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节能烘碗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579482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30 23: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节能烘碗机,包括:机体;篮架;集水皿;传感器;加热控制组件;风扇;控制模块;控制面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一种节能烘碗机使用者只需要对控制面板进行一次性的按压操作即可启动完成烘干动作,无须另设定时间,也不用随时监视,由于传感器能感测烘碗机内部湿度状态,并透过控制模块决定是否启动加热器及风扇,因此可有效降低内部湿气,达到可完全保持烘碗机内的干燥以及节省电力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节能烘碗机
本技术涉及一种节能烘碗机
技术介绍
洗涤后的碗盘等餐具,会使用烘碗机所产生的高温来进行烘干、除湿及杀菌;现有的烘碗机主要是控制加热器的加热时间进行餐具的烘干,而此种时间控制的方式当时间设定不够时,烘碗机内部依旧充满湿气,餐具容易滋生细菌;若烘干时间较长,其内部空间虽然能完全干燥,但耗电浪费资源。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节能烘碗机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烘碗机耗电浪费资源的技术问题。一种节能烘碗机,包括:机体,所述机体内部设置有容置空间以及与所述容置空间相通的安装空间,所述机体一端面形成与所述容置空间相通的开口,所述机体紧邻所述开口的底面形成集水结构,所述集水结构形成下水孔;篮架,包括架体以及组装于所述架体前端的门板,所述架体位于所述容置空间内,所述门板封闭所述机体的开口;集水皿,设置于所述集水结构底面且位于所述下水孔处;传感器,设置于所述集水结构且邻近所述下水孔处;加热控制组件,设置于所述安装空间,包括:加热器,所述加热器包括加热器出口以及加热器入口,所述加热器出口设置为与所述容置空间相通以供将热风排入所述容置空间;风扇,所述风扇设置有风扇出口,所述风扇出口设置为与所述加热器入口相连通;控制模块,连接所述加热器以及风扇,并与传感器信号连接;控制面板,与所述控制模块连接。所述集水结构包括第一倾斜面与第二倾斜面,所述第一倾斜面与第二倾斜面设置为朝中央处倾斜。所述机体内部两侧面设置有第一滑轨。所述架体两外侧面设置有与所述第一滑轨相滑设的以使得所述篮架可在容置空间自由移动的第二滑轨。所述架体底部形成有至少一排水孔。本技术一种节能烘碗机使用者只需要对控制面板进行一次性的按压操作即可启动完成烘干动作,无须另设定时间,也不用随时监视,由于传感器能感测烘碗机内部湿度状态,并透过控制模块决定是否启动加热器及风扇,因此可有效降低内部湿气,达到可完全保持烘碗机内的干燥以及节省电力的目的。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节能烘碗机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节能烘碗机分解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节能烘碗机工作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节能烘碗机工作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连接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2所示,本技术一种节能烘碗机包括机体10、篮架11、集水皿12、传感器13以及加热控制组件14,机体10内部设置有容置空间100以及与容置空间100相通的安装空间102,机体10一端面形成与容置空间100相通的开口104,且于机体10紧邻开口104的底面形成集水结构106,集水结构106形成有下水孔108。篮架11包括架体110以及组装于架体110前端的门板112,架体110位于容置空间100内,门板112设置为封闭机体10的开口104。集水皿12设置于集水结构106底面且位于下水孔108处,传感器13设置于集水结构106且邻近下水孔108处,架体110底部至少设置有一个排水孔1100。加热控制组件14设置于安装空间102内,包括加热器140、风扇142、控制模块144及控制面板146。加热器140设置有加热器出口1400以及加热器入口1402,加热器出口1400设置为与容置空间100相通以供将热风排入容置空间100,而风扇142设置有风扇出口1420,风扇出口1420设置为与加热器入口1402相连通,控制模块144连接加热器140以及风扇142,并与传感器13信号连接,控制模块144控制启动加热器140及风扇142,控制面板146连接控制模块144以进行手动设定。集水结构106包括第一倾斜面1060与第二倾斜面1062,第一倾斜面1060与第二倾斜面1062设置为朝中央处倾斜。机体10于内部两侧面分别设置第一滑轨109以及架体110两外侧面分别设置与第一滑轨109相滑设以使得篮架11可在容置空间100自由移动的第二滑轨114。如图3至图4所示,其中图3为本技术一种节能烘碗机排水状态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一种节能烘碗机加热状态示意图。其中水流方向以箭头标示为主,使用时,篮架11主要用来放置洗涤后的餐具,因此餐具都沾满水,放置完成后,利用机体10于内部两侧面分别设置的第一滑轨109及架体110两外侧面分别设置的第二滑轨114相滑设,因此可让篮架11在容置空间100内自由移动,门板112封闭机体10的开口104后餐具上的水会滴落到架体110底部,由于底部形成至少一排水孔1100,水会沿着排水孔1100流到集水结构106,由于集水结构106设置有第一倾斜面1060与第二倾斜面1062,第一倾斜面1060与第二倾斜面1062朝中央处倾斜,而下水孔108位于中央处,所以水会被第一倾斜面1060与第二倾斜面1062导引到下水孔108而收集到集水皿12。由于传感器13设置于集水结构106邻近下水孔108处,此位置是感测烘碗机1内湿度状态最佳的位置。使用时,使用者触碰控制面板146,此时启动加热器140及风扇142,当启动达到控制模块144设定的时间时则会停止加热器140运作,而风扇142持续运转,其主要功能是把湿气吹起,因为产生热风时空间内部温度高也相对干燥,此时传感器13容易失准,所以需要以冷风做循环。若烘碗机1内部湿度小于传感器13设定值则加热器140及风扇142停止运转,此时代表烘干完成。若传感器13已感测到其内部湿度已超过原先设定值时,即发送信号至控制模块144,再透过控制模块144启动加热器140及风扇142。由于风扇出口1420与加热器入口1402相连通,所以风扇142会将风吹入加热器入口1402,此时加热器入口1402产生的高温则会被带出加热器出口1400到整个烘碗机1内部,进而达到烘干、除湿及杀菌之目的。本技术一种节能烘碗机使用者只需要对控制面板146进行一次性的按压操作即可启动完成烘干动作,无须另设定时间,也不用随时监视,由于传感器13能感测烘碗机内部湿度状态,并透过控制模块144决定是否启动加热器140及风扇142,因此可有效降低内部湿气,达到可完全保持烘碗机1内的干燥以及节省电力的目的。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说明书中的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技术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节能烘碗机

【技术保护点】
一种节能烘碗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体,所述机体内部设置有容置空间以及与所述容置空间相通的安装空间,所述机体一端面形成与所述容置空间相通的开口,所述机体紧邻所述开口的底面形成集水结构,所述集水结构形成下水孔;篮架,包括架体以及组装于所述架体前端的门板,所述架体位于所述容置空间内,所述门板封闭所述机体的开口;集水皿,设置于所述集水结构底面且位于所述下水孔处;传感器,设置于所述集水结构且邻近所述下水孔处;加热控制组件,设置于所述安装空间,包括:加热器,所述加热器包括加热器出口以及加热器入口,所述加热器出口设置为与所述容置空间相通以供将热风排入所述容置空间;风扇,所述风扇设置有风扇出口,所述风扇出口设置为与所述加热器入口相连通;控制模块,连接所述加热器以及风扇,并与传感器信号连接;控制面板,与所述控制模块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节能烘碗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体,所述机体内部设置有容置空间以及与所述容置空间相通的安装空间,所述机体一端面形成与所述容置空间相通的开口,所述机体紧邻所述开口的底面形成集水结构,所述集水结构形成下水孔;篮架,包括架体以及组装于所述架体前端的门板,所述架体位于所述容置空间内,所述门板封闭所述机体的开口;集水皿,设置于所述集水结构底面且位于所述下水孔处;传感器,设置于所述集水结构且邻近所述下水孔处;加热控制组件,设置于所述安装空间,包括:加热器,所述加热器包括加热器出口以及加热器入口,所述加热器出口设置为与所述容置空间相通以供将热风排入所述容置空间;风扇,所述风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牛磊落
申请(专利权)人:温州冲亚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