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水引流收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608211 阅读:8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4-04 01:35
一种腹水引流收集装置,其包括:单次引流储液部、总引流储液部;单次引流储液部包括内筒和外筒;内筒自上而下地插入于外筒中;内筒顶端形成有与引流管连接的接头,下端外缘上形成有向外突出的弹性密封环;外筒上端的内缘上形成有向内突出的挡块,用于止挡内筒的密封圈,由此防止内筒自外筒中脱出;外筒的内周形成有内螺纹,与内筒的外螺纹结合在一起,由此可以调整内筒相对于外筒的位置;内筒的密封环液密性地抵靠在外筒的内周上;总引流储液部由软的塑料片材制成;总引流储液部通过连接管连接在外筒的下端;连接管上进一步形成有开关连接管的阀体。

Collecting device for drainage of ascites

A ascites drainage collection device, which comprises: a single reservoir drainage department, total drainage fluid; single drainage and the outer tube including an inner cylinder reservoir portion; inner tube is inserted into the outer cylinder from top to bottom; in the top of the tube is formed and the drainage tube connected with joints, projecting elastic the sealing ring is formed on the outer margin of the lower end; an inward block protrusion formation inside the outer cylinder of the upper end of the sealing ring, for the stop of the inner cylinder, thereby preventing the inner cylinder from the outer cylinder of the outer cylinder of the inner peripheral protrusion; formed with internal threads, thread and the inner cylinder together, which can be adjusted within the outer cylinder of the cylinder relative to the position of the sealing ring; a liquid tight against the inner periphery of the outer cylinder of the inner cylinder; the total drainage of the reservoir portion is made of soft plastic sheet; the total drainage of the reservoir portion are connected through a connecting pipe on the lower end of the outer cylinder; the connecting pipe is further formed switch The valve body of the takeov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腹水引流收集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医疗器械,尤其涉及一种腹水引流收集装置。
技术介绍
在腹水引流时,医生会要求第一天引流量在1000ml以内,接下来的每天引流量在1500ml,通过连续数天的引流来排出腹水。而且,每天的引流也是冯多次进行的。一般会要求每次引流量不超过200ml,每间隔一定时间段,例如1小时,引流一次,通过数次引流,完成一天的引流量。之所以这样进行引流,是因为一次性将腹水引流出,会造成腹压骤降,引发低血压和休克。目前没有针对腹水的专用引流袋。一般的引流袋需要医护人员频繁观察和关闭。一旦遗忘,就会造成单次引流量太大,引起低血压甚至休克。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上述问题,本技术旨在提出一种专门用于腹水引流的腹水引流收集装置,其能够限制单次引流量,还能够限制全天的引流量。本技术的腹水引流收集装置,其包括:单次引流储液部、总引流储液部;单次引流储液部包括内筒和外筒;内筒和外筒由硬质塑料制成;内筒自上而下地插入于外筒中;内筒顶端形成有与引流管连接的接头,内筒下端开放,下端外缘上形成有向外突出的弹性密封环;内筒的外围上形成有外螺纹;内筒的外表面上还印刷有刻度;外筒的上端开放,上端的内缘上形成有向内突出的挡块,用于止挡内筒的密封圈,由此防止内筒自外筒中脱出;外筒的内周形成有内螺纹;所述内螺纹与内筒的外螺纹结合在一起,由此可以调整内筒相对于外筒的位置,由此改变单次引流储液部的单次引流储液量;外筒的上端处对应的内筒的外周面上所印刷的刻度即为单次引流储液部的内筒与外筒位于该相对位置时的单次引流储液量;内筒的密封环液密性地抵靠在外筒的内周上;总引流储液部由软的塑料片材制成;总引流储液部通过连接管连接在外筒的下端;连接管上进一步形成有开关连接管的阀体。优选地,所述内筒的上端的接头上进一步连接有限流阀,以限制引流管中流出的腹水的速度。优选地,所述总引流储液部设置有刻度。由于本技术的腹水引流收集装置设置了单次引流储液部和总引流储液部,每次引流的最大引流量被单次引流储液部的容量所限制,因此,可以有效避免由于失误而造成的一次引流量太大;此外,单次引流储液部的腹水可以被进一步放到总引流储液部,完成当天引流的计总量。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腹水引流收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a为内筒的主视图;图2b为内筒的仰视图;图2c为内筒的横截面示意图;图3a为外筒的主视图;图3b为外筒的俯视图;图3c为外筒的横截面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技术的腹水引流收集装置进行详细说明。本技术的腹水引流收集装置,其包括:单次引流储液部、总引流储液部40;单次引流储液部包括内筒10和外筒20;内筒10和外筒20由硬质塑料制成;内筒10自上而下地插入于外筒中。内筒10顶端形成有与引流管连接的接头11,内筒10下端开放,下端外缘上形成有向外突出的弹性密封环12。内筒10的外围上形成有外螺纹(未示出);内筒10的外表面上还印刷有刻度。外筒20的上端开放,上端的内缘上形成有向内突出的挡块21,用于止挡内筒10的密封圈12,由此防止内筒10自外筒20中脱出。外筒20的内周形成有内螺纹(未示出)。该内螺纹与内筒10的外螺纹结合在一起,通过相对于外筒20旋转内筒10就可以调整内筒10相对于外筒20的位置,由此改变单次引流储液部的单次引流储液量。外筒20的上端处对应的内筒10的外周面上所印刷的刻度即为单次引流储液部的内筒10与外筒20位于该相对位置时的单次引流储液量。内筒10的密封环12液密性地抵靠在外筒20的内周上。总引流储液部40由软的塑料片材制成。总引流储液部40通过连接管22连接在外筒20的下端。连接管22上进一步形成有开关连接管22的阀体30。内筒10的上端的接头11上还可以进一步连接有限流阀(未示出),以限制引流管中流出的腹水的速度。总引流储液部40设置有刻度,以方便读出总引流液的体积。使用时,首先根据要求相对于外筒旋转内筒,使得外筒上端指示的刻度为要求单次引流腹水的引流量。关闭外筒下端的连接管上的阀体,使得单次引流储液部与总引流储液部处于不连通的状态;将内筒上端的接头连接至腹水引流管的端口上,并打开腹水引流管上的开关(或夹子),由此腹水进入单次引流储液部。当单次引流储液部装满腹水后,腹水就无法再进一步被引流出,由此限定单次引流量。关闭引流管上的开关(或夹子),然后打开外筒下端连接管上的阀体,使得单次引流储液部与总引流储液部处于连通的状态,由此,单次引流储液部中的腹水流入总引流储液部,然后关上外筒下端连接管上的阀体。过预定时间段后,打开腹水引流管上的开关(或夹子),进行第二次引流。如此反复,直到完成全天引流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腹水引流收集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腹水引流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单次引流储液部、总引流储液部;单次引流储液部包括内筒和外筒;内筒和外筒由硬质塑料制成;内筒自上而下地插入于外筒中;内筒顶端形成有与引流管连接的接头,内筒下端开放,下端外缘上形成有向外突出的弹性密封环;内筒的外围上形成有外螺纹;内筒的外表面上还印刷有刻度;外筒的上端开放,上端的内缘上形成有向内突出的挡块,用于止挡内筒的密封圈,由此防止内筒自外筒中脱出;外筒的内周形成有内螺纹;所述内螺纹与内筒的外螺纹结合在一起,由此可以调整内筒相对于外筒的位置,由此改变单次引流储液部的单次引流储液量;外筒的上端处对应的内筒的外周面上所印刷的刻度即为单次引流储液部的内筒与外筒位于该相对位置时的单次引流储液量;内筒的密封环液密性地抵靠在外筒的内周上;总引流储液部由软的塑料片材制成;总引流储液部通过连接管连接在外筒的下端;连接管上进一步形成有开关连接管的阀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腹水引流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单次引流储液部、总引流储液部;单次引流储液部包括内筒和外筒;内筒和外筒由硬质塑料制成;内筒自上而下地插入于外筒中;内筒顶端形成有与引流管连接的接头,内筒下端开放,下端外缘上形成有向外突出的弹性密封环;内筒的外围上形成有外螺纹;内筒的外表面上还印刷有刻度;外筒的上端开放,上端的内缘上形成有向内突出的挡块,用于止挡内筒的密封圈,由此防止内筒自外筒中脱出;外筒的内周形成有内螺纹;所述内螺纹与内筒的外螺纹结合在一起,由此可以调整内筒相对于外筒的位置,由此改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淑君郭洪霞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