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涂釜混合喷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550682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28 04: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化工用涂釜装置,确切地说是一种自动涂釜混合喷射装置。包括涂釜液管,氮气管,所述的涂釜液管的前部作为喷射端设置在主喷流管内,主喷流管的前端设有喷射口连接法兰,喷射口连接法兰的中心设有弧形连接透孔,弧形连接透孔与涂釜液管的喷射端连通;氮气管与主喷射管连通,弧形连接透孔与涂釜液管的喷射端之间设有间隔作为氮气通道,氮气与涂釜液在弧形连接透孔处混合;主喷流管与冲洗水管连通。与现有技术相比,其突出的特点是:涂釜液与氮气充分均匀混合在自动涂釜混合喷射装置内进行,混合时间短、混合效率高、采用该装置,减少了涂釜液加入量,提高了涂釜效果,降低了成本,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污水处理负荷。

Autoclave mixed injection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自动涂釜混合喷射装置
本技术涉及化工用涂釜装置,确切地说是一种自动涂釜混合喷射装置。
技术介绍
国内聚氯乙烯专用树脂聚合釜涂釜采用手动涂釜及自动涂釜两种方式,为了提高自动化程度,保证良好的涂釜效果,目前普遍采用自动涂釜代替手动涂釜。在实际生产过程中,自动涂釜也存在下述问题:涂釜液与氮气混合不均匀,混合时间长,混合效率低,且混液不能完全均匀的将涂釜液喷涂在釜壁上,涂釜效果较差,导致聚合釜反应过程中釜壁粘料严重,甚至聚合反应后期料渣较多,经过多次喷涂试验,效果没有较大改善,凊釜时间较长,纯水消耗较高,进而导致污水处理负荷大,生产成本显著升高,因此,该问题有待于进一步解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自动涂釜混合喷射装置,该装置涂釜液与氮气充分均匀混合在自动涂釜混合喷射装置内进行,混合时间短、混合效率高、采用该装置,减少了涂釜液加入量,提高了涂釜效果,降低了成本,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污水处理负荷。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手段:一种自动涂釜混合喷射装置,包括涂釜液管,氮气管,所述的涂釜液管的前部作为喷射端设置在主喷流管内,主喷流管的前端设有喷射口连接法兰,喷射口连接法兰的中心设有弧形连接透孔,弧形连接透孔与涂釜液管的喷射端连通;氮气管与主喷射管连通,弧形连接透孔与涂釜液管的喷射端之间设有间隔作为氮气通道,氮气与涂釜液在弧形连接透孔处混合;主喷流管与冲洗水管连通。本装置通过设置主喷流管,在主喷流管的前端设置弧形连接透孔,氮气的急速气流与涂釜液管的喷射液在弧形连接透孔交汇,急速、均匀混合;混合后的混合物经弧形连接透孔流出平衡压力,然后沿喷淋连接管进入喷淋阀,由喷淋阀喷涂到糊树脂聚合釜釜壁上,喷涂均匀。涂釜完成后,冲洗水由冲洗水入口法兰经冲洗水管然后进入主喷流管,沿喷射管支撑架的中心孔进入喷射口连接法兰,然后沿喷淋连接管进入喷淋阀,对釜壁进行表面冲洗,与此同时对管路也进行了清洗。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其突出的特点是:涂釜液与氮气充分均匀混合在自动涂釜混合喷射装置内进行,混合时间短、混合效率高、采用该装置,减少了涂釜液加入量,提高了涂釜效果,降低了成本,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污水处理负荷。进一步的优选技术方案如下:所述的主喷流管内设有支撑架,支撑架设有中心固定孔及氮气通孔,中心固定孔连接固定涂釜液管。通过设置支撑架,可以对涂釜液管进行良好的固定与支撑。所述的主喷流管的后端与氮气管及冲洗水管呈T形三通管状连接。上述设置,使氮气管及冲洗水管可以采用同一连接管,在连接管的中部的一个侧面打孔连接主喷流管,在相对的另一个侧面打孔连接固定涂釜液管,涂釜液管连接需要密封连接。所述的涂釜液管的后部设置在加强管内,加强管的前端与氮气管及冲洗水管连接固定,加强管的后端设有涂釜液异径接头、涂釜液入口法兰。通过设置加强管,可以防止涂釜液管受力变形或弯折,影响涂釜液的流速,影响混合效果。所述的氮气管的进气口端设有氮气管异径接头、氮气入口法兰;冲洗水管进水端设有冲洗水入口法兰。通过设置氮气入口法兰、冲洗水入口法兰便于分别连接氮气输送管及水输送管。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涂釜液管;2-喷射口连接法兰;3-支撑架;4-主喷流管;5-氮气入口法兰;6-氮气管异径接头;7-氮气管;8-加强管;9-涂釜液异径接头;10-涂釜液入口法兰;11-冲洗水管;12-冲洗水入口法兰;13-弧形连接透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技术。参见图1可知,本技术的一种自动涂釜混合喷射装置,由涂釜液管1,氮气管7及主喷流管4组成;涂釜液管1的前部作为喷射端设置在主喷流管4内,主喷流管4的前端设有喷射口连接法兰2,喷射口连接法兰2的中心设有弧形连接透孔13,弧形连接透孔13与涂釜液管1的喷射端连通;氮气管7与主喷射管连通,弧形连接透孔13与涂釜液管1的喷射端之间设有间隔作为氮气通道,氮气与涂釜液在弧形连接透孔13处混合;主喷流管4与冲洗水管11连通。主喷流管4内设有支撑架3,支撑架3设有中心固定孔及氮气通孔,中心固定孔连接固定涂釜液管1。通过设置支撑架3,可以对涂釜液管1进行良好的固定与支撑。主喷流管4的后端与氮气管7及冲洗水管11呈T形三通管状连接。上述设置,使氮气管7及冲洗水管11可以采用同一连接管,在连接管的中部的一个侧面打孔连接主喷流管4,在相对的另一个侧面打孔连接固定涂釜液管1,涂釜液管1连接需要密封连接。涂釜液管1的后部设置在加强管8内,加强管8的前端与氮气管7及冲洗水管11连接固定,加强管8的后端设有涂釜液异径接头9、涂釜液入口法兰10。通过设置加强管8,可以防止涂釜液管1受力变形或弯折,影响涂釜液的流速,影响混合效果。氮气管7的进气口端设有氮气管7异径接头6、氮气入口法兰5;冲洗水管11进水端设有冲洗水入口法兰12。通过设置氮气入口法兰5、冲洗水入口法兰12便于分别连接氮气输送管及水输送管。本实施例通过设置主喷流管4,在主喷流管4的前端设置弧形连接透孔13,氮气的急速气流与涂釜液管1的喷射液在弧形连接透孔13交汇,急速、均匀混合;混合后的混合物经弧形连接透孔13流出平衡压力,然后沿喷淋连接管进入喷淋阀,由喷淋阀喷涂到糊树脂聚合釜釜壁上,喷涂均匀。涂釜完成后,冲洗水由冲洗水入口法兰12经冲洗水管11然后进入主喷流管4,沿喷射管支撑架3的中心孔进入喷射口连接法兰2,然后沿喷淋连接管进入喷淋阀,对釜壁进行表面冲洗,与此同时对管路也进行了清洗。涂釜液与氮气充分均匀混合在自动涂釜混合喷射装置内进行,混合时间短、混合效率高、采用该装置,减少了涂釜液加入量,提高了涂釜效果,降低了成本,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污水处理负荷。由于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不限于此,任何本
的技术人员所能想到本技术方案技术特征的等同的变化或替代,都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自动涂釜混合喷射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动涂釜混合喷射装置,包括涂釜液管,氮气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涂釜液管的前部作为喷射端设置在主喷流管内,主喷流管的前端设有喷射口连接法兰,喷射口连接法兰的中心设有弧形连接透孔,弧形连接透孔与涂釜液管的喷射端连通;氮气管与主喷射管连通,弧形连接透孔与涂釜液管的喷射端之间设有间隔作为氮气通道,氮气与涂釜液在弧形连接透孔处混合;主喷流管与冲洗水管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涂釜混合喷射装置,包括涂釜液管,氮气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涂釜液管的前部作为喷射端设置在主喷流管内,主喷流管的前端设有喷射口连接法兰,喷射口连接法兰的中心设有弧形连接透孔,弧形连接透孔与涂釜液管的喷射端连通;氮气管与主喷射管连通,弧形连接透孔与涂釜液管的喷射端之间设有间隔作为氮气通道,氮气与涂釜液在弧形连接透孔处混合;主喷流管与冲洗水管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涂釜混合喷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喷流管内设有支撑架,支撑架设有中心固定孔及氮气通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成森刘宝东商宝海李瑞新张国林申绍年桑兆虎刘岩杨善厚王增强张超孙震利秦德轮刘红松彭召臣李文荣王新志李贺帅李德兴董学立董博张胜男徐建玲刘路新刘川蔡治通吴红志肖海娇
申请(专利权)人:唐山三友氯碱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