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詹崇超专利>正文

一种纽扣的整理输送和打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583392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31 01:4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纽扣的整理输送和打磨装置,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振动盘、打磨组件以及用于将纽扣从振动盘输送到打磨组件上的输送组件和夹持组件,振动盘包括有料斗、螺旋轨道以及运输管道,输送组件包括有用于输送纽扣的输送带、用于挡住纽扣的弹性挡板,弹性挡板位于输送带的出口处,夹持组件包括有左夹手、右夹手以及带动左夹爪与右夹爪运动的第一气缸与第二气缸,打磨组件包括有第一夹柱、第二夹柱、能够带动第一夹柱和第二夹爪旋转的第一电机与第二电机、砂轮以及带动砂轮旋转的第三电机。通过振动盘、输送组件、夹持组件以及打磨组件的设置,使得该装置能够自动将散乱的纽扣进行整理输送并打磨,自动化程度高,减少了人力成本。

A device for finishing and grinding of buttons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button conveying finishing and polishing device, the technical proposal is including vibration plate, sanding assembly and for the button from the vibration disc conveying grinding conveying assembly components and a clamping assembly, vibration plate comprises a hopper, spiral rail and pipeline transport, including for delivery assembly the conveyor belt, conveying the elastic baffle block button button, the elastic baffle is positioned at the outlet of the conveying belt, a clamping assembly comprises a left hand, right hand and clip clip clip first drives the left cylinder and the second cylinder and the right claw jaw movement, the sanding assembly comprises a first clamp column, second column clamp, can drive the first clip and second jaw rotation of the first motor and the second motor, wheel and driving wheel rotation of the motor third. By setting up the vibration tray, conveying module, clamping component and grinding assembly, the device can automatically arrange and transport the scattered buttons, and the automation degree is high, and the labor cost is reduc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纽扣的整理输送和打磨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纽扣打磨
,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纽扣的整理输送和打磨装置。
技术介绍
纽扣作为衣服上用来相连衣襟的系结物以及用于装饰衣服的装饰物,在生活中应用广泛,纽扣的制造通常需要经过抛光、着色、雕刻、打孔、打磨等工艺,为了提高生产率,人们设计了一些打磨装置用于对纽扣进行打磨,然而,现有的装置往往自动化程度不高,需要人为的将散乱的纽扣一个个放置到打磨位置上进行打磨,操作繁琐、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大、人力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纽扣的整理输送和打磨装置,该装置能够自动将散乱的纽扣进行整理输送并打磨,自动化程度高,降低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减少人力成本。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纽扣的整理输送和打磨装置,包括有用于整理和运输纽扣的振动盘、对纽扣进行打磨的打磨组件以及用于将纽扣从振动盘输送到打磨组件上的输送组件和夹持组件;所述振动盘包括有料斗、设置于料斗上的螺旋轨道以及与螺旋轨道末端相连接的运输管道,所述运输管道包括有底板、盖板以及位于底板与盖板之间的外侧挡板与内侧挡板,所述底板、盖板、内侧挡板以及外侧挡板围成供纽扣通过的运输通道,所述外侧挡板的上下两侧分别与盖板和底板固定连接,所述内侧挡板的高度与底板和盖板间的距离相适配,且所述内侧挡板能够沿运输通道的宽度方向滑移;所述输送组件包括有输送主体、用于输送纽扣的输送带、用于挡住纽扣的弹性挡板、避免前后纽扣相互抵接后向上、左、右三侧移动的上挡板、左挡板以及右挡板,所述弹性挡板位于输送带出口处且与右挡板铰接,所述弹性挡板的下端能够挡住输送带的出口,且弹性挡板能够向上翻转,所述上挡板、左挡板、右挡板分别位于输送带上、左、右三侧,所述上挡板与右挡板相连接,所述左挡板与右挡板均与输送主体相连接;所述夹持组件包括有与输送主体可滑移连接的夹持主体、分别位于输送组件左右两侧的左夹手与右夹手、带动左夹爪与右夹爪相互靠近或远离以夹持或放下纽扣的第一气缸以及带动夹持主体前后移动的第二气缸,所述左夹手和右夹手均与夹持主体相连接且能够沿夹持主体的宽度方向移动,所述夹持主体前后移动带动左夹手与右夹手前后移动,所述夹持主体向后移动到位时,左夹手与右夹手分别位于输送带出口处纽扣的左右两侧,所述夹持主体向前移动到位时,左夹手与右夹手将纽扣输送到打磨组件上;所述打磨组件包括有主体支架、用于夹持纽扣的第一夹柱、第二夹柱、能够带动第一夹柱旋转的第一电机、能够带动第二夹柱旋转的第二电机、用于打磨纽扣的砂轮以及能够带动砂轮旋转的第三电机;所述第一夹柱与所述第二夹柱同轴设置且第一夹柱位于第二夹柱上方,所述第一夹柱位于第一电机下方且与第一电机的输出轴相连接,所述第二夹柱位于第二电机上方且与第二电机的输出轴相连接,所述主体支架成竖直设置,所述主体支架上设置有第一连接板与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与主体支架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板与主体支架可滑移连接,所述第一电机固定连接在第一连接板上,所述第二电机固定连接于第二连接板上,所述主体支架上设置有能够带动第二连接板上下滑移的第三气缸;所述主体支架上设置有第三连接板,所述第三连接板设置于第一夹柱与第二夹柱一侧,所述第三连接板上表面设置有可调节板,所述可调节板上滑移连接有安装板,所述第三电机与安装板固定连接,所述砂轮与第三电机的输出轴相连接,所述可调节板上设置有能够带动安装板滑移的第四气缸,所述第三气缸带动第二夹柱上移以夹持纽扣,所述第四气缸带动砂轮向夹持住的纽扣移动使得砂轮能够对纽扣的侧面进行打磨。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左挡板包括有固定板和滑移板,所述固定板上下两端分别与滑移板和输送主体相连接,所述固定板与滑移板成“T”字形设置,且通过螺栓可拆卸连接,所述固定板上方设置有若干个用于与螺栓相螺接的螺纹孔,所述螺纹孔沿固定板的长度方向分布,所述滑移板上设置有第一腰型孔,所述第一腰型孔的数量与固定板上螺纹孔的数量相同,且所述第一腰型孔的长度方向均与滑移板的宽度方向相同,所述滑移板、上挡板、右挡板以及输送带围成供纽扣通过的输送通道,所述滑移板的厚度略小于上挡板与输送带之间的距离,所述滑移板能够沿输送通道的宽度方向滑移。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输送主体上设置有第一滑移槽,所述第一滑移槽沿输送主体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第一滑移槽的横截面成“T”字形设置,夹持主体下方设置有第一滑移块,所述第一滑移块的外轮廓与第一滑移槽的横截面相适配,所述第一滑移块能够在第一滑移槽内滑动,且第一滑移块前后滑动到位后分别与第一滑移槽长度方向的两端面相抵接。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夹持主体上设置有第二滑移槽,所述第二滑移槽沿夹持主体的宽度方向设置,所述第二滑移槽的横截面成“T”字形设置,所述左夹手与右夹手下方均设置有第二滑移块,所述第二滑移块的外轮廓均与第二滑移槽的横截面相适配,所述第二滑移块均能够在第二滑移槽内左右滑动。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三连接板与可调节板通过螺栓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三连接板上设置有若干个用于与螺栓相螺接的螺纹孔,所述可调节板上设置有若干个供螺栓穿过的第二腰形孔,所述第二腰形孔的数量与螺纹孔的数量相同,且所述第二腰形孔的长度方向与安装板的移动方向相同,通过调节可调节板在第三连接板上的位置可调节砂轮滑移到位时与第一夹柱之间的距离。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主体支架上设置有用于收纳打磨后的纽扣的收纳盒,所述收纳盒设置于第二电机下方,所述收纳盒仅在一侧设置有开口且开口朝上。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主体支架与收纳盒可拆卸连接,所述主体支架与收纳盒连接处设置有若干凸柱,所述凸柱成横向均匀排布,所述收纳盒与主体支架相连接的一侧上设置有多个供凸柱穿过的穿孔,穿孔成横向均匀排布,穿孔的数量与凸柱的数量相同,且任意两个穿孔之间的距离与任意两个凸柱之间的距离相同。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内侧挡板的外侧面上凸设有穿插板,所述穿插板与内侧挡板成垂直设置,且穿插板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多个第一凹槽,所述底板上设置有穿插块,所述穿插块位于内侧挡板的外侧且与内侧挡板成平行设置,所述穿插块的外侧面上设置有供穿插板穿过的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贯穿穿插块的厚度方向,所述穿插块的上表面设置有第三凹槽,所述第三凹槽与第二凹槽相导通,所述第三凹槽内插接有卡板,所述卡板插入第三凹槽后通过插入不同的第一凹槽来调节输送通道的宽度。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料斗包括有底盘和与底盘固定连接的侧壁,所述螺旋轨道设置于侧壁上,所述底盘设置为中间高四周低的凸起结构,所述侧壁上设置有挡柱,所述挡柱位于螺旋轨道上方且与螺旋轨道成平行设置,所述挡柱与螺旋轨道之间的距离大于纽扣的厚度,小于纽扣厚度的两倍。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纽扣为背侧凸起的纽扣,所述螺旋轨道上设置有能够使正面朝上的纽扣掉落的筛选装置,所述筛选装置包括有内侧或外侧向下倾斜的螺旋倾斜轨道以及设置于螺旋倾斜轨道向下倾斜一侧的凸条,所述纽扣的外侧面抵接在凸条上且纽扣成倾斜状态在螺旋倾斜轨道上滑移,所述凸条上设置有缺口,所述缺口处的凸条厚度与纽扣的厚度相适配,所述缺口的长度大于纽扣的外径,当正面朝上的纽扣通过螺旋倾斜轨道时,由于纽扣背侧的凸起结构,纽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纽扣的整理输送和打磨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纽扣的整理输送和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用于整理和运输纽扣的振动盘(1)、对纽扣进行打磨的打磨组件(2)以及用于将纽扣从振动盘(1)输送到打磨组件(2)上的输送组件(3)和夹持组件(4);所述振动盘(1)包括有料斗(11)、设置于料斗(11)上的螺旋轨道(12)以及与螺旋轨道(12)末端相连接的运输管道(13),所述运输管道(13)包括有底板(131)、盖板(132)以及位于底板(131)与盖板(132)之间的外侧挡板(133)与内侧挡板(134),所述底板(131)、盖板(132)、内侧挡板(134)以及外侧挡板(133)围成供纽扣通过的运输通道(14),所述外侧挡板(133)的上下两侧分别与盖板(132)和底板(131)固定连接,所述内侧挡板(134)的高度与底板(131)和盖板(132)间的距离相适配,且所述内侧挡板(134)能够沿运输通道(14)的宽度方向滑移;所述输送组件(3)包括有输送主体(31)、用于输送纽扣的输送带(32)、用于挡住纽扣的弹性挡板(33)、避免前后纽扣相互抵接后向上、左、右三侧移动的上挡板(34)、左挡板(35)以及右挡板(36),所述弹性挡板(33)位于输送带(32)出口处且与右挡板(36)铰接,所述弹性挡板(33)的下端能够挡住输送带(32)的出口,且弹性挡板(33)能够向上翻转,所述上挡板(34)、左挡板(35)、右挡板(36)分别位于输送带(32)上、左、右三侧,所述上挡板(34)与右挡板(36)相连接,所述左挡板(35)与右挡板(36)均与输送主体(31)相连接;所述夹持组件(4)包括有与输送主体(31)可滑移连接的夹持主体(41)、分别位于输送组件(3)左右两侧的左夹手(42)与右夹手(43)、带动左夹爪与右夹爪相互靠近或远离以夹持或放下纽扣的第一气缸(44)以及带动夹持主体(41)前后移动的第二气缸(45),所述左夹手(42)和右夹手(43)均与夹持主体(41)相连接且能够沿夹持主体(41)的宽度方向移动,所述夹持主体(41)前后移动带动左夹手(42)与右夹手(43)前后移动,所述夹持主体(41)向后移动到位时,左夹手(42)与右夹手(43)分别位于输送带(32)出口处纽扣的左右两侧,所述夹持主体(41)向前移动到位时,左夹手(42)与右夹手(43)将纽扣输送到打磨组件(2)上;所述打磨组件(2)包括有主体支架(21)、用于夹持纽扣的第一夹柱(22)、第二夹柱(23)、能够带动第一夹柱(22)旋转的第一电机(24)、能够带动第二夹柱(23)旋转的第二电机(25)、用于打磨纽扣的砂轮(26)以及能够带动砂轮(26)旋转的第三电机(27);所述第一夹柱(22)与所述第二夹柱(23)同轴设置且第一夹柱(22)位于第二夹柱(23)上方,所述第一夹柱(22)位于第一电机(24)下方且与第一电机(24)的输出轴相连接,所述第二夹柱(23)位于第二电机(25)上方且与第二电机(25)的输出轴相连接,所述主体支架(21)成竖直设置,所述主体支架(21)上设置有第一连接板(211)与第二连接板(212),所述第一连接板(211)与主体支架(21)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板(212)与主体支架(21)可滑移连接,所述第一电机(24)固定连接在第一连接板(211)上,所述第二电机(25)固定连接于第二连接板(212)上,所述主体支架(21)上设置有能够带动第二连接板(212)上下滑移的第三气缸(213);所述主体支架(21)上设置有第三连接板(214),所述第三连接板(214)设置于第一夹柱(22)与第二夹柱(23)一侧,所述第三连接板(214)上表面设置有可调节板(215),所述可调节板(215)上滑移连接有安装板(216),所述第三电机(27)与安装板(216)固定连接,所述砂轮(26)与第三电机(27)的输出轴相连接,所述可调节板(215)上设置有能够带动安装板(216)滑移的第四气缸(217),所述第三气缸(213)带动第二夹柱(23)上移以夹持纽扣,所述第四气缸(217)带动砂轮(26)向夹持住的纽扣移动使得砂轮(26)能够对纽扣的侧面进行打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纽扣的整理输送和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用于整理和运输纽扣的振动盘(1)、对纽扣进行打磨的打磨组件(2)以及用于将纽扣从振动盘(1)输送到打磨组件(2)上的输送组件(3)和夹持组件(4);所述振动盘(1)包括有料斗(11)、设置于料斗(11)上的螺旋轨道(12)以及与螺旋轨道(12)末端相连接的运输管道(13),所述运输管道(13)包括有底板(131)、盖板(132)以及位于底板(131)与盖板(132)之间的外侧挡板(133)与内侧挡板(134),所述底板(131)、盖板(132)、内侧挡板(134)以及外侧挡板(133)围成供纽扣通过的运输通道(14),所述外侧挡板(133)的上下两侧分别与盖板(132)和底板(131)固定连接,所述内侧挡板(134)的高度与底板(131)和盖板(132)间的距离相适配,且所述内侧挡板(134)能够沿运输通道(14)的宽度方向滑移;所述输送组件(3)包括有输送主体(31)、用于输送纽扣的输送带(32)、用于挡住纽扣的弹性挡板(33)、避免前后纽扣相互抵接后向上、左、右三侧移动的上挡板(34)、左挡板(35)以及右挡板(36),所述弹性挡板(33)位于输送带(32)出口处且与右挡板(36)铰接,所述弹性挡板(33)的下端能够挡住输送带(32)的出口,且弹性挡板(33)能够向上翻转,所述上挡板(34)、左挡板(35)、右挡板(36)分别位于输送带(32)上、左、右三侧,所述上挡板(34)与右挡板(36)相连接,所述左挡板(35)与右挡板(36)均与输送主体(31)相连接;所述夹持组件(4)包括有与输送主体(31)可滑移连接的夹持主体(41)、分别位于输送组件(3)左右两侧的左夹手(42)与右夹手(43)、带动左夹爪与右夹爪相互靠近或远离以夹持或放下纽扣的第一气缸(44)以及带动夹持主体(41)前后移动的第二气缸(45),所述左夹手(42)和右夹手(43)均与夹持主体(41)相连接且能够沿夹持主体(41)的宽度方向移动,所述夹持主体(41)前后移动带动左夹手(42)与右夹手(43)前后移动,所述夹持主体(41)向后移动到位时,左夹手(42)与右夹手(43)分别位于输送带(32)出口处纽扣的左右两侧,所述夹持主体(41)向前移动到位时,左夹手(42)与右夹手(43)将纽扣输送到打磨组件(2)上;所述打磨组件(2)包括有主体支架(21)、用于夹持纽扣的第一夹柱(22)、第二夹柱(23)、能够带动第一夹柱(22)旋转的第一电机(24)、能够带动第二夹柱(23)旋转的第二电机(25)、用于打磨纽扣的砂轮(26)以及能够带动砂轮(26)旋转的第三电机(27);所述第一夹柱(22)与所述第二夹柱(23)同轴设置且第一夹柱(22)位于第二夹柱(23)上方,所述第一夹柱(22)位于第一电机(24)下方且与第一电机(24)的输出轴相连接,所述第二夹柱(23)位于第二电机(25)上方且与第二电机(25)的输出轴相连接,所述主体支架(21)成竖直设置,所述主体支架(21)上设置有第一连接板(211)与第二连接板(212),所述第一连接板(211)与主体支架(21)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板(212)与主体支架(21)可滑移连接,所述第一电机(24)固定连接在第一连接板(211)上,所述第二电机(25)固定连接于第二连接板(212)上,所述主体支架(21)上设置有能够带动第二连接板(212)上下滑移的第三气缸(213);所述主体支架(21)上设置有第三连接板(214),所述第三连接板(214)设置于第一夹柱(22)与第二夹柱(23)一侧,所述第三连接板(214)上表面设置有可调节板(215),所述可调节板(215)上滑移连接有安装板(216),所述第三电机(27)与安装板(216)固定连接,所述砂轮(26)与第三电机(27)的输出轴相连接,所述可调节板(215)上设置有能够带动安装板(216)滑移的第四气缸(217),所述第三气缸(213)带动第二夹柱(23)上移以夹持纽扣,所述第四气缸(217)带动砂轮(26)向夹持住的纽扣移动使得砂轮(26)能够对纽扣的侧面进行打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纽扣的整理输送和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挡板(35)包括有固定板(351)和滑移板(352),所述固定板(351)上下两端分别与滑移板(352)和输送主体(31)相连接,所述固定板(351)与滑移板(352)成“T”字形设置,且通过螺栓可拆卸连接,所述固定板(351)上方设置有若干个用于与螺栓相螺接的螺纹孔,所述螺纹孔沿固定板(351)的长度方向分布,所述滑移板(352)上设置有第一腰型孔(3521),所述第一腰型孔(3521)的数量与固定板(351)上螺纹孔的数量相同,且所述第一腰型孔(3521)的长度方向均与滑移板(352)的宽度方向相同,所述滑移板(352)、上挡板(34)、右挡板(36)以及输送带(32)围成供...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詹崇超
申请(专利权)人:詹崇超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