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物多效修复面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579904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30 23: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生物多效修复面膜,包括面膜主体,所述的面膜主体与公知形态样式相当,包括开设的眼部孔、鼻部孔、嘴部孔,在鼻翼处设有对称的两条开口,所述面膜主体为三层结构,上层为密封隔离层,下层为带有精华液的修复纤维层,中间层为能够添加任意修复液的替换纤维层,在替换纤维层上设有按面膜整体形状进行环部的第一软性螺旋管,所述第一软性螺旋管上设有一个以上的第一通孔,所述第一软性螺旋管的管口伸出面膜本体,并螺纹连接有第一软性储囊室,在密封隔离层与替换纤维层接触的面上设有隔离层。该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能够随意组合,且根据需要后期增加修复液,从而满足不同消费者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生物多效修复面膜
本技术涉及一种面膜,特别是一种生物多效修复面膜。
技术介绍
目前,面膜已成为女性保养的基本用品,主要形式为在纤维组织上加入美容精华液,而形成具有美容保养效果的面膜,但由于面膜敷在使用者脸上时,与空气接触,面膜内的水分或精华液没有很好地被肌肤吸收,就被蒸发到空气当中,使面膜效果骤降,不能长效持续地对肌肤进行保养。但是目前的面膜只有一种功能,当面膜内的保养液用完后,面膜就丧失了相应的功能,因此无法长时间敷面膜,而对于以下脸部继续修复的消费者来说,无法实现深层修复的效果,因此需要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能够随意组合,且根据需要后期增加修复液,从而满足不同消费者需求的一种生物多效修复面膜。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设计的一种生物多效修复面膜,包括面膜主体,所述的面膜主体与公知形态样式相当,包括开设的眼部孔、鼻部孔、嘴部孔,在鼻翼处设有对称的两条开口,所述面膜主体为三层结构,上层为密封隔离层,下层为带有精华液的修复纤维层,中间层为能够添加任意修复液的替换纤维层,在替换纤维层上设有按面膜整体形状进行环部的第一软性螺旋管,所述第一软性螺旋管上设有一个以上的第一通孔,所述第一软性螺旋管的管口伸出面膜本体,并螺纹连接有第一软性储囊室,在密封隔离层与替换纤维层接触的面上设有隔离层。为了提高最终面膜的使用性能,在修复纤维层上设有按面膜整体形状进行环部的第二软性螺旋管,所述第二软性螺旋管上设有一个以上的第二通孔,所述第二软性螺旋管的管口伸出面膜本体,并螺纹连接有第二软性储囊室。为了方便对下巴的修复作用,并进行有效定位,在密封隔离层的下方粘接有带有修复液的延伸纤维部,所述延伸纤维部的两侧设有向面膜耳部延伸的连接块,在连接块的端部设有挂于耳朵上的挂钩。为了方便任意组合,实现多重修复效果,所述密封隔离层、替换纤维层和修复纤维层之间均通过拆卸式粘接配合的。为了使空气进入面膜中,实现有氧做面膜的效果,在密封隔离层的上表面设有与替换纤维层贯通的第三通孔。本技术得到的一种生物多效修复面膜,结构简单、能够随意组合,且根据需要后期再软性储存室内倒入修复液,然后通过挤压软性储存室,然后对应的修复液会流入到软性螺旋管,通过软性螺旋管上的通孔流入到面膜上,在渗透到与人体脸部接触的层面上,并渗透到脸部,从而实现在原先基础上实现多效面膜功能,最终满足不同消费者需求。附图说明图1是实施例1的一种生物多效修复面膜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替换纤维层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实施例2的一种生物多效修复面膜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4是实施例2中密封隔离层的背面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2中修复纤维层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实施例3的一种生物多效修复面膜的分解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中:1.面膜主体;2.密封隔离层;3.修复纤维层;4.替换纤维层;5.第一软性螺旋管;6.第一通孔;7.第一软性储囊室;8.隔离层;9.第二软性螺旋管;10.第二通孔;11.第二软性储囊室;12.延伸纤维部;13.连接块;14.挂钩;15.第三通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实施例1:如图1至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生物多效修复面膜,包括面膜主体1,所述的面膜主体1与公知形态样式相当,包括开设的眼部孔、鼻部孔、嘴部孔,在鼻翼处设有对称的两条开口,所述面膜主体1为三层结构,上层为密封隔离层2,下层为带有精华液的修复纤维层3,中间层为能够添加任意修复液的替换纤维层4,在替换纤维层4上设有按面膜整体形状进行环部的第一软性螺旋管5,所述第一软性螺旋管5上设有一个以上的第一通孔6,所述第一软性螺旋管5的管口伸出面膜本体,并螺纹连接有第一软性储囊室7,在密封隔离层2与替换纤维层4接触的面上设有隔离层8。为了方便任意组合,实现多重修复效果,所述密封隔离层2、替换纤维层4和修复纤维层3之间均通过拆卸式粘接配合的。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通孔6的个数可根据具体实施例要求而定,本实施例中为60个。由于本产品购买时,由于上层、下层和中层均是按照顺序粘接的,因此假如使用者不需要上层可直接将上层拆掉,假如不需要下层,想自己选择修复液产品,可以将下层拆除,将下层单独作为面膜使用,当全部需要时,直接使用,当需要另外添加一种其他成分修复液时,可以将第一软性储囊室7从第一软性螺旋管5的管口旋开,然后倒入修复液,然后在旋回第一软性螺旋管5的管口,此时通过挤压第一软性储囊室7的修复液,然后进入到第一软性螺旋管5内,然后通过第一软性螺旋管5上的第一通孔6渗透到下层位置,再进入到使用者脸部,从而实现根据后期需要自己更换修复液,已达到相应的脸部修复功能。实施例2:如图3至图5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生物多效修复面膜的大致结构与实施例1相同,不同的是,为了提高最终面膜的使用性能,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物多效修复面膜,在修复纤维层3上设有按面膜整体形状进行环部的第二软性螺旋管9,所述第二软性螺旋管9上设有一个以上的第二通孔10,所述第二软性螺旋管9的管口伸出面膜本体,并螺纹连接有第二软性储囊室11。当需要另外添加一种或两种其他成分修复液时,可以首选将第一软性储囊室7从第一软性螺旋管5的管口旋开,然后倒入修复液,然后在旋回第一软性螺旋管5的管口,此时通过挤压第一软性储囊室7的修复液,然后进入到第一软性螺旋管5内,然后通过第一软性螺旋管5上的第一通孔6渗透到下层位置,再进入到使用者脸部,同时将第二软性储囊室11从第二软性螺旋管9的管口旋开,然后倒入修复液,然后在旋回第二软性螺旋管9的管口,此时通过挤压第一软性储囊室7的修复液,然后进入到第二软性螺旋管9内,然后通过第二软性螺旋管9上的第二通孔10渗透脸部,从而实现根据后期需要添加两种不同的修复液,已达到相应的脸部修复功能。在本实施例中第二通孔10的个数可根据具体实施例要求而定,本实施例中为60个。实施例3: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生物多效修复面膜的大致结构与实施例2相同,不同的是,为了方便对下巴的修复作用,并进行有效定位,在密封隔离层2的下方粘接有带有修复液的延伸纤维部12,所述延伸纤维部12的两侧设有向面膜耳部延伸的连接块13,在连接块13的端部设有挂于耳朵上的挂钩14;同时为了使空气进入面膜中,实现有氧做面膜的效果,提高作为面膜最终的效果,在密封隔离层2的上表面设有与替换纤维层4贯通的第三通孔15。通过第三通孔15的作用,使得面膜中间层和下层能够与外界空气稍微的接触,从而实现脸部在做面膜的同时有一定的呼吸作用,提高做面膜后的效果。在本实施例中第三通孔15的个数可根据具体实施例要求而定,本实施例中为8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生物多效修复面膜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生物多效修复面膜,包括面膜主体(1),所述的面膜主体(1)与公知形态样式相当,包括开设的眼部孔、鼻部孔、嘴部孔,在鼻翼处设有对称的两条开口,其特征是:所述面膜主体(1)为三层结构,上层为密封隔离层(2),下层为带有精华液的修复纤维层(3),中间层为能够添加任意修复液的替换纤维层(4),在替换纤维层(4)上设有按面膜整体形状进行环部的第一软性螺旋管(5),所述第一软性螺旋管(5)上设有一个以上的第一通孔(6),所述第一软性螺旋管(5)的管口伸出面膜本体,并螺纹连接有第一软性储囊室(7),在密封隔离层(2)与替换纤维层(4)接触的面上设有隔离层(8)。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生物多效修复面膜,包括面膜主体(1),所述的面膜主体(1)与公知形态样式相当,包括开设的眼部孔、鼻部孔、嘴部孔,在鼻翼处设有对称的两条开口,其特征是:所述面膜主体(1)为三层结构,上层为密封隔离层(2),下层为带有精华液的修复纤维层(3),中间层为能够添加任意修复液的替换纤维层(4),在替换纤维层(4)上设有按面膜整体形状进行环部的第一软性螺旋管(5),所述第一软性螺旋管(5)上设有一个以上的第一通孔(6),所述第一软性螺旋管(5)的管口伸出面膜本体,并螺纹连接有第一软性储囊室(7),在密封隔离层(2)与替换纤维层(4)接触的面上设有隔离层(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物多效修复面膜,其特征是:在修复纤维层(3)上设有按面膜整体形状进行环部的第二软性螺旋管(9),所述第二软性螺旋管(9)上设有一个以上的第二通孔(10),所述第二软性螺旋管(9)的管口伸出面膜本体,并螺纹连接有第二软性储囊室(11)。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生物多效修复面膜,其特征是:在密封隔离层(2)的下方粘接有带有修复液的延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简经红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海梦科化妆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