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向上翻边翘翘板式运动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607350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4-04 01:0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向上翻边翘翘板式运动机构,包括驱动下压块、跷跷板、T型基座板、顶杆和翻边斜契,所述T型基座板中部顶端通过旋转中轴连接跷跷板,跷跷板两侧分别设有下压头和上翘头,所述下压头上方设有驱动下压块,下压头下方设有顶杆,所述上翘头上方设有整形块,整形块顶端固定有翻边斜契,翻边斜契上侧设有斜契面;主要用在向上翻边或整形,下模不用做压料板,利用此机构完成,驱动下压块驱动向下压,跷跷板绕旋转中轴转动,下压头向下运动,上翘头向上运动,顶升整形块和翻边斜契完成翻边、整形动作;整形结束后,复位弹簧复位,利用此结构,不需增设压料板,大大解决模具的制作成本。

An upward flanging seesaw motion mechanism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n upward flanging seesaw movement mechanism, including the drive block, seesaw type T, a base plate, a push rod and flanging oblique wedge, the T type base plate is connected with the central axis by rotating the seesaw, seesaw on both sides are respectively provided with a lower pressure head and upturned head, the head above a pressure actuated pressing block, a lower pressure head is provided with a push rod, the upper part of the raised head is provided with plastic blocks, plastic blocks are fixed on the top flange oblique wedge flanging, oblique wedge is provided with a oblique wedge surface; mainly used in upward flanging and shaping die without pressure plate, using the same mechanism, drive under pressure driven downward pressure, the seesaw rotate around the central shaft to rotate under pressure head downward, upward head upward, lifting shaping block and flanging oblique wedge flanging, complete the shaping action; shaping after the end of the reset spring reset, and With this structure, there is no need to add the press plate, so that the production cost of the mold is greatly solv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向上翻边翘翘板式运动机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冲压模具
,具体是一种向上翻边翘翘板式运动机构。
技术介绍
翻边模具在汽车钣金件制造领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汽车上大部分的外覆盖件都是使用翻边模具冲压制成的。在现有技术中,翻边模具通常是由模座、凸模、压料芯及翻边机构四大件构成,重工及很多机械和电器设备中不可避免需要用到许多带有“L”形结构的工件。由于在某些零件局部特征≧90度,产品深度过大,拉延模具无法一次性冲压成型,必须分步解决,所以翻边模具在冲压过程中非常必要。尤其是在翻边、整形过程中,下模需要用到压料板,无法自动完成复位动作,大大增加了模具的制作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向上翻边翘翘板式运动机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向上翻边翘翘板式运动机构,包括驱动下压块、跷跷板、T型基座板、顶杆和翻边斜契,所述T型基座板中部顶端通过旋转中轴连接跷跷板,跷跷板两侧分别设有下压头和上翘头,所述下压头上方设有驱动下压块,下压头下方设有顶杆,顶杆顶端设有顶杆撞击头,顶杆套设在顶杆导套内,顶杆导套固定在T型基座板侧面,顶杆导套与顶杆撞击头之间的顶杆上套设有复位弹簧,所述上翘头上方设有整形块,整形块顶端固定有翻边斜契,翻边斜契上侧设有斜契面。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T型基座板呈倒“T“型结构,T型基座板底部开设有基座板装配孔。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驱动下压块上设有下压块装配孔。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上翘头下方设有下挡柱。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整形块底端焊接有与上翘头相抵的冲压缓冲块,整形块上设有整形块装配孔。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翻边斜契上方安装有上挡柱。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所述的一种向上翻边翘翘板式运动机构,主要用在向上翻边或整形,下模不用做压料板,利用此机构完成,驱动下压块驱动向下压,跷跷板绕旋转中轴转动,下压头向下运动,上翘头向上运动,顶升整形块和翻边斜契完成翻边、整形动作;整形结束后,复位弹簧复位,利用此结构,不需增设压料板,大大解决模具的制作成本。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驱动下压块、101-下压块装配孔、2-跷跷板、201-下压头、202-上翘头、203-旋转中轴、3-T型基座板、301-基座板装配孔、302-顶杆导套、4-顶杆、401-顶杆撞击头、402-复位弹簧、5-下挡柱、6-上挡柱、7-整形块、701-冲压缓冲块、702-整形块装配孔、8-翻边斜契、801-斜契面。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一种向上翻边翘翘板式运动机构,包括驱动下压块1、跷跷板2、T型基座板3、顶杆4和翻边斜契8,所述T型基座板3呈倒“T“型结构,T型基座板3底部开设有基座板装配孔301,通过螺栓穿过基座板装配孔301方便将T型基座板3装配在模具座上,T型基座板3中部顶端通过旋转中轴203连接跷跷板2,跷跷板2两侧分别设有下压头201和上翘头202,所述下压头201上方设有驱动下压块1,驱动下压块1上设有下压块装配孔101,螺栓穿过下压块装配孔101方便将驱动下压块1装配到冲压机床上,所述下压头201下方设有顶杆4,顶杆4顶端设有与下压头201相抵的顶杆撞击头401,顶杆4套设在顶杆导套302内,顶杆导套302固定在T型基座板3侧面,顶杆导套302与顶杆撞击头401之间的顶杆4上套设有复位弹簧402。所述上翘头202下方设有下挡柱5,下挡柱5对上翘头202位置限定,避免上翘头202向下过度转动;所述上翘头202上方设有整形块7,整形块7底端焊接有与上翘头202相抵的冲压缓冲块701,整形块7上设有整形块装配孔702,方便通过螺栓将整形块7与模具的纵向导向机构连接,保证整形块7在竖直方向运动。所述整形块7顶端固定有翻边斜契8,翻边斜契8上侧设有斜契面801,斜契面801方便对工件进行翻边或整形,翻边斜契8上方安装有上挡柱6,上挡柱6对翻边斜契8位置限定,避免翻边斜契8向上过度运动。本专利技术的工作原理是:当驱动下压块1向下撞击下压头201,上翘头202向上翘起并推动整形块7和翻边斜契8向上运动,翻边斜契8的斜契面801对工件进行翻边或整形,当驱动下压块1复位后,在复位弹簧402弹力作用下,顶杆4向上运动顶起下压头201,上翘头202向下运动直至与下挡柱5相抵,整形块7和翻边斜契8复位。所述一种向上翻边翘翘板式运动机构,主要用在向上翻边或整形,下模不用做压料板,利用此机构完成,驱动下压块1驱动向下压,跷跷板2绕旋转中轴203转动,下压头201向下运动,上翘头202向上运动,顶升整形块7和翻边斜契8完成翻边、整形动作;整形结束后,复位弹簧402复位,利用此结构,不需增设压料板,大大解决模具的制作成本。本专利技术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本专利技术公开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根据所公开的
技术实现思路
,不需要创造性的劳动就可以对其中的一些技术特征作出一些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属于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范围内。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相连”及“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向上翻边翘翘板式运动机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向上翻边翘翘板式运动机构,包括驱动下压块(1)、跷跷板(2)、T型基座板(3)、顶杆(4)和翻边斜契(8),其特征在于,所述T型基座板(3)中部顶端通过旋转中轴(203)连接跷跷板(2),跷跷板(2)两侧分别设有下压头(201)和上翘头(202),所述下压头(201)上方设有驱动下压块(1),下压头(201)下方设有顶杆(4),顶杆(4)顶端设有顶杆撞击头(401),顶杆(4)套设在顶杆导套(302)内,顶杆导套(302)固定在T型基座板(3)侧面,顶杆导套(302)与顶杆撞击头(401)之间的顶杆(4)上套设有复位弹簧(402),所述上翘头(202)上方设有整形块(7),整形块(7)顶端固定有翻边斜契(8),翻边斜契(8)上侧设有斜契面(80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向上翻边翘翘板式运动机构,包括驱动下压块(1)、跷跷板(2)、T型基座板(3)、顶杆(4)和翻边斜契(8),其特征在于,所述T型基座板(3)中部顶端通过旋转中轴(203)连接跷跷板(2),跷跷板(2)两侧分别设有下压头(201)和上翘头(202),所述下压头(201)上方设有驱动下压块(1),下压头(201)下方设有顶杆(4),顶杆(4)顶端设有顶杆撞击头(401),顶杆(4)套设在顶杆导套(302)内,顶杆导套(302)固定在T型基座板(3)侧面,顶杆导套(302)与顶杆撞击头(401)之间的顶杆(4)上套设有复位弹簧(402),所述上翘头(202)上方设有整形块(7),整形块(7)顶端固定有翻边斜契(8),翻边斜契(8)上侧设有斜契面(80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应举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常青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