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黄少棠专利>正文

一种抗震型装饰板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538831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24 13:1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抗震型装饰板材,包括依次设置的表面涂层、混合纤维层、板材层、连接突块层,所述混合纤维层为桑皮纤维/聚乳酸纤维层,所述连接突块层由对称设置的矩形弹性突块组成。本发明专利技术功能型新型装饰板材,本发明专利技术可实现装饰面板的简易安装,可有效提高施工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并符合绿色、环保、节能、快捷的家居生活理念。

A kind of aseismatic decorative plate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seismic type decorative sheet, including coating, hybrid fiber sheet layer, layer, connection bump surface layer are sequentially arranged, the hybrid fiber layer for mulberry fiber / polylactic acid fiber layer, the connecting lug lug of rectangular elastic layer is arranged symmetrically. The new functional decorative plate of the invention can realize simple installation of decorative panels, effectively improve construction efficiency and reduce production cost, and is consistent with gree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nergy saving and quick living concep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抗震型装饰板材
本专利技术属于装饰材料
,具体涉及一种抗震型装饰板材。
技术介绍
装饰材料是建筑装饰工程的物质基础,是装饰工程的实际效果与装饰材料的色彩、质感和纹理的具体展现,而内墙装饰材料作为现代家居装饰装修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整体家装中所占比重最大。传统的建材与传统的施工方法都无法避免装修所需打底板、木条、龙骨、胶水、油漆等辅料的配合,装修繁琐,耗时,成本过高(材料及人工即为装修成本),且材料损耗比例比较大,装修板材接缝明显,而胶水、油漆还会挥发影响健康的有害气体,因此亟需研发二种质量可靠、安装便捷、且无需胶水、具有一定功能性的新型装饰板材。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抗震型装饰板材,本专利技术为功能型新型装饰板材,本专利技术可实现装饰面板的简易安装,可有效提高施工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并符合绿色、环保、节能、快捷的家居生活理念。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抗震型装饰板材,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设置的表面涂层、混合纤维层、板材层、连接突块层,所述混合纤维层为桑皮纤维/聚乳酸纤维层,所述连接突块层由对称设置的矩形弹性突块组成;所述板材层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聚醋酸乙烯酯17-29份、大豆蛋白纤维13-25份、无碱性短切玻璃纤维8-13份、淀粉颗粒7-15份、草酸钠9-16份、玄武岩纤维14-21份、甘露醇19-25份、硅烷偶联剂11-23份。进一步的所述无碱性短切玻璃纤维的直径为120-180nm,单丝长度为9-13um;进一步的,所述淀粉颗粒的粒径为14-19um。进一步的,所述玄武岩纤维的直径为230-290nm。进一步的,所述弹性突块为聚丙烯酰胺/二甲基乙酰胺水凝胶突块。通过聚丙烯酰胺/二甲基乙酰胺水凝胶突块之间弹性以及粘附性,同时在使用过程中吸收环境中的水分而的过盈配合,更加牢靠稳固,可实现装饰板材的安装,操作简单方便。进一步的,所述表面涂层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丙烯酸丁酯8-17、甲基丙烯酸甲酯22-32、丙烯酸−2−羟基乙酯16-25、偶氮二异丁腈2-8、甘露醇8-17、二硫化钼17-29、聚丙烯酰胺29-37、二甲基乙酰胺16-28。本专利技术节能环保,突破了传统装饰板材夹层结构简单的特征,其传统生产所耗物料较多,受力效果不佳,所本专利技术的装饰板材夹层为具有三维空间架构的桑皮纤维/聚乳酸纤维层结构,有更好的支撑作用和加固作用,制造过程中均非常节省物料;同时通过本专利技术高分子水凝胶突块与待装饰的墙体或板体设置的凹槽的过盈配合,实现装饰面板的简易安装,可有效提高施工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并符合绿色、环保、节能、快捷的家居生活理念。本专利技术的板材层,本专利技术通过聚醋酸乙烯酯、大豆蛋白纤维、无碱性短切玻璃纤维、玄武岩纤维的协效复配作用,形成高强度的空间排布结构以及规则层状结构,再通过甘露醇、硅烷偶联剂的作用增强其连接强度。通过对本专利技术断面形貌的观察,各组分的相界面模糊,存在包裹与被包裹的连接方式,同时还存在部分孔洞,说明甘露醇、硅烷偶联剂可有效改善聚醋酸乙烯酯、大豆蛋白纤维、无碱性短切玻璃纤维、玄武岩纤维之间的界面结合,但粒径较大的纤维之间容易搭桥,使得纤维与纤维之间以及纤维与基体之间易产生孔隙,进而减弱了结合力的作用,因此本专利技术中通过采用不同粒径的纤维搭配,并填充有淀粉颗粒,避免材料在受力时产生应力集中的现象。本专利技术的功能型涂层,具有优异的抗菌性和阻燃性能,同时耐盐雾能力良好,适用于大规模推广使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但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实施例1一种抗震型装饰板材,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设置的表面涂层1、混合纤维层2、板材层3、连接突块层4,所述混合纤维层为桑皮纤维/聚乳酸纤维层,所述连接突块层由对称设置的矩形弹性突块41组成;所述板材层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聚醋酸乙烯酯17份、大豆蛋白纤维13份、无碱性短切玻璃纤维8份、淀粉颗粒7份、草酸钠9份、玄武岩纤维14份、甘露醇19份、硅烷偶联剂11份。进一步的所述无碱性短切玻璃纤维的直径为120nm,单丝长度为9um;进一步的,所述淀粉颗粒的粒径为14um。进一步的,所述玄武岩纤维的直径为230nm。进一步的,所述弹性突块为聚丙烯酰胺/二甲基乙酰胺水凝胶突块。通过聚丙烯酰胺/二甲基乙酰胺水凝胶突块之间弹性以及粘附性,同时在使用过程中吸收环境中的水分而的过盈配合,更加牢靠稳固,可实现装饰板材的安装,操作简单方便。进一步的,所述表面涂层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丙烯酸丁酯8、甲基丙烯酸甲酯22、丙烯酸−2−羟基乙酯16、偶氮二异丁腈2、甘露醇8、二硫化钼17、聚丙烯酰胺29、二甲基乙酰胺16。本专利技术节能环保,突破了传统装饰板材夹层结构简单的特征,其传统生产所耗物料较多,受力效果不佳,所本专利技术的装饰板材夹层为具有三维空间架构的桑皮纤维/聚乳酸纤维层结构,有更好的支撑作用和加固作用,制造过程中均非常节省物料;同时通过本专利技术高分子水凝胶突块与待装饰的墙体或板体设置的凹槽的过盈配合,实现装饰面板的简易安装,可有效提高施工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并符合绿色、环保、节能、快捷的家居生活理念。本专利技术的板材层,本专利技术通过聚醋酸乙烯酯、大豆蛋白纤维、无碱性短切玻璃纤维、玄武岩纤维的协效复配作用,形成高强度的空间排布结构以及规则层状结构,再通过甘露醇、硅烷偶联剂的作用增强其连接强度。通过对本专利技术断面形貌的观察,各组分的相界面模糊,存在包裹与被包裹的连接方式,同时还存在部分孔洞,说明甘露醇、硅烷偶联剂可有效改善聚醋酸乙烯酯、大豆蛋白纤维、无碱性短切玻璃纤维、玄武岩纤维之间的界面结合,但粒径较大的纤维之间容易搭桥,使得纤维与纤维之间以及纤维与基体之间易产生孔隙,进而减弱了结合力的作用,因此本专利技术中通过采用不同粒径的纤维搭配,并填充有淀粉颗粒,避免材料在受力时产生应力集中的现象。本专利技术的功能型涂层,具有优异的抗菌性和阻燃性能,同时耐盐雾能力良好,适用于大规模推广使用。实施例2一种抗震型装饰板材,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设置的表面涂层、混合纤维层、板材层、连接突块层,所述混合纤维层为桑皮纤维/聚乳酸纤维层,所述连接突块层由对称设置的矩形弹性突块组成;所述板材层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聚醋酸乙烯酯29份、大豆蛋白纤维25份、无碱性短切玻璃纤维13份、淀粉颗粒15份、草酸钠16份、玄武岩纤维21份、甘露醇25份、硅烷偶联剂23份。进一步的所述无碱性短切玻璃纤维的直径为180nm,单丝长度为13um;进一步的,所述淀粉颗粒的粒径为19um。进一步的,所述玄武岩纤维的直径为290nm。进一步的,所述弹性突块为聚丙烯酰胺/二甲基乙酰胺水凝胶突块。进一步的,所述表面涂层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丙烯酸丁酯17、甲基丙烯酸甲酯32、丙烯酸−2−羟基乙酯25、偶氮二异丁腈8、甘露醇17、二硫化钼29、聚丙烯酰胺37、二甲基乙酰胺28。实施例3一种抗震型装饰板材,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设置的表面涂层、混合纤维层、板材层、连接突块层,所述混合纤维层为桑皮纤维/聚乳酸纤维层,所述连接突块层由对称设置的矩形弹性突块组成;所述板材层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聚醋酸乙烯酯22份、大豆蛋白纤维19份、无碱性短切玻璃纤维10份、淀粉颗粒12份、草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抗震型装饰板材

【技术保护点】
一种抗震型装饰板材,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设置的表面涂层、混合纤维层、板材层、连接突块层,所述混合纤维层为桑皮纤维/聚乳酸纤维层,所述连接突块层由对称设置的矩形弹性突块组成;所述板材层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聚醋酸乙烯酯 17‑29 份、大豆蛋白纤维 13‑25份、无碱性短切玻璃纤维 8‑13份、淀粉颗粒 7‑15份、草酸钠 9‑16份、玄武岩纤维 14‑21 份、甘露醇 19‑25 份、硅烷偶联剂 11‑23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震型装饰板材,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设置的表面涂层、混合纤维层、板材层、连接突块层,所述混合纤维层为桑皮纤维/聚乳酸纤维层,所述连接突块层由对称设置的矩形弹性突块组成;所述板材层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聚醋酸乙烯酯17-29份、大豆蛋白纤维13-25份、无碱性短切玻璃纤维8-13份、淀粉颗粒7-15份、草酸钠9-16份、玄武岩纤维14-21份、甘露醇19-25份、硅烷偶联剂11-23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震型装饰板材,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碱性短切玻璃纤维的直径为120-180nm,单丝长度为9-13um。3.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少棠
申请(专利权)人:黄少棠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