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综合试验箱用升降框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620834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4-04 12:12
三综合试验箱用升降框架,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四个竖直设置的支撑柱、横梁以及同步驱动机构;支撑柱包括固定柱、滑动柱、丝杆螺母传动机构以及导向机构;固定柱固定安装在地基或基座上,滑动柱在竖直方向上通过导向机构与固定柱滑动连接;滑动柱与箱体固定连接;同步驱动机构包括驱动电机、减速器以及同步传动机构;导向机构包括导轨以及导轮组,导轨竖直设置,导轮组从导轨两侧夹持配合,一者安装在固定柱上,另一者安装在滑动柱上;导轮组包括第一导轮、第二导轮以及偏心轮,第二导轮中心轴装配并定位在偏心轮上,第一导轮中心轴安装在滑动柱或固定柱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既用于试验箱承载,又用于升降,体积较小,升降时同步性和导向稳定可靠性好。

Three the lifting frame for the comprehensive test box

Three comprehensive test box with the lifting frame, which comprises at least four vertically arranged supporting columns, beams and synchronous driving mechanism; the support column comprises a fixed column and the sliding column, screw nut transmission mechanism and guiding mechanism; the fixed column is fixed on the ground or on the base, the sliding column in the vertical direction through the guide the sliding mechanism is connected with the fixed column; sliding columns are fixedly connected with the box body; the synchronous drive mechanism comprises a drive motor, speed reducer and a synchronous drive mechanism; guide mechanism comprises a guide rail and the guide rail is arranged vertically, the guide wheel group, group from both sides of the guide rail clamping with one installed on the fixed column, the other one is mounted on a sliding column; guide wheel group comprises a first guide wheel, second guide wheel and the eccentric wheel, second wheel shaft assembly and positioned in the center of the eccentric wheel and the guide wheel installed the first central axis On a sliding column or a fixed column. The utility model is used not only for test box bearing, but also for lifting and lifting, small volume, and good reliability of synchronization and guidance stability when lifting and lift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三综合试验箱用升降框架
本技术涉及环境试验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三综合试验箱用升降框架。
技术介绍
三综合环境试验系统是在有效的空间范围内模拟出自然环境(振动、温度、湿度组合),然后检测被试件的各项性能指标,三综合环境试验系统被广泛的应用于航空航天产品、信息电子仪器仪表、材料、电工、各种电子元器件等相关领域。被试件一般仅能够在多综合环境试验系统试验箱中进行温度、湿度的试验,在进行振动试验时需要将试验箱放在振动台上进行水平或垂直振动。为了适应不同高度的振动台,需要升降试验箱至振动台上。现有技术中的试验箱上具有内外两层框架,例如中国专利CN105107556B公开了一种能够自动换板的多综合环境试验系统用试验箱,试验箱箱体上具有内框架和外支撑架,内框架用于试验箱箱体承载,外支撑架用于试验箱箱体升降及行走,这种内外双层框架俗称龙门架,内框架相对外支撑架进行升降,丝杆作为升降机构使试验箱的箱体同步升降,丝杆露在箱体外。这种内外双层框架结构较繁琐,装配也较繁琐,而且体积较大,占地面积大。为此,如果设计一种将原来的内外双层框架合二为一的升降框架,就可以达到减小整个试验箱体积的目的。但是,这种合二为一的升降框架的设计需要克服两方面的技术难题,一个方面是保证试验箱箱体在进行升降时同步性要好,另一个方面是保证试验箱箱体在升降时的导向刚性要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三综合试验箱用升降框架,其目的在于克服试验箱用升降框架在升降时的同步性和导向稳定可靠性的问题。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三综合试验箱用升降框架,针对三综合试验箱的箱体,设有用于升降所述箱体的升降框架,箱体安装于升降框架上;所述升降框架包括至少四个竖直设置的支撑柱、用于水平连接于各支撑柱之间的横梁以及同步驱动机构;所述支撑柱包括固定柱、滑动柱、丝杆螺母传动机构以及导向机构;所述固定柱竖直设置,其下部固定安装在地基或基座上,所述滑动柱在竖直方向上通过所述导向机构与固定柱滑动连接;所述滑动柱与所述箱体固定连接;所述丝杆螺母传动机构由丝杆和螺母相配合构成,其中螺母与固定柱固定连接,丝杆的一端与螺母配合,丝杆的另一端作为升降驱动端;所述同步驱动机构包括驱动电机、减速器以及同步传动机构,所述同步传动机构主要由蜗轮蜗杆传动机构或/和链轮链条传动机构组成,同步传动机构具有输入端和若干个同步输出端,驱动电机经减速器与输入端传动连接,每个同步输出端与一个对应的升降驱动端传动连接;所述导向机构包括导轨以及导轮组,导轨竖直设置,导轮组从导轨两侧夹持配合,其中,导轨和导轮组两者中,一者安装在固定柱上,另一者安装在滑动柱上,以此构成滑动柱相对固定柱在竖直方向上的导向连接;所述导轮组包括竖直排列成一列的第一导轮、竖直排列成一列的第二导轮以及竖直排列成一列的偏心轮,其中,一列第一导轮位于所述导轨的一侧并与导轨滚动配合,一列第二导轮位于所述导轨的另一侧并与导轨滚动配合;所述第一导轮具有中心轴,第二导轮具有中心轴;所述偏心轮的数量与第二导轮的数量相同,偏心轮的外轮廓为圆或近似为圆,偏心轮上设有装配孔,所述装配孔的中心相对偏心轮的中心偏置,对应于偏心轮在安装偏心轮的滑动柱或固定柱上设有座孔;在装配状态下,偏心轮位于所述座孔中,偏心轮的外径与座孔的孔径间隙配合,第二导轮的中心轴通过所述装配孔装配并定位在所述偏心轮上,第一导轮的中心轴安装在滑动柱或固定柱上,当一列第一导轮贴靠于导轨的一侧时,转动调节各偏心轮能够迫使所述一列第二导轮紧靠在所述导轨另一侧上,偏心轮与座孔之间设有用于锁定偏心轮相对座孔转动的锁定结构。上述技术方案中的有关内容解释如下:1、上述方案中,所述同步驱动机构安装在所述升降框架顶部的横梁上。2、上述方案中,所述蜗轮蜗杆传动机构是由蜗轮和蜗杆相配合构成。3、上述方案中,所述导轨与所述固定柱或滑动柱之间设有导向限位板,该导向限位板上设有与所述第一导轮和第二导轮数量一致的安装孔,第一导轮的中心轴通过安装孔穿过所述导向限位板后安装在所述固定柱或滑动柱上,所述第二导轮的中心轴通过安装孔穿过所述导向限位板后装配并定位在所述偏心轮上,使得导向限位板的一面贴合在所述固定柱或滑动柱的内侧面上,导向限位板的另一面贴合在所述导轨上。4、上述方案中,所述锁定结构是由螺钉和设置在所述偏心轮上的锁定孔组成,螺钉穿设在锁定孔内迫使偏心轮相对座孔固定。5、上述方案中,所述偏心轮上还设有两个操作孔,所述操作孔用于插入工具使偏心轮转动。6、上述方案中,每个所述固定柱上设有数量相同的多个同步位置检测孔,所述滑动柱上设有光电传感器。7、上述方案中,当所述偏心轮的外轮廓为近似为圆时,近似为圆的情况可以是多边形,该多边形的外轮廓上的各点连接近似为圆,或者近似为圆为面积大于半圆的圆缺,总之,偏心轮的外轮廓一定满足偏心轮相对座孔转动的要求。圆缺,也即优弧弓。8、上述方案中,所述箱体一般带有机组,即能够为模拟环境提供气压、温度或湿度的机组,例如制冷机组,总之,箱体是指三综合试验箱的整个箱体。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和效果:1、现有技术中的试验箱上具有内外两层框架,对于三综合试验箱的箱体来说,本技术的升降框架相当于将原来的内外两层框架合二为一,升降框架上具有几个能进行同步升降运动的支撑柱,支撑柱与试验箱箱体固定连接,相当于在试验箱箱体设有既可以支撑箱体又可以进行升降运动的支撑腿,也就是说,本技术的升降框架既用于试验箱箱体的承载,又用于试验箱箱体的升降,有效的减小了整个试验箱体积,节省了占地面积,整个三综合试验箱的外观精巧、美观。2、本技术的升降框架在升降试验箱箱体时的升降同步性较好,升降框架中的同步驱动机构的结构设计为几个支撑柱提供同步的动力源,保证几个支撑柱升降的同步性。3、本技术的升降框架在升降试验箱箱体时的导向刚性好,也即导向稳定可靠性好。在升降框架进行升降运动前,通过调节转动偏心轮,使导轮组紧靠在导轨两侧上,以保证升降框架升降时的导向稳定可靠性,进而保证了试验箱平稳上升或下降。总之,本技术的升降框架既用于试验箱箱体的承载,又用于试验箱箱体的升降,其体积较小,也进一步减小了整个试验箱的体积,而且升降时的同步性和导向稳定可靠性好,保证了试验箱平稳上升或下降。附图说明附图1为本技术安装有升降框架的三综合试验箱的立体图;附图2为本技术升降框架一侧视角的立体图;附图3为本技术升降框架另一侧视角的立体图;附图4为本技术升降框架的支撑柱的立体图;附图5为本技术升降框架的支撑柱的爆炸图;附图6为本技术升降框架的支撑柱的局部内部结构示意图;附图7为本技术升降框架的支撑柱的结构示意图;附图8为附图7的A-A处剖视图,表示偏心轮调节前的状态;附图9为附图8在B处的放大示意图;附图10为附图7的A-A处剖视图,表示偏心轮调节后的状态;附图11为附图10在C处的放大示意图;附图12为本技术升降框架中的偏心轮的结构示意图。以上附图中:1、箱体;2、支撑柱;3、横梁;4、驱动电机;5、三轴转向器;6、固定柱;7、滑动柱;8、丝杆;9、螺母;10、导轨;11、第一导轮;12、第二导轮;13、偏心轮;14、装配孔;15、锁定孔;1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三综合试验箱用升降框架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三综合试验箱用升降框架,针对三综合试验箱的箱体(1),设有用于升降所述箱体(1)的升降框架,箱体(1)安装于升降框架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框架包括至少四个竖直设置的支撑柱(2)、用于水平连接于各支撑柱(2)之间的横梁(3)以及同步驱动机构;所述支撑柱(2)包括固定柱(6)、滑动柱(7)、丝杆螺母传动机构以及导向机构;所述固定柱(6)竖直设置,其下部固定安装在地基或基座上,所述滑动柱(7)在竖直方向上通过所述导向机构与固定柱(6)滑动连接;所述滑动柱(7)与所述箱体(1)固定连接;所述丝杆螺母传动机构由丝杆(8)和螺母(9)相配合构成,其中螺母(9)与固定柱(6)固定连接,丝杆(8)的一端与螺母(9)配合,丝杆(8)的另一端作为升降驱动端;所述同步驱动机构包括驱动电机(4)、减速器(22)以及同步传动机构,所述同步传动机构主要由蜗轮蜗杆传动机构或/和链轮链条传动机构组成,同步传动机构具有输入端和若干个同步输出端,驱动电机(4)经减速器(22)与输入端传动连接,每个同步输出端与一个对应的升降驱动端传动连接;所述导向机构包括导轨(10)以及导轮组,导轨(10)竖直设置,导轮组从导轨(10)两侧夹持配合,其中,导轨(10)和导轮组两者中,一者安装在固定柱(6)上,另一者安装在滑动柱(7)上,以此构成滑动柱(7)相对固定柱(6)在竖直方向上的导向连接;所述导轮组包括竖直排列成一列的第一导轮(11)、竖直排列成一列的第二导轮(12)以及竖直排列成一列的偏心轮(13),其中,一列第一导轮(11)位于所述导轨(10)的一侧并与导轨(10)滚动配合,一列第二导轮(12)位于所述导轨(10)的另一侧并与导轨(10)滚动配合;所述第一导轮(11)具有中心轴,第二导轮(12)具有中心轴;所述偏心轮(13)的数量与第二导轮(12)的数量相同,偏心轮(13)的外轮廓为圆或近似为圆,偏心轮(13)上设有装配孔(14),所述装配孔(14)的中心相对偏心轮(13)的中心偏置,对应于偏心轮(13)在安装偏心轮(13)的滑动柱(7)或固定柱(6)上设有座孔(23);在装配状态下,偏心轮(13)位于所述座孔(23)中,偏心轮(13)的外径与座孔(23)的孔径间隙配合,第二导轮(12)的中心轴通过所述装配孔(14)装配并定位在所述偏心轮(13)上,第一导轮(11)的中心轴安装在滑动柱(7)或固定柱(6)上,当一列第一导轮(11)贴靠于导轨(10)的一侧时,转动调节各偏心轮(13)能够迫使所述一列第二导轮(12)紧靠在所述导轨(10)另一侧上,偏心轮(13)与座孔(23)之间设有用于锁定偏心轮(13)相对座孔(23)转动的锁定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三综合试验箱用升降框架,针对三综合试验箱的箱体(1),设有用于升降所述箱体(1)的升降框架,箱体(1)安装于升降框架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框架包括至少四个竖直设置的支撑柱(2)、用于水平连接于各支撑柱(2)之间的横梁(3)以及同步驱动机构;所述支撑柱(2)包括固定柱(6)、滑动柱(7)、丝杆螺母传动机构以及导向机构;所述固定柱(6)竖直设置,其下部固定安装在地基或基座上,所述滑动柱(7)在竖直方向上通过所述导向机构与固定柱(6)滑动连接;所述滑动柱(7)与所述箱体(1)固定连接;所述丝杆螺母传动机构由丝杆(8)和螺母(9)相配合构成,其中螺母(9)与固定柱(6)固定连接,丝杆(8)的一端与螺母(9)配合,丝杆(8)的另一端作为升降驱动端;所述同步驱动机构包括驱动电机(4)、减速器(22)以及同步传动机构,所述同步传动机构主要由蜗轮蜗杆传动机构或/和链轮链条传动机构组成,同步传动机构具有输入端和若干个同步输出端,驱动电机(4)经减速器(22)与输入端传动连接,每个同步输出端与一个对应的升降驱动端传动连接;所述导向机构包括导轨(10)以及导轮组,导轨(10)竖直设置,导轮组从导轨(10)两侧夹持配合,其中,导轨(10)和导轮组两者中,一者安装在固定柱(6)上,另一者安装在滑动柱(7)上,以此构成滑动柱(7)相对固定柱(6)在竖直方向上的导向连接;所述导轮组包括竖直排列成一列的第一导轮(11)、竖直排列成一列的第二导轮(12)以及竖直排列成一列的偏心轮(13),其中,一列第一导轮(11)位于所述导轨(10)的一侧并与导轨(10)滚动配合,一列第二导轮(12)位于所述导轨(10)的另一侧并与导轨(10)滚动配合;所述第一导轮(11)具有中心轴,第二导轮(12)具有中心轴;所述偏心轮(13)的数量与第二导轮(12)的数量相同,偏心轮(13)的外轮廓为圆或近似为圆,偏心轮(13)上设有装配孔(14),所述装配孔(14)的中心相对偏心轮(13)的中心偏置,对应于偏心轮(13)在安装偏心轮(13)的滑动柱(7)或固定柱(6)上设有座孔(23);在装配状态下,偏心轮(1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国林黄晓光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苏试试验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