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扭杆卡车驾驶室翻转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587933 阅读:35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31 04: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扭杆卡车驾驶室翻转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双扭杆翻转机构中的左、右支座上设置多个减重结构,并对其整体结构进行合理的设计从而使得左、右支座再保证足够强度的前提下,实现了轻量化设计,从而更好达到节能减排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扭杆卡车驾驶室翻转机构
本技术涉及汽车零件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双扭杆卡车驾驶室翻转机构。
技术介绍
汽车的耗油量与汽车的重量息息相关。同一辆汽车,重量越重耗油越多。汽车的重量包括车的自重及装载物的重量。自重越轻,相同油耗的情况下能装载的物品越重。因此,如何有效降低自重对于卡车来说是十分重要的。目前的卡车发动机、变速箱的重要部件多是设置在车头部,驾驶室的下方,检修时都需要将驾驶室翻起,使下部的零部件暴露出来。而一般重型卡车驾驶室在一般500KG以上,这样大的重量使得驾驶室的翻起十分困难,特别是在路上零时进行维修时更是不方便。因此目前的卡车上多设置有驾驶室翻转机构,用于辅助翻转驾驶室,使得维修人员在可以手动翻转驾驶室。综上所述,设计一种轻量化的驾驶室翻转机构成为企业面临的一个课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缺陷和不足本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双扭杆卡车驾驶室翻转机构,包括左支座组件、轴管组件、右支座组件、右扭杆组件、左扭杆组件,所述轴管组件包括轴管,固定在所述轴管(2b)上连接卡车驾驶室的连接支架,所述轴管组件两端由所述左支座组件和右支座组件可转动支撑,所述左扭杆组件包括左扭杆、左衬套、左摇臂,所述左衬套与左摇臂可同步转动,所述左衬套设置在所述左支座组件中的左支座上,且可相对所述左支座转动,所述左扭杆插设于所述左衬套,且可随所述左衬套同步旋转,所述左扭杆的右端固定在所述右支座组件中的右支座上,所述右扭杆组件与所述左扭杆组件互为左右手,所述右扭杆组件中的右衬套与右摇臂可同步转动,所述右衬套设置在所述右支座组件中的右支座上,且可相对所述右支座转动,所述右扭杆插设于所述右衬套内,且可随所述右衬套同步旋转,所述右扭杆的左端固定在所述左支座组件中的左支座上,所述左摇臂和右摇臂上未连接左、右衬套的一端均连接所述卡车驾驶室,所述左支座包括左支座主体,所述左支座主体顶部设有通孔A,所述通孔A用于支撑所述轴管组件的一端,所述通孔A下方,所述左支座主体正面中间,设有减重凹槽A,所述左支座主体背面上,与所述减重凹槽A在所述左支座主体正面相同位置设有减重凹槽B,所述减重凹槽A下方,水平并排设有贯穿所述左支座主体的扭杆固定孔及衬套安装孔,所述左衬套插入所述衬套安装孔,且可相对其转动,所述右扭杆插入所述扭杆固定孔内,且二者无法相对转动,所述左支座主体正面,所述扭杆固定孔下方设有呈圆角三角形的减重通孔,所述左支座主体的正面,所述减重通孔的一侧,所述衬套安装孔下方设有加强筋A,所述加强筋A向下延伸且逐渐远离其起始端,所述左支座主体的靠近所述扭杆固定孔的侧面上,所述扭杆固定孔的下方设有加强筋B,所述加强筋B向下延伸并逐渐远离其起始端,且所述加强筋B向所述左支座主体正面倾斜,所述右支座与所述左支座互为左右手。作为优选,所述左扭杆组件包括固定板,所述左衬套插设于所述左摇臂上,且可相对所述左摇臂转动,所述左摇臂的两侧分别设置有所述固定板,所述两块固定板与所述左衬套固定连接,所述两块固定板上未固定所述左衬套的一端设有矩形通孔,一固定块同时插设于两个所述矩形通孔内,所述固定块上设有两道凹槽N,两所述矩形通孔的底部侧壁分别嵌入两道所述凹槽N内,所述固定块上还设有调节螺栓,所述调节螺栓于所述固定块螺纹连接,所述调节螺栓自所述固定块中穿出,并顶在所述左摇臂上,所述右扭杆组件与所述左扭杆组件互为左右手。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通过在双扭杆翻转机构中的左、右支座上设置多个减重结构,并对其整体结构进行合理的设计从而使得左、右支座再保证足够强度的前提下,实现了轻量化设计,从而更好达到节能减排的效果。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中卡车驾驶室翻转机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中卡车驾驶室翻转机构上的左支撑座前视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中卡车驾驶室翻转机构上的左支撑座后视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中卡车驾驶室翻转机构上的左支撑座左视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中卡车驾驶室翻转机构上的轴管组件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中卡车驾驶室翻转机构上的左扭杆组件去除扭杆后的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中卡车驾驶室翻转机构上的左扭杆组件去除扭杆后的示意图二。图8是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中卡车驾驶室翻转机构上固定板示意图。图9是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中卡车驾驶室翻转机构上固定块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如图1-图9所示,一种双扭杆卡车驾驶室翻转机构,包括左支座组件1、轴管组件2、右支座组件3、右扭杆组件4、左扭杆组件5,所述轴管组件2包括轴管2b,固定在所述轴管(2b)上连接卡车驾驶室的连接支架2a。所述左扭杆组件5包括左扭杆、左衬套5a、左摇臂5b、固定板5c,所述左衬套5a插设于所述左摇臂上,且可相对所述左摇臂转动,所述左摇臂的两侧分别设置有所述固定板5c,所述两块固定板5c与所述左衬套5a固定连接,所述两块固定板5c上未固定所述左衬套5a的一端设有矩形通孔5c1,一固定块5d同时插设于两个所述矩形通孔5c1内,所述固定块5d上设有两道凹槽N5d1,两所述矩形通孔5c1的底部侧壁分别嵌入两道所述凹槽N5d1内,所述固定块5d上还设有调节螺栓,所述调节螺栓于所述固定块5d螺纹连接,所述调节螺栓自所述固定块中穿出,并顶在所述左摇臂上,所述右扭杆组件4与所述左扭杆组件5互为左右手。所述左支座包括左支座主体1c,所述左支座主体1c顶部设有通孔A1a,所述通孔A1a用于支撑所述轴管组件2的一端,所述通孔A1a下方,所述左支座主体1c正面中间,设有减重凹槽A1f,所述左支座主体1c背面上,与所述减重凹槽A1f在所述左支座主体1c正面相同位置设有减重凹槽B1f’,所述减重凹槽A1f下方,水平并排设有贯穿所述左支座主体1c的扭杆固定孔1b及衬套安装孔1e,所述左衬套5a插入所述衬套安装孔1e,且可相对其转动,所述右扭杆插入所述扭杆固定孔1b内,且二者无法相对转动,所述左支座主体1c正面,所述扭杆固定孔1b下方设有呈圆角三角形的减重通孔1d,所述左支座主体1c的正面,所述减重通孔1d的一侧,所述衬套安装孔1e下方设有加强筋A1j,所述加强筋A1j向下延伸且逐渐远离其起始端,所述左支座主体1c的靠近所述扭杆固定孔1b的侧面上,所述扭杆固定孔1b的下方设有加强筋B1i,所述加强筋B1i向下延伸并逐渐远离其起始端,且所述加强筋B1i向所述左支座主体1c正面倾斜,所述右支座与所述左支座互为左右手。所述轴管组件2两端由所述左支座组件1和右支座组件3可转动支撑,所述左衬套5a设置在所述左支座组件1中的左支座上,且可相对所述左支座转动,所述左扭杆插设于所述左衬套5a,且可随所述左衬套5a同步旋转,所述左扭杆的右端固定在所述右支座组件3中的右支座上,所述右衬套设置在所述右支座组件3中的右支座上,且可相对所述右支座转动,所述右扭杆插设于所述右衬套内,且可随所述右衬套同步旋转,所述右扭杆的左端固定在所述左支座组件1中的左支座上,所述左摇臂5b和右摇臂上未连接左、右衬套的一端均连接所述卡车驾驶室。卡车驾驶室翻转机构组装时。先将左、右支座组件固定在卡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双扭杆卡车驾驶室翻转机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双扭杆卡车驾驶室翻转机构,包括左支座组件(1)、轴管组件(2)、右支座组件(3)、右扭杆组件(4)、左扭杆组件(5),所述轴管组件(2)包括轴管(2b),固定在所述轴管(2b)上连接卡车驾驶室的连接支架(2a),所述轴管组件(2)两端由所述左支座组件(1)和右支座组件(3)可转动支撑,所述左扭杆组件(5)包括左扭杆、左衬套(5a)、左摇臂(5b),所述左衬套(5a)与左摇臂(5b)可同步转动,所述左衬套(5a)设置在所述左支座组件(1)中的左支座上,且可相对所述左支座转动,所述左扭杆插设于所述左衬套(5a),且可随所述左衬套(5a)同步旋转,所述左扭杆的右端固定在所述右支座组件(3)中的右支座上,所述右扭杆组件(4)与所述左扭杆组件(5)互为左右手,所述右扭杆组件(4)中的右衬套(5a)与右摇臂可同步转动,所述右衬套设置在所述右支座组件(3)中的右支座上,且可相对所述右支座转动,所述右扭杆插设于所述右衬套内,且可随所述右衬套同步旋转,所述右扭杆的左端固定在所述左支座组件(1)中的左支座上,所述左摇臂(5b)和右摇臂上未连接左、右衬套的一端均连接所述卡车驾驶室,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支座包括左支座主体(1c),所述左支座主体(1c)顶部设有通孔A(1a),所述通孔A(1a)用于支撑所述轴管组件(2)的一端,所述通孔A(1a)下方,所述左支座主体(1c)正面中间,设有减重凹槽A(1f),所述左支座主体(1c)背面上,与所述减重凹槽A(1f)在所述左支座主体(1c)正面相同位置设有减重凹槽B(1f’),所述减重凹槽A(1f)下方,水平并排设有贯穿所述左支座主体(1c)的扭杆固定孔(1b)及衬套安装孔(1e),所述左衬套(5a)插入所述衬套安装孔(1e),且可相对其转动,所述右扭杆插入所述扭杆固定孔(1b)内,且二者无法相对转动,所述左支座主体(1c)正面,所述扭杆固定孔(1b)下方设有呈圆角三角形的减重通孔(1d),所述左支座主体(1c)的正面,所述减重通孔(1d)的一侧,所述衬套安装孔(1e)下方设有加强筋A(1j),所述加强筋A(1j)向下延伸且逐渐远离其起始端,所述左支座主体(1c)的靠近所述扭杆固定孔(1b)的侧面上,所述扭杆固定孔(1b)的下方设有加强筋B(1i),所述加强筋B(1i)向下延伸并逐渐远离其起始端,且所述加强筋B(1i)向所述左支座主体(1c)正面倾斜,所述右支座与所述左支座互为左右手。...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扭杆卡车驾驶室翻转机构,包括左支座组件(1)、轴管组件(2)、右支座组件(3)、右扭杆组件(4)、左扭杆组件(5),所述轴管组件(2)包括轴管(2b),固定在所述轴管(2b)上连接卡车驾驶室的连接支架(2a),所述轴管组件(2)两端由所述左支座组件(1)和右支座组件(3)可转动支撑,所述左扭杆组件(5)包括左扭杆、左衬套(5a)、左摇臂(5b),所述左衬套(5a)与左摇臂(5b)可同步转动,所述左衬套(5a)设置在所述左支座组件(1)中的左支座上,且可相对所述左支座转动,所述左扭杆插设于所述左衬套(5a),且可随所述左衬套(5a)同步旋转,所述左扭杆的右端固定在所述右支座组件(3)中的右支座上,所述右扭杆组件(4)与所述左扭杆组件(5)互为左右手,所述右扭杆组件(4)中的右衬套(5a)与右摇臂可同步转动,所述右衬套设置在所述右支座组件(3)中的右支座上,且可相对所述右支座转动,所述右扭杆插设于所述右衬套内,且可随所述右衬套同步旋转,所述右扭杆的左端固定在所述左支座组件(1)中的左支座上,所述左摇臂(5b)和右摇臂上未连接左、右衬套的一端均连接所述卡车驾驶室,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支座包括左支座主体(1c),所述左支座主体(1c)顶部设有通孔A(1a),所述通孔A(1a)用于支撑所述轴管组件(2)的一端,所述通孔A(1a)下方,所述左支座主体(1c)正面中间,设有减重凹槽A(1f),所述左支座主体(1c)背面上,与所述减重凹槽A(1f)在所述左支座主体(1c)正面相同位置设有减重凹槽B(1f’),所述减重凹槽A(1f)下方,水平并排设有贯穿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翁盛锋鲍金秋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汇众汽车车桥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