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节托架、船艇及船艇布放回收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7552619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28 05:5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节托架,设置于母船上,适于将船艇从母船下放至水面,以及将船艇从水面回收至母船。该多节托架至少包括三节,其中,第一节托架固定于母船上;最后一节托架上设置有浮体,使该节托架可以漂浮于水面上,适于承载船艇。除第一节托架之外,其他节托架可以通过由卷缆器和牵引线等部件来实现放出和收回,从而实现船艇的放出和收回。此外,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了相应的船艇和船艇的布放回收方法。根据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可以实现高海况下无人船的自动化布放和回收。

A reclaim method for multi section bracket, boat and boat cloth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multi section bracket, which is set on the mother ship and is suitable for placing the boat from the mother ship to the surface of the water and recovering the boat from the water to the mother ship. The multi section bracket comprises at least three sections, wherein the first section bracket is fixed on the mother ship, and the last section bracket is provided with a floating body, so that the bracket can float on the water surface, and is suitable for carrying the boat. Except for the first section bracket, other brackets can be released and recovered through parts such as cable winding machine and traction line, so as to achieve the discharge and recovery of ships. In addition, the invention also discloses the distribution method of the corresponding ship and boat. According to the technical scheme of the invention, automatic distribution and recovery of unmanned ship under high sea condition can be realiz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节托架、船艇及船艇布放回收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船艇回收布放
,尤其涉及一种多节托架、船艇及船艇布放回收方法。
技术介绍
水面无人船是一种依靠自身携带的能源进行自主航行的水面平台,其体量小、吃水浅、机动灵活,可以替代工作人员从事水上作业,目前在水环境检测、水文测量、安防、核安全、抗洪抢险等方面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在无人船完成水上作业后,通常需要将其回收至母船。现有的回收方案是,在水面上用母船起吊无人船。由于无人船上没有人,这种方案一般需要工作人员乘坐机动艇靠近无人船,完成母船起吊装置与无人船的挂扣。人力挂扣的风险较大,尤其是在海上环境比较恶劣的情况下,容易造成人员伤害,难以实现无人船回收。
技术实现思路
为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多节托架、船艇及船艇布放回收方法,以解决或至少缓解上面存在的问题。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多节托架,设置于母船上,适于将船艇从母船下放至水面,以及将船艇从水面回收至母船,所述托架包括:固定于母船且与水面成预定倾斜角度的第一节托架,其两侧边框内壁上设置有第一导轨;设置于第一节托架上方的第二节托架,其两侧边框外壁上设置有第一滚轮,两侧边框内壁上设置有第二导轨;设置于第二节托架上方的第三节托架,其两侧设置有第二滚轮,所述第三节托架适于承载船艇;其中,所述第一滚轮适于在所述第一导轨中滚动,使得所述第二节托架相对于所述第一节托架运动;所述第二滚轮适于在所述第二导轨中滚动,使得所述第三节托架相对于所述第二节托架运动。可选地,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多节托架中,第一导轨的两端、第二导轨的两端分别设置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分别适于限制所述第一滚轮、第二滚轮的滚动位置。可选地,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多节托架中,还包括牵引组件,适于控制第二节托架、第三节托架的放出和收回,所述牵引组件包括卷缆器和牵引线,所述牵引线包括两条第一引线、至少一条第二引线和至少一条第三引线,其中,所述第一引线的一端连接至卷缆器,另一端绕过第一节托架的侧边框连接至第二节托架侧边框的上部;所述第二引线的一端连接至卷缆器,另一端连接至第三节托架;所述第三引线的一端连接至第一节托架的下边框,另一端绕过第二节托架的下边框连接至第三节托架的上部;所述第一引线和第二引线在所述卷缆器上的缠绕方向不同。可选地,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多节托架中,牵引组件还包括多个定滑轮,适于调整所述牵引线的方向。可选地,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多节托架中,牵引组件还包括张紧装置,适于调节所述第一引线、第二引线的长度。可选地,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多节托架中,第三节托架为镂空支架结构,其上设置有多个浮体,所述浮体适于使所述第三节托架漂浮于水面。可选地,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多节托架中,浮体为表面喷涂有聚脲涂层的聚氨酯材料。可选地,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多节托架中,第三托架上还设置有多个导向轮,所述导向轮适于引导船艇登上或脱离所述第三节托架。可选地,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多节托架中,第三节托架的上部设置有第一锁紧装置,所述第一锁紧装置适于与设置于船艇上的第二锁紧装置连接以使船艇固定于第三节托架。可选地,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多节托架中,第一锁紧装置为横杆。可选地,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多节托架中,第一锁紧装置包括固定片、与所述固定片铰接的活动片、至少两个弹簧和至少一个锁紧杆,所述固定片和所述活动片上分别设置有开口,所述至少两个弹簧和至少一个锁紧杆适于通过拉伸、旋转、复位的状态配合来实现第一锁紧装置的解锁和锁紧,其中,在解锁状态下,固定片开口的朝向与活动片开口的朝向成第一预定角度,使得第二锁紧装置在进入活动片的开口的同时也进入固定片的开口;在锁紧状态下,固定片开口的朝向与活动片开口的朝向成第二预定角度,所述第二预定角度大于所述第一预定角度,使得固定片开口与活动片开口形成适于锁紧第二锁紧装置的封闭的孔。可选地,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多节托架中,第一锁紧装置还包括限位组件,所述限位组件适于限制所述活动片相对于所述固定片的旋转位置。可选地,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多节托架中,还包括控制组件,适于通过控制所述锁紧杆的旋转状态来实现第一锁紧装置的解锁。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船艇,所述船艇的船头处设置有第二锁紧装置,所述第二锁紧装置适于与设置于托架上的第一锁紧装置连接以使所述船艇固定于所述托架,所述托架设置于母船上。可选地,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船艇中,第二锁紧装置包括固定片、与所述固定片铰接的活动片、至少两个弹簧和至少一个锁紧杆,所述固定片和所述活动片上分别设置有开口,所述至少两个弹簧和至少一个锁紧杆适于通过拉伸、旋转、复位的状态配合来实现第二锁紧装置的解锁和锁紧,其中,在解锁状态下,固定片开口的朝向与活动片开口的朝向成第一预定角度,使得第一锁紧装置在进入活动片的开口的同时也进入固定片的开口;在锁紧状态下,固定片开口的朝向与活动片开口的朝向成第二预定角度,所述第二预定角度大于所述第一预定角度,使得固定片开口与活动片开口形成适于锁紧第一锁紧装置的封闭的孔。可选地,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船艇中,第二锁紧装置还包括限位组件,所述限位组件适于限制所述活动片相对于所述固定片的旋转位置。可选地,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船艇中,还包括控制组件,适于通过控制所述锁紧杆的旋转状态来实现第二锁紧装置的解锁。可选地,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船艇中,第二锁紧装置为横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船艇布放方法,适于将船艇从母船下放至水面,所述母船上设置有多节托架,所述多节托架包括牵引组件,所述牵引组件包括卷缆器和牵引线,所述方法包括:将船艇与最后一节托架连接,所述最后一节托架为所述多节托架处于放出状态时,距离母船最远的一节托架,所述最后一节托架适于漂浮于水面;沿第一方向转动卷缆器,牵引线带动除第一节托架以外的其他节托架放出,在最后一节托架放出至漂浮状态时,停止转动卷缆器,所述第一节托架为固定在母船上的一节托架;断开船艇与最后一节托架的连接;沿第二方向转动卷缆器,牵引线带动除第一节托架以外的其他节托架回收,其中,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反。可选地,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船艇布放方法中,多节托架为三节托架,所述牵引线包括两条第一引线、至少一条第二引线和至少一条第三引线,其中,第一引线的一端连接至卷缆器,另一端绕过第一节托架的侧边框连接至第二节托架侧边框的上部;第二引线的一端连接至卷缆器,另一端连接至第三节托架;所述第三引线的一端连接至第一节托架的下边框,另一端绕过第二节托架的下边框连接至第三节托架的上部;所述第一引线和第二引线在所述卷缆器上的缠绕方向不同,所述沿第一方向转动卷缆器,牵引线带动除第一节托架以外的其他节托架放出的步骤包括:沿第一方向转动卷缆器使得第一引线收回、第二引线放出,第一引线牵引第二节托架放出;第二节托架的放出触发第三引线的位置变化,第三节托架随着第三引线的位置变化而被放出。可选地,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船艇布放方法中,沿第二方向转动卷缆器,牵引线带动除第一节托架以外的其他节托架回收的步骤包括:沿第二方向转动卷缆器使得第一引线放出、第二引线收回,第二引线牵引第三节托架收回;第三节托架的收回触发第三引线的位置变化,第二节托架随着第三引线的位置变化而被收回。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船艇回收方法,适于将船艇从水面回收至母船,所述母船上设置有多节托架,所述多节托架包括牵引组件,所述牵引组件包括卷缆器和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多节托架、船艇及船艇布放回收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节托架,设置于母船上,适于将船艇从母船下放至水面,以及将船艇从水面回收至母船,所述托架包括:固定于母船且与水面成预定倾斜角度的第一节托架,其两侧边框内壁上设置有第一导轨;设置于第一节托架上方的第二节托架,其两侧边框外壁上设置有第一滚轮,两侧边框内壁上设置有第二导轨;设置于第二节托架上方的第三节托架,其两侧设置有第二滚轮,所述第三节托架适于承载船艇;其中,所述第一滚轮适于在所述第一导轨中滚动,使得所述第二节托架相对于所述第一节托架运动;所述第二滚轮适于在所述第二导轨中滚动,使得所述第三节托架相对于所述第二节托架运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节托架,设置于母船上,适于将船艇从母船下放至水面,以及将船艇从水面回收至母船,所述托架包括:固定于母船且与水面成预定倾斜角度的第一节托架,其两侧边框内壁上设置有第一导轨;设置于第一节托架上方的第二节托架,其两侧边框外壁上设置有第一滚轮,两侧边框内壁上设置有第二导轨;设置于第二节托架上方的第三节托架,其两侧设置有第二滚轮,所述第三节托架适于承载船艇;其中,所述第一滚轮适于在所述第一导轨中滚动,使得所述第二节托架相对于所述第一节托架运动;所述第二滚轮适于在所述第二导轨中滚动,使得所述第三节托架相对于所述第二节托架运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托架,其中,第一导轨的两端、第二导轨的两端分别设置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分别适于限制所述第一滚轮、第二滚轮的滚动位置。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托架,其中,还包括牵引组件,适于控制第二节托架、第三节托架的放出和收回,所述牵引组件包括卷缆器和牵引线,所述牵引线包括两条第一引线、至少一条第二引线和至少一条第三引线,其中,所述第一引线的一端连接至卷缆器,另一端绕过第一节托架的侧边框连接至第二节托架侧边框的上部;所述第二引线的一端连接至卷缆器,另一端连接至第三节托架;所述第三引线的一端连接至第一节托架的下边框,另一端绕过第二节托架的下边框连接至第三节托架的上部;所述第一引线和第二引线在所述卷缆器上的缠绕方向不同。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托架,其中,所述牵引组件还包括多个定滑轮,适于调整所述牵引线的方向。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托架,其中,所述牵引组件还包括张紧装置,适于调节所述第一引线、第二引线的长度。6.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托架,其中,所述第三节托架为镂空支架结构,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岳剑峰周健刘陈利潘登胡勇智王伟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云洲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