技术保护点】
一种沙发耐久性试验机,包括机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的顶端设置有机架驱动电机,所述机架驱动电机的动力输出端驱动连接有驱动丝杆,所述驱动丝杆连接有可上下移动的沙发检测框架,所述沙发检测框架向靠近机架的方向依次设置有靠背测试机构、座面测试机构和扶手测试机构,所述沙发检测框架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变形量检测机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沙发耐久性试验机,包括机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的顶端设置有机架驱动电机,所述机架驱动电机的动力输出端驱动连接有驱动丝杆,所述驱动丝杆连接有可上下移动的沙发检测框架,所述沙发检测框架向靠近机架的方向依次设置有靠背测试机构、座面测试机构和扶手测试机构,所述沙发检测框架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变形量检测机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沙发耐久性试验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靠背测试机构设置有安装架,所述安装架装设有靠背驱动气缸,所述靠背驱动气缸的气缸轴通过第一力传感器与靠背撞击锤驱动连接,所述靠背撞击锤通过转动扣与第一力传感器转动连接,所述靠背驱动气缸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升降板,所述升降板设置有传动丝杆与设置于传动丝杆两侧的导向柱。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沙发耐久性试验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座面测试机构设置有座面驱动气缸,所述座面驱动气缸的气缸轴通过连接块与推杆驱动连接,所述推杆沿气缸轴的移动方向相反的方向延伸且设置于座面驱动气缸的两侧,所述推杆的端部连接有座面撞击锤。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沙发耐久性试验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扶手测试机构横向设置有第一扶手驱动气缸与第二扶手驱动气缸,所述第一扶手驱动气缸的气缸轴通过第二力传感器与第一扶手撞击锤驱动连接,所述第二扶手驱动气缸的气缸轴通过第三力传感器与第二扶手撞击锤驱动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沙发耐久性试验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沙发检测框架的一侧设置有第一手轮调节装置,所述沙发检测框架的另一侧设置有第二手轮调节装置与第三手轮调节装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准,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华湘智能运控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