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方管连接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623584 阅读:1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4-04 16: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方管连接结构,包括两根方管,每根所述方管上均设有凹槽,分别位于两根方管上的一对凹槽相适配,所述凹槽横向贯穿方管上两个相对的侧壁,所述两根方管通过相适配的凹槽相互插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方管连接结构,其装拆方便,无需焊接即可稳定连接,且不会降低方管连接部分的表面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方管连接结构
本技术涉及方管连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无需通过焊接或连接件连接的方管连接结构。
技术介绍
传统门体和窗户的框架结构中,经常采用多个方管相互连接的形式,传统切割工艺对方管进行预加工时,其切割精度低,切割后方管之间的连接通产采用焊接或采用螺钉或铆钉连接,其中金属方管主要采用焊接的方式。金属方管为了防止表面氧化腐蚀,会在进行切割和焊接前就在表面涂漆或镀保护层,然而在焊接过程中,焊接部分需要先刮掉保护漆,或焊接时镀的保护层脱落,焊接后需要对焊接处进行表面处理,不仅两者连接处表面平整度低,工序复杂,而且焊接后难以拆卸。随着激光切割技术的发展,通过激光切割技术对物品的切割其精确度非常高,将其使用在方管切割中能切割出精确的接口。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是提供一种经过激光切割的方管连接结构,其装拆方便,无需焊接即可稳定连接,且不会降低方管连接部分的表面质量。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方管连接结构,包括两根方管,每根所述方管上均设有凹槽,分别位于两根方管上的一对凹槽相适配,所述凹槽横向贯穿方管上两个相对的侧壁,所述两根方管通过相适配的凹槽相互插接。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一根所述方管上凹槽的宽度与另一根插入其内的方管宽度相同。作为本技术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凹槽均位于所述两根方管的侧壁上,两根方管相互交叉布置。作为本技术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凹槽沿直线延伸,所述方管的延伸方向与其凹槽的开口朝向两者的夹角大小为20°-90°。作为本技术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凹槽均位于所述两根方管的一端。作为本技术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凹槽沿直线延伸,所述方管的延伸方向与其凹槽的开口朝向两者的夹角大小为0°-70°。作为本技术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两根方管分别为第一方管和第二方管,所述一对凹槽包括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凹槽设置在第一方管的一端,所述第二凹槽设置在第二方管的侧壁上。作为本技术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凹槽沿直线延伸,所述第一方管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一凹槽的开口朝向两者的夹角为0°-70°,所述第二方管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二凹槽的开口朝向两者的夹角为20°-90°。作为本技术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方管中设有填充件。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方管连接结构的优点为:1、两根方管通过位于其上的凹槽相互插接,无需在两者插接处进行焊接工序,连接方式简单,耗时短,提高生产效率,而且不会降低两根方管连接处的表面质量,此外还能根据需要进行拆卸;2、方管的延伸方向与其凹槽的开口朝向两者的夹角大小为0-90°,可根据不同的框架形状生产出插接角度不同的方管连接结构,使用范围广;3、方管中的填充件可以增强方管的整体强度。通过以下的描述并结合附图,本技术将变得更加清晰,这些附图用于解释本技术的实施例。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方管连接结构插接示意图;图2为方管连接结构示意图之一;图3为采用方管连接结构的框架示意图;图4为方管连接结构示意图之二;图5为方管连接结构示意图之三;图6为方管连接结构示意图之四。具体实施方式现在参考附图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实施例1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方管连接结构,包括两根方管,每根所述方管上均设有凹槽,分别位于两根方管上的一对凹槽相适配,所述凹槽横向贯穿方管上两个相对的侧壁,所述两根方管通过相适配的凹槽相互插接。本实施例中,两根方管分别为第一方管1和第二方管2,第一方管1的侧壁上设有第一凹槽3,第二方管2上设有第二凹槽4,两根方管相互交叉布置。第一凹槽3的宽度与插入其内的第二方管2的宽度相同,第二凹槽4的宽度与插入其内的第一方管1的宽度相同。第一凹槽3和第二凹槽4均沿直线延伸。所述凹槽沿直线延伸,所述方管的延伸方向与其凹槽的开口朝向两者的夹角大小为20°-90°。本实施例中,方管的延伸方向与其凹槽的开口朝向两者的夹角大小为90°。通过第一凹槽3和第二凹槽4相互插接后,第一方管1和第二方管2相互垂直。如图3所示,在门框、框架式门体、窗框和架子中,其中部分或所有方管的连接都可以采用方管连接结构结构。实施例2如图4所示,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第一凹槽3和第二凹槽4分别位于第一方管1和第二方管2的一端。所述方管的延伸方向与其凹槽的开口朝向两者的夹角大小为0°-70°。本实施例中,方管的延伸方向与其凹槽的开口朝向两者的夹角大小为0°,即两者同向。通过第一凹槽3和第二凹槽4相互插接后,第一方管1和第二方管2延伸方向相同。实施例3如图5所示,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第一凹槽3设置在第一方管1的一端,所述第二凹槽4设置在第二方管2的侧壁上。第一方管1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一凹槽3的开口朝向两者的夹角为0°-70°,所述第二方管2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二凹槽4的开口朝向两者的夹角为20°-90°。本实施例中,第一方管1的延伸方向与第一凹槽3的开口朝向相同,第二方管2的延伸方向与第二凹槽4的开口朝向两者的夹角为90°。通过第一凹槽3和第二凹槽4相互插接后,第一方管1和第二方管2相互垂直且呈“T”形。实施例4如图6所示,与实施例3的不同之处在于,第一方管1的延伸方向与第一凹槽3的开口朝向相同,第二方管2的延伸方向与第二凹槽4的开口朝向两者的夹角为锐角。通过第一凹槽3和第二凹槽4相互插接后,第一方管1和第二方管2两者延伸方向夹角为锐角。上述实施例中,第一方管1和第二方管2内可设有填充件,填充件可为木条。以上结合最佳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描述,但本技术并不局限于以上揭示的实施例,而应当涵盖各种根据本技术的本质进行的修改、等效组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方管连接结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方管连接结构,包括两根方管,其特征在于,每根所述方管上均设有凹槽,分别位于两根方管上的一对凹槽相适配,所述凹槽横向贯穿方管上两个相对的侧壁,所述两根方管通过相适配的凹槽相互插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方管连接结构,包括两根方管,其特征在于,每根所述方管上均设有凹槽,分别位于两根方管上的一对凹槽相适配,所述凹槽横向贯穿方管上两个相对的侧壁,所述两根方管通过相适配的凹槽相互插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方管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一根所述方管上凹槽的宽度与另一根插入其内的方管宽度相同。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方管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均位于所述两根方管的侧壁上,两根方管相互交叉布置。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方管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沿直线延伸,所述方管的延伸方向与其凹槽的开口朝向两者的夹角大小为20°-90°。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方管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均位于所述两根方管的一端。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方管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朝顺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爵顿家居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