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马欣悦专利>正文

侧向可视度不理想小微型路口智能交通引导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7592274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31 07: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侧向可视度不理想小微型路口智能交通引导系统,其特点是,由可调整探测范围的探头(1)、具有频道区分功能的无线信息发射与接收器(2)、具备文字、语音和来向警示功能的警示屏(3)和太阳能板(4)连接集成;当小微型交叉路口各侧由于建筑物等遮挡,而导致彼此相对侧向路面相互之间可视度不理想时,各相对侧向路面特定安全距离m内同时向路口行进人车,可以分别得到所在侧向路面安装的该系统的预警提示;实现彼此对对方各自存在以及向路口方向行进信息的提前预知,避免因可视度不理想而导致双方在小微型交叉路口发生碰撞等交通事故,实现安心通行、有序通行、安全通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侧向可视度不理想小微型路口智能交通引导系统
:本技术涉及智能交通管理
,具体地讲是一种侧向可视度不理想小微型路口智能交通引导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汽车拥有量的日益增多和开车出行方式的日益主流化,交通安全尤其是交通路口人车通行安全问题日益突出。目前,大中型交叉路口的人车通行安全问题,已经通过在交叉路口安装红绿灯等交通指挥引导系统得到了有效解决。然而在数量更为众多的小微型交叉路口,包括各种各类住宅社区和办公社区内部的小微型交叉路口,由于各侧向路面普遍存在有建筑物、绿植等遮挡,导致彼此相对侧向路面相互之间可视度不理想。这样,小微型交叉路口各相对侧向路面特定安全距离范围内同时向路口行进的人车,往往对对方的存在以及向路口方向行进信息预知不足,当驶出不可透视遮挡物盲区相互发现对方时又因距离太近难以及时采取有效应急措施,导致在小微型交叉路口经常发生交通事故。当前,面对这种侧向可视度不理想小微型交叉路口,一般采用凸面镜设备进行交通引导,但其存在有三个方面的缺陷和局限,一是凸面镜对侧向路面存在和行进人车的成像会比原物变小,往往难以引起彼此相对侧向路面上进入安全预警距离范围内人车对对方的应有注意,二是当行进人车视力不佳时,以及出现雨雪雾霾等恶劣气候时,彼此相对侧向路面人车对凸面镜中对方人车信息成像的注意力会进一步降低,三是特别地,凸面镜设备对单侧人车信息的预警提示比较有效(如图2典型三叉型小微路口情况),但如果有两个及以上侧向路口因可视度不理想需要同时进行人车信息预警提示时(如图1典型十字交叉型小微路口情况),凸面镜设备的适用性就会受到很大局限,这些缺陷的存在,极大制约了凸面镜设备在侧向可视度不理想小微型交叉路口环境中的交通引导功能发挥。通过在侧向可视度不理想小微型交叉路口安装红绿灯交通指挥引导系统,虽然也可以实现安全通行,但该系统购置成本高昂,会极大增加费用负担,另外,小微型交叉路口一般情况下不会有太多人车同时通行,安装该系统给予红灯等待信号反而会极大降低通行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上述已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侧向可视度不理想小微型路口智能交通引导系统;主要解决现有的小微型交叉路口彼此相对侧向路面相互之间可视度不理想时,因同时向路口行进人车彼此对对方存在和行进信息预知不足,而可能发生的交通事故,同时克服通过安装凸面镜设备或者安装红绿灯交通指挥引导系统解决该问题的缺陷和局限等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侧向可视度不理想小微型路口智能交通引导系统,其特殊之处在于,由探头、无线信息发射接收器、警示屏和太阳能板集成智能交通引导系统,所述的太阳能板通过电源线分别与探头、无线信息发射接收器、警示屏相连接,提供工作所需动能;探头通过信号传输线与无线信息发射接收器相连接,无线信息发射接收器通过信号传输线与警示屏相连接。进一步的,所述的探头能调整探测范围。进一步的,所述的无线信息发射接收器有频道区分功能,不同侧向路面的无线信息发射与接收器赋予不同的信号发射和信号接收频道。进一步的,所述的警示屏具备文字、语音和来向警示功能。本技术的侧向可视度不理想小微型路口智能交通引导系统的引导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确定需要提前预警的不可视盲区,以侧向路面紧临的不可透视遮挡物为基准,自其面向交叉路口端点起向本侧向路方向沿路边截取安全预警距离m,与其在本侧向路面中间分界线上对应形成的投影线段,围成的长方形或四方形面积范围,即是确定需要提前预警的不可视盲区;b安装智能交通引导系统,在小微型交叉路口各侧向路面向路口交叉点行进的临路侧,选择超出安全预警距离m的合适点位,集成安装交通引导系统,调整智能交通引导系统的探头,使其能探测需要提前预警的不可视盲区;c智能交通引导,能调整探测范围的探头将探测获得的不可视盲区内人车的信息信号,传输至具有频道区分功能的无线信息发射接收器以特定频道发射出去;具有频道区分功能的无线信息发射接收器同时接收其它不可视侧向路面人车信息信号,并即时传输给具备文字、语音和来向警示功能的警示屏,由警示屏发出文字闪屏警示、语音警示和人车来向箭头闪屏警示。本技术所述的侧向可视度不理想小微型路口智能交通引导系统与已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积极效果,能够有效克服现行凸面镜设备在侧向可视度不理想小微型交叉路口交通引导中的成像变小往往难以引起应有注意、侧向路口两个或多个时适用性不强等缺陷,也能够有效克服通过在侧向可视度不理想小微型交叉路口安装红绿灯交通指挥引导系统产生的高成本、低效率等缺陷,帮助实现各种具体情境的侧向可视度不理想小微型交叉路口交通引导的低成本、高效率、普适性,最终实现安心通行、有序通行、安全通行。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实施例1的智能交通引导系统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实施例2的智能交通引导系统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实施例3的智能交通引导系统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智能交通引导系统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更好地理解与实施,下面结合附图给出具体实施例详细说明本技术;所举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技术,并非用于限制本技术的范围。实施例1,参见图1、4,将探头1、无线信息发射接收器2、警示屏3和太阳能板4集成智能交通引导系统,太阳能板4通过电源线8分别与探头1、无线信息发射接收器2、警示屏3相连接,提供工作所需动能;将探头1通过信号传输线9与无线信息发射接收器2相连接,再将无线信息发射接收器2通过信号传输线10与警示屏3相连接;探头1可调整探测范围;无线信息发射接收器2有频道区分功能,不同侧向路面的无线信息发射接收器2赋予不同的信号发射和信号接收频道;警示屏3具备文字、语音和来向警示功能;形成本技术的智能交通引导系统。以侧向可视度不理想的典型十字交叉型小微路口为例,进行如下具体实施方式说明:根据小微型交叉路口路况,确定合适的安全预警距离m(一般为10-30米),然后以各侧向路面紧临的不可透视遮挡物5为基准,自其面向交叉路口端点起向本侧向路方向沿路边截取确定的安全预警距离m,进而作其在本侧向路面中间分界线7上的投影线段,根据两者围成的长方形或四方形面积范围,确定各侧向路面需要提前预警的不可视盲区6;根据确定的安全预警距离m和各侧向路面需要提前预警的不可视盲区6,在各侧向路面之向路口交叉点行进的临路侧,选择适当超出安全预警距离m的合适点位,集成安装可调整探测范围的探头1、无线信息发射接收器2、具备文字语音来向警示功能的警示屏3、太阳能板4组成的智能交通引导系统,不同点位安装的设备除无线信息发射接收器2外可以规格一致;侧路A、B、C、D各侧智能交通引导系统中安装的无线信息发射接收器分别为2-1、2-2、2-3、2-4,其信号发射分别赋以频道1、频道2、频道3、频道4,其信号接收分别赋以频道2+4、频道1+3、频道2+4、频道1+3;A侧路系统,分别接收到B侧路系统发出的频道为2的信号和D侧路系统发出的频道为4的信号后,以及同时接收到两者信号后,即开启“侧向人车缓行通过”文字闪屏警示,并辅之以可控音量语音警示以及人车来向箭头闪屏警示,其中接收到B侧路系统发出的频道为2的信号后箭头闪屏警示人车左侧来向,接收到D侧路系统发出的频道为4的信号后箭头闪屏警示人车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侧向可视度不理想小微型路口智能交通引导系统

【技术保护点】
侧向可视度不理想小微型路口智能交通引导系统,其特征在于,由探头(1)、无线信息发射接收器(2)、警示屏(3)和太阳能板(4)集成智能交通引导系统,所述的太阳能板(4)通过电源线(8)分别与探头(1)、无线信息发射接收器(2)、警示屏(3)相连接,提供工作所需动能;探头(1)通过信号传输线(9)与无线信息发射接收器(2)相连接,无线信息发射接收器(2)通过信号传输线(10)与警示屏(3)相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侧向可视度不理想小微型路口智能交通引导系统,其特征在于,由探头(1)、无线信息发射接收器(2)、警示屏(3)和太阳能板(4)集成智能交通引导系统,所述的太阳能板(4)通过电源线(8)分别与探头(1)、无线信息发射接收器(2)、警示屏(3)相连接,提供工作所需动能;探头(1)通过信号传输线(9)与无线信息发射接收器(2)相连接,无线信息发射接收器(2)通过信号传输线(10)与警示屏(3)相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欣悦
申请(专利权)人:马欣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