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动钳承载凸缘和包括所述凸缘的轮毂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568563 阅读:6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28 17:13
一种机动车辆轮毂的制动钳承载凸缘,该轮毂包括:具有管状的桥臂(BA);轴承(B),该轴承(B)以环状的方式配装在所述桥臂(BA)的外侧;抵接环,该抵接环限定用于所述轴承(B)的固定抵接点;以及制动钳承载凸缘,其中,所述抵接环和所述制动钳承载凸缘是一个单一零部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制动钳承载凸缘和包括所述凸缘的轮毂
本专利技术涉及轮毂领域,并且特别地涉及一种包括特定的制动钳承载凸缘的轮毂。
技术介绍
例如参见现有技术的图1,用于双轮的轮毂包括大致中空的桥臂,在该桥臂的外侧配装有轴承。环形螺母G将在桥臂上的轴承的固定部分锁定抵靠在被称为“抵接环”AB的环上,该环通常通过焊接也被固定在桥臂上并且与桥臂一起被预先磨削,以便对轴承的固定部分BF提供足够平整且垂直于桥臂的延伸轴线的环状表面。轮盘WD上固定有双轮且轮盘WD通常由两个部分WD1和WD2以轴对称的方式形成,所述两个部分WD1和WD2通过轴向接触界面接合。以这种方式,轴承的可移动部分保持被轴向地且以环状方式锁定在轮盘的两个部分WD1与WD2之间。制动盘BD与轮盘相关联例如与轮盘的内部部分WD2相关联,或者该制动盘BD可以布置在轮盘与双轮的轮辋WR1和WR2之间。该制动盘通常具有钟的形状并且该制动盘的开口面向轮轴的内部部分即中间部分。制动钳承载凸缘FP通常被焊接在桥臂上的适当的位置中。该解决方案的目的在于除去双轮中的一者,但保持与上述相同的布局。这意味着制动钳承载凸缘可以根据轴向方向移动靠近车轮轴承:换句话说,该制动钳承载凸缘可以移动至相对于桥臂的延伸部的外侧位置。为了对制动钳进行支承,承载凸缘必须形成为钟状并且从桥臂上的顶端固定点朝向制动盘突出。该解决方案不认为是理想的,尤其是在重量、扭转应力等方面不理想。US2008121070描述了一种轮毂,该轮毂的特征在权利要求1的前序中被阐述。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找到一种用于固定制动钳承载凸缘的改进的解决方案,其源于消除双轮但保持上述相对的毂布局的思想。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是尽可能地减少用于制造轮毂的部件。本专利技术基于下述思想:使用一个单个部件来制造制动钳承载凸缘和抵接环两者,该抵接环用于车轮轴承的固定部分。为了使事情更容易起见,在下面的描述中,所述单个元件将被称为“制动钳承载凸缘”或者简单地被称为“凸缘”,但我们不要忘记的是,所述单个元件被制造并被定位成对制动钳进行支承并且作为用于车轮轴承的抵接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凸缘允许制造商将用于双轮的现有轮轴变成用于单轮的轮轴。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将所述制动钳承载凸缘固定至桥臂的方法。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制动钳承载凸缘借助于通过添加焊接材料进行焊接而被固定至桥臂。优选地,为了具有牢固的固定,制动钳承载凸缘的两个面都被固定至桥臂。此外,为了给轴承提供最佳的抵接表面,不是对在焊接过程期间所添加的焊接材料进行磨削,而是使与桥状件配装的环状部分经受轴向机加工以限定朝向车轮轴承突出的至少三个轴向突出部,使得所添加的焊接材料以其被完全地容纳在所述突出部内的方式而布置。内置于制动钳承载凸缘中的抵接环随后的磨削过程仅涉及所述轴向突出部。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的制动钳承载凸缘。根据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包括所述制动钳承载凸缘的轮毂。最后,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包括上述轮毂的陆地车辆。我们想要指出的是,两个相对的毂的组件与车辆轮轴的组件相对应。权利要求描述了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从而形成了本说明书的整体部分。附图说明在参照仅示出非限制性示例的附图研读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及其相关变型)的以下详细描述之后,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目的和优点将被最好地好理解,在附图中:图1示出了根据现有技术的用于双轮的轮毂的轴向截面;图2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轮毂的轴向截面,该轮毂实现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制动钳承载凸缘;图2a示出了图2中的一部分的放大图,该放大图突出了与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轮毂的组件有关的方面;图3示出了制动钳承载凸缘的立体图。在附图中,相同数字和相同附图标记表示相同元件或相同部件。我们想要指出的是,用相同的数字和标记表示由图1中示出的已知解决方案与本专利技术的解决方案共有的部件,以便强调本专利技术涉及双轮式桥臂演变至单轮的事实。为了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术语“第二”部件并不意味存在“第一”部件。事实上,这些术语是仅为了更清楚起见而使用的并且不应当以限制的方式进行解释。具体实施方式图2示出了“具有双轮”的轮毂的轴向截面,其中,对轮轴的每一侧都实施一个单轮。桥臂BA具有关于轴线X轴向对称的管状、长形形状。桥臂上配装有轴承B,同时其相对固定部分BF被轴向地锁定在环形螺母G与抵接环R之间。如上文所描述的,该轴承B的可移动部分BM被轴向地且以环状的方式锁定在轮盘WD的两个轴向部分WD1与WD2之间。换句话说,轮盘WD被轴向地配装在轴承B的可移动部分BM的外侧。轮盘WD上将固定有一个单轮WR2并且轮盘WD由通过轴向接触界面AF接合的两个部分以轴对称的方式形成。轮盘的外侧轴向面WDF表示连接有制动盘DB和车轮WR2的接触界面。特别地,制动盘BD’布置在轮盘与轮辋WR2之间。与用于双轮的实施不同,制动盘BD优选地连接至最靠近桥臂BA的自由端部的外侧轴向部分WD1。应当清楚的是,尽管本专利技术将导致具有相对径向延伸部FLR的凸缘FPR向内(并且不是向外,如图2所示)突出也就是朝向桥臂的中间部分突出,但为了优化成本起见,制造商仍可以保持实现与现有技术的图1中所示的制动盘BD相同的制动盘BD。根据本专利技术,将抵接环R与制动钳承载凸缘FP一起制成一个单一零部件,该单一零部件同时限定了抵接环和制动钳承载凸缘。为此,用FPR(FP+R)表示该单一零部件。所述凸缘FL通过锻造或模制以及后续机械精加工而在一个单一零部件中获得,并且该凸缘包括大致平面的轴向部分FLA和一个或更多个径向延伸部FLR。轴向部分FLA限定了上文所描述的抵接环R,而径向部分限定了支承件,该支承件用于制动钳以及可能还用于其他部件例如比如ABS传感器和/或保护制动盘的板(未示出)。轴向部分FLA关于中央孔是轴对称的,以便配装在桥臂BA上。径向部分FLR除了径向地突出之外还可以根据轴向部分FLA的对称轴线X突出,以朝向制动盘BD向外突出,使得在凸缘FPR的组装的操作状态下,该径向部分朝向制动盘稍微地突出,从而使钳的固定点移动相对靠近该制动盘。根据一种用于组装桥臂和由此组装轮毂的方法,将凸缘焊接在相对轴向部分FLA的两个相反的轴向面上,并且随后,例如使用车床磨削接触面CF,该接触面CF是旨在形成用于轴承B的固定部分BF的邻接表面的接触面。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接触面CF包括优选地成角度地均匀分布的三个或更多个轴向突出部RS。用于将接触面CF焊接至桥臂BA的过程包括:将材料WM添加到由两个角度连续的突出部RS限定的间隙中。以这种方式,有利地,随后的磨削过程仅涉及突出部RS。因此,突出部的存在允许制造商避免必须对添加的焊接材料WM执行磨削过程,该焊接材料WM众所周知地具有与用于制造凸缘FPR的材料的性能相比更难以被加工的物理特征和均一性特征。上文所描述的非限制性示例可以进行变型,而不会因此超出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所述变型包括对本领域中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的所有等效实施方式。当理解以上说明书时,技术人员可以在不引入其它的制造细节的情况下实现本专利技术的主题。包括在不同的优选实施方式、所包括的附图中的元件和特征可以彼此结合,而不会因此超出本专利申请的保护范围。包括在与现有技术状态有关的部分中的信息仅用于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并非代表存在所描述的项目的声明。此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制动钳承载凸缘和包括所述凸缘的轮毂

【技术保护点】
一种机动车辆轮毂的制动钳承载凸缘,所述轮毂包括:‑管状的桥臂(BA);‑轴承(B),所述轴承(B)以环状方式配装在所述桥臂(BA)的外侧;‑抵接环(R),所述抵接环(R)限定用于所述轴承(B)的轴向抵接面(CF);以及‑制动钳承载凸缘(FP),其中,所述抵接环与所述制动钳承载凸缘由单一零部件(FPR)制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单一零部件(FPR)包括用于配装在所述桥臂(BA)上的轴向部分(FLA)和用于支承制动钳的至少一个径向部分(FLR),所述轴向部分(FLA)是大体平面的且包括中央孔。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5.06.30 IT 1020150000291441.一种机动车辆轮毂的制动钳承载凸缘,所述轮毂包括:-管状的桥臂(BA);-轴承(B),所述轴承(B)以环状方式配装在所述桥臂(BA)的外侧;-抵接环(R),所述抵接环(R)限定用于所述轴承(B)的轴向抵接面(CF);以及-制动钳承载凸缘(FP),其中,所述抵接环与所述制动钳承载凸缘由单一零部件(FPR)制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单一零部件(FPR)包括用于配装在所述桥臂(BA)上的轴向部分(FLA)和用于支承制动钳的至少一个径向部分(FLR),所述轴向部分(FLA)是大体平面的且包括中央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凸缘,所述凸缘通过锻造或铸造以及后续的机加工获得。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凸缘,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径向部分(FLR)具有轴向部件,所述轴向部件向外突出,即沿与抵接面(CF)一致的方向或与所述抵接面(CF)相反的方向突出。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凸缘,其中,所述径向部分(FLR)的所述轴向部件限定对应制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乔治·罗西亚
申请(专利权)人:FPT工业股份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意大利,IT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