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管的焊后热处理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611644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4-04 03:5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钢管的焊后热处理工艺,包括如下步骤:1)、焊后热处理要求;凡壁厚大于8mm、管径大于110mm的13CrMo管子、壁厚大于8mm、管径大于110mm的13Cr1MoV管子焊后必须进行热处理。不需要热处理的焊后应进行保温缓冷。2)、热处理操作规程;3)、13CrMo、13Cr1MoV管子升温、降温速度,一般可按6300/壁厚(℃/h)计算,且不大于380℃/h,降温过程中380℃以下可不控制。4)、异种钢焊接接头的焊后热处理,应按两侧钢材及所用焊条(焊丝)综合考虑。热处理温度一般不超过合金钢成分低侧钢材的下临界。5)、热处理的加热宽度,从焊缝中心算起,每侧不小于管子壁厚的三倍,且不小于65mm。本发明专利技术工序合理,制造成本低。

Post weld heat treatment process of a steel tube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post weld heat treatment process for a steel pipe, which includes the following steps: 1) the post weld heat treatment requirements; the 13CrMo pipe with wall thickness greater than 8mm and pipe diameter larger than 110mm must be heat-treated after welding the 13Cr1MoV pipe with wall thickness greater than 8mm and pipe diameter larger than 110mm. Heat preservation and slow cooling should be carried out after welding without heat treatment. 2), heat treatment operation rules; 3), the temperature of 13CrMo and 13Cr1MoV pipes can be calculated according to the 6300/ wall thickness (/h), and it is not greater than 380 degrees /h, and the temperature below 380 C can not be controlled. 4) the post weld heat treatment of dissimilar steel welded joint should be considered on both sides of steel and welding wire. The heat treatment temperature is generally not more than the lower critical of the low side steel of the alloy steel. 5) the heating width of the heat treatment, from the weld center, is not less than three times the thickness of the tube wall, and not less than 65mm. The invention has reasonable process and low manufacturing cos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钢管的焊后热处理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钢管的焊后热处理工艺。
技术介绍
现有的钢管的焊后热处理工艺存在工序安排不合理、工序繁多,对操作者经验要求较高,使得生产成本偏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工序合理、制造成本低的钢管的焊后热处理工艺。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钢管的焊后热处理工艺,包括如下步骤:1)、焊后热处理要求凡壁厚大于8mm、管径大于110mm的13CrMo管子、壁厚大于8mm、管径大于110mm的13Cr1MoV管子焊后必须进行热处理。不需要热处理的焊后应进行保温缓冷。2)、热处理操作规程3)、13CrMo、13Cr1MoV管子升温、降温速度,一般可按6300/壁厚(℃/h)计算,且不大于380℃/h,降温过程中380℃以下可不控制。4)、异种钢焊接接头的焊后热处理,应按两侧钢材及所用焊条(焊丝)综合考虑。热处理温度一般不超过合金钢成分低侧钢材的下临界。5)、热处理的加热宽度,从焊缝中心算起,每侧不小于管子壁厚的三倍,且不小于65mm。6)、热处理的保温宽度,从焊缝中心算起,每侧不小于管子壁厚的五倍,以减少温度梯度。所用仪表、热电偶及附件应根据计量的要求进行标定或校验。7)、热处理的加热方法,采用远控履带式电阻加热的方法,具体使用方法如下:7.1)把热电偶对称固定在焊缝两侧,水平管上下放置,立管对称放置,探头与焊缝接触好,然后把加热带包在焊缝上,用保温材料包扎好,接通电源进行处理。7.2)热处理时,管道的临时支撑应在热处理完毕后拆除,承重部位的焊缝在热处理应加临时支撑,以防在处理过程中产生变形。立管的加热带应防止其下落。恒温时,在加热范围内任意两点的温差应低于50℃。7.3)热处理后,应做好记录和标记,并打上热处理工的钢印号或永久性标记。7.4)热处理后的焊缝需进行硬度测试。热处理后的焊缝硬度一般不超过母材布氏硬度加90,且不超过290。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工序合理,制造成本低。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一种钢管的焊后热处理工艺,包括如下步骤:1)、焊后热处理要求凡壁厚大于8mm、管径大于110mm的13CrMo管子、壁厚大于8mm、管径大于110mm的13Cr1MoV管子焊后必须进行热处理。不需要热处理的焊后应进行保温缓冷。2)、热处理操作规程3)、13CrMo、13Cr1MoV管子升温、降温速度,一般可按6300/壁厚(℃/h)计算,且不大于380℃/h,降温过程中380℃以下可不控制。4)、异种钢焊接接头的焊后热处理,应按两侧钢材及所用焊条(焊丝)综合考虑。热处理温度一般不超过合金钢成分低侧钢材的下临界。5)、热处理的加热宽度,从焊缝中心算起,每侧不小于管子壁厚的三倍,且不小于65mm。6)、热处理的保温宽度,从焊缝中心算起,每侧不小于管子壁厚的五倍,以减少温度梯度。所用仪表、热电偶及附件应根据计量的要求进行标定或校验。7)、热处理的加热方法,采用远控履带式电阻加热的方法,具体使用方法如下:7.1)把热电偶对称固定在焊缝两侧,水平管上下放置,立管对称放置,探头与焊缝接触好,然后把加热带包在焊缝上,用保温材料包扎好,接通电源进行处理。7.2)热处理时,管道的临时支撑应在热处理完毕后拆除,承重部位的焊缝在热处理应加临时支撑,以防在处理过程中产生变形。立管的加热带应防止其下落。恒温时,在加热范围内任意两点的温差应低于50℃。7.3)热处理后,应做好记录和标记,并打上热处理工的钢印号或永久性标记。7.4)热处理后的焊缝需进行硬度测试。热处理后的焊缝硬度一般不超过母材布氏硬度加90,且不超过29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钢管的焊后热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焊后热处理要求凡壁厚大于8mm、管径大于110mm的13CrMo管子、壁厚大于8mm、管径大于110mm的13Cr1MoV管子焊后必须进行热处理;不需要热处理的焊后应进行保温缓冷;2)、热处理操作规程3)、13CrMo、13Cr1MoV管子升温、降温速度,一般可按6300/壁厚(℃/h)计算,且不大于380℃/h,降温过程中380℃以下可不控制;4)、异种钢焊接接头的焊后热处理,应按两侧钢材及所用焊条(焊丝)综合考虑;热处理温度一般不超过合金钢成分低侧钢材的下临界;5)、热处理的加热宽度,从焊缝中心算起,每侧不小于管子壁厚的三倍,且不小于65mm;6)、热处理的保温宽度,从焊缝中心算起,每侧不小于管子壁厚的五倍,以减少温度梯度;所用仪表、热电偶及附件应根据计量的要求进行标定或校验;7)、热处理的加热方法,采用远控履带式电阻加热的方法,具体使用方法如下:7.1)把热电偶对称固定在焊缝两侧,水平管上下放置,立管对称放置,探头与焊缝接触好,然后把加热带包在焊缝上,用保温材料包扎好,接通电源进行处理;7.2)热处理时,管道的临时支撑应在热处理完毕后拆除,承重部位的焊缝在热处理应加临时支撑,以防在处理过程中产生变形;立管的加热带应防止其下落;恒温时,在加热范围内任意两点的温差应低于50℃;7.3)热处理后,应做好记录和标记,并打上热处理工的钢印号或永久性标记;7.4)热处理后的焊缝需进行硬度测试;热处理后的焊缝硬度一般不超过母材布氏硬度加90,且不超过29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钢管的焊后热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焊后热处理要求凡壁厚大于8mm、管径大于110mm的13CrMo管子、壁厚大于8mm、管径大于110mm的13Cr1MoV管子焊后必须进行热处理;不需要热处理的焊后应进行保温缓冷;2)、热处理操作规程3)、13CrMo、13Cr1MoV管子升温、降温速度,一般可按6300/壁厚(℃/h)计算,且不大于380℃/h,降温过程中380℃以下可不控制;4)、异种钢焊接接头的焊后热处理,应按两侧钢材及所用焊条(焊丝)综合考虑;热处理温度一般不超过合金钢成分低侧钢材的下临界;5)、热处理的加热宽度,从焊缝中心算起,每侧不小于管子壁厚的三倍,且不小于65mm;6)、热处理的保温宽度,从焊缝中心算起,每侧不小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存福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向阳仪器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