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外盖体的饮用水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588931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31 04: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带外盖体的饮用水罐,包括罐体以及封闭罐体的盖体;所述罐体顶端开口底端封闭,所述盖体底端开口而顶端由顶板封闭;所述罐体开口处设置有内盖,内盖最好是易拉盖。所述盖体内壁以及罐体开口处外壁设置有相互啮合的环状凸台。具有上述结构的饮用水罐,当内盖开启后,利用盖体封闭罐体开口,其方便开启,并且对饮料具有密封作用,兼备了普通瓶子和易拉罐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外盖体的饮用水罐
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盛装饮用水的罐子。
技术介绍
对于零售的饮料一般采取两种方式进行包装,一种是瓶子另一种是罐子。而两种包装形式的封装方式也不相同,瓶子采用的是螺纹连接的盖子,而罐子一般采用易拉盖的形式。利用瓶子与带螺纹的盖子进行包装优点在于瓶口与人嘴直接接触的部位在储藏的时候一直处于封装状态,确保了其卫生。并且带螺纹的盖子能保证其密封性,防止瓶子内的饮料泄露。然而带螺纹的盖子在开启的时候却不是太方便,必须两只手,并且开启时间较长。对于正在进行驾驶的司机等无法同时腾出两只手的人或者不能转移注意力的人来说,此类包装方式就不可取。易拉盖在饮用的时候十分方便,但问题也很明显,就是其与人嘴直接接触的部位一直暴露在外,无法保证其卫生。另外由于开启后就无法在进行封闭,使得罐体内部的饮料很容易洒落。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带外盖体的饮用水罐,盖体可以反复开启扣合,同时既保证开启的便利性,又能避免漏水。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带外盖体的饮用水罐,包括罐体以及封闭罐体的盖体;所述罐体顶端开口底端封闭,所述盖体底端开口而顶端由顶板封闭;所述罐体开口处设置有内盖,内盖最好是易拉盖。所述盖体内壁以及罐体开口处外壁设置有相互啮合的环状凸台。盖体一般由塑料制作具有一定的弹性,扣合、开启的时候都无需太用力。盖体为圆形,所述罐体开口为圆形。圆形的盖体和罐体无需选择方向,可以随意扣合。作为一种改进,所述盖体上的凸台与罐体上的凸台高度一致,并且盖体上凸台与顶板之间的间距与罐体上凸台的宽度一致。两个凸台的高度一致,使其相互扣合后不容易挣脱;而盖体上凸台与顶板之间的间距与罐体上凸台的宽度一致,使得凸台与凸台结合得更加紧密,并且保证了盖体和罐体之间的密封性。作为一种优选,所述盖体的内径为59.33±0.50毫米;所述盖体上的凸台的高度为0.29±0.05毫米。作为一种优选,所述盖体的内径为54.03±0.50毫米;所述盖体上的凸台的高度为0.29±0.05毫米。作为一种改进,所述盖体上的凸台截面为根部大而端部小的楔形;所述罐体上的凸台截面为矩形。在与罐体开口处的凸台扣合时起到导向的作用,使得扣合与开启更加容易。作为一种改进,所述罐体开口下方设置有上小下大的锥段,并且盖体与罐体扣合时盖体开口能通达罐体锥段。盖体的凸台与罐体的凸台相互卡合形成第一级密封;而盖体的开口处与罐体锥段接触,并且当凸台卡合盖体边缘被挤压变形,形成第二级密封。作为一种改进,所述盖体底端边缘设置有向外的翻边。翻边作为加强筋,可以保证盖体开口处的形状,使得其与罐体扣合紧密。另外也可以增加盖体开口与罐体锥段的接触面积,增强密封性。作为一种优选,所述翻边的高度为1.11±0.05毫米。作为一种优选,所述盖体上凸台设置在盖体内壁圆周上。作为一种改进,所述顶板内表面设置有凹槽;当盖体扣合时如果罐体进行翻转,罐体内部的饮料会洒落到盖体内部。当罐体重新正放,盖体内大部分的饮料又会重新进入罐体,但仍有少量的饮料为随着盖体内表面滑落,最终落到盖体与罐体的交界处。此时再打开盖体,这些饮料就会洒落,虽然量不大,但仍会造成不适感。特别是带有糖分的饮料,更是会出现粘手的现象。在盖体顶板上设置凹槽,罐体正放后,盖体上残留的饮料都会汇聚到凹槽内而不会往四周扩散,并最终滴落进罐体内,避免随着盖体边缘滑落。作为一种优选,所述凹槽为圆形,直径为43.5±0.50毫米,深度为0.5±0.05毫米。作为一种优选,所述盖体由PP制作;所述罐体为铝制作。PP无臭无毒,并且具有一定的弹性,并且耐高温,适合作为饮料的盖体。而铝延展性好,罐体能够一次冲压成型,避免罐体上存在接缝。并且铝能够防腐蚀,质地也较轻盈。本技术的有益之处在于:具有上述结构的的饮用水罐,当内盖开启后,利用盖体封闭罐体开口,其方便开启,并且对饮料具有密封作用,兼备了普通瓶子和易拉罐的优点。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中标记:1罐体、2盖体、3凸台、4凸台、5翻边、6凹槽、7内盖。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详细的说明。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如图1所示,本技术包括罐体1以及封闭罐体1的盖体2;所述罐体1顶端开口底端封闭,所述盖体2底端开口而顶端由顶板封闭;盖体2为圆形,所述罐体1开口为圆形。所述罐体1开口处设置有内盖7,内盖7最好是易拉盖。所述盖体2内壁以及罐体1开口处外壁设置有相互啮合的环状凸台4和环状凸台3。盖体2上的凸台4与罐体1上的凸台3高度一致,并且盖体2上凸台4与顶板之间的间距与罐体1上凸台3的宽度一致。盖体2上凸台4的截面为根部大而端部小的楔形,并且设置在盖体2内壁圆周上。所述罐体1上的凸台3截面为矩形。盖体底端边缘设置有向外的翻边,翻边的高度为1.11±0.05毫米。由于盖体2一般由塑料最好是PP制作,具有一定的弹性,扣合、开启的时候都无需太用力。罐体1为铝制作。罐体1开口下方设置有上小下大的锥段,并且盖体2与罐体1扣合时盖体2开口能通达罐体1锥段。顶板内表面设置有凹槽6;所述凹槽6为圆形,直径为43.5±0.50毫米,深度为0.5±0.05毫米。盖体2具有两种规格,一种的内径为59.33±0.50毫米;所述盖体2上的凸台4的高度为0.29±0.05毫米;另一种的内径为54.03±0.50毫米;所述盖体2上的凸台4的高度为0.29±0.05毫米。内盖7开启以前,内盖7密封罐体1内饮料,而盖体仅仅用于遮蔽罐体1开口处避免污染。当内盖7开启后,当盖体2和罐体1扣合,盖体2的凸台4和罐体1的凸台3相互卡合形成第一级密封。而盖体2的开口处与罐体1锥段接触,并且当凸台4和凸台3卡合后盖体2边缘被挤压变形,形成第二级密封。驾驶员首先将盖体2揭开,并将内盖7开启。然后把盖体2扣合后将罐体1放在中控台的茶杯座内。需要喝水时,为了驾驶的安全性,驾驶员只需要一只手紧握方向盘,而另一只手手掌压于盖体2上保持罐体平衡,然后用该手掌的手指扣住盖体2边缘并向上弯曲,使得啮合在一起的凸台3和凸台4脱离,随后松开手掌,将盖体2揭开即可。喝水完毕后,将盖体2置于掌心,对准罐体1开口处压紧即可。整个开启关闭盖体2的动作均可由单手在短时间内完成,避免了驾驶员为了开启盖体2而双手脱离方向盘,并且开启关闭的流程十分快捷。盖体盖合后,能将罐体1开口密封,避免罐体1内残留的饮料倾洒出来,也防止罐体1开口与人口直接接触的地方被污染。对于本技术中罐体与盖体之间的密封性,我们采取了静态和动态两种方式进行测试。静态测试的过程是首先取开启内盖的样品10只,将盖体和罐体扣合后放入50厘米深度的水中观察是否有气泡冒出。如果有气泡表明有泄露。试验数据如下表:通过以上静态实验我们可以了解到本技术在静置的状态下能保证气密性,其对液体的密封性也能保证。动态测试的过程仍然是取开启内盖的样品10只,并在罐体内盛装1/3、1/2和装满水后与盖体扣合。然后对其进行一定幅度和频率的振荡,并观察其是否有漏液。在本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带外盖体的饮用水罐

【技术保护点】
一种带外盖体的饮用水罐,包括罐体以及封闭罐体的盖体;所述罐体顶端开口底端封闭,所述盖体底端开口而顶端由顶板封闭;所述罐体开口处设置有内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内壁以及罐体开口处外壁设置有相互啮合的环状凸台。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外盖体的饮用水罐,包括罐体以及封闭罐体的盖体;所述罐体顶端开口底端封闭,所述盖体底端开口而顶端由顶板封闭;所述罐体开口处设置有内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内壁以及罐体开口处外壁设置有相互啮合的环状凸台。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外盖体的饮用水罐,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上的凸台与罐体上的凸台高度一致,并且盖体上凸台与顶板之间的间距与罐体上凸台的宽度一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外盖体的饮用水罐,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的内径为59.33±0.50毫米;所述盖体上的凸台的高度为0.29±0.05毫米。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饮用水罐,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的内径为54.03±0.50毫米;所述盖体上的凸台的高度为0.29±0.05毫米。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外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白礼西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大易科技投资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