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插座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543489 阅读:6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24 22:4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电气设备技术领域,提供一种智能插座,包括:插座外壳和三孔插座组件,三孔插座组件设置于插座外壳内;三孔插座组件包括:三孔绝缘本体、三孔滑块、三孔夹片、三孔动触点和三孔静触点,三孔滑块与三孔滑动件连接,三孔弹片一端与三孔夹片连接,三孔动触点安装于三孔弹片的另一端,并且三孔滑块的一端位于所述第一收容空间内部,两个三孔静触点分别位于与两个三孔动触点相对应位置。基于上述结构,由于三孔动触点和三孔静触点之间具有一定间距,在插头未与插座配合时,手指或除插头以外其它物体插入插座的插孔时,可以防止触电的发生。当三孔滑块在受到挤压时,使得三孔动触点与三孔静触点接触,从而使得电路接通。

Intelligent socke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智能插座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气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智能插座。
技术介绍
电源插座是为家用电器提供电源接口的电气设备,也是住宅电气设计中使用较多的电气附件,它与人们生活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居民搬进新居后,普遍反映电源插座数量太少,,使用极不方便,造成住户私拉乱接电源线和加装插座接线板,常常引起人身电击和电气火灾事故,给人身财产安全带来重大隐患。目前市场上现有的电源插座最容易发生的触电状况是,插头接通插座电源,但是插头并未完全进入插座,此时极容易发生触电事故。并且,由于儿童的好奇心较强、安全意识弱,很可能会用手指或金属物去插入插孔中,引起触电事故。因此,现有的插座的缺陷是:(1)不能在插头未完全插入插孔时,防止触电的发生;(2)不能预防手指或除插头以外其他金属物插入插孔时触电的发生。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能够防触电的智能插座。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智能插座,包括:插座外壳、三孔插座组件、控制电路、电源电路、处理器和无线通信模块,所述三孔插座组件、控制电路、电源电路、处理器和无线通信模块均设置于所述插座外壳内,并且所述控制电路分别与所述电源电路和处理器电连接,所述处理器与所述无线通信模块电连接,所述三孔插座组件与所述控制电路电连接;所述三孔插座组件包括:三孔绝缘本体,设置有一个第一收容空间和两个第二收容空间,所述第一收容空间和第二收容空间的底壁均设置有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一收容空间的侧壁上设置有第一收容孔,所述第一收容孔与所述第一收容空间连通,所述三孔绝缘本体包括导轨,所述导轨设置于所述第一收容空间的外侧壁;三孔滑块,为绝缘体,所述三孔滑块安装于所述第一收容孔,并且可在所述第一收容孔中滑动,所述三孔滑块的一端位于所述第一收容空间内;三孔夹片,为导体,所述三孔夹片共有三个,分别安装于一个所述第一收容空间和两个所述第二收容空间的底部;三孔弹片,为导体,所述三孔弹片共有两个,其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二收容空间内的所述三孔夹片固定连接;三孔滑动件,包括连接臂和由所述连接臂的两端垂直延伸而成的延伸臂,两个延伸部的内表面设置有卡槽,所述导轨嵌入所述卡槽内,使得所述三孔滑动件可沿所述导轨做直线往复运动,所述三孔弹片的另一端与所述三孔滑动件的延伸臂连接;三孔触点,包括三孔动触点和三孔静触点,所述三孔动触点共有两个,分别位于两个所述三孔弹片的另一端,所述三孔静触点与三孔动触点沿所述三孔滑动件的运动方向对齐,并且所述三孔静触点与三孔动触点之间具有间隙。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三孔插座组件还包括三孔防水圈,所述三孔防水圈设置有三个三孔防水圈通孔,其位置关系与所述第一收容空间以及所述第二收容空间相对应,每个三孔防水圈通孔与所述第一收容空间的开口或者所述第二收容空间的开口对齐,所述三孔防水圈位于所述三孔绝缘本体上具有第一收容空间开口和第二收容空间开口的表面。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收容空间的侧壁的外表面设置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呈环状,环绕于所述第一收容孔;所述三孔插座组件还包括三孔防水垫,所述三孔防水垫设置有三孔防水垫通孔,所述三孔防水垫套设于所述三孔滑块,并且所述三孔防水垫嵌入所述第一凹槽内。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三孔插座组件还包括三孔固定件,所述三孔固定件固定于所述三孔绝缘本体,并且所述三孔防水垫位于所述三孔固定件与三孔绝缘本体之间。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三孔固定件包括三孔固定件本体和引导杆,所述三孔固定件本体呈薄板状,所述引导杆的一端固定于所述三孔固定件本体的另一表面,并且所述引导杆垂直于所述三孔固定件本体;所述连接臂设置有引导孔,所述三孔滑动件通过所述引导孔套设于所述引导杆,并且并且所述三孔滑动件可沿所述引导杆滑动。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三孔插座组件还包括弹性部件,所述弹性部件的一端与所述三孔绝缘本体连接,另一端与所述三孔滑动件连接,用于向所述三孔绝缘本体和三孔滑动件提供弹力。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三孔绝缘本体的两相对侧设置有固定部,所述弹性部件的一端与所述固定部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三孔滑动件连接。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三孔弹片包括第一固定部和第一安装部,所述第一安装部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固定部的一端固定连接,并且所述第一安装部垂直于所述第一固定部;所述第一固定部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收容空间内的所述三孔夹片固定连接,所述三孔动触点固定于所述第一安装部的另一端。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收容孔的侧面设置有第一滑槽,并且所述滑槽靠近所述第一收容空间的一端封闭,另一端敞开;所述三孔滑块的侧面设置有卡块,所述卡块嵌入所述第一滑槽内,并可在所述第一滑槽内滑动。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三孔绝缘本体还包括多个三孔卡块,所述三孔卡块位于所述第一收容空间内,并设于所述第一收容空间的侧壁内表面上,用于卡住所述三孔夹片,防止在将三脚插头拔出时,所述三孔夹片与所述第一收容空间的底壁分离。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区别于现有技术的情况,本专利技术实施例通过将三孔滑块与三孔滑动件连接,三孔弹片一端与三孔夹片连接,三孔动触点安装于三孔弹片的另一端,并且三孔滑块的一端位于所述第一三孔收容空间内部,两个三孔静触点分别位于与两个三孔动触点相对应位置。基于上述结构,由于三孔动触点和三孔静触点之间具有一定间距,在没有插头和插座配合的情况下,手指或除插头以外其他金属物插入插孔时,可以防止触电的发生。当三孔滑块在受到挤压时,使得三孔滑动件带动三孔弹片的另一端移动,使得三孔动触点与三孔静触点接触,从而使得电路接通。【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智能插座的结构示意立体图;图2为图1中智能插座的另一结构示意立体图;图3为图1中所示智能插座的内部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中所示智能插座中上壳的结构示意立体图;图5为图1中所示智能插座中两孔防水套的结构示意立体图;图6为图1中所示智能插座中三孔防水套的结构示意立体图;图7为图3中所示智能插座中三孔插座组件的结构示意分解图;图8为图7中所示三孔绝缘本体的结构示意立体图;图9为图7中所示三孔绝缘本体的另一结构示意立体图;图10为图7中所示三孔插座组件中三孔滑动件的结构示意立体图图11为图3中所示两孔插座组件的结构示意分解图;图12为图11中所示两孔插座组件中两孔绝缘本体的结构示意立体图;图1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智能插座内部电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理解本专利技术,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进行更详细的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表述“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其间可以存在一个或多个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表述“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其间可以存在一个或多个居中的元件。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上”、“下”、“内”、“外”、“底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除非另有定义,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专利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说明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智能插座

【技术保护点】
一种智能插座,其特征在于,包括:插座外壳、三孔插座组件、控制电路、电源电路、处理器和无线通信模块,所述三孔插座组件、控制电路、电源电路、处理器和无线通信模块均设置于所述插座外壳内,并且所述控制电路分别与所述电源电路和处理器电连接,所述处理器与所述无线通信模块电连接,所述三孔插座组件与所述控制电路电连接;所述三孔插座组件包括:三孔绝缘本体,设置有一个第一收容空间和两个第二收容空间,所述第一收容空间和第二收容空间的底壁均设置有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一收容空间的侧壁上设置有第一收容孔,所述第一收容孔与所述第一收容空间连通,所述三孔绝缘本体包括导轨,所述导轨设置于所述第一收容空间的外侧壁;三孔滑块,为绝缘体,所述三孔滑块安装于所述第一收容孔,并且可在所述第一收容孔中滑动,所述三孔滑块的一端位于所述第一收容空间内;三孔夹片,为导体,所述三孔夹片共有三个,分别安装于一个所述第一收容空间和两个所述第二收容空间的底部;三孔弹片,为导体,所述三孔弹片共有两个,其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二收容空间内的所述三孔夹片固定连接;三孔滑动件,包括连接臂和由所述连接臂的两端垂直延伸而成的延伸臂,两个延伸部的内表面设置有卡槽,所述导轨嵌入所述卡槽内,使得所述三孔滑动件可沿所述导轨做直线往复运动,所述三孔弹片的另一端与所述三孔滑动件的延伸臂连接;三孔触点,包括三孔动触点和三孔静触点,所述三孔动触点共有两个,分别位于两个所述三孔弹片的另一端,所述三孔静触点与三孔动触点沿所述三孔滑动件的运动方向对齐,并且所述三孔静触点与三孔动触点之间具有间隙。...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插座,其特征在于,包括:插座外壳、三孔插座组件、控制电路、电源电路、处理器和无线通信模块,所述三孔插座组件、控制电路、电源电路、处理器和无线通信模块均设置于所述插座外壳内,并且所述控制电路分别与所述电源电路和处理器电连接,所述处理器与所述无线通信模块电连接,所述三孔插座组件与所述控制电路电连接;所述三孔插座组件包括:三孔绝缘本体,设置有一个第一收容空间和两个第二收容空间,所述第一收容空间和第二收容空间的底壁均设置有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一收容空间的侧壁上设置有第一收容孔,所述第一收容孔与所述第一收容空间连通,所述三孔绝缘本体包括导轨,所述导轨设置于所述第一收容空间的外侧壁;三孔滑块,为绝缘体,所述三孔滑块安装于所述第一收容孔,并且可在所述第一收容孔中滑动,所述三孔滑块的一端位于所述第一收容空间内;三孔夹片,为导体,所述三孔夹片共有三个,分别安装于一个所述第一收容空间和两个所述第二收容空间的底部;三孔弹片,为导体,所述三孔弹片共有两个,其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二收容空间内的所述三孔夹片固定连接;三孔滑动件,包括连接臂和由所述连接臂的两端垂直延伸而成的延伸臂,两个延伸部的内表面设置有卡槽,所述导轨嵌入所述卡槽内,使得所述三孔滑动件可沿所述导轨做直线往复运动,所述三孔弹片的另一端与所述三孔滑动件的延伸臂连接;三孔触点,包括三孔动触点和三孔静触点,所述三孔动触点共有两个,分别位于两个所述三孔弹片的另一端,所述三孔静触点与三孔动触点沿所述三孔滑动件的运动方向对齐,并且所述三孔静触点与三孔动触点之间具有间隙。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三孔插座组件还包括三孔防水圈,所述三孔防水圈设置有三个三孔防水圈通孔,其位置关系与所述第一收容空间以及所述第二收容空间相对应,每个三孔防水圈通孔与所述第一收容空间的开口或者所述第二收容空间的开口对齐,所述三孔防水圈位于所述三孔绝缘本体上具有第一收容空间开口和第二收容空间开口的表面。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收容空间的侧壁的外表面设置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诗棣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安居物联网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