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塑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616974 阅读:10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4-04 07: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注塑模具,涉及模具生产技术领域。注塑模具,包括公模仁和母模仁,所述公模仁与所述母模仁之间设有产品型腔,所述公模仁和/或所述母模仁上对应产品所需模温较低的所述产品型腔的部位处设置有散热装置,所述公模仁和/或所述母模仁上对应所述产品所需模温较高的所述产品型腔的部位处设置有隔热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模具中产品的不同部位对模具温度要求不一致的问题,提高了产品的质量。

Injection mould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n injection mold, which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mould production. Injection mold, mold and including the mother mold, the product cavity is provided with the male mold and the female mold, part of the product cavity of the male die and / or the mother mold on the corresponding products required low die temperature is provided with radiating device parts the products of the mold cavity and / or the female mold corresponding to the products required higher mold temperatures provided with insulation layer. The utility model solves the problem that the different parts of the mould have different temperature requirements on the mold and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he produc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注塑模具
本技术涉及模具生产
,具体涉及一种注塑模具。
技术介绍
随着电子产品日趋精密化,许多产品对模具温度比较敏感,为改善产品品质,提高产品质量,经常需要将模具不同位置区域设置不同的模具温度,模具设计过程中传统的温控系统不能满足需求,传统模温控制系统只能提供一致的模温,若需控制局部模具温度不一致需增加模温机配置,成本较高,且对产品空间要求较大,不适用于跨度较小产品。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技术提供一种注塑模具,解决了模具中产品的不同部位对模具温度要求不一致的问题,提高了产品的质量。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注塑模具,包括公模仁和母模仁,所述公模仁与所述母模仁之间设有产品型腔,所述公模仁和/或所述母模仁上对应产品所需模温较低的所述产品型腔的部位处设置有散热装置,所述公模仁和/或所述母模仁上对应所述产品所需模温较高的所述产品型腔的部位处设置有隔热层。作为一种改进,所述散热装置包括镶嵌在所述公模仁和/或所述母模仁内的散热块,所述散热块上设置有冷却水路。作为一种改进,所述散热块为铜块。作为一种改进,所述隔热层为空气夹层。作为一种改进,所述公模仁与所述母模仁相结合的表面上设有与所述产品形状和尺寸一致的凹槽,所述凹槽与所述母模仁的表面共同构成所述产品型腔。作为一种改进,所述散热装置和所述隔热层均设置在所述公模仁上。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由于本技术提供的注塑模具,包括公模仁和母模仁,公模仁与母模仁之间设有产品型腔,公模仁和/或母模仁上对应产品所需模温较低的产品型腔的部位处设置有散热装置,公模仁和/或所述母模仁上对应产品所需模温较高的产品型腔的部位处设置有隔热层。在使用时,可以根据产品的特性,在公模仁和/或母模仁上对应产品所需模温较低的产品型腔的部位处增加散热装置,通过散热装置增加产品所需模温较低的部位的热量散失,达到产品所需模温较低的部位对低模温的要求;在公模仁和/或母模仁上对应产品所需模温较高的产品型腔的部位处增加隔热层,通过隔热层对产品所需模温较高的部位进行热量散失阻隔,达到产品所需模温较高的部位对高模温的要求,以此来改善产品的品质,提高产品的质量。通过上述操作过程可知,本技术注塑模具相比现有技术来说,解决了模具中产品的不同部位对模具温度要求不一致的问题,提高了产品的质量,同时本技术能够在极小的空间要求下,控制模具各部位的温度不一致,并无附加其它外接设备,极大地缩减了模具加工生产的成本。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注塑模具的原理图;图中:1.模具,11.公模仁,12.母模仁,2.产品型腔,21.产品所需模温较低的部位,22.产品所需模温较高的部位,23.产品所需模温较中的部位,3.散热装置,31.散热块,32.冷却水路,4.隔热层。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如图1所示,注塑模具,包括公模仁11和母模仁12,公模仁11与母模仁12之间设有产品型腔2。本实施方式中公模仁11与母模仁12相结合的表面上设有与产品形状和尺寸一致的凹槽,凹槽与母模仁12的表面共同构成产品型腔2。由于产品在注塑成型时各部位所需要的温度不同,故本实施方式中示意性的将产品型腔2分为产品所需模温较低的部位21、产品所需模温较高的部位22和产品所需模温较中的部位23三个部位,此三个部位的划分仅是为了清楚的阐述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实际应用中产品所需要模温的部位以产品结构为准,并不限于本实施方式的划分方式。如图1所示,公模仁11和/或母模仁12上对应产品型腔2的产品所需模温较低的部位21设置有散热装置3,公模仁11和/或母模仁12上对应产品型腔2的产品所需模温较高的部位22处设置有隔热层4。本实施方式中优选散热装置3和隔热层4均设置在公模仁11上,实际应用中散热装置3和隔热层4还可以设置在母模仁12上,也可以公模仁11和母模仁12上均设置,本实施例对此并不做限制。如图1所示,散热装置3包括镶嵌在公模仁11内的散热块31,散热块31上设置有冷却水路32。本实施方式优选散热块31为铜块,隔热层4为空气夹层。因为不同材质对热能的传导能力不同,钢材的热传导率为45W/(M*K),空气的热传导率为0.023~0.027W/(M*K),铜的热传导率为383W/(M*K),不同材质的热传导能力有级别性质的差异,相比较钢材,铜的热传导率更大,空气的热传导率较小,因此本实施方式优选散热块31为铜块,隔热层4为空气夹层。本实施方式中根据产品的特性,利用不同材质的热传导率不同,在模具1的公模仁11上对应产品所需模温较低的部位21处增加散热装置3,通过散热装置3中的散热块31及冷却水路32增加产品所需模温较低的部位21的热量散失,营造局部低模温区域,达到产品所需模温较低的部位21对低模温的要求;在公模仁11上对应产品所需模温较高的部位22处增加隔热层4,通过隔热层4内的空气对产品所需模温较高的部位22进行热量散失阻隔,营造局部高模温区域,达到产品需要高模温的部位22对高模温的要求;而对于产品所需模温较中的部位23,因模具的材质采用的是普通的模具钢材,散热性能居中,模温居中,正适合产品所需模温较中的部位23。本技术注塑模具通过控制产品型腔2的局部温度来改善产品的品质,相比现有技术来说,解决了模具中产品的不同部位对模具温度要求不一致的问题,提高了产品的质量,同时本技术能够在极小的空间要求下,控制模具各部位的温度不一致,并无附加其它外接设备,极大地缩减了模具加工生产的成本。本技术不局限于上述具体的实施方式,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从上述构思出发,不经过创造的劳动,所做出的种种变换,均落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注塑模具

【技术保护点】
注塑模具,包括公模仁和母模仁,所述公模仁与所述母模仁之间设有产品型腔,其特征在于:所述公模仁和/或所述母模仁上对应产品所需模温较低的所述产品型腔的部位处设置有散热装置,所述公模仁和/或所述母模仁上对应所述产品所需模温较高的所述产品型腔的部位处设置有隔热层。

【技术特征摘要】
1.注塑模具,包括公模仁和母模仁,所述公模仁与所述母模仁之间设有产品型腔,其特征在于:所述公模仁和/或所述母模仁上对应产品所需模温较低的所述产品型腔的部位处设置有散热装置,所述公模仁和/或所述母模仁上对应所述产品所需模温较高的所述产品型腔的部位处设置有隔热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装置包括镶嵌在所述公模仁和/或所述母模仁内的散热块,所述散热块上设置有冷却水路。3.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基斌
申请(专利权)人:歌尔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