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节式降压硅链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536984 阅读:1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24 10: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调节式降压硅链,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输入接口与电源连接,输入接口的正输出端与降压硅链的输入端连接,降压硅链的输出端分别与继电器组的继电线圈的输入端以及控制器连接,继电器组的继电线圈的输出端通过电子开关与输入接口的负输出端连接,控制器的接地端与输入接口的负输出端连接,电子开关的控制端与控制器电连接,降压硅链的输出端通过隔离二极管与输出接口的正输出端连接,输入接口的负输出端与输出接口的负输出端连接,降压硅链中每个降压硅均配设有一个继电器的触点开关,触点开关的第一端与对应降压硅的阳极连接,触点开关的第二端与对应降压硅的阴极连接,输入键盘与控制器电连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调节式降压硅链
本技术涉及直流供电系统,尤其涉及一种调节式降压硅链。
技术介绍
变电所直流系统电压一般为DC110V和DC220V。在更换直流系统时,为了防止变电所直流系统停电,需要接入应急检修直流电源设备,临时给直路负载供电。现有降压硅链只能在一种电压等级下使用,不能根据不同的电压进行调换,因此在抢修中存在一定的问题,更关键的是降压硅链中降压硅经常出现损坏,因此,需要及时了解当前的降压硅的工作状态,及时改变接入的降压硅的数量和指定的降压硅。例如:在2013年8月7日公开的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203119767U的一种恒压式直流降压硅链装置,包括控制器和直流降压硅链;还包括绝缘板和接线管,控制器和直流降压硅链安装于绝缘板上面,在绝缘板侧边沿的孔中安装有导电的接线管,接线管与控制器和直流降压硅链的输入、输出端电连接。此技术解决了现有的降压硅链装置接线需要现场焊接,存在不方便安装的问题。但是依然存在降压硅链中降压硅经常出现损坏,不能及时了解当前的降压硅的工作状态,无法及时改变接入的降压硅的数量和指定的降压硅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降压硅链中降压硅经常出现损坏,不能及时了解当前的降压硅的工作状态,无法及时改变接入的降压硅的数量和指定的降压硅的问题,提供了一种调节式降压硅链。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调节式降压硅链,包括输出电压检测装置、输入电压检测装置、输入键盘、输入接口、输出接口、控制器、由若干个继电器构成的继电器组、降压硅链和隔离二极管,所述输入接口与电源连接,输入接口的正输出端与降压硅链的输入端连接,降压硅链的输出端分别与继电器组的继电线圈的输入端以及控制器连接,继电器组的继电线圈的输出端通过电子开关与输入接口的负输出端连接,控制器的接地端与输入接口的负输出端连接,电子开关的控制端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所述降压硅链的输出端通过隔离二极管与输出接口的正输出端连接,输入接口的负输出端与输出接口的负输出端连接,所述降压硅链中每个降压硅均配设有一个继电器的触点开关,触点开关的第一端与对应降压硅的阳极连接,触点开关的第二端与对应降压硅的阴极连接,所述输入键盘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所述输入电压检测装置的检测端与输入接口电连接,所述输入电压检测装置的输出端与控制器电连接;所述输出电压检测装置的检测端与输出接口电连接,所述输出电压检测装置的输出端与控制器电连接。本技术可以检测输入电压和输出电压,可以手动调整具体哪个降压硅接入在导通的降压硅链中,哪个降压硅不接入在导通的降压硅链中,根据实际输出电压进行自动或手动调整,可以采用手动方式将损毁的降压硅切除。作为优选,所述降压硅链的输出端通过稳压芯片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作为优选,所述降压硅链中每个降压硅均通过插接口与所述的继电器的触点开关连接。这样设置,可以进行现场更换降压硅。作为优选,所述降压硅链中每个降压硅均配设有一个继电器组的触点开关,所述的触点开关均为常开触点开关。作为优选,所述降压硅链中每个降压硅均配设有一个继电器组的触点开关,所述的触点开关中至少一半数量为常开触点开关。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可以检测输入电压和输出电压,可以手动调整具体哪个降压硅接入在导通的降压硅链中,哪个降压硅不接入在导通的降压硅链中,根据实际输出电压进行自动或手动调整,可以采用手动方式将损毁的降压硅切除。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电路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描述。实施例1:一种调节式降压硅链(参见附图1),包括输出电压检测装置、输入电压检测装置、输入键盘、输入接口、输出接口、控制器、由若干个继电器构成的继电器组、降压硅链和隔离二极管,所述输入接口与电源连接,输入接口的正输出端与降压硅链的输入端连接,降压硅链的输出端分别与继电器组的继电线圈的输入端以及控制器连接,继电器组的继电线圈的输出端通过电子开关与输入接口的负输出端连接,控制器的接地端与输入接口的负输出端连接,电子开关的控制端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所述降压硅链的输出端通过隔离二极管与输出接口的正输出端连接,输入接口的负输出端与输出接口的负输出端连接,所述降压硅链中每个降压硅均配设有一个继电器的触点开关,触点开关的第一端与对应降压硅的阳极连接,触点开关的第二端与对应降压硅的阴极连接,所述输入键盘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所述输入电压检测装置的检测端与输入接口电连接,所述输入电压检测装置的输出端与控制器电连接;所述输出电压检测装置的检测端与输出接口电连接,所述输出电压检测装置的输出端与控制器电连接。所述降压硅链的输出端通过稳压芯片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所述降压硅链中每个降压硅均通过插接口与所述的继电器的触点开关连接。所述降压硅链中每个降压硅均配设有一个继电器组的触点开关,所述的触点开关均为常开触点开关。本实施例可以检测输入电压和输出电压,可以手动调整具体哪个降压硅接入在导通的降压硅链中,哪个降压硅不接入在导通的降压硅链中,根据实际输出电压进行自动或手动调整,可以采用手动方式将损毁的降压硅切除。实施例2: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中,所述降压硅链中每个降压硅均配设有一个继电器组的触点开关,所述的触点开关中至少一半数量为常开触点开关。另外一半可以设置为常闭触点,这样一来接入的时候可调范围虽然不便,但是能够更快更准确的进行调节,电压波动也较小,自动调节的时候接入电压差值也较小,更为安全可靠。以上所述的实施例只是本技术的一种较佳的方案,并非对本技术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在不超出权利要求所记载的技术方案的前提下还有其它的变体及改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调节式降压硅链

【技术保护点】
一种调节式降压硅链,其特征在于:包括输出电压检测装置、输入电压检测装置、输入键盘、输入接口、输出接口、控制器、由若干个继电器构成的继电器组、降压硅链和隔离二极管,所述输入接口与电源连接,输入接口的正输出端与降压硅链的输入端连接,降压硅链的输出端分别与继电器组的继电线圈的输入端以及控制器连接,继电器组的继电线圈的输出端通过电子开关与输入接口的负输出端连接,控制器的接地端与输入接口的负输出端连接,电子开关的控制端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所述降压硅链的输出端通过隔离二极管与输出接口的正输出端连接,输入接口的负输出端与输出接口的负输出端连接,所述降压硅链中每个降压硅均配设有一个继电器的触点开关,触点开关的第一端与对应降压硅的阳极连接,触点开关的第二端与对应降压硅的阴极连接,所述输入键盘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所述输入电压检测装置的检测端与输入接口电连接,所述输入电压检测装置的输出端与控制器电连接;所述输出电压检测装置的检测端与输出接口电连接,所述输出电压检测装置的输出端与控制器电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调节式降压硅链,其特征在于:包括输出电压检测装置、输入电压检测装置、输入键盘、输入接口、输出接口、控制器、由若干个继电器构成的继电器组、降压硅链和隔离二极管,所述输入接口与电源连接,输入接口的正输出端与降压硅链的输入端连接,降压硅链的输出端分别与继电器组的继电线圈的输入端以及控制器连接,继电器组的继电线圈的输出端通过电子开关与输入接口的负输出端连接,控制器的接地端与输入接口的负输出端连接,电子开关的控制端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所述降压硅链的输出端通过隔离二极管与输出接口的正输出端连接,输入接口的负输出端与输出接口的负输出端连接,所述降压硅链中每个降压硅均配设有一个继电器的触点开关,触点开关的第一端与对应降压硅的阳极连接,触点开关的第二端与对应降压硅的阴极连接,所述输入键盘与所述控制器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艳红杨继革王翔黄抒晨胡斌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衢州供电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