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体自动上料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589763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31 05: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固体自动上料机,包括有控制器、机架、进料管、储料桶、排气管、真空发生器、反吹装置、搅拌装置和设置在机架上的真空罐,所述真空罐顶部设置有上盖,所述上盖上设置有电机支架和至少两个排气口,所述搅拌装置包括有电机、转轴和设置在转轴上的搅拌器,所述电机设置在电机支架上并与转轴连接,所述搅拌器位于真空罐内,所述排气管一端分别与排气口连接,所述排气管另一端分别与真空发生器和反吹装置连接,所述排气管上设置有过滤器,所述真空罐内壁上设置有传感器,所述真空罐底部设置有出料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真空罐内设置有搅拌装置,可对真空罐内的物料进行搅动和打散,从而加快了物料下料速度,防止下料管道发生堵塞。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固体自动上料机
本技术属于上料设备
,具体涉及固体自动上料机。
技术介绍
上料机是输送物料的设备,其中真空上料机是一种借助于真空吸力来传送颗粒和粉末状物料的无尘密闭管道输送设备,利用真空与环境空间的气压差,形成管道内气体流动,来带动粉状物料运动,从而完成粉体的输送。这种输送方式可以杜绝粉尘污染环境,同时减少环境及人员对物料的污染,提高了洁净度。我国引进先进的国外真空技术,不断完善,不断改进,现广泛用于化工、制药、食品、冶金、建材、农副等各轻、重工业行业。现有技术中,物料输送到真空罐后会堆积在一起,并由于真空罐内气压低,造成下料时速度较慢,下料管道还可能发生堵塞;而且有部分物料会残留在真空罐内壁上,降低了物料输送精准度,同时还影响了真空罐的正常作业。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固体自动上料机,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固体自动上料机,包括有控制器、机架、进料管、储料桶、排气管、真空发生器、反吹装置、搅拌装置和设置在机架上的真空罐,所述进料管一端和真空罐连接且另一端伸入到储料桶底部,所述真空罐顶部设置有上盖,所述上盖上设置有电机支架和至少两个排气口,所述搅拌装置包括有电机、转轴和设置在转轴上的搅拌器,所述电机设置在电机支架上并与转轴连接,所述搅拌器位于真空罐内;所述排气管一端分别与上盖上的排气口连接,所述排气管另一端分别与真空发生器和反吹装置连接,所述排气管上设置有过滤器;所述真空罐内壁上设置有传感器,所述真空罐底部设置有出料管,所述进料管、排气管和出料管上均分别设置有闸阀,所述真空发生器、反吹装置、电机、传感器和闸阀均分别与控制器电性连接。优选的,所述搅拌器为螺带结构。优选的,所述螺带上设置有若干个通孔。优选的,所述电机支架位于上盖中心位置,所述排气口倾斜设置在上盖上,所述排气口围绕电机支架均匀分布。优选的,所述排气口的数量为三个。优选的,所述真空罐与上盖可拆卸连接,所述真空罐和上盖之间设置有橡胶密封垫。优选的,所述真空罐侧壁上还设置有振动器。优选的,所述闸阀为电磁球阀。优选的,所述传感器为料位传感器。有益效果:(1)本技术的固体自动上料机,真空罐内设置有搅拌装置,可对真空罐内的物料进行搅动和打散,从而加快了物料下料速度,防止下料管道发生堵塞;其中,搅拌器为螺带结构,搅拌效率高,且螺带上设置有若干个通孔,增大了通风面积,防止螺带上残留物料。(2)本技术的固体自动上料机,通过控制器控制整个装置的运行,通过传感器实时监控真空罐内的物料量,从而实现了自动上料;还设置有至少两个倾斜的排气口,反吹装置将压缩空气通入真空罐内时,可将空气导向真空罐侧壁并形成旋流,再配合设置在真空罐侧壁上振动器,防止了物料残留在真空罐内壁上,从而提高了物料输送精准度,同时保证了真空罐的正常作业。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上盖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上盖上排气口结构示意图。图中:1-机架,2-进料管,3-储料桶,4-排气管,5-真空发生器,6-反吹装置,7-真空罐,8-上盖,9-电机支架,10-排气口,11-电机,12-转轴,13-搅拌器,14-过滤器,15-传感器,16-出料管,17-闸阀,18-振动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实施例。实施例1如图1-3所示,固体自动上料机,包括有控制器、机架1、进料管2、储料桶3、排气管4、真空发生器5、反吹装置6、搅拌装置和设置在机架1上的真空罐7,所述进料管2一端和真空罐7连接且另一端伸入到储料桶3底部,所述真空罐7顶部设置有上盖8,所述上盖8上设置有电机支架9和至少两个排气口10,所述搅拌装置包括有电机11、转轴12和设置在转轴12上的搅拌器13,所述电机11设置在电机支架9上并与转轴12连接,所述搅拌器13位于真空罐7内;所述排气管4一端分别与上盖8上的排气口10连接,所述排气管4另一端分别与真空发生器5和反吹装置6连接,所述排气管4上设置有过滤器14;所述真空罐7内壁上设置有传感器15,所述真空罐7底部设置有出料管16,所述进料管2、排气管4和出料管16上均分别设置有闸阀17,所述真空发生器5、反吹装置6、电机11、传感器15和闸阀17均分别与控制器电性连接;所述搅拌器13为螺带结构;所述螺带上设置有若干个通孔;所述电机支架9位于上盖8中心位置,所述排气口10倾斜设置在上盖8上,所述排气口10围绕电机支架9均匀分布;所述排气口10的数量为三个;所述真空罐7与上盖8可拆卸连接,所述真空罐7和上盖8之间设置有橡胶密封垫;所述真空罐7侧壁上还设置有振动器18;所述闸阀17为电磁球阀;所述传感器15为料位传感器。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首先,关闭出料管16上的闸阀17,真空发生器5通过排气管4对真空罐7进行抽真空,真空度达到规定数值后,关闭排气管4上的闸阀17和真空发生器5。储料桶3内的固体粉状物料由于气压差而被输送到真空罐7内,真空罐7内壁上的传感器15可对罐内物料量进行实时监控,达到规定量后,关闭进料管2上的闸阀17,打开排气管4和出料管16上的闸阀17,反吹装置6通过排气管4把压缩空气送入真空罐7内,压缩空气同时会对过滤器14进行清洁,电机11带动搅拌器13对物料进行搅动,从而物料快速从出料管16排出,完成了真空上料作业。本技术的固体自动上料机,真空罐7内设置有搅拌装置,可对真空罐7内的物料进行搅动和打散,从而加快了物料下料速度,防止出料管16发生堵塞;其中,搅拌器13为螺带结构,搅拌效率高,且螺带上设置有若干个通孔,增大了通风面积,防止螺带上残留物料。通过控制器控制整个装置的运行,通过传感器15实时监控真空罐7内的物料量,从而实现了自动上料;还设置有至少两个倾斜的排气口10,反吹装置6将压缩空气通入真空罐7内时,可将空气导向真空罐7侧壁并形成旋流,再配合设置在真空罐7侧壁上振动器18,防止了物料残留在真空罐7内壁上,从而提高了物料输送精准度,同时保证了真空罐7的正常作业。以上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进行了详细描述,但其只是作为范例,本技术并不限制于以上描述具体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任何对本技术进行的等同修改和替代也都在本技术的范畴之中。因此,在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下所作的均等变换和修改,都涵盖在本技术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固体自动上料机

【技术保护点】
固体自动上料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有控制器、机架(1)、进料管(2)、储料桶(3)、排气管(4)、真空发生器(5)、反吹装置(6)、搅拌装置和设置在机架(1)上的真空罐(7),所述进料管(2)一端和真空罐(7)连接且另一端伸入到储料桶(3)底部,所述真空罐(7)顶部设置有上盖(8),所述上盖(8)上设置有电机支架(9)和至少两个排气口(10),所述搅拌装置包括有电机(11)、转轴(12)和设置在转轴(12)上的搅拌器(13),所述电机(11)设置在电机支架(9)上并与转轴(12)连接,所述搅拌器(13)位于真空罐(7)内;所述排气管(4)一端分别与上盖(8)上的排气口(10)连接,所述排气管(4)另一端分别与真空发生器(5)和反吹装置(6)连接,所述排气管(4)上设置有过滤器(14);所述真空罐(7)内壁上设置有传感器(15),所述真空罐(7)底部设置有出料管(16),所述进料管(2)、排气管(4)和出料管(16)上均分别设置有闸阀(17),所述真空发生器(5)、反吹装置(6)、电机(11)、传感器(15)和闸阀(17)均分别与控制器电性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固体自动上料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有控制器、机架(1)、进料管(2)、储料桶(3)、排气管(4)、真空发生器(5)、反吹装置(6)、搅拌装置和设置在机架(1)上的真空罐(7),所述进料管(2)一端和真空罐(7)连接且另一端伸入到储料桶(3)底部,所述真空罐(7)顶部设置有上盖(8),所述上盖(8)上设置有电机支架(9)和至少两个排气口(10),所述搅拌装置包括有电机(11)、转轴(12)和设置在转轴(12)上的搅拌器(13),所述电机(11)设置在电机支架(9)上并与转轴(12)连接,所述搅拌器(13)位于真空罐(7)内;所述排气管(4)一端分别与上盖(8)上的排气口(10)连接,所述排气管(4)另一端分别与真空发生器(5)和反吹装置(6)连接,所述排气管(4)上设置有过滤器(14);所述真空罐(7)内壁上设置有传感器(15),所述真空罐(7)底部设置有出料管(16),所述进料管(2)、排气管(4)和出料管(16)上均分别设置有闸阀(17),所述真空发生器(5)、反吹装置(6)、电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云满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贝美药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