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组装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552776 阅读:5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28 06:00
本申请的自动组装机用于将套管盖和固定环自动组装在一起,即使得固定环套装在套管盖上,它包括自动排列下料装置和旋转组装装置。通过自动排列下料装置将待组装的部件进行排列,并向旋转组装部处传动,组装盘上的组装槽作为组装的装夹治具,将两个部件的位置固定,而后通过装夹机构将两个部件自动组装。本申请的自动组装机是一种组装效率高、组装一致性好的、降低人力成本的自动组装机。

Automatic assembly machine

The automatic assembly machine is used for automatically assembling the casing cover and the fixing ring. Even if the fixed ring is sleeved on the casing cover, it includes automatic arrangement and cutting device and rotary assembly device. Through the automatic arrangement and blanking device, the components to be arranged are arranged and transferred to the rotating assembly part. The assembly slot on the assembly disk is assembled as a clamping fixture, and the positions of the two components are fixed, and then the two components are automatically assembled through the clamping mechanism. The automatic assembly machine for this application is an automatic assembly machine with high assembly efficiency, good assembly consistency, and lower manpower cos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自动组装机
本申请涉及线缆生产设备领域,具体而言,涉及自动组装机。
技术介绍
线缆应用的场合多种多样,包括用于电力传输的电缆、用于牵引或固定的绳缆等。线缆的需求量很大,生产量要依据需求对应的增大,随着现在生活的节奏越来越快,高效高质的生产线缆的需求愈发的迫切。现有技术中,对于拉索,即摩托车、自行车上常见的牵引结构,拉索的端部设有固定环和套管盖。对固定环和套管盖的组装,是一些线缆生产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个步骤,采用人工将固定环和套管盖组装在一起,效率低,组装效果差,而且长时间组装双手容易出现疲劳、疼痛的情况,进一步的降低了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申请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组装效率高、组装一致性好的、降低人力成本的自动组装机。为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提供的解决方案如下:自动组装机,包括自动排列下料装置和旋转组装装置;所述自动排列下料装置包括第一下料部、第一轨道、第二下料部和第二轨道;所述第一轨道包括第一进料口和低于所述第一进料口的第一出料口;所述第二轨道包括第二进料口和低于所述第二进料口的第二出料口;所述旋转组装装置包括圆柱状的组装盘,所述组装盘的柱面上设有组装槽,所述组装槽为不垂直于所述组装盘的母线的条形凹槽,所述旋转组装装置还包括装夹机构,所述装夹机构在所述组装槽中穿进和穿出;所述第一进料口与所述第一下料部连通,所述第一出料口与所述组装槽连通,所述第二进料口与所述第二下料部连通,所述第二出料口与所述组装槽连通。在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下料部和所述第二下料部为振动盘;所述第一下料部设于所述第二下料部右侧,所述第一下料部中设有左旋螺旋轨道,所述第一进料口与所述左旋螺旋轨道的左上端连通,所述第二下料部中设有右旋螺旋轨道,所述第二进料口与所述右旋螺旋轨道的右上端连通。在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出料口相对所述第一进料口扭转;所述第二轨道上设有平行于所述第二轨道的限位部,所述限位部与所述第二进料口之间设有缺口。在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轨道为带有匚形凹槽的轨道;所述第一进料口处的所述匚形凹槽的底面与水平面平行,所述第一出料口处的所述匚形凹槽的底面与水平面垂直。在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缺口靠近所述第二进料口一侧的第二轨道为前端匚形凹槽;所述缺口靠近所述第二出料口的一侧的第二轨道为宽度窄于所述前端匚形凹槽的后端匚形凹槽。在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旋转组装装置还包括控制器以及与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的旋转驱动部;所述组装盘的柱面上圆周均布有至少两个所述组装槽;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旋转驱动部驱动所述组装盘间歇转动,且每次转动均有一所述组装槽与所述装夹机构正对,以及以所述组装槽与所述第一出料口和所述第二出料口相接。在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自动组装机还包括与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的下料机构;所述组装槽在所述组装盘的柱面方向上贯穿;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旋转驱动部驱动所述组装盘间歇转动,且每次转动均有一所述组装槽与所述装夹机构正对和另一所述组装槽与所述下料机构正对;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下料机构在所述组装槽中穿进和穿出。在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下料机构包括直线驱动单元以及由所述直线驱动单元驱动的插刀,所述直线驱动单元的驱动方向与所述组装槽平行。在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装夹机构包括直线驱动单元以及由所述直线驱动单元驱动的插刀,所述直线驱动单元的驱动方向与所述组装槽平行;两个带有所述插刀的所述直线驱动单元设于所述组装槽的两端。在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组装槽平行于所述组装盘的母线。本申请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本申请的自动组装机用于将套管盖和固定环自动组装在一起,即使得固定环套装在套管盖上,它包括自动排列下料装置和旋转组装装置。通过自动排列下料装置将组装的部件进行排列,并向旋转组装部处传动,组装盘上的组装槽作为组装的装夹治具,将两个部件的位置固定,而后通过装夹机构将两个部件自动组装。本申请的自动组装机是一种组装效率高、组装一致性好的、降低人力成本的自动组装机。为使本申请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和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做详细说明如下。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申请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图1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自动组装机的第一轴测图;图2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自动组装机的俯视图;图3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自动排列下料装置的第一轨道的结构示意图;图4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自动排列下料装置的第二轨道的局部放大图;图5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自动组装机的第二轴测图;图6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自动组装机的侧视图;图7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旋转组装装置的局部俯视图。图标:1-自动组装机;10-自动排列下料装置;101-第一下料部;1011-右旋螺旋轨道;102-第二下料部;1021-左旋螺旋轨道;103-第一轨道;1031-第一进料口;1032-第一出料口;104-第二轨道;1041-第二进料口;1042-第二出料口;1043-限位部;1044-缺口;20-旋转组装装置;201-组装盘;2011-组装槽;202-旋转驱动部;203-装夹机构;2031-夹紧部;204-下料机构;205-下料斗。具体实施方式在下文中,将结合附图更全面地描述本申请的各种实施例。本申请可具有各种实施例,并且可在其中做出调整和改变。因此,将参照在附图中示出的特定实施例更详细地描述本申请。然而,应理解:不存在将本申请的各种实施例限于在此申请的特定实施例的意图,而是应将本申请理解为涵盖落入本申请的各种实施例的精神和范围内的所有调整、等同物和/或可选方案。结合附图的描述,同样的附图标号标示同样的元件。在下文中,可在本申请的各种实施例中使用的术语“包括”或“可包括”指示所申请的功能、操作或元件的存在,并且不限制一个或更多个功能、操作或元件的增加。此外,如在本申请的各种实施例中所使用,术语“包括”、“具有”及其同源词仅意在表示特定特征、数字、步骤、操作、元件、组件或前述项的组合,并且不应被理解为首先排除一个或更多个其它特征、数字、步骤、操作、元件、组件或前述项的组合的存在或增加一个或更多个特征、数字、步骤、操作、元件、组件或前述项的组合的可能性。在本申请的各种实施例中,表述“或”或“A或/和B中的至少一个”包括同时列出的文字的任何组合或所有组合。例如,表述“A或B”或“A或/和B中的至少一个”可包括A、可包括B或可包括A和B二者。在本申请的各种实施例中使用的表述(诸如“第一”、“第二”等)可修饰在各种实施例中的各种组成元件,不过可不限制相应组成元件。例如,以上表述并不限制所述元件的顺序和/或重要性。以上表述仅用于将一个元件与其它元件区别开的目的。例如,第一用户装置和第二用户装置指示不同用户装置,尽管二者都是用户装置。例如,在不脱离本申请的各种实施例的范围的情况下,第一元件可被称为第二元件,同样地,第二元件也可被称为第一元件。应注意到:如果描述将一个组成元件“连接”到另一组成元件,则可将第一组成元件直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自动组装机

【技术保护点】
自动组装机,其特征在于,包括自动排列下料装置和旋转组装装置;所述自动排列下料装置包括第一下料部、第一轨道、第二下料部和第二轨道;所述第一轨道包括第一进料口和低于所述第一进料口的第一出料口;所述第二轨道包括第二进料口和低于所述第二进料口的第二出料口;所述旋转组装装置包括圆柱状的组装盘,所述组装盘的柱面上设有组装槽,所述组装槽为不垂直于所述组装盘的母线的条形凹槽,所述旋转组装装置还包括装夹机构,所述装夹机构在所述组装槽中穿进和穿出;所述第一进料口与所述第一下料部连通,所述第一出料口与所述组装槽连通,所述第二进料口与所述第二下料部连通,所述第二出料口与所述组装槽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1.自动组装机,其特征在于,包括自动排列下料装置和旋转组装装置;所述自动排列下料装置包括第一下料部、第一轨道、第二下料部和第二轨道;所述第一轨道包括第一进料口和低于所述第一进料口的第一出料口;所述第二轨道包括第二进料口和低于所述第二进料口的第二出料口;所述旋转组装装置包括圆柱状的组装盘,所述组装盘的柱面上设有组装槽,所述组装槽为不垂直于所述组装盘的母线的条形凹槽,所述旋转组装装置还包括装夹机构,所述装夹机构在所述组装槽中穿进和穿出;所述第一进料口与所述第一下料部连通,所述第一出料口与所述组装槽连通,所述第二进料口与所述第二下料部连通,所述第二出料口与所述组装槽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组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下料部和所述第二下料部为振动盘;所述第一下料部设于所述第二下料部右侧,所述第一下料部中设有左旋螺旋轨道,所述第一进料口与所述左旋螺旋轨道的左上端连通,所述第二下料部中设有右旋螺旋轨道,所述第二进料口与所述右旋螺旋轨道的右上端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组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出料口相对所述第一进料口扭转;所述第二轨道上设有平行于所述第二轨道的限位部,所述限位部与所述第二进料口之间设有缺口。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动组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轨道为带有匚形凹槽的轨道;所述第一进料口处的所述匚形凹槽的底面与水平面平行,所述第一出料口处的所述匚形凹槽的底面与水平面垂直。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动组装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飞温志选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华美和汽车部件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