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机械加工的固定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583451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31 01: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机械加工的固定装置,包括:涨芯和涨套,其中,所述涨套为圆柱形,并沿轴线方向贯穿地设有锥形孔,所述涨套的两端交错地均布多个开口槽;所述涨芯包括锥形部和柱形部,其中,所述锥形部与所述锥形孔的锥度一致,所述锥形部的端面设有开口;所述涨芯设置于所述涨套内,用于工件的固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使用方便,快捷,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相较于传统固定方案,无论在效率,还是产品的加工质量方面均具有明显的优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机械加工的固定装置
本技术属于机械加工的工件装卡、固定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机械加工的固定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机械加工常用的工件固定方式多采用“侧顶+压板”的方式,如图5所示:侧顶用于限制工件水平移动及旋转,压板用于限制工件竖直方向上的移动和旋转。这种固定方式的优点是装卡简单,稳固,通用型强,但也带来相应的缺点和不足。首先,由于压板对工件会产生一个弯曲力矩,导致工件易发生变形,特别薄壁件,影响工件的加工精度;其次,有些工件的表面要求全加工,如果采用传统的压板固定,压板压住的部位是加工不到的,需要倒换压板,重复装卡,加工效率低下,且得到的加工面的光洁度,平面度等也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机械加工的固定装置,免去压板固定的传统装卡方式,避免因压板卡压导致的工件变形和误差,同时不用做到倒换压板实现全加工表面的一次加工成型,本技术使用方便,快捷,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相较于传统固定方案,无论在效率,还是产品的加工质量方面均具有明显的优势。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用于机械加工的固定装置,包括:涨芯和涨套,其中,所述涨套为圆柱形,并沿轴线方向贯穿地设有锥形孔,所述涨套的两端交错地均布多个开口槽;所述涨芯包括锥形部和柱形部,其中,所述锥形部与所述锥形孔的锥度一致,所述锥形部的端面设有开口;所述涨芯设置于所述涨套内,用于工件的固定。进一步的,所述开口的形状为一字形或者十字形。进一步的,所述柱形部设有螺纹。进一步的,所述涨套由塑料制成。进一步的,所述涨芯由塑料或金属制成。一种用于机械加工的固定装置进行工件固定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涨套插入工件的固定孔内;2)将涨芯插入涨套,涨芯的螺纹与固定垫块的螺纹孔连接;3)旋紧涨芯,涨芯向下移动,涨芯、涨套与工件的固定孔之间过盈配合,将工件固定。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免去压板固定的传统装卡方式,避免因压板卡压导致的工件变形和误差,同时不用做到倒换压板实现全加工表面的一次加工成型,本技术使用方便,快捷,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相较于传统固定方案,无论在效率,还是产品的加工质量方面均具有明显的优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固定装置固定工件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涨套结构图。图3为本技术涨套剖视图。图4为本技术涨芯示意图。图5为传统固定装置示意图。其中,1、工件2、涨套3、涨芯4、固定垫块101、侧顶102、压板。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请注意,下面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技术或条件的,按照本领域内的文献所描述的技术或条件或者按照产品说明书进行。所用试剂或仪器未注明生产厂商者,均为可以通过市购获得的常规产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机械加工的固定装置,图1为本技术的固定装置固定工件示意图,如图1所示,包括涨芯和涨套。图2为本技术涨套结构图,图3为本技术涨套剖视图,如图2和图3所示,所述涨套为圆柱形,并沿轴线方向贯穿地设有锥形孔,所述涨套的两端交错地均布多个开口槽,便于涨套的涨开和缩紧;图4为本技术涨芯示意图,如图4所示,所述涨芯包括锥形部和柱形部,其中,所述锥形部与所述锥形孔的锥度一致,所述锥形部的端面设有开口,所述涨芯设置于所述涨套内,用于工件的固定。由此,本技术免去压板固定的传统装卡方式,避免因压板卡压导致的工件变形和误差,同时不用做到倒换压板实现全加工表面的一次加工成型,本技术使用方便,快捷,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相较于传统固定方案,无论在效率,还是产品的加工质量方面均具有明显的优势。根据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所述开口的形状为一字形或者十字形,本技术对于开口的形状并无特别限制,允许采用多种形状,一字形或者十字形为本技术的优选项,便于螺丝刀等工具插入旋拧。根据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所述柱形部设有螺纹,用于与固定垫块的螺纹孔配合,实现涨芯和固定垫块的固定。根据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所述涨套由塑料制成,所述涨芯由塑料或金属制成。本技术对于涨套和涨芯的材料并无特别限制,考虑到涨套的涨开和缩紧,涨套由塑料制成。根据本技术的另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利用固定装置进行工件固定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涨套插入工件的固定孔内;2)将涨芯插入涨套,涨芯的螺纹与固定垫块的螺纹孔连接;3)旋紧涨芯,涨芯向下移动,涨芯、涨套与工件的固定孔之间过盈配合,将工件固定。如图1所示,将涨套和涨芯插入工件相配合的孔内,并旋入固定工装上螺纹孔。当继续拧紧涨芯时,在力F1的作用下,涨芯会继续向下移动,同时锥面配合部位会产生作用力F2会将涨套撑开,与工件形成过盈配合,将工件完全固定,由于涨套同时限制了工件水平和竖直方向的移动,只需装工装进行固定,不在对工件进行卡压,避免压板和顶丝与工件的直接接触固定;并且由于涨套端面低于工件加工表面,铣削时不会影响表面的加工,避免传统的倒换压板加工方式,实现一次加工成型。综上所述本技术免去压板固定的传统装卡方式,避免因压板卡压导致的工件变形和误差,同时不用做到倒换压板实现全加工表面的一次加工成型,本技术使用方便,快捷,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相较于传统固定方案,无论在效率,还是产品的加工质量方面均具有明显的优势。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用于机械加工的固定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机械加工的固定装置,包括:涨芯和涨套,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涨套为圆柱形,并沿轴线方向贯穿地设有锥形孔,所述涨套的两端交错地均布多个开口槽;所述涨芯包括锥形部和柱形部,其中,所述锥形部与所述锥形孔的锥度一致,所述锥形部的端面设有开口;所述涨芯设置于所述涨套内,用于工件的固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机械加工的固定装置,包括:涨芯和涨套,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涨套为圆柱形,并沿轴线方向贯穿地设有锥形孔,所述涨套的两端交错地均布多个开口槽;所述涨芯包括锥形部和柱形部,其中,所述锥形部与所述锥形孔的锥度一致,所述锥形部的端面设有开口;所述涨芯设置于所述涨套内,用于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沁华撖俊虎苏建民杨辉
申请(专利权)人:宁夏共享模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宁夏,6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