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建豪专利>正文

三轮车车篷及三轮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556913 阅读:9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28 08: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三轮车车篷及三轮车,涉及车辆配件器械技术领域,包括支架、篷布和雨帘,篷布包覆罩设于支架上,支架包括第一侧支架、第二侧支架、前篷支架和后篷支架,第一侧支架和第二侧支架为U型架,篷布形成第一容纳腔,第一侧支架、第二侧支架、前篷支架和后篷支架设置在第一容纳腔中,雨帘设置于篷布靠近前篷支架一端,雨帘与篷布形成第二容纳腔,第二容纳腔用于包覆三轮车车头,U型架稳定性更好,不易发生变形,具有结构简单、易于安装、拆卸方便的特点,雨帘的设置使驾驶员被保护避免恶劣天气对驾驶的影响,支架与篷布之间设置有保护层,避免篷布与支架间的摩擦而造成篷布损坏。

Tricycle hood and tricycle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tricycle hood and a tricycle, which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vehicle accessories equipment, which comprises a bracket, tarpaulin and tarpaulin covering curtain, cover arranged on the bracket, the first bracket comprises a side bracket, second side frames and a front hood bracket and a rear awning bracket, the first branch frame and second side frames are U frame, tarpaulin the formation of the first accommodating cavity, a first side and second side support bracket, the front hood bracket and a rear hood support frame is arranged in the first accommodation cavity is arranged on the tarpaulin, rain awning bracket near the front end, the rain and the tarpaulin formed second cavity, second cavity for accommodating coated tricycle front U frame, better stability, not easy to deformation and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structure, easy installation and convenient disassembly, the setting allows the driver is protected from bad weather on driving, between the bracket and the tarpaulin. The protective layer, to avoid friction between the tarpaulin and stent caused damage to the tarpauli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三轮车车篷及三轮车
本技术涉及车辆配件器械
,尤其是涉及一种三轮车车篷及三轮车。
技术介绍
目前市面上的三轮车,包括载人三轮车和载货三轮车,是由黄包车和自行车衍变而成的交通工具,其具有操作简单、便捷等特点。在三轮车行驶过程中,由于气候多变,风吹雨淋、寒冻暑热、沙尘侵袭等不利气候对人、车、货物均会带来不利影响,因此通常在三轮车上安装一个车篷,从而对人、货物、车起到保护作用,增加驾驶员及乘客行驶过程中的舒适度。现有的车篷,一般多采用铁皮覆盖焊接在车篷支架上,再将车篷支架与三轮车车体之间固定连接,对人、货物、车起到保护作用,但是由于铁皮沉重,无形中增加了三轮车的负载,增加了三轮车的运行成本,铁皮易锈蚀,影响车篷整体美观性及使用寿命;并且,铁皮车篷制作完成后不能根据用户的实际情况做出改变,无法满足不同使用需求的消费者对车篷种类及价格的选择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三轮车车篷及三轮车,该三轮车车篷与三轮车可拆卸连接,U型架稳定性更好,不易发生变形,具有结构简单、易于安装、拆卸方便的特点,雨帘的设置使驾驶员被保护避免恶劣天气对驾驶的影响,支架与篷布之间设置有保护层,避免篷布与支架间的摩擦而造成篷布损坏。为实现本技术的目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本技术提供的三轮车车篷,包括支架、篷布和雨帘;所述篷布包覆罩设于所述支架上;所述支架包括第一侧支架、第二侧支架、前篷支架和后篷支架;所述第一侧支架和所述第二侧支架为U型架;所述前篷支架和所述后篷支架分别与所述第一侧支架和所述第二侧支架相连接;所述篷布形成第一容纳腔,所述第一侧支架、所述第二侧支架、所述前篷支架和所述后篷支架设置在所述第一容纳腔中;所述雨帘设置于所述篷布靠近所述前篷支架一端,所述雨帘与所述篷布形成第二容纳腔,所述第二容纳腔用于包覆三轮车车头。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第一侧支架包括第一U型架和第二U型架,所述第二侧支架包括第三U型架和第四U型架;所述第一U型架和所述第三U型架相对设置,所述第二U型架和所述第四U型架相对设置;所述第一U型架和所述第二U型架通过第一横梁相连接;所述第三U型架和所述第四U型架通过第二横梁相连接;所述后篷支架分别与所述第一U型架和所述第三U型架相连接;所述后篷支架分别与所述第二U型架和所述第三U型架相连接。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雨帘包括第一雨帘和第二雨帘;所述第一雨帘与所述篷布靠近所述前篷支架一端相连接,所述第一雨帘用于包覆三轮车车头;所述第二雨帘与所述第一雨帘相连接且设置于所述第一雨帘背离所述第二容纳腔一侧。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后篷支架包括第一后篷支架、第二后篷支架、第三后篷支架和第四后篷支架;所述第一后篷支架分别与所述第一U型架和所述第三U型架相连接;所述第二后篷支架分别与所述第一U型架和所述第三U型架相连接;所述第三后篷支架分别与所述第二U型架和所述第四U型架相连接;所述第四后篷支架分别与所述第二U型架和所述第四U型架相连接。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前篷支架包括第三横梁、第四横梁和连接杆;所述连接杆分别与所述第三横梁和所述第四横梁相连接;所述第三横梁与所述第一横梁相连接;所述第四横梁与所述第二横梁相连接。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第一侧支架、所述第二侧支架、所述前篷支架和和所述后篷支架与所述篷布之间设置有保护层。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篷布包括顶篷布和侧篷布;所述顶篷布与所述侧篷布相连接;所述顶篷布包覆罩设于所述后篷支架和所述前篷支架上;所述侧篷布包覆罩设于所述第一侧支架和所述第二侧支架上。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所述侧篷布包括多个并排设置用于卷起的侧篷布块。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侧篷布块上设置有透明视窗。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三轮车,包括上述技术方案中提供的任一种三轮车车篷,还包括车厢和车头;第一侧支架和第二侧支架通过卡箍或螺栓与所述车厢相连接。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三轮车车篷及三轮车,包括支架、篷布和雨帘,篷布包覆罩设于支架上,支架包括第一侧支架、第二侧支架、前篷支架和后篷支架,第一侧支架和第二侧支架为U型架,篷布形成第一容纳腔,第一侧支架、第二侧支架、前篷支架和后篷支架设置在第一容纳腔中,雨帘设置于篷布靠近前篷支架一端,雨帘与篷布形成第二容纳腔,第二容纳腔用于包覆三轮车车头,U型架稳定性更好,不易发生变形,该车篷与三轮车可拆卸连接,由彼此独立的配件组装而成,具有结构简单、易于安装、拆卸方便的特点,雨帘的设置使驾驶员被保护避免恶劣天气对驾驶的影响,支架与篷布之间设置有保护层,避免篷布与支架间的摩擦而造成篷布损坏。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具有上述三轮车车篷的三轮车。该三轮车与上述三轮车车篷所具有的优势相同,在此不再赘述。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部分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三轮车车篷的支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三轮车车篷的篷布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所示的三轮车车篷的第二雨帘的示意图;图4为图1所示的三轮车车篷的侧视图;图5为图4所示的三轮车车篷的半封闭式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4所示的三轮车车篷的全开放式结构示意图。图标:1-支架;2-篷布;3-第一雨帘;4-第二雨帘;11-第一侧支架;12-第二侧支架;13-前篷支架;14-后篷支架;21-顶篷布;22-侧篷布;23-透明视窗;111-第一U型架;112-第二U型架;121-第三U型架;122-第四U型架;141-第一后篷支架;142-第二后篷支架;143-第三后篷支架;144-第四后篷支架;221-第一侧篷布块;222-第二侧篷布块;223-第三侧篷布块。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三轮车车篷及三轮车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三轮车车篷,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篷布和雨帘;所述篷布包覆罩设于所述支架上;所述支架包括第一侧支架、第二侧支架、前篷支架和后篷支架;所述第一侧支架和所述第二侧支架为U型架;所述前篷支架和所述后篷支架分别与所述第一侧支架和所述第二侧支架相连接;所述篷布形成第一容纳腔,所述第一侧支架、所述第二侧支架、所述前篷支架和所述后篷支架设置在所述第一容纳腔中;所述雨帘设置于所述篷布靠近所述前篷支架一端,所述雨帘与所述篷布形成第二容纳腔,所述第二容纳腔用于包覆三轮车车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三轮车车篷,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篷布和雨帘;所述篷布包覆罩设于所述支架上;所述支架包括第一侧支架、第二侧支架、前篷支架和后篷支架;所述第一侧支架和所述第二侧支架为U型架;所述前篷支架和所述后篷支架分别与所述第一侧支架和所述第二侧支架相连接;所述篷布形成第一容纳腔,所述第一侧支架、所述第二侧支架、所述前篷支架和所述后篷支架设置在所述第一容纳腔中;所述雨帘设置于所述篷布靠近所述前篷支架一端,所述雨帘与所述篷布形成第二容纳腔,所述第二容纳腔用于包覆三轮车车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轮车车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支架包括第一U型架和第二U型架,所述第二侧支架包括第三U型架和第四U型架;所述第一U型架和所述第三U型架相对设置,所述第二U型架和所述第四U型架相对设置;所述第一U型架和所述第二U型架通过第一横梁相连接;所述第三U型架和所述第四U型架通过第二横梁相连接;所述后篷支架分别与所述第一U型架和所述第三U型架相连接;所述后篷支架分别与所述第二U型架和所述第三U型架相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轮车车篷,其特征在于,所述雨帘包括第一雨帘和第二雨帘;所述第一雨帘与所述篷布靠近所述前篷支架一端相连接,所述第一雨帘用于包覆三轮车车头;所述第二雨帘与所述第一雨帘相连接且设置于所述第一雨帘背离所述第二容纳腔一侧。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三轮车车篷,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建豪
申请(专利权)人:张建豪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