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马新增专利>正文

单株板栗采收网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556 阅读:27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板栗采收工具,具体地说是一种单株板栗采收网。该采收网的主体呈倒伞形结构,该倒伞形结构底端有一圆孔,沿圆孔圆周呈放射状设置有多根支撑网面的径杆,所述网面分为两层,内层为渔网状结构,外层为布层,两层网面上下连接在一起,且外层网面积大于内层网面积,以形成兜袋状结构,外层网面下部设置有拉链式出果口。采收时,该网安放在树干基部,从树上掉下的栗果,自然地落到网面上,顺内层网面的网孔落到外层网面构成的兜袋内,栗篷则停落在内层网面上,栗果与栗篷自动分开。因此,用本伞状网收集板栗,与人工拣拾相比,节省劳动力和采拾时间,效率高。该网结构简单;价格低廉;便于栗农安装使用。(*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板栗采收工具,具体地说是一种单株板栗采收网
技术介绍
:板栗产区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板栗采收专用工具。栗农采收板栗,需要爬树用杆子敲打栗果,再需用大量人力去拣拾,捡栗时间长,工作效率低,拣拾过程中易丢失栗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解决现有采收方法占用人力多、效率低的问题,而提供一种适用于各种地形、地势单株板栗树的板栗采收网。解决上述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单株板栗采收网,其主体呈倒伞形结构,该倒伞形结构底端有一圆孔,沿圆孔圆周呈放射状设置有多根支撑网面的径杆,所述网面分为两层,内层为渔网状结构,外层为布层,两层网面上下连接在一起,且外层网面积大于内层网面积,以形成兜袋状结构,外层网面下部设置有拉链式出果口。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采收时,该网安放在树干基部,从树上掉下的栗果,自然地落到网面上,顺内层网面的网孔落到外层网面构成的兜袋内,栗蓬则停落在内层网面上,栗果与栗蓬自动分开。因此,用本伞状网收集板栗,与人工拣拾相比,节省劳动力和采拾时间,效率高。该网结构简单;价格低廉;便于栗农安装使用。该网还可兼做收集小型水果用如大枣、山楂等;如改变内层的网格后,也可收集大型水果,如苹果、梨等。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构成倒伞形结构的单块扇形弧面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描述。本实施例所述的单株板栗采收网(参见图1、图2),由内层网面1、外层网面2、径杆3、兜袋4、拉链口5、橡胶条6、拉线7构成,其主体呈倒伞形结构,该倒伞形结构由两块扇形弧面合围成形,两块扇形弧面对接处用一根绳串接,其底端有一圆孔,沿圆孔圆周呈放射状设置有10根支撑网面的径杆3,所述的径杆3是伸缩杆,其基部采用橡胶条6与扇形弧面固定粘接,其顶端用八根拉线7固定在地面上;所述网面分为两层,内层网面1为渔网状结构,外层网面2为布层,两层网面上下连接在一起,且外层网面2面积大于内层网面1面积,以形成兜袋4,外层网面2下部设置有拉链口5,便于收集栗果。内层网面1的网格以最大板栗果的直径(20-35毫米)为基准,其作用是收集栗蓬,外层网面2是聚乙烯编织布片,有较强韧性。使用时将本技术放置于栗树干的根部,根据树冠的大小,通过调节伸缩径杆3的长短,来调节“伞面”的张开度。只要栗果掉落,便会被收集到网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单株板栗采收网,其特征在于:主体呈倒伞形结构,该倒伞形结构底端有一圆孔,沿圆孔圆周呈放射状设置有多根支撑网面的径杆,所述网面分为两层,内层为渔网状结构,外层为布层,两层网面上下连接在一起,且外层网面积大于内层网面积,以形成兜袋状结构,外层网面下部设置有拉链式出果口。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单株板栗采收网,其特征在于:主体呈倒伞形结构,该倒伞形结构底端有一圆孔,沿圆孔圆周呈放射状设置有多根支撑网面的径杆,所述网面分为两层,内层为渔网状结构,外层为布层,两层网面上下连接在一起,且外层网面积大于内层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新增
申请(专利权)人:马新增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3[中国|河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