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驾驶室与车架的连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552470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28 05:4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驾驶室与车架的连接装置,包括第一安装架、弹簧减振器、第二安装架、安装筒,通过竖直设置的弹簧减振器与安装筒间隙配合,且弹簧减振器与安装筒之间可相对上下运动,而弹簧减振器的顶部通过第一安装架与驾驶室的地板钣金固定连接,安装筒则通过第二安装架与车架固定连接,从而实现驾驶室相对于车架Y向(水平左右方向)相对运动的限制,即保证了该方向支撑的稳定性,同时,本发明专利技术还通过弹簧减振器与安装筒之间可相对上下运动,实现驾驶室相对于车架上下相对减振运动;且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占用空间较小,不妨碍其他部件布置,使得汽车整体重量和成本得以有效控制。

A connecting device between the cab and the frame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connecting device of cab and frame, comprising a first mounting bracket, spring shock absorber, second mounting bracket, installation tube, through the spring shock absorber is vertically arranged and mounted cylinder clearance, and between the spring damper and install cylinder can be relatively moved up and down, and the top of the spring damper by the first floor of sheet metal mounting bracket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the cab, install the cylinder through second mounting frame and the frame is fixedly connected, so as to realize the cab to Y relative to the frame (horizontal direction) relative motion constraints, which is to ensure the stability of the party to support at the same time, the invention also by spring damper and installation the relative cylinder can move up and down, the cab on the relative motion relative to the frame vibration; and the invention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structure, small space occupation, without prejudice to other parts of the layout, The overall weight and cost of the car can be effectively controll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驾驶室与车架的连接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悬置系统领域,特别是一种驾驶室与车架的连接装置。
技术介绍
对于非承载式车身结构的卡车来讲,驾驶室悬置系统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用来将驾驶室与车架固定,起到支撑驾驶室的作用;除了底盘悬架系统外,由驾驶室悬置系统构成的二级减振系统,还起到衰减车辆行驶过程中由路面激励所引起驾驶室的振动,改善车上人员的驾乘舒适性,并有效提高驾驶室结构的疲劳寿命。目前,国内卡车在驾驶室后悬置位置实际应用时,布置安装了弹簧减振器,基本都是采用吊环式安装,即弹簧减振器上下端设置吊环,在驾驶室和车架上左右两侧分别布置安装支架,通过螺栓穿入弹簧减振器上下端的吊环并安装在支架上。如此设置,使得弹簧减振器会沿吊环轴向旋转,无法实现驾驶室相对于车架Y向(左右方向)支撑的稳定性,在实际应用时,还需另外增设Y向稳定机构,该Y向稳定机构结构较为复杂,布置部件较多,且需占用较大空间,不利于其他部件布置,且造成汽车整体重量和成本增加。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驾驶室与车架的连接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实现驾驶室相对于车架Y向(左右方向)支撑的稳定性。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驾驶室与车架的连接装置,包括第一安装架、弹簧减振器、第二安装架、安装筒,所述第一安装架固定在驾驶室的地板钣金上,所述弹簧减振器竖直设置,弹簧减振器位于所述地板钣金下方,且弹簧减振器的顶部与第一安装架固定连接,第二安装架与车架固定连接,安装筒竖直的固定在第二安装架上,弹簧减振器的下部伸入所述安装筒内,弹簧减振器的下部与所述安装筒间隙配合,且弹簧减振器与所述安装筒之间可相对上下运动。作为优选,所述第二安装架包括两个卡箍部、安装座,所述安装座与车架固定连接,两个卡箍部从上到下依次平行的固定在安装座一侧,且两个卡箍部的轴线位于同一竖直线上,两个卡箍部之间相互连接,安装筒设置在两个卡箍部中。作为优选,所述安装座竖直设置,且安装座与车架之间通过水平设置的第一紧固螺栓固定连接。作为优选,所述连接装置还包括水平设置的固定板,所述固定板设置在第一安装架与弹簧减振器之间,第一安装架与固定板、弹簧减振器的顶部顺次连接。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安装架包括L型支架,所述L型支架的第一端与地板钣金的侧部连接,所述L型支架的第二端弯折伸至地板钣金的底部,且与地板钣金平行,L型支架的第二端与固定板、弹簧减振器的顶部顺次连接。作为优选,所述L型支架设置有两个,两个L型支架之间通过连接板连接。作为优选,所述连接装置还包括第二紧固螺栓,第二紧固螺栓的头部位于L型支架的第二端与地板钣金之间,且第二紧固螺栓的杆部顺次穿过L型支架的第二端、固定板,且通过螺母连接。作为优选,所述连接装置还包括缓冲套,所述缓冲套设置在安装筒与第二安装架之间。作为优选,所述弹簧减振器的下部与所述安装筒之间活动连接。本专利技术通过竖直设置的弹簧减振器与安装筒间隙配合,且弹簧减振器与安装筒之间可相对上下运动,而弹簧减振器的顶部通过第一安装架与驾驶室的地板钣金固定连接,安装筒则通过第二安装架与车架固定连接,从而实现驾驶室相对于车架Y向(水平左右方向)相对运动的限制,即保证了该方向支撑的稳定性,同时,本专利技术还通过弹簧减振器与安装筒之间可相对上下运动,实现驾驶室相对于车架上下相对减振运动;且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占用空间较小,不妨碍其他部件布置,使得汽车整体重量和成本得以有效控制。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的驾驶室与车架的连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又一实施例提供的驾驶室与车架的连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地板钣金,21-第一安装架,22-连接板,23-固定板,24-第二紧固螺栓,3-弹簧减振器,4-安装筒,5-第二安装架,51-卡箍部,52-安装座,53-第一紧固螺栓,6-车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而不能解释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如图1所示,也可参见图2,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驾驶室与车架的连接装置,包括第一安装架21、弹簧减振器3、第二安装架5、安装筒4,所述第一安装架21固定在驾驶室的地板钣金1上,所述弹簧减振器3竖直设置,弹簧减振器3位于所述地板钣金1下方,且弹簧减振器3的顶部与第一安装架21固定连接,第二安装架5与车架6固定连接,安装筒4竖直的固定在第二安装架5上,弹簧减振器3的下部伸入所述安装筒4内,弹簧减振器3的下部与所述安装筒4间隙配合,且弹簧减振器3与所述安装筒4之间可相对上下运动。作为优选,所述弹簧减振器3的下部与所述安装筒4之间活动连接。其中,弹簧减振器3可以是空气弹簧减振器3等,弹簧减振器3与安装筒4之间存在间隙,但间隙很小,使得弹簧减振器3与所述安装筒4之间可相对上下运动,但在Y向(水平左右方向)几乎没有相对运动的空间,因此,通过竖直设置的弹簧减振器3与安装筒4间隙配合,且弹簧减振器3与安装筒4之间可相对上下运动,而弹簧减振器3的顶部通过第一安装架21与驾驶室的地板钣金1固定连接,安装筒4则通过第二安装架5与车架6固定连接,从而实现驾驶室相对于车架6Y向(水平左右方向)相对运动的限制,即保证了该方向支撑的稳定性,同时,本专利技术还通过弹簧减振器3与安装筒4之间可相对上下运动,实现驾驶室相对于车架6上下相对减振运动;且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占用空间较小,不妨碍其他部件布置,使得汽车整体重量和成本得以有效控制。作为优选,所述第二安装架5包括两个卡箍部51、安装座52,所述安装座52与车架6固定连接,两个卡箍部51从上到下依次平行的固定在安装座52一侧,且两个卡箍部51的轴线位于同一竖直线上,两个卡箍部51之间相互连接,安装筒4设置在两个卡箍部51中。其中,两个卡箍部51可以是一个整体,安装筒4设置在两个卡箍部51中,卡箍部51的接口处通过螺栓进行紧固,通过螺栓对卡箍部51对安装筒4夹持的松紧度进行灵活控制。作为优选,所述安装座52竖直设置,且安装座52与车架6之间通过水平设置的第一紧固螺栓53固定连接。安装座52一般为一块竖直设置的安装板,一侧与车架6之间通过水平设置的第一紧固螺栓53固定连接,另一侧上下分别安装两个卡箍部51。作为优选,所述连接装置还包括水平设置的固定板23,所述固定板23设置在第一安装架21与弹簧减振器3之间,第一安装架21与固定板23、弹簧减振器3的顶部顺次连接。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安装架21包括L型支架,所述L型支架的第一端与地板钣金1的侧部连接,所述L型支架的第二端弯折伸至地板钣金1的底部,且与地板钣金1平行,L型支架的第二端与固定板23、弹簧减振器3的顶部顺次连接。作为优选,所述L型支架设置有两个,两个L型支架之间通过连接板22连接。连接板22起到加强强度的作用。作为优选,所述连接装置还包括第二紧固螺栓24,第二紧固螺栓24的头部位于L型支架的第二端与地板钣金1之间,且第二紧固螺栓24的杆部顺次穿过L型支架的第二端、固定板23,且通过螺母连接。作为优选,所述连接装置还包括缓冲套,所述缓冲套设置在安装筒4与第二安装架5之间。缓冲套的设置能够避免对安装筒4与第二安装架5的损伤。以上依据图式所示的实施例详细说明了本专利技术的构造、特征及作用效果,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但本专利技术不以图面所示限定实施范围,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驾驶室与车架的连接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驾驶室与车架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安装架、弹簧减振器、第二安装架、安装筒,所述第一安装架固定在驾驶室的地板钣金上,所述弹簧减振器竖直设置,弹簧减振器位于所述地板钣金下方,且弹簧减振器的顶部与第一安装架固定连接,第二安装架与车架固定连接,安装筒竖直的固定在第二安装架上,弹簧减振器的下部伸入所述安装筒内,弹簧减振器的下部与所述安装筒间隙配合,且弹簧减振器与所述安装筒之间可相对上下运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驾驶室与车架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安装架、弹簧减振器、第二安装架、安装筒,所述第一安装架固定在驾驶室的地板钣金上,所述弹簧减振器竖直设置,弹簧减振器位于所述地板钣金下方,且弹簧减振器的顶部与第一安装架固定连接,第二安装架与车架固定连接,安装筒竖直的固定在第二安装架上,弹簧减振器的下部伸入所述安装筒内,弹簧减振器的下部与所述安装筒间隙配合,且弹簧减振器与所述安装筒之间可相对上下运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驾驶室与车架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安装架包括两个卡箍部、安装座,所述安装座与车架固定连接,两个卡箍部从上到下依次平行的固定在安装座一侧,且两个卡箍部的轴线位于同一竖直线上,两个卡箍部之间相互连接,安装筒设置在两个卡箍部中。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驾驶室与车架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竖直设置,且安装座与车架之间通过水平设置的第一紧固螺栓固定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驾驶室与车架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装置还包括水平设置的固定板,所述固定板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文超徐志海伏建博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