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装备线束中的多型腔两板模流道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616853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4-04 07: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装备线束中的多型腔两板模流道结构,包括上、下模板,所述上模板的下表面和下模板的上表面对应位置设有多个型腔,所述上模板的中部设有竖直向下贯穿上模板的浇口,上、下模板之间横向嵌设有分流条,所述分流条的前侧面上设有分流道,原料通过浇口进入主流道然后落到分流条的前侧面上,经过分流道的分流原料从各个出料凹槽进入型腔,便可完成原料的注射,整个流道的行程短,分流道为凹槽结构,水口料的用量大大减少,节省原料的消耗,从而降低生产的成本。

A multi cavity two plate die structure in a wire harness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multi cavity equipment of a wire harness two plate mold runner structure, including upper and lower template, the template on the lower surface and the lower template on the corresponding position of the surface is provided with a plurality of cavities, the middle template is provided with a vertical downward through the gate between the template. And the template is embedded with a transverse shunt bar, front side of the shunt bar is arranged on the runner material by the gate into the main channel and fell on the front side of the shunt bar, after shunt shunt from each material discharging groove into the cavity, injection can complete the raw materials, the flow of the short trip the shunt is a groove structure, greatly reduce the consumption of raw material, saving raw material consumption, so as to reduce the production cos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装备线束中的多型腔两板模流道结构
本技术涉及线束制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装备线束中的多型腔两板模流道结构。
技术介绍
模具素有工业之母之称,是工业生产上用以注塑、吹塑、挤出、压铸或锻压成型、冶炼、冲压等方法得到所需产品的各种模子和工具。两板模结构简单、容易加工,成本较低,是最为常用的模具,两板模的流道通常设在模板本体上,原料经过复杂的走向穿过模板后到达型腔,这种流道的设计水口料用量多,对原料的消耗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克服现有缺陷提供一种两板模流道结构,大大减少水口料用量,节约原料成本。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多型腔两板模的流道结构,包括上、下模板,所述上模板的下表面和下模板的上表面对应位置设有多个型腔,所述上模板的中部设有竖直向下贯穿上模板的浇口,上、下模板之间横向嵌设有分流条,所述分流条的前侧面上设有分流道,所述分流道包括一个进料凹槽、多个出料凹槽,以及互不连通的第一、第二、第三分流凹槽,所述进料凹槽的进口端通过主流道与浇口的出口端连通,所述进料凹槽的出口端连通在所述第一分流凹槽的中部,所述第一分流凹槽的两端分别与第二、第三分流凹槽的中部连通,第二、第三分流凹槽上连通有多个出料凹槽,所述的每个型腔至少与一个出料凹槽连通。本技术进一步的改进方案是,所述主流道由设在上模板下表面的第一主流道槽、设在下模板上表面的第二主流道槽合拢构成。本技术进一步的改进方案是,所述第一、第二、第三分流凹槽沿分流条长度方向设置,所述第二、第三分流凹槽位于同一排,所述第一分流凹槽位于第二、第三分流凹槽的下侧。本技术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本技术结构简单,原料通过浇口进入主流道然后落到分流条的前侧面上,经过分流道的分流原料从各个出料凹槽进入型腔,便可完成原料的注射,整个流道的行程短,分流道为凹槽结构,水口料的用量大大减少,节省原料的消耗,从而降低生产的成本。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侧视图。图2为本技术流道侧剖示意图。图3为分流道从图1中A向观察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2、3多型腔两板模的流道结构,包括上、下模板1、2,上模板1的下表面和下模板2的上表面对应位置设有多个型腔3,上模板1的中部设有竖直向下贯穿上模板的浇口4,上、下模板1、2之间横向嵌设有分流条5,所述分流条5的前侧面上设有分流道6,所述分流道6包括一个进料凹槽7、多个出料凹槽8,以及互不连通的第一、第二、第三分流凹槽9、10、11,所述进料凹槽7的进口端通过主流道12与浇口4的出口端连通,原料有浇口下落经主流道至分流道的进料凹槽分流。进料凹槽7的出口端连通在所述第一分流凹槽9的中部,所述第一分流凹槽9的两端分别与第二、第三分流凹槽10、11的中部连通,第二、第三分流凹槽10、11上连通有多个出料凹槽8,所述的每个型腔3至少与一个出料凹槽8连通,原料从进料凹槽流至第一分流凹槽,而后从分流凹槽两端分别流至第二、第三分流凹槽,最终经出料凹槽流入型腔。本实施例中,主流道12由设在上模板下表面的第一主流道槽13、设在下模板2上表面的第二主流道槽14合拢构成,分模线上设主流道,主流道不与型腔连通。第一、第二、第三分流凹槽9、10、11沿分流条5长度方向设置,所述第二、第三分流凹槽10、11位于同一排,所述第一分流凹槽9位于第二、第三分流凹槽10、11的下侧,结构对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装备线束中的多型腔两板模流道结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装备线束中的多型腔两板模流道结构,包括上、下模板(1、2),所述上模板(1)的下表面和下模板(2)的上表面对应位置设有多个型腔(3),其特征是:所述上模板(1)的中部设有竖直向下贯穿上模板的浇口(4),上、下模板(1、2)之间横向嵌设有分流条(5),所述分流条(5)的前侧面上设有分流道(6),所述分流道(6)包括一个进料凹槽(7)、多个出料凹槽(8),以及互不连通的第一、第二、第三分流凹槽(9、10、11),所述进料凹槽(7)的进口端通过主流道(12)与浇口(4)的出口端连通,所述进料凹槽(7)的出口端连通在所述第一分流凹槽(9)的中部,所述第一分流凹槽(9)的两端分别与第二、第三分流凹槽(10、11)的中部连通,第二、第三分流凹槽(10、11)上连通有多个出料凹槽(8),每个型腔(3)至少与一个出料凹槽(8)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装备线束中的多型腔两板模流道结构,包括上、下模板(1、2),所述上模板(1)的下表面和下模板(2)的上表面对应位置设有多个型腔(3),其特征是:所述上模板(1)的中部设有竖直向下贯穿上模板的浇口(4),上、下模板(1、2)之间横向嵌设有分流条(5),所述分流条(5)的前侧面上设有分流道(6),所述分流道(6)包括一个进料凹槽(7)、多个出料凹槽(8),以及互不连通的第一、第二、第三分流凹槽(9、10、11),所述进料凹槽(7)的进口端通过主流道(12)与浇口(4)的出口端连通,所述进料凹槽(7)的出口端连通在所述第一分流凹槽(9)的中部,所述第一分流凹槽(9)的两端分别与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风桂李本亚方江明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富达联接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