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金中专利>正文

通气排湿按摩鞋底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5443 阅读:2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通气排湿按摩鞋底具有中底与外底,外底的脚掌与脚跟部位表面均设置有若干个凸柱,中底的脚掌与脚跟部位底面对应外底的凸柱处设有凹腔,凸柱与凹腔对应嵌合,使外底与中底之间形成脚掌气腔与脚跟气腔,中底的脚掌与足弓部位分别开有若干贯穿中底的排气孔,足弓部位的排气孔处在中底底面所开的排气槽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有效去除鞋内异味与湿气并能起按摩作用,且能增加整鞋的稳定性并能延长其使用寿命。(*该技术在200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人类生活需要中的鞋类制品领域,特别是一种鞋底。目前市场上用于通气的鞋底很多,该类鞋底大都由中底与外底组合成,其通气方式一般采用设置排气孔向鞋底两侧壁或向鞋底下方排气。上述鞋底的排气效果并不理想,因为鞋内产生的异味、湿气主要来自人脚,并大部分集中在中底表面,而上述鞋底排气过程中不对中底表面冲击,因此不能有效去除异味与湿气。本技术的目的是设计一种能有效去除鞋内异味与湿气并能起按摩作用,且能增加整鞋的稳定性并能延长其使用寿命的通气排湿按摩鞋底。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如下通气排湿按摩鞋底具有中底与外底,外底的脚掌与脚跟部位表面均设置有若干个凸柱,中底的脚掌与脚跟部位底面对应外底的凸柱处设有凹腔,且凸柱的高度大于凹腔的深度,凸柱与凹腔对应嵌合,并在外底与中底之间形成脚掌气腔与脚跟气腔,中底的脚掌与足弓部位分别开有若干贯穿中底的排气孔,足弓部位的排气孔处在中底底面所开的排气槽内,排气槽与脚跟气腔相通。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措施,前述的排气槽亦与脚掌气腔相通。作为本技术的更进一步技术措施,前述的中底周边为弧线型中底帮。当穿着用本技术制成的鞋走路时,通过人体重量施压,脚跟气腔与脚掌气腔依次受压压缩,气腔内的气流通过排气孔或经排气槽通过排气孔排出中底表面,因该气流受压排出,所以气流很急,将中底表面及人脚的汗气与异味带出鞋外,同时,由于凸柱比凹腔高,因而受压时凸柱将挤压中底的脚跟与脚掌处,进而按摩人的脚底。中底外周轮廓呈弧形,模仿人脚形,支撑人脚,使整鞋稳定性增加,不会因穿着时间长而变形,延长整鞋使用寿命。本技术适用于运动鞋、休闲鞋、皮鞋等的鞋底。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去掉外底2后图1的仰视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去掉外底2后图3的仰视图;图5为外底2的横截面示意图;图6为中底1的横截面示意图。上述各附图中,1为中底,2为外底,3-脚掌气腔,4-脚跟气腔,11-凹腔,12-排气孔,13-排气槽,14-中底帮,21-凸柱。以下结合附图说明本技术的两个实施例实施例一外底2的脚掌与脚跟部位表面均设置有若干个凸柱21,中底1周边为弧线型中底帮14,外底2粘合在中底1周边,中底1的脚掌与脚跟部位底面对应外底2的凸柱21处设有凹腔11,且凸柱21的高度大于凹腔11的深度,凸柱21与凹腔11对应嵌合,并使外底2与中底1之间形成脚掌气腔3与脚跟气腔4,中底1的脚掌与足弓部位分别开有若干贯穿中底1的排气孔12,足弓部位的排气孔12处在中底1底面所开的排气槽13内,排气槽13与脚跟气腔4相通。实施例二与实施例一不同之处在于中底1底面的排气槽13亦与脚掌气腔3相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通气排湿按摩鞋底,具有中底(1)与外底(2),其特征是:外底(2)的脚掌与脚跟部位表面均设置有若干个凸柱(21),中底(1)的脚掌与脚跟部位底面对应外底(2)的凸柱(21)处设有若干个凹腔(11),且凸柱(21)的高度大于凹腔(11)的深度,凸柱(21)与凹腔(11)对应嵌合,并在外底(2)与中底(1)之间形成脚掌气腔(3)与脚跟气腔(4),中底(1)的脚掌与足弓部位分别开有若干贯穿中底(1)的排气孔(12),足弓部位的排气孔(12)处在中底(1)底面所开的排气槽(13)内,排气槽(13)与脚跟气腔(4)相通。

【技术特征摘要】
1.通气排湿按摩鞋底,具有中底(1)与外底(2),其特征是外底(2)的脚掌与脚跟部位表面均设置有若干个凸柱(21),中底(1)的脚掌与脚跟部位底面对应外底(2)的凸柱(21)处设有若干个凹腔(11),且凸柱(21)的高度大于凹腔(11)的深度,凸柱(21)与凹腔(11)对应嵌合,并在外底(2)与中底(1)之间形成脚掌气腔(3)与脚跟气腔(4),中底(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金中
申请(专利权)人:李金中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