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洪永林专利>正文

一种电脑平车的双剪线动刀驱动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621618 阅读:2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4-04 13: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电脑平车技术领域,特指一种电脑平车的双剪线动刀驱动结构,包括电脑平车本体,所述电脑平车本体的内部设置有剪线机构,剪线机构设置在缝纫机针的正下方,剪线机构包括相互配合的上动刀和下动刀,上动刀通过上动刀连杆进行往复运动,下动刀通过下动刀连杆进行往复运动,当剪线时:上动刀和下动刀在驱动力作用下,两者相向运动至刀刃相交,完成剪线工作,当剪线完成后,上动刀和下动刀相对运动,完成一次往复运动,并等待下一次的剪线工作,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且稳定,剪线效果好的电脑平车的双剪线动刀驱动结构。

Double shear line knife driving structure of a computer flat car

The utility model belong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computer flat car, in particular to a computer flat car double shear line knife drive structure, including computer flat car body, the inside of the car body is provided with a computer cutting mechanism, the cutting mechanism is arranged below the sewing machine needle, thread cutting mechanism comprises a knife and knife with each other the knife, the knife is reciprocated by a connecting rod under the knife is reciprocated by a lower knife rod, when the wire cutting knife and the lower knife: in the driving force, the two oppositely moving blade to intersect, finish cutting line, when the shear line is completed, the knife and the lower knife relative motion, complete a reciprocating motion, and wait for the next time the work of the shear line,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simple and stable structure, double shear line knife cut line drive structure good computer flat ca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脑平车的双剪线动刀驱动结构
本技术属于电脑平车
,特指一种电脑平车的双剪线动刀驱动结构。
技术介绍
电脑平车是缝纫机行业机电一体化的典型代表。电脑平车操作过程中噪音小,可以为工人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相比其他工业电动缝纫机,使用电脑缝纫机不仅能够节省电能、提高生产效率,而且能够有效改善生产环境,最主要的优势在于,对于操作要求降低,通过电脑控制,简化操作过程。但是现有的电脑平车在剪线装置上仍有待优化,现有剪线装置会存在剪线线头不齐整、以及线头长短不稳定的现象。缝制品上残留较长的线头需要增加人工修剪的工序;缝纫机针上残留长短不稳定的线头会在下次缝纫前导致缝纫机针形成不良轨迹,影响缝纫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且稳定,剪线效果好的电脑平车的双剪线动刀驱动结构。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电脑平车的双剪线动刀驱动结构,包括电脑平车本体,所述电脑平车本体的内部设置有剪线机构,剪线机构设置在缝纫机针的正下方,剪线机构包括相互配合的上动刀和下动刀,上动刀通过上动刀连杆进行往复运动,下动刀通过下动刀连杆进行往复运动。本技术还包括上动刀刀架和下动刀刀架,上动刀刀架转动设置在电脑平车机架上,且上动刀刀架一端固设有上动刀,另一端转动设置有上动刀连杆,下动刀刀架转动设置在电脑平车机架上,且下动刀刀架一端固设有下动刀,另一端转到设置有下动刀连杆。本技术还包括驱动曲柄铰接座、动力输入转轴和从动转轴,动力输入转轴驱动所述从动转轴,动力输入转轴上穿设有电脑平车机架、上动刀刀架和下动刀刀架,从动转轴依次穿过电脑平车机架和驱动曲柄铰接座,所述上动刀连杆一端与上动刀刀架铰接,另一端与驱动曲柄铰接座铰接,所述下动刀连杆一端与下动刀刀架铰接,另一端与驱动曲柄铰接座铰接。所述电脑平车机架、上动刀刀架和下动刀刀架与动力输入转轴之间设置有转动轴套,转动轴套上穿设有电脑平车机架、上动刀刀架和下动刀刀架。所述动力输入转轴上还穿设有上端盖,上端盖通过紧固件将上动刀刀架和下动刀刀架抵紧在转动轴套上。所述下动刀并排设置有左刃槽和右刃槽,左刃槽和右刃槽高低设置。所述左刃槽的底部为裁剪部,左刃槽的一侧设置为第一导向部,另一侧为第二导向部,左刃槽和所述右刃槽结构相同。所述裁剪部为圆弧刀刃。所述第一导向部倾斜设置且设置有刀刃,第二导向部竖直设置。所述下动刀上端的剪线一侧均设置有刀刃。本技术相比现有技术突出且有益的技术效果是:1、本技术的所述电脑平车本体的内部设置有剪线机构,剪线机构设置在缝纫机针的正下方,剪线机构包括相互配合的上动刀和下动刀,上动刀通过上动刀连杆进行往复运动,下动刀通过下动刀连杆进行往复运动,缝纫机的线迹由缝纫机针上下穿梭形成,为了保证正常缝制状态下缝线不碰到剪线口,同时不影响缝纫机针的上下穿梭,上动刀和下动刀就必须避开活动部位的运动范围,两者之间交错进行有效工作,且当需要剪线时,上动刀和下动刀相向运动至刀刃相交,完成剪线工作,当剪线完成后,上动刀和下动刀相对运动,完成复位,等待下一次的剪线工作,通过相互配合的上动刀和下动刀进行剪线,改变传统的单刀剪线的不足,使得剪线效果更好,受力均匀,裁剪的线头更短、更平整。2、本技术包括动力输入转轴和从动转轴,动力输入转轴驱动所述从动转轴,动力输入转轴穿设有电脑平车机架、上动刀刀架和下动刀刀架,从动转轴依次穿过电脑平车机架和驱动曲柄铰接座,所述上动刀连杆一端与上动刀刀架铰接,另一端与驱动曲柄铰接座铰接,所述下动刀连杆一端与下动刀刀架铰接,另一端与驱动曲柄铰接座铰接,通过最简单的四杆机构进行上动刀和下动刀的驱动,其结构最简化,利用有限的空间完成上动刀和下动刀的运动组合,通过一个动力输入完成上动刀和下动刀的相对运动,增加能量利用率。3、本技术的所述电脑平车机架、上动刀刀架和下动刀刀架与动力输入转轴之间设置有转动轴套,转动轴套上穿设有电脑平车机架、上动刀刀架和下动刀刀架,并且上动刀刀架和下动刀刀架转动设置在动力输入转轴的转动轴套上,通过该结构在有限地空间范围内选取最佳位置铰接所述上动刀刀架和下动刀刀架,并且与所述动力输入转轴相互不干涉,动力输入转轴驱动从动转轴,从而驱动上动刀连杆和下动刀连杆完成相应运动,结构简单关联性强且效果极佳。4、本技术的所述下动刀并排设置有左刃槽和右刃槽,左刃槽和右刃槽高低设置,根据需求不同选择不同的刃槽进行裁剪,适用范围更广,所述左刃槽的底部为裁剪部,左刃槽的一侧设置为第一导向部,另一侧为第二导向部,左刃槽和所述右刃槽结构相同,倾斜设置的第一导向部进行待裁剪线的引导,当到达圆弧裁剪部时,上动刀和下动刀相互配合,完成裁剪,第二导向部也具有导向作用,双向限位并上动刀和下动刀相互配合,使得裁剪效果更佳。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内部结构的爆炸示图。图4是图3的A处放大视图。图中:1-电脑平车本体;2-缝纫机针;3-上动刀;4-下动刀;5-电脑平车机架;6-从动转轴;7-动力输入转轴;8-下动刀刀架;9-上动刀刀架;10-上动刀连杆;11-下动刀连杆;12-驱动曲柄铰接座;13-转动轴套;14-上端盖;15-紧固件;20-左刃槽;21-右刃槽;30-第一导向部;31-裁剪部;32-第二导向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以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见图1-4所示:一种电脑平车的双剪线动刀结构,包括电脑平车本体1,电脑平车本体1的内部设置有剪线机构,剪线机构设置在缝纫机针2的正下方,剪线机构包括相互配合的上动刀3和下动刀4,上动刀3通过上动刀连杆10进行往复运动,下动刀4通过下动刀连杆11进行往复运动,缝纫机的线迹由缝纫机针2上下穿梭形成,为了保证正常缝制状态下缝线不碰到剪线口,同时不影响缝纫机针的上下穿梭,上动刀3和下动刀4就必须避开活动部位的运动范围,两者之间交错进行有效工作,且当需要剪线时,上动刀3和下动刀4相向运动至刀刃相交,完成剪线工作,当剪线完成后,上动刀3和下动刀4相对运动,完成复位,等待下一次的剪线工作,通过相互配合的上动刀3和下动刀4进行剪线,改变传统的单动刀剪线的不足,使得剪线效果更好,受力均匀,裁剪的线头平整。本技术还包括上动刀刀架9和下动刀刀架8,上动刀刀架9转动设置在电脑平车机架5上,且上动刀刀架9一端固设有上动刀3,另一端转动设置有上动刀连杆10,下动刀刀架8转动设置在电脑平车机架5上,且下动刀刀架8一端固设有下动刀4,另一端转到设置有下动刀连杆11。本技术还包括驱动曲柄铰接座12、动力输入转轴7和从动转轴6,动力输入转轴7驱动所述从动转轴6,动力输入转轴7上穿设有电脑平车机架5、上动刀刀架9和下动刀刀架8,从动转轴6依次穿过电脑平车机架5和驱动曲柄铰接座12,所述上动刀连杆10一端与上动刀刀架9铰接,另一端与驱动曲柄铰接座12铰接,所述下动刀连杆11一端与下动刀刀架8铰接,另一端与驱动曲柄铰接座12铰接,驱动曲柄铰接座12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与上动刀连杆10和下动刀连杆11相铰接的螺孔,所有的铰接处均设置有相应的铰接件,铰接件为普通连接零部件,为现有技术;通过最简单的四杆机构进行上动刀和下动刀的驱动,其结构最简化,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电脑平车的双剪线动刀驱动结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脑平车的双剪线动刀驱动结构,包括电脑平车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脑平车本体(1)的内部设置有剪线机构,剪线机构设置在缝纫机针(2)的正下方,剪线机构包括相互配合的上动刀(3)和下动刀(4),上动刀(3)通过上动刀连杆(10)进行往复运动,下动刀(4)通过下动刀连杆(11)进行往复运动。

【技术特征摘要】
2016.10.28 CN 20162118664301.一种电脑平车的双剪线动刀驱动结构,包括电脑平车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脑平车本体(1)的内部设置有剪线机构,剪线机构设置在缝纫机针(2)的正下方,剪线机构包括相互配合的上动刀(3)和下动刀(4),上动刀(3)通过上动刀连杆(10)进行往复运动,下动刀(4)通过下动刀连杆(11)进行往复运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脑平车的双剪线动刀驱动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动刀刀架(9)和下动刀刀架(8),上动刀刀架(9)转动设置在电脑平车机架(5)上,且上动刀刀架(9)一端固设有上动刀(3),另一端转动设置有上动刀连杆(10),下动刀刀架(8)转动设置在所述电脑平车机架(5)上,且下动刀刀架(8)一端固设有下动刀(4),另一端转到设置有下动刀连杆(11)。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脑平车的双剪线动刀驱动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驱动曲柄铰接座(12)、动力输入转轴(7)和从动转轴(6),动力输入转轴(7)驱动所述从动转轴(6),动力输入转轴(7)上穿设有电脑平车机架(5)、上动刀刀架(9)和下动刀刀架(8),从动转轴(6)依次穿过电脑平车机架(5)和驱动曲柄铰接座(12),所述上动刀连杆(10)一端与上动刀刀架(9)铰接,另一端与驱动曲柄铰接座(12)铰接,所述下动刀连杆(11)一端与下动刀刀架(8)铰接,另一端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洪永林
申请(专利权)人:洪永林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