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聚丙烯组合物和聚丙烯材料及其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554996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28 07:2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聚合物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聚丙烯组合物和聚丙烯材料及其应用。以所述聚丙烯组合物的总重量计,该聚丙烯组合物含有64‑90重量%的抗冲共聚聚丙烯、9‑35重量%的热塑性弹性体和0.2‑1.5重量%的抗氧剂。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聚丙烯材料能够兼具很好的流动性、收缩率、刚韧平衡、耐热老化和耐环境老化性能,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聚丙烯材料能够弯折九十度无应力发白,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聚丙烯组合物和/或聚丙烯材料特别适用于制备钵苗育秧盘。

A polypropylene composition and polypropylene material and their applications

The present invention relates to the field of polymer, in particular to a polypropylene composition and polypropylene material and its application. The total weight of the polypropylene composition, the polypropylene composition containing 64 90 wt% impact polypropylene copolymer, 9 35 wt.% of thermoplastic elastomer and 0.2 1.5 wt% of antioxidants. Polypropylene material of the invention has good fluidity, shrinkage, toughness and rigidity balance, heat aging resistant and environmental aging performance of polypropylene material of the invention can be bent ninety degrees without stress whitening, the invention of the polypropylene composition and / or polypropylene material is particularly suitable for the preparation of seedling growing tra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聚丙烯组合物和聚丙烯材料及其应用
本专利技术涉及聚合物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聚丙烯组合物、由该聚丙烯组合物制备得到聚丙烯材料,以及所述聚丙烯组合物和/或聚丙烯材料在制备育秧盘中的应用。
技术介绍
钵苗移栽成套设备技术是一种新式育苗移栽技术,与目前常见的毯状苗水稻栽培技术属于完全不同的技术路线。钵苗移栽成套设备技术是在手工插秧技术、手工抛秧和其它机械插秧栽培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套新型水稻栽培新技术,与传统毯状苗旋转式强制插秧方式相比,它具有旋转滑道机构的送秧形式,具有省种子、省床土、精量播种、秧苗素质好、无缓苗期、成活率高、根系发达、吸肥能力强、抗倒伏、抗低温、提高工效、增产明显等优点,是一种更先进的栽插技术。钵苗育秧盘是钵苗移栽技术的关键部件之一,钵苗育秧盘体通常为600×300mm长方形,有400-500个钵体,钵体壁厚1-1.5mm,钵的底部有自由开关的Y字型花瓣孔,栽植时,秧苗顶出棒穿过Y字型花瓣孔,顶出钵体秧苗。育秧盘的软硬度、回弹性、平整度、抗老化、重复使用性直接关系移栽能否有效进行。常见的育秧盘以聚氯乙烯(PVC)为原材料吸塑成型,PVC材料的硬度低,韧性差,在育秧的过程中,育秧盘容易破孔,造成育秧盘底部容易渗漏,影响育秧进度,很难胜任机械化育苗插秧的需求;同时育秧盘的使用寿命短,基本上只能满足初次使用,再次使用则质量远远达不到育秧的要求,而育秧盘不能回收使用,废弃制品会造成环境污染。部分育秧盘采用可降解式秸秆纸浆复合材料成型得到,如CN105152772A提供一种能降解的秸秆育秧盘及其制备方法,所述能降解的秸秆育秧盘含有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废纸浆8-12,竹浆8-12、秸秆粉56-84、生物胶1-2、复合微肥1-2、水80-120,将上述材料经过蒸煮、混合后压制成型。该类材料虽然具有成本低,可回收的优点,但同时具有硬度低和强度差,不耐水洗等缺点,不能满足现代机械化育苗插秧过程中重复使用的要求。PP无臭无毒,熔点高达167℃,具有耐热、耐腐蚀、质量轻、高强度、高刚性和高透明性等特点,已被广泛地用于汽车、家电、建材、包装等国民经济各个领域。但是传统PP材料耐低温冲击性差,低温容易发生脆化,耐寒性差。CN102816382提供了一种组合物、由其制得的育秧盘及育秧盘的制备方法。该组合物含有聚丙烯60-80重量份、聚乙烯20-40重量份、4-羟基-3.5-二叔丁基苯基丙酸正十八碳酸脂0.1重量份、硫代二丙酸二月桂脂0.02重量份。该专利申请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育秧盘硬度低、抗冲击能力弱、不能重复利用等技术问题。但是在该专利申请中,所述材料溶体流动速率小于5g/10min,无法用于注塑生产钵苗育秧盘这种薄壁制品,并且得到的制品存在韧性较差、长期使用弯折出现应力发白甚至断裂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的聚丙烯材料流动性不足、无法用于注塑薄壁制品的缺点,和/或现有的聚丙烯材料的韧性较差和/或收缩率较低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新的聚丙烯组合物、由该聚丙烯组合物制备得到聚丙烯材料、以及所述聚丙烯组合物和/或聚丙烯材料在制备育秧盘上的应用。由上述聚丙烯组合物制备得到的聚丙烯材料兼具良好的流动性、收缩率、刚韧平衡、耐热老化和耐环境老化性能。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聚丙烯组合物,其中,以该聚丙烯组合物的总重量计,该聚丙烯组合物含有64-90重量%的抗冲共聚聚丙烯、9-35重量%的热塑性弹性体和0.2-1.5重量%的抗氧剂。本专利技术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聚丙烯材料,该聚丙烯材料由本专利技术的聚丙烯组合物熔融挤出成型得到。本专利技术第三方面提供了所述聚丙烯组合物和/或所述聚丙烯材料在制备育秧盘中的应用。本专利技术的专利技术人经过深入研究后发现,通过将抗冲共聚聚丙烯、热塑性弹性体、抗氧剂以及任选的其他助剂以特定配比相互组合,能够使得由所述聚丙烯组合物制备得到的聚丙烯材料兼具高流动性、低收缩率、良好的刚韧平衡、较好的耐热老化和耐环境老化性能。采用本专利技术的聚丙烯组合物制备得到的聚丙烯材料注塑成型的钵苗育秧盘的优点是:加工性能好,适用于薄壁注塑,提高产品生产效率;产出制品弹性好,软硬适中,可反复弯折与顶出,反复弯折不发白不断裂,低温不脆裂,耐热和耐环境老化性能强,耐长期户外使用,保证8-10年的反复使用。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在本文中所披露的范围的端点和任何值都不限于该精确的范围或值,这些范围或值应当理解为包含接近这些范围或值的值。对于数值范围来说,各个范围的端点值之间、各个范围的端点值和单独的点值之间,以及单独的点值之间可以彼此组合而得到一个或多个新的数值范围,这些数值范围应被视为在本文中具体公开。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聚丙烯组合物,其中,以该聚丙烯组合物的总重量计,该聚丙烯组合物含有64-90重量%的抗冲共聚聚丙烯、9-35重量%的热塑性弹性体和0.2-1.5重量%的抗氧剂。在本专利技术中,为了进一步提高所述聚丙烯组合物制备得到的聚丙烯材料的综合性能,优选地,以所述聚丙烯组合物的总重量为基准,所述聚丙烯组合物含有74.5-89.5重量%的抗冲共聚聚丙烯、10-25重量%的热塑性弹性体和0.3-0.9重量%的抗氧剂;更优选地,以所述聚丙烯组合物的总重量为基准,所述聚丙烯组合物含有79.5-84.5重量%的抗冲共聚聚丙烯、15-20重量%的热塑性弹性体、0.35-0.8重量%的抗氧剂。在本专利技术中,本专利技术的所述抗冲共聚聚丙烯可以为本领域常规的抗冲共聚聚丙烯,在优选的情况下,所述抗冲共聚聚丙烯在230℃、2.16kg载荷作用下的熔体质量流动速率可以为10-50g/10min,优选为25-40g/10min,更优选为28-35g/10min。所述熔体质量流动速率按照GB/T3682中规定的方法进行测定,其中,测试温度为230℃,载荷为2.16kg。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抗冲共聚聚丙烯为丙烯与乙烯的共聚物,其中乙烯结构单元的含量为3-20重量%,优选为5-15重量%,更优选为7-13重量%。所述抗冲共聚聚丙烯中含有橡胶相,该橡胶相为乙烯-丙烯聚合成的无规橡胶态物质,其通过GB/T24282-2009规定的方法检测得到。所述抗冲共聚聚丙烯中橡胶相的含量可以为8-35重量%,优选为10-30重量%,更优选为15-26重量%。在本专利技术中,术语“抗冲共聚聚丙烯”沿用本领域常规的概念,即为:“聚丙烯抗冲共聚物一般是由多个反应器串联制备的聚丙烯多相共聚物的混合物。通常在第一个反应器中进行丙烯均聚,得到等规聚丙烯均聚物,然后将其转入下一个反应器,同时通过乙烯、丙烯单体进行共聚,在聚丙烯均聚物的颗粒孔隙中生成以乙丙无规共聚物为主的一系列乙丙共聚物”。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热塑性弹性体可以为本领域常规的各种热塑性弹性体,例如可以选自氢化苯乙烯-丁二烯嵌段共聚物、苯乙烯-丁二烯嵌段共聚物、乙烯-丙烯无规共聚物、乙烯-丁烯无规共聚物和乙烯-辛烯无规共聚物中的一种或多种,优选为氢化苯乙烯-丁二烯嵌段共聚物和/或苯乙烯-丁二烯嵌段共聚物,最优选为氢化苯乙烯-丁二烯嵌段共聚物。根据本专利技术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聚丙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以该聚丙烯组合物的总重量计,该聚丙烯组合物含有64‑90重量%的抗冲共聚聚丙烯、9‑35重量%的热塑性弹性体和0.2‑1.5重量%的抗氧剂。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聚丙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以该聚丙烯组合物的总重量计,该聚丙烯组合物含有64-90重量%的抗冲共聚聚丙烯、9-35重量%的热塑性弹性体和0.2-1.5重量%的抗氧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丙烯组合物,其中,以所述聚丙烯组合物的总重量计,该聚丙烯组合物含有74.5-89.5重量%的抗冲共聚聚丙烯、10-25重量%的热塑性弹性体和0.3-0.9重量%的抗氧剂。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丙烯组合物,其中,所述抗冲共聚聚丙烯在230℃、2.16kg载荷作用下的熔体质量流动速率为10-50g/10min,优选为25-40g/10min。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聚丙烯组合物,其中,所述抗冲共聚聚丙烯为丙烯与乙烯的共聚物,其中乙烯结构单元的含量为3-20重量%;优选地,所述抗冲共聚聚丙烯中橡胶相的含量为8-35重量%。5.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聚丙烯组合物,其中,所述热塑性弹性体选自氢化苯乙烯-丁二烯嵌段共聚物、苯乙烯-丁二烯嵌段共聚物、乙烯-丙烯无规共聚物、乙烯-丁烯无规共聚物和乙烯-辛烯无规共聚物中的一种或多种;优选地,所述热塑性弹性体为氢化苯乙烯-丁二烯嵌段共聚物,且所述热塑性弹性体的邵氏硬度D小于60、优选为30-55,SEBS的含量为65-95重量%、优选为70-90重量%,矿物油充油量为0-30重量%、优选为5-20重量%。6.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聚丙烯组合物,其中,所述抗氧剂为受阻酚类抗氧剂与亚磷酸酸酯类抗氧剂和/或硫代酯型抗氧剂的混合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建强王希梁静王妍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燕山石化高科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