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东南大学专利>正文

双链核酸微阵列芯片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759001 阅读:1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双链核酸微阵列芯片制备方法是一种由单链寡核苷酸制备双链核酸微阵列芯片的方法。该方法制备双链核酸微阵列时先将固相化学合成的3′端含有两段反向互补序列的单链寡核苷酸片段转移到固相支持物表面,经5′端连接在固相支持物表面形成单链寡核苷酸微阵列,再将两反向互补序列退火形成发夹结构提供引物,依靠核酸聚合酶聚合反应填平单链寡核苷酸片段的剩余单链部分,从而在固相支持物表面形成完整的双链核酸分子,成为双链核酸微阵列芯片。本发明专利技术制备的双链核酸微阵列芯片可用于高通量检测双链核酸如dsDNA与蛋白质等生物分子的相互作用,在基础分子生物学研究和核酸结合药物的筛选中有广泛的应用价值。(*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是生物医学领域中制备微阵列芯片的方法,尤其是一种由单链寡核苷酸制备双链核酸微阵列芯片的方法。
技术介绍
生物芯片主要是指在固相支持物上组装的核酸、蛋白质、细胞、微小组织等生物活性物质构成的微阵列。应用生物芯片可实现对待检样品中目标核酸分子、蛋白质分子、细胞、微小组织等物质的有无及多少进行准确、快速、大信息量检测。具有微型化、高通量和自动化的检测特征。生物芯片在生物检测、医学检测及疾病诊断、药物筛选和基因序列分析上有着极其重要的应用价值意义,因此受到广泛关注和投资,使其已经成为一个全球性的新型产业,即生物芯片产业。目前生物芯片的研究和开发种类逐渐趋于多样化,包括最初开发并广泛应用的基因芯片、暂露头角却气势逼人的蛋白质芯片、具有生命特色的细胞芯片和组织芯片。基因芯片和蛋白质芯片能够在转录和翻译两个层面上实现对基因表达的检测,在基因组和蛋白质组的研究中已经成为极其重要的技术平台,同时对医学临床诊断、新药筛选、疗效分析等生物医学领域产生了革命性的影响。从构成上来说,基因芯片和蛋白质芯片分别由单链DNA寡核苷酸分子和蛋白质分子构成,因此基因芯片只能依靠核酸分子之间的杂交检测经核酸扩增后的样品中目标单链DNA分子的有无及多少,蛋白质芯片主要通过蛋白质与样品中靶蛋白分子的识别及结合检测靶蛋白分子的有无及多少。因此基因芯片不能检测蛋白质,蛋白质芯片也难于检测DNA,这限制了运用DNA芯片直接对蛋白质的检测,而DNA与蛋白质的识别及相互作用在基因组稳定性维持及基因的表达调节中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传统分子生物学中用来研究DNA与蛋白质相互作用的常规方法主要是凝胶迁移实验(gel shift mobility assay),但这种方法对实验样品数量需求大、实验耗时长、分析效率低,而且存在放射性标记对实验人员及环境的危害。双链核酸微阵列芯片是一种生物芯片。双链核酸微阵列芯片能够克服单链核酸微阵列不能检测蛋白质的缺陷,因为DNA结合蛋白常常识别和结合的是双链DNA,籍此在基因的表达调控中发挥重要作用。双链核酸微阵列芯片的制备是这种芯片应用的关键。Lockhart等最早在1996年就提出在固相介质上制备双链DNA探针分子的方法(US patent No.5,556,752),其基本方法是将两段碱基互补的寡核苷酸运用连接分子连接在一起,将一段固定到固相介质上,通过退火使两段碱基互补的寡核苷酸复性,形成带有突环的双链核酸单分子,用于检测DNA结合生物分子;这一方法由于化学合成两段寡核苷酸,因此生产效率低,成本较高。Bulyk等在1999年最早提出双链核酸微阵列芯片概念,并运用核酸聚合酶引物延伸方法制备双链核酸微阵列(US.Pat.6,326,489)。其主要内容是首先在玻片上通过光刻掩膜原位合成单链寡核苷酸微阵列,合成的每条单链寡核苷酸靠近玻片的3′含有通用引物退火序列,单链寡核苷酸微阵列与通用引物退火后,进行聚合酶引物延伸反应,合成第二链核酸,从而形成双链核酸微阵列。这一方法的缺点是需要在固相介质表面合成含有引物结合位点的较长的寡核苷酸,不利于降低生产成本。由于受到知识产权的保护不能在我国进行商业开发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1)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便于在普通设备条件制备双链核酸微阵列的方法,而且制备成本较低、芯片双链核酸的碱基错配率较单纯互补单链核酸复性制备双链核酸的方法低。可以用来生产价值更大的单碱基突变双链核酸微阵列芯片的(2)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是双链核酸微阵列芯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将化学合成的固定的单链寡核苷酸片段通过其5′端连接到固相支持物表面,形成单链寡核苷酸微阵列;固定的单链寡核苷酸片段在其自由3′端含有两段反向碱基互补序列;(b)固定的单链寡核苷酸片段其自由3′端两段反向碱基互补序列退火,在单链寡核苷酸片段3′端形成一发夹结构;(c)核酸聚合酶以发夹结构为引物进行核苷酸聚合反应,填平固定的单链寡核苷酸片段的剩余单链部分,在支持物表面合成完整双链核酸分子,使单链寡核苷酸微阵列成为双链核酸微阵列;固定的单链寡核苷酸片段其自由3′端与固相支持物表面不连接,处于自由状态;固定的单链寡核苷酸片段3′端两段反向碱基互补序列退火形成发卡结构;这一发卡结构为一段较短的双链寡核苷酸片段,它只拥有一开放状态的3′端,且3′端为羟基;退火形成的发卡结构充当核酸聚合反应的引物,在被核酸聚合酶识别结合,启动核苷酸聚合反应,填平固定的单链寡核苷酸片段的剩余单链部分,从而将制备的单链寡核苷酸微阵列转变为双链寡核苷酸微阵列;固定的单链寡核苷酸片段包括核糖核酸和脱氧核糖核酸两类核酸;用于进行核苷酸聚合反应的核酸聚合酶包括核糖核酸聚合酶、脱氧核糖核酸聚合酶及反转录酶;用于进行核苷酸聚合反应的核苷酸包括所有核糖核苷酸、所有脱氧核糖核苷酸及特殊稀有核苷酸;用于固定单链寡核苷酸的固相支持物包括拥有刚性和半刚性表面的材料。(3)技术效果本专利技术提出的在标准化、批量化生产上具有三点重要价值一是提出的依靠固定的单链核酸本身含有的反向互补序列退火形成发卡结构提供引物,通过聚合酶引物延伸合成双链核酸,不需要任何额外合成序列较长的第二分子引物或更长的全序列互补单链核酸与固定的微阵列单链核酸退火杂交,降低了生产成本;本专利技术提出的双链核酸微阵列生产中,只需要化学合成单链核酸即可,其余互补核酸通过价格低廉的聚合酶发卡结构引物延伸反应就合成,这对较长序列的双链核酸微阵列生产尤其重要;二是本专利技术提出发卡结构提供引物通过引物聚合酶延伸合成双链核酸的方法,由于核酸聚合酶的保真性、进行性较化学合成的高,因此对于较长或含有简并核苷酸的核酸片段合成具有重要意义;三是本专利技术提出的双链核酸微阵列合成方法,能够保证合成的双链核酸中极低的碱基错配率,这对于生产具有更大商业价值的单碱基突变双链核酸微阵列芯片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这一方法能够克服高价合成一套与在片合成的微阵列单链核酸互补的单链核酸却不能通过杂交复性的方法生产具有单碱基突变特征的双链核酸微阵列芯片的致命缺陷。本专利技术提出的对DNA结合蛋白的研究尤其具有重要价值。DNA与蛋白质的相互作用在基因组稳定性维持及基因表达调控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序列特异性DNA结合蛋白,这类蛋白质虽然只占细胞核总蛋白的不到0.1%,但这类蛋白质常常是包括转录因子在内的调控基因以一定的时空性、数量性表达的重要反式作用因子,它们通过自己特殊的结构如亮氨酸拉链、锌指结构等基因组中序列特异性双链DNA识别结合,精确调节一类功能相关基因的表达,因此对这类蛋白质及其特异性识别结合的DNA位点的研究在分子生物学、基因组学及目前已成为重点研究对象的蛋白质组学中都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然而对这类蛋白质及其特异性识别结合的DNA位点的研究目前除了传统分子生物学中发展的凝胶迁移实验、DNA酶I足迹实验等方法外,没有一种高通量的标准化筛选方法,且目前已经发展的单链DNA基因芯片及蛋白质芯片都难以进行这类蛋白质的高效筛选及鉴定。本专利技术提出的双链DNA微阵列及其制备方法就是专门用来填补这一缺陷,进行细胞核全蛋白组范围内筛选序列特异性DNA结合蛋白及其DNA识别位点的研究方法。这一研究平台的建立,对于研究如下课题具有重要价值。一是运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双链核酸微阵列芯片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将化学合成的单链寡核苷酸片段通过其5′端连接到固相支持物表面,形成单链寡核苷酸微阵列;固定的单链寡核苷酸片段在其自由3′端含有两段反向碱基互补序列;(b)固定的 单链寡核苷酸片段其自由3′端两段反向碱基互补序列退火,在单链寡核苷酸片段3′端形成一发夹结构;(c)核酸聚合酶以发夹结构为引物进行核苷酸聚合反应,填平固定的单链寡核苷酸片段的剩余单链部分,在支持物表面合成完整双链核酸分子,使单链寡核苷酸 微阵列成为双链核酸微阵列。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进科陆祖宏
申请(专利权)人:东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4[中国|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