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罗文专利>正文

拉帮机构及全帮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606368 阅读:5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4-04 00: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拉帮机构及全帮机,涉及鞋生产设备技术领域。该拉帮机构包括收帮夹组件、拉帮夹组件以及扫刀组件。拉帮夹组件为两个且分别设置于收帮夹组件的两侧,收帮夹组件和拉帮夹组件均竖向设置,扫刀组件位于收帮夹组件的底部。拉帮夹组件夹住鞋帮面且拉到鞋楦的第一位置,收帮夹组件夹住帮脚且拉到鞋楦的第二位置,扫刀组件横向运动且用于压平帮脚。全帮机包括机架本体和多个拉帮机构。拉帮机构固定设置于机架本体,部分拉帮机构呈左脚排列为左脚拉帮机构,部分拉帮机构呈右脚排列为右脚拉帮机构,左脚拉帮机构和右脚拉帮机构能够完成整双鞋的拉帮作业。其设计合理,结构简单,节省人力,提高生产效率,增强成型效果。

The drawing mechanism and machi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拉帮机构及全帮机
本技术涉及鞋生产设备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拉帮机构及全帮机。
技术介绍
目前拉帮鞋机大多是一个机器只能完成一只鞋的一个分段,一双鞋要用几种鞋机来完成,或者采用机器完成鞋前部分的制作,用手工来完成剩下部分的制作。现有制鞋的机器有前帮机、中后帮机、后包机等,其中,前帮机只能完成单只鞋的前段部分,对鞋面合楦的准确度要求较高,当鞋面材料的韧度不够或操作不当易破损,只适合同款单量较大的鞋使用;中后帮机只能完成鞋的中后段,对于鞋跟较高的鞋达不到满意效果,适用范围较小。综上所述,如何提高生产效率,增强成型效果,降低生产成本,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拉帮机构,设计合理、结构简单,节省人力,提高生产效率,增强成型效果,较好的弥补了现在拉帮机的不足,适应面广。本技术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了一种全帮机,具有上述拉帮机构的优点。本技术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基于上述目的,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拉帮机构,包括收帮夹组件、拉帮夹组件以及扫刀组件;所述拉帮夹组件的数量为两个且分别设置于所述收帮夹组件的两侧,所述收帮夹组件和所述拉帮夹组件均竖向设置,所述扫刀组件位于所述收帮夹组件的底部;所述拉帮夹组件用于夹住鞋帮面且拉到鞋楦的第一位置,所述收帮夹组件用于夹住帮脚且拉到鞋楦的第二位置,所述扫刀组件横向运动且用于压平帮脚。另外,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的拉帮机构,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在本技术的可选实施例中,所述收帮夹组件包括第一传动组件、第二传动组件、收帮组件以及传动咬合组件;所述第二传动组件与所述第一传动组件铰接,所述收帮组件与所述第二传动组件铰接,所述传动咬合组件与所述收帮组件固定连接。在本技术的可选实施例中,所述收帮组件包括第一咬合件和第二咬合件;所述第一咬合件与所述第二咬合件铰接,所述第一咬合件设置有第一咬合齿,所述第二咬合件设置有第二咬合齿,所述第一咬合齿与所述第二咬合齿相对设置且啮合。在本技术的可选实施例中,所述拉帮夹组件包括传动件、咬合夹紧件以及咬合控制件;所述咬合夹紧件包括第三咬合件和第四咬合件,所述第三咬合件和所述第四咬合件铰接,所述第三咬合件与所述传动件连接,所述第四咬合件与所述咬合控制件连接。在本技术的可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三咬合件为弧形结构且包括连接部、中间铰接部以及第三咬合部;所述第四咬合件为L型结构,所述第四咬合件的两端分别为第四咬合部和拉紧部;所述中间铰接部与所述第四咬合件的转角铰接,所述第三咬合部与所述第四咬合部相配合,所述连接部与所述传动件固定连接,所述拉紧部与所述咬合控制件连接。在本技术的可选实施例中,所述扫刀组件包括定向组件、活动组件以及主动件;所述定向组件包括平行的两个定向件,所述活动组件包括第一活动件和第二活动件,所述第一活动件与其中一个所述定向件铰接,所述第二活动件与另一个所述定向件铰接,所述第一活动件与所述第二活动件铰接;所述主动件与所述第一活动件和所述第二活动件在其铰接处连接。在本技术的可选实施例中,所述扫刀组件还包传动件,所述传动件的数量为三个且分别与所述两个定向件和所述主动件一一对应的连接。在本技术的可选实施例中,所述拉帮机构还包括调码控制器,所述调码控制器用于调节鞋头与后包拉帮机构的移动;所述调码控制器包括第一电磁件和多个电磁通道件,所述电磁通道件为圆柱状结构,全部所述电磁通道件平行设置且呈圆周分布,所述第一电磁件位于所述电磁通道件的电磁端;所述第一电磁件的靠近所述电磁通道件的一端为负极。在本技术的可选实施例中,所述电磁通道件包括筒体、第二电磁铁、永久磁铁、挡铁以及弹性件;所述筒体具有一端开口的容纳腔,所述弹性件、所述挡铁、所述永久磁铁以及所述第二电磁铁依次嵌设于所述容纳腔内,所述弹性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筒体的底壁和所述挡铁一一对应连接,所述挡铁的小端穿设于所述永久磁铁,所述永久磁铁靠近所述第二电磁铁的一端为负极,所述第二电磁铁具有相对两端的正极和负极,所述第二电磁铁的负极相对于所述正极更靠近于所述永久磁铁的负极;所述电磁通道件通电,使得所述第二电磁铁能够从所述筒体内滑出,所述第二电磁铁的正极能够与所述第一电磁件的负极相吸。本技术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全帮机,包括机架本体和拉帮机构;所述拉帮机构固定设置于所述机架本体上,部分所述拉帮机构呈左脚排列为左脚拉帮机构,剩余部分所述拉帮机构呈右脚排列为右脚拉帮机构,所述左脚拉帮机构和所述右脚拉帮机构能够完成整双鞋的拉帮作业。本技术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是:设计合理、巧妙,结构简单,节省人力,提高生产效率,增强成型效果,收帮夹组件和扫刀组件的巧妙配合完成拉帮作业,较好的弥补了现在拉帮机的不足,适应面广,效率高。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1提供的拉帮机构的示意图;图2为图1中收帮夹组件的示意图;图3为图2中第二传动组件的示意图;图4为图1中拉帮夹组件的示意图;图5为图1中扫刀组件的示意图;图6为图5中的活动组件的示意图;图7为图1中调码控制器的示意图;图8为图7中电磁通道件的示意图;图9为本技术实施例2提供的全帮机的示意图。图标:100-全帮机;10-拉帮机构;11-收帮夹组件;112-第一传动组件;1123-第一传动件;1125-第一传动臂;113-第二传动组件;1132-第二传动件;1134-第二传动臂;1136-连杆件;114-收帮组件;1143-第一咬合件;1146-第二咬合件;116-传动咬合组件;13-拉帮夹组件;132-传动件;134-咬合夹紧件;1343-第三咬合件;1346-第四咬合件;136-咬合控制件;16-扫刀组件;162-定向组件;165-活动组件;1652-第一活动件;1657-第二活动件;168-主动件;18-调码控制器;182-第一电磁件;185-电磁通道件;1852-筒体;1854-第二电磁铁;1856-永久磁铁;1858-挡铁;1859-弹性件;20-机架本体;22-左脚拉帮机构;24-右脚拉帮机构。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技术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技术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拉帮机构及全帮机

【技术保护点】
一种拉帮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收帮夹组件、拉帮夹组件以及扫刀组件;所述拉帮夹组件的数量为两个且分别设置于所述收帮夹组件的两侧,所述收帮夹组件和所述拉帮夹组件均竖向设置,所述扫刀组件位于所述收帮夹组件的底部;所述拉帮夹组件用于夹住鞋帮面且拉到鞋楦的第一位置,所述收帮夹组件用于夹住帮脚且拉到鞋楦的第二位置,所述扫刀组件横向运动且用于压平帮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拉帮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收帮夹组件、拉帮夹组件以及扫刀组件;所述拉帮夹组件的数量为两个且分别设置于所述收帮夹组件的两侧,所述收帮夹组件和所述拉帮夹组件均竖向设置,所述扫刀组件位于所述收帮夹组件的底部;所述拉帮夹组件用于夹住鞋帮面且拉到鞋楦的第一位置,所述收帮夹组件用于夹住帮脚且拉到鞋楦的第二位置,所述扫刀组件横向运动且用于压平帮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帮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帮夹组件包括第一传动组件、第二传动组件、收帮组件以及传动咬合组件;所述第二传动组件与所述第一传动组件铰接,所述收帮组件与所述第二传动组件铰接,所述传动咬合组件与所述收帮组件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拉帮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帮组件包括第一咬合件和第二咬合件;所述第一咬合件与所述第二咬合件铰接,所述第一咬合件设置有第一咬合齿,所述第二咬合件设置有第二咬合齿,所述第一咬合齿与所述第二咬合齿相对设置且啮合。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帮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拉帮夹组件包括传动件、咬合夹紧件以及咬合控制件;所述咬合夹紧件包括第三咬合件和第四咬合件,所述第三咬合件和所述第四咬合件铰接,所述第三咬合件与所述传动件连接,所述第四咬合件与所述咬合控制件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拉帮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咬合件为弧形结构且包括连接部、中间铰接部以及第三咬合部;所述第四咬合件为L型结构,所述第四咬合件的两端分别为第四咬合部和拉紧部;所述中间铰接部与所述第四咬合件的转角铰接,所述第三咬合部与所述第四咬合部相配合,所述连接部与所述传动件固定连接,所述拉紧部与所述咬合控制件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帮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扫刀组件包括定向组件、活动组件以及主动件;所述定向组件包括平行的两个定向件,所述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文
申请(专利权)人:罗文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